≡≡≡◆汉◆林◆书◆讯◆≡≡≡    2000年第1120 期(2000-11-20) 汉林书城: www.hanlin.com  www.hly.com   《汉林书讯》是一份向汉林书城的注册会员、客户和广大读者发布各种图书 信息的电子半月刊。欲订阅者请送email到lzq@hly.com,写明:"subscribe hanlin"。欲退订者写明:"unsubscribe hanlin"(引号不要写)。如果你无法 阅读中文国标码email,请向yahoo.com, hotmail.com等网站申请一个免费 email账户再订阅。    【汉林动态】  ◎三则 【出版瞭望】  ▲汉林新上"名窑名瓷名家鉴赏"丛书  ▲《逝者如斯:20世纪中国民间生活》首发热销  ▲记录犹太人避难史的《流亡上海》在德出版 【新书推荐】  ◆1)论说谎政治 吴晗 著 知识出版社  ◆2)文心.文章作法 夏丐尊 等著 经济日报出版社  ◆3)曾国藩家书(全四册) [清]曾国藩 中国华侨出版社  ◆4)穿越死谷 樊小玉 四川文艺出版社  ◆5)李陵 钟晶晶 著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6)毛泽东和诗 张贻玖 著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佳文精选】  ●王国维:意境的终结者  ●忆胡适之先生  ●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 【作家素描】  ■茅盾文学奖得主的心情  ■面似笑傲江湖 心有天龙八部  ■一书一世界 一屋一性情--"脂雪轩"访周汝昌先生 【书缘书话】  ●曹禺戏剧文学奖10个剧本奖昨在西安揭晓  ●莎士比亚竟是失足青年:创作泉源来自大麻  ●新中国文学51年关键词 【书评精选】  ◆中国的位置与未来!--《世界格局与中国经济发展策略》  ◆"新青春派"宣言:《太阳鸟》  ◆何清涟:堵住现代化陷阱 【最新热门】  ●王安忆:我不是封面女郎  ●丧钟为谁而鸣 --读贾平凹《怀念狼》  ●"韩寒现象"批判的批判 【汉林图书、音像排行榜(2000-11-20)】 【汉林动态】※※※※※※※※※※※※※※※※※※※※※※※※※※※※※ ◎ 方舟子莅临厦门汉林书城签名售书    新语丝网站创办人、网络文化先行者、《方舟在线》作者方舟子于近日结束 北京演讲交流后,莅临厦门汉林书城总部为汉林书城读者举行签名售书活动。汉 林书城于日内推出《方舟在线》签名本并限量发售30本。   汉林书城还将陆续推出名家签名本,以饗海外读者。 ◎ 汉林书城开展新一年期刊征订活动   汉林书城自1998年成立以来,即开展期刊征订业务,并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 广大的海外客户,订量逐年增加。期刊种类包括综合理论、政治理论、财政经 济、文学艺术、应用技术、(农、林、水产、畜牧业)、医药卫生、科学技术、 (工人、农民、妇女)、(青少年、儿童)、学报、(企业、管理)和文化教育 体育等。   目前,汉林书城开展了2001年期刊征订活动。今年的期刊种类有所增加,共 有季刊、月刊、旬刊、周刊等共2500多个条目,基本可以满足海外客户对国内中 文期刊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为顾客提供服务,汉林书城在继续实施优惠价格的同时,还将进 一步完善配送服务,使订户尽早收到刊物。 ◎ 旧歌新曲,教材戏剧,全心制作,全新奉献 --汉林书城首批推出一千张CD&VCD   为了满足广大海外客户对音像制品的需求,汉林书城于近日推出了汉林版最 新CD、VCD,包括民歌、情歌回放、民乐、怀旧老歌、老歌新唱、礼品装、闽南歌 曲、流行歌曲等CD碟片及教材、中国饮食、少儿教材、戏剧、流行精品、民歌、 资料等VCD碟片。汉林首批专辑共推出1000张。   汉林首批推出的音像制品在内容上主要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除了中国的民间 乐器、各地民歌、四大戏曲、民间舞蹈等中国传统音乐舞台艺术,还有中国烹 饪、武功、折纸、书法、绘画等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内容广泛,可以极大地满 足海外华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从而使其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的历史与人文。   目前,第二批音像制品正在着手制作中。汉林书城将不间断地推出音像制 品,从而更广泛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出版瞭望】※※※※※※※※※※※※※※※※※※※※※※※※※※※※※ ▲ 汉林新上"名窑名瓷名家鉴赏"丛书   本套丛书由江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5月首次出版,分《长沙窑瓷鉴定与鉴赏》 《耀州窑瓷鉴定与鉴赏》《钧窑瓷鉴定与鉴赏》《宜兴紫砂鉴定与鉴赏》四册 。   丛书以各窑系、窑口古瓷的鉴赏为脉络,约请各方专家著述,系统介绍了唐 宋以来各名窑名瓷详情。每部书稿资料翔实,论述周详,剖析精微,相形于时下 众多泛泛而论的鉴赏之作,实为述而有纲,言而有物,对垂注于古陶瓷的鉴赏者 而言,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 ▲ 《逝者如斯:20世纪中国民间生活》首发热销   由江苏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大型摄影画集《逝者如斯──20世纪中国民间生 活》,日前在南京举行了首发式。   据中国文化报报道:这套摄影画集真实记录了20世纪中国民间生活景观,内 容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劳动、娱乐、手工艺等,旨在为有可能逐渐消失的中华 传统人文景观建立一份形象的视觉备忘录。全套画集分家庭、集镇、乡村、城市 四部,共收录图片3200幅,被誉为中国20世纪的"清明上河图"。 ▲ 记录犹太人避难史的《流亡上海》在德出版   半个多世纪前,欧洲犹太人遭到了纳粹屠犹政策的残酷迫害,被迫逃离家 园。几经辗转,他们中的一些人在遥远的东方城市上海重新找到了生的希望。史 料记载,1938年-1941年间,共有约1.7万-1.8万名欧洲犹太人相继到达上海。   岁月流逝《流亡》面世   由于当时逃往上海的犹太人数量只占欧洲流亡犹太人总数的一小部分,这段 历史并不为欧洲人所熟悉。日前,一本名为《流亡上海---1938-1947犹太人的流 亡生活》的书籍在柏林与读者见面,该书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当事人的亲身叙 述再现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它是目前该题材在德出版的第一部、也是内容最 翔实的史料性著作。   《流亡上海》全书共收入15篇文章,除了300多页文字外,还配有44幅图片和 照片。书中反映了二战期间欧洲犹太人在上海的生活状况,他们与上海的德国纳 粹和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斗争,以及这些逃亡犹太人的背景及其战后的去向等情 况。本书所附的电子光盘还首次公布了由上海日本占领军于1944年公布的在沪某 区外国人登记名册的影印件,收录人名近1.5万,其中1.2万人来自中欧。   返乡50年倡议编书   《流亡上海》一书的主要倡议方是柏林的"活跃博物馆"协会。这个成立于 1983年的民间组织,以揭露纳粹法西斯在德国、尤其是在柏林所犯下的罪行为己 任。1997年,正值300名犹太逃亡者由上海返回德国故乡50周年之际,"活跃博物 馆"协会与柏林犹太博物馆一起举办了以"犹太人在上海"为主题的展览和研讨会活 动,重新将这段封存的记忆推到了公众的面前。   那次活动以后,在活跃博物馆以及一些个人的倡议之下,16位从事历史学、 政治学、汉学以及犹太民族史研究的学者和文学作家共同开始了《流亡上海》一 书的编撰工作。   多方相助再现历史   阿斯特丽德·弗雷埃森是作者中最年轻的一位。这位31岁的女博士1998年完 成的博士论文"上海和第三帝国政治"使其成为《流亡上海》一书的发起人之一。3 年来,她来往于中德美三国之间,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弗雷埃森特别感激上海复 旦大学和上海档案馆在她搜集资料期间提供的无私帮助。   宋雅·米尔拜格尔女士也是本书的作者和编者之一。她参与编撰有着特殊的 原因:作为逃亡上海的犹太人后代,她1939年出生在上海。在她撰写的《上海的 童年》一章中,米尔拜格尔女士以见证人的身份向读者娓娓地讲述了亲身经历的 这段历史,令人读来感触至深。   当年逃往上海的欧洲犹太人有少数人在中国安了家。曼·威尔海姆就是其中 的一位。   1939年,当年仅23岁的化学系大学生威尔海姆跟随父母逃到上海时,从未想 到过自己会在这个陌生的东方城市生活27年。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在上海科学 院生化所工作,直至1966年才返回故乡。《流亡上海》一书的出版显然又勾起了 老人的回忆。他说,"在中国的岁月对我的一生都很重要"。 【新书推荐】※※※※※※※※※※※※※※※※※※※※※※※※※※※※※ ◆1)论说谎政治 吴晗 著 知识出版社  明史专家,通融史学、杂学和戏剧的吴晗,有三家村太史公,清华四才子之美 称,却冤死莫白,令人伤悼!重温其杂文,更觉此公才华过人,扼腕长叹! ◆2)文心.文章作法 夏丐尊 等著 经济日报出版社   青年朋友若想文思敏捷,笔下生花,不妨捧本书在手,滋补滋补。本书乃教 学高手文章大师联袂点拨,是二十世纪作文辅导的经典读物。读者若细心领会, 再动笔试试,必是作家。 ◆3)曾国藩家书(全四册) [清]曾国藩 中国华侨出版社   曾国藩并非有超群绝伦之才,终其一生常在逆境之中,然而以"立德、立功、 立言"不朽于后世,成就震古烁今,没有能与其相比的。他的一生得力在"立志自 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急功近利,铢积寸 累,受之以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此而已!"故而受到梁启超、蒋介石等人 的崇拜,后世人的尊崇。 ◆4)穿越死谷 樊小玉 四川文艺出版社 连续三次荣获台湾文坛最高荣誉奖的祖国内地的女作家、祖国内地获台湾文学大 奖最多的作家、被台湾评论家誉为新女性小说的干将。然而对国内爱好文学的读 者来说,樊小玉也许是个陌生的名字。本书是作家在祖国内地出版社的第一本长 篇小说。这部爱情小说,囊括了作家喜欢的三个主题:生、死、性。 ◆5)李陵 钟晶晶 著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汉将李陵率五千步北伐匈奴,被匈奴单于率八万骑兵围歼。李陵浴血奋战边打 边退,历程二千余里,歼灭敌人一万多人,终寡不敌众,兵败被俘。随之而来便 蒙上叛徒罪名,满门抄斩,还牵连好友司马迁受腐刑……李陵的功罪谁予评说? 苏武的千古留芳与李陵的遗臭万年仅是一步之遥么?读者必定自有感叹! ◆6)毛泽东和诗 张贻玖 著 中央文献出版社 革命家和诗人是相通的。他们都是对人类最崇高、最博大、最无私的美的追求者 和创造者。毛泽东作为诗人,用形象思维写下一首首著名诗词,公开发表的就有 50首,反映了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谱写了时代进军的英雄赞歌。连最不喜欢他 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个伟大的诗人。 【佳文精选】※※※※※※※※※※※※※※※※※※※※※※※※※※※※[  ▲王国维:意境的终结者 □薛富兴   《东方神韵--意境论》简介:本书是"猫头鹰学术丛书"的一种。本书将意 境界定为中国古典艺术审美理想范畴,在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和逻辑与历史 的统一中,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意境这一中国古典美学核心范畴,集中讨论了意 境的发展演变、美学本质、内在结构、创造和欣赏及其哲学基础等问题。通过意 境范畴的研究,揭示中国古典美学的民族特征,为整个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提供 方法论上的启示,是本书的宗旨。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季,也是古典文化的总结期,意境正是在这一时代 背景下进入了自己最后综合的逻辑阶段。这一综合首先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意境的明确界说,填补了意境范畴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项空白。 山水不出笔墨情景。情景者,境界也。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二、推意境为艺术美最高范畴,为意境发展史添上最后有力的一笔。 无词境,即无词心。 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陋人拈出"境界"二字,为 探其本也。 意境者,文之母也。一切奇正之格,皆出于是。不讲意境,是自塞其途,终身无 进道之日矣。   有趣的是,意境说产生于诗论,但最后为意境作明确界说的却是画论。立足 于道的画论最终亦以意境论画,亦以情景论画之意境,乃是始于宋的诗画合流的 最后形态,这一形态的名字就叫意境。   王国维是意境范畴发展史的最后一位总结者,亦是其终结者。国内外研究其 《人间词话》者不可胜计,这里,我们只谈三个重要问题。   一、意境范畴在王国维这里始被旗帜鲜明地推举为中国古典美学最高范畴。 作为中华民族最高艺术审美理想,应该说意境在唐代就诞生了。然意境在王昌龄 那里,只是三境之一。此后,言兴趣者有之,言兴象风神者有之,言神韵者亦有 之。意境范畴所述说的艺术审美理想,是自唐以后稳定而又明确的,然而就是没 有明确的独标意境论。当然,即使没有意境这个概念,也不说明中华民族没有自 己的艺术审美理想,但是,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明确体现自己最高艺术审美理想 的核心范畴和命题,这不能不说是该民族美学史上的巨大遗憾。感谢王国维,他 不仅忠实地继承了意境范畴所代表的艺术审美理想,而且第一次赋予这一理想以 明确的逻辑表达形式,意境在他的(人间词话)里,不再是一个隐隐约约值得崇 尚的理念,而是被用明确的概念和命题表达了出来,意境终于第一次具有了自己 早该具有的成熟的理论形态,他在整个古典美学史行将结束时,为我们消灭了这 种巨大的遗憾,使中国古典美学有惊无险。中国古典美学最终不是以其它范畴, 而是以意境来作结,这一历史的无意识却揭示出整个古典美学发展的逻辑必然, 因为只有它才最深刻、确切而又全面地体现出中华民族的艺术审美理想,这是王 国维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最大贡献,因为其个人的努力体现了历史的必然,荣幸地 成为历史逻辑的代言人。   二、在古典时代行将结束的末季,王国维忠诚地守护意境这一艺术的古典审 美理想。这种忠诚首先表现在他仍以情景释意境:"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 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意境,否则谓之无意境。"但是,这种忠诚 最突出的表现还在于他以意境释戏剧:   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 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 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如前所言,意境是从诗歌中生长出来的艺术审美理想,而诗歌又是整个古典 艺术的核心。诗歌的情景交融结构代表的是一种主客观二元紧密结合,而又立足 于主观的哲学精神。诗歌在本质上是主观的抒情的艺术,而戏剧是一种以展现人 类外在行为和命运历程见长的艺术。王国维看不到这两者的区别,却要以诗的精 神去描述、评论和规范戏剧,难道戏剧艺术存在于世的独特价值就在于符合情景 交融的诗歌意境吗?好像一切艺术只有具有诗的气质,以诗为灵魂,才能算是成 功的艺术,优秀的艺术,所有艺术都应该是诗。显然,他关心的是戏剧中的诗 性,而并非它是否成熟到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独特审美价值。不能说王国维的这种 解释毫无根据。虽然从艺术原理的角度讲,戏剧的价值不在于向诗的倾斜,但宋 元乃至明清戏曲确有浓厚的诗情画意。我们后面将指出,明清一代诗歌艺术的衰 微和叙事艺术(戏剧、小说)的繁盛标志着意境所代表的古典艺术审美理想的解 体。   王国维以意境论戏剧的意义显然不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宋元戏剧的实 际,而在于它无意识地揭示了以主客观统一为核心内容,以情景交融为最通俗表 现形式的意境审美理想对古典艺术的巨大规范作用,而诗歌这一古典艺术的核心 对其它艺术(绘画、书法、小说、戏剧等)的强大渗透和改造则是这种作用的具 体体现。以诗歌为灵魂的古典时代毕竟要不可避免地过去了,王国维先生的戏剧 论不过是这种行将灭亡的审美理想的最后的理论表达而已。王国维以意境论戏剧 忠实地表达了历史事实,表达了自己与所有伟人一样的思想局限,也向所有前贤 们表达了自己对意境的忠诚。   三、王国维是历史上以近代西方哲学、美学观念阐释意境这一东方古典艺术 审美理想的第一人,他在西学中用的过程中无意识地误解、终结了意境。   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 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态度也。   其实,如前所言,虽然古典艺术意境在结构上有主客、情景两元,但"景"在 古典艺术中从来就没有真正独立过,从来就不具备自身的独立意义,它只不过是 引发、寄寓主观精神之物,不过是主体心灵的一片风景,一种象征,在诗歌里当 然如此,甚至在绘画里也是如此。王国维将"景"释为"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 主",将"情"释为"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态度也"实在是以近代西方明确的主客二 分哲学观念对东方古典艺术的新理解,并不符合古典艺术实际。这种西化的痕迹 还表现在他对意境风格类型的划分: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 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 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这更是对近代西方艺术史上浪漫派和写实派的移植。这两派在西方是泾渭分 明的,但当王国维将它们移植到中国时,他明显地感到迷茫了,因为在中国历史 上好像并不曾有过这种截然划分,于是他只好另作解释。事实上,并不是中国的 大诗人们真得将理想与写实二元结合得很好,而是在中国从来就不存在独立的理 想派和写实派,这种理想与写实二元独立发展成派,只有在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 背景和美学传统中才会产生、发展,在中国只有一种艺术,那就是情景交融的艺 术。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 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 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这只是从哲学原理上的解释,并不是中国古典艺术主客观二元结构产生的原 因。   他对古典意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明确划分也当作如是观。因为古人 实际上一直强调的是意境中情与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从宋代的范晞文到清 初的王夫之,都是如此。可以想见,王国维若不是接受了近代西方的哲学观念, 对意境类型如此明确的主客观划分根本不会出现。   仅只看出王国维以西方观念释东方美学是不够的。在王国维的意境理论里, 不仅仅是东西方美学的交汇,更有近代美学与古典美学的交汇。我们将论证,意 境不只是一个民族的范畴,还是一个古典的范畴。作为古典的审美理想,它强调 的是各种因素的和谐统一,诗歌中和情景交融即是典范。诗歌这一典范曾成功地 改造过绘画与书法,但到了明清,一直受轻视的叙事艺术猛然崛起,诗不仅不再 能有力地改造叙事艺术,自身的颓势亦不可挽回,它标志着以和谐为理想的古典 艺术时代行将结束。   将二王的意境理论对比一下也许不无启发。表面上看,两人均以情景论意 境,但实际上,二人的旨趣迥然不同。王夫之情景说的核心是强调情景二元的相 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即"情中之景"和"景中之情"。正因他强调的是合,所 以他的情景说在本质上就与天人合一的哲学主题,与强调主客观等矛盾诸方和谐 统一的古典主义审美理想取得了一致,因而,他的情景说就真正巩固了意境这一 古典艺术的审美理想;王国维境界说的重心是对古典艺术意境作了主客二元(情 与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写实与理想)的明晰划分,这种明晰性是历史上从 来没有过的。它是上述近代历史趋势的无意识的、消极的反映。也许,意境在二 王心中是同样神圣的,然而,王夫之的情景论因立足于统一而强化了它;王国维 则因立足于主客二元的区别,与古典哲学主题、与古典主义审美理想的精神实质 是相背离的,无意识中撕裂了意境的内在和谐结构,无意识中瓦解、终结了它。   简言之,王国维是意境这一古典艺术审美理想范畴的最后总结者,也是近代 新的艺术审美理想(以区别、分立为核心)的预言者。他虽然明确地、正确地高 扬了意境范畴,但对它的理解和阐释有一半是不准确的,是以西为中、以近代为 古典的一种充满了矛盾的曲解。但这种矛盾不能理想为他个人美学理论体系上的 不足,因为他的美学思想是否有一个体系、需要一个体系显然是不重要的。他的 矛盾是历史的、时代矛盾的具体体现。在维护古典艺术审美理想这一点上他是自 觉的,但在以近代观念消解古典理想、预示近现代艺术审美理想和艺术存在形态 上却是不自觉的。王国维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有似于西方的康德:古典美学流 入这里,近现代美学从这里流出。其美学思想成为中国美学史由古典向近现代转 化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逻辑环节,其意境理论正是储存这些复杂历史信息的 一个黑箱,这正是王国维美学思想,具体说来其意境理论的价值,也是王国维本 人在美学史上的定位。 /薜富兴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摘自《东方神韵--意境论》) ▲忆胡适之先生 □张爱玲   《追忆胡适》简介:本书是"历史的回忆.文化名人解析系列"之一。胡适一生 誉满天下,谤亦随之。他的为人处世、治学路径、思想风范、道德操守、婚恋逸 事,一直是海内外所广泛流传、评论的话题。《追忆胡适》一书,广泛收集在不 同时期、不同地域与胡适发生直接关系的亲朋好友、门生弟子、同辈学人和一些 知名人物的各种回忆。这些文字真实可靠、生动可读,展现了胡适跌宕多姿的人 生道路和执着坚定的理想追求,是同时代人亲炙胡适言传身教的历史纪录,具有 传世的史料价值。   1954年秋,我在香港寄了本《秧歌》给胡适先生,另写了封短信,没留底 稿,大致是说希望这本书有点像他评《海上花》的"平淡而近自然"。收到的回信 一直郑重收藏,但是这些年来搬家次数太多,终于遗失。幸而朋友代抄过一份, 她还保存着,如下: 爱玲女士:   谢谢你十月廿五日的信和你的小说《秧歌》!   请你恕我这许久没给你写信。   你这本《秧歌》,我仔细看了两遍,我很高兴能看见这本很有文学价值的作 品。你自己说的"有一点接近平淡而近自然 的境界",我认为你在这个方面已做到 了很成功的地步!这本小说,从头到尾,写的是"饥饿"--也许你曾想到用"饿" 做书名,写得真好,真有"平淡而近自然"的细致工夫。   你写月香回家后的第一顿"稠粥",已很动人了。后来加上一位从城市来忍不 得饿的顾先生,你写他背人偷吃镇上带回来的东西的情形,真使我很佩服。我最 佩服你写他出门去丢蛋壳和枣核的一段,和"从来没注意到(小麻饼)吃起来呼嗤 吟嗤,响得那么厉害"一段。这几段也许还有人容易欣赏。下面写阿招挨打的一 段,我怕读者也许不见得一读就能了解了。   你写人情,也很细致,也能做到"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如131~132页写那 条棉被,如175,189页写的那件棉袄,都是很成功的。189页写棉袄的一段真写得 好,使我很感动。   "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是很难得一般读者的赏识的,《海上花》就是一个久 被埋没的好例子。你这本小说出版后,得到什么评论?我很想知道一二。   你的英文本,将来我一定特别留意。   中文本可否请你多寄两三本来,我要介绍给一些朋友看看。   书中160页"他爹今年八十了,我都八十一了",与205页的"六十八喽"相差太 远,似是小误。76页"在被窝里点着蜡烛",似乎也可删。   以上说的话,是一个不会做文艺创作的人胡说,请你不要见笑。我读了你十 月的信上说的"很久以前我读你写的《醒世姻缘》与《海上花》的考证,印象非常 深,后来找了这两部小说来看,这些年来,前后不知看了多少遍,自己以为得到 不少益处"。--我读了这几句话,又读了你的小说,我真很感觉高兴!如果我提 倡这两部小说的效果单止产生了你这一本《秧歌》,我也应该十分满意了。   你在这本小说之前,还写了些什么书?如方便时,我很想看看。     匆匆敬祝 平安 胡适敬上 一九五五、一、廿五 (旧历元旦后一日)   适之先生的加圈似是两用的,有时候是好句子加圈,有时候是语气加重,像 西方文字下面加杠子,讲到加杠子,二○、三○年代的标点,起初都是人地名左 侧加一行直线,很醒目,不知道后来为什么废除了,我一直惋惜。又不像别国文 字可以大写。这封信上仍旧是月香。书名是左侧加一行曲线,后来通用引语号。 适之先生用了引语号,后来又忘了,仍用一行曲线。在我看来都是五四那时代的 痕迹,"不胜低回"。   我第二封信的底稿也交那位朋友收着,所以侥幸还在: 适之先生:   收到您的信,真高兴到极点,实在是非常大的荣幸。最使我感谢的是您把 《秧歌》看得那样仔细。您指出76页叙沙明往事那一段可删,确是应当删。那整 个的一章是勉强添补出来的。至于为什么要添,那原因说起来很复杂。最初我也 就是因为《秧歌》这故事太平淡,不适合我国读者的口味--尤其是东南亚的读 者--所以发奋要用英文写它。这对于我是加倍的困难,因为以前从来没有用英 文写过东西,所以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写完之后,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二。寄 去给 代理人,嫌太短,认为这么短的长篇小说没有人出版。 所以我又添出第一二两章 (原文是从第三章月香回乡开始的),叙王同志过去历史的一章,杀猪的一章。 最后一章后来也补写过,译成中文的时候没来得及加进去。   160页谭大娘自称八十一岁,205页又说她六十八岁,那是因为她向兵士哀告 的时候信口胡说,也就像叫化子总是说"家里有八十岁老娘"一样。我应当在书中 解释一下的。   我寄了五本《秧歌》来。别的作品我本来不想寄来的,因为实在是坏--绝 对不是客气话,实在是坏。但是您既然问起,我还是寄了来,您随便翻翻,看不 下去就丢下。一本小说集,是十年前写的,去年在香港再版。散文集《流言》也 是以前写的,我这次离开上海的时候很匆促,一本也没带,这是香港的盗印本, 印得非常恶劣。还有一本《赤地之恋》,是在《秧歌》以后写的。因为要顾到东 南亚一般读者的兴味,很不满意。而销路虽然不像《秧歌》那样惨,也并不自己 见得好。我发现迁就的事情往往是这样。   《醒世姻缘》和《海上花》一个写得浓,一个写得谈,但是同样是最好的写 实的作品。我常常替它们不平,总觉得它们应当是世界名著。《海上花》虽然不 是没有缺陷的,像《红楼梦》没有写完也未始不是一个缺陷。缺陷的性质虽然不 同,但无论如何,都不是完整的作品。我一直有一个志愿,希望将来能把《海上 花》和《醒世姻缘》译成英文。里面对白的语气非常难译,但也并不是绝对不能 译的。我本来不想在这里提起的,因为您或者会担忧,觉得我把事情看得太容易 了,会糟蹋了原著。但是我不过是有这样一个愿望,眼前我还是想多写一点东 西。如果有一天我真打算实行的话,一定会先译半回寄了来,让您看行不行。祝 近好 张爱玲二月廿日   同年11月,我到纽约不久,就去见适之先生,跟一个锡兰朋友炎樱一同去。 那条街上一排白色水泥方块房子,门洞里现出楼梯,完全是港式公寓房子,那天 下午晒着太阳,我都有点恍惚起来,仿佛还在香港。上了楼,室内陈设也看着眼 熟得很。适之先生穿着长袍子。他太太带点安徽口音,我听着更觉得熟悉。她端 丽的圆脸上看得出当年的模样,两手交握着站在当地,态度有点生涩。我想她也 许有些地方永远是适之先生的学生,使我立刻想起读到的关于他们是旧式婚姻罕 有的幸福的例子。他们俩都很欢喜炎樱,问她是哪里人。她用国语回答,不过她 离开上海久了,不会说了。   喝着玻璃杯里泡着棣茶,我还没进门就有的时空交叠的感觉更浓了。我看的 《胡适文存》是在我父亲窗下的书桌上,与较不像样的书并列。他的《歇浦 潮》、《人心大变》、《海外缤纷录》我一本本拖出来看,《胡适文存》则是坐 在书桌前看的。《海上花》似乎是我父亲看了胡适的考证去买来的。《醒世姻 缘》是我破例要了四块钱去买的。买回来看我弟弟拿着舍不得放手,我又忽然一 慷慨,给他先看一二本,自己从第三本看起,因为读了考证,大致已经有点知道 了。好几年后,在港战中当防空员,驻扎在冯平山图书馆,发现有一部《醒世姻 缘》,马上得其所哉,一连几天看得抬不起头来。房顶上装着高射炮,成为轰炸 目标,一颗颗炸弹轰然落下来,越落越近。我只想着:至少等我看完了吧。   我姑姑有个时期跟我父亲借书看,后来兄妹闹翻了不来往,我父亲有一次忸 怩的笑着咕噜了一声:"你姑姑有两本书还没还我。"我姑姑也有一次有点不好意 思的说:"这本《胡适文存》还是他的。"还有一本萧伯纳的《圣女贞德》,德国 出版的,她很喜欢那米色的袖珍本,说:"他这套书倒是好。"她和我母亲跟胡适 先生同桌打过牌。战后报上登着胡适回国的照片,不记得是下飞机还是下船,笑 容满面,笑得像个猫脸的小孩,打着大圆点的蝴蝶式领结,她看着笑了起来说:" 胡适之这样年轻!"   那天我跟炎樱去过之后,炎樱去打听了来,对我说:"喂,你那位胡博士不大 有人知道,没有林语堂出名。"我屡次发现外国人不了解现代中国的时候,往往是 因为不知道五四运动的影响。因为五四运动是对内的,对外只限于输入。我觉得 不但我们这一代与上一代,就连大陆上的下一代,尽管反胡适的时候许多青年已 经不知道在反些什么,我想只要有心理学家荣(Jung)所谓民族回忆这样东西, 像五四这样的经验是忘不了的,无论湮没多久也还是在思想背景里。荣与弗洛伊 德齐名。不免想到弗洛伊德研究出来的,摩西是被以色列人杀死的。事后他们自 己讳言,年代久了又倒过来仍旧信奉他。   我后来又去看过胡适先生一次,在书房里坐,整个一道墙上一溜书架,虽然 也很简单,似乎是定制的,几乎高齐屋顶,但是没搁书,全是一叠叠的文件夹 子,多数乱糟糟露出一截子纸。整理起来需要的时间心力,使我一看见就心悸。   跟适之先生谈,我确是如对神明。较具体的说,是像写东西的时候停下来望 着窗外一片空白的天,只想较近真实。适之先生讲起大陆,说"纯粹是军事征服 "。我顿了顿没有回答,因为自从一九三几年起看书,就感到左派的压力,虽然本 能的起反感,而且像一切潮流一样,我永远是在外面的,但是我知道它的影响不 止于像西方的左派只限一九三○年代。我一默然,适之先生立刻把脸一沉,换了 个话题。我只记得自己太不会说话,因而梗梗于心的这两段。他还说:"你要看画 可以到哥伦比亚图书馆去,那儿书很多。"我不由得笑了。那时候我虽然经常的到 市立图书馆借书,还没有到大图书馆查书的习惯,更不必说观光。适之先生一 看,马上就又说到别处去了。   他讲他父亲认识我的祖父,似乎是我祖父帮过他父亲一个小忙。我连这段小 故事都不记得,仿佛太荒唐。原因是我们家里从来不提祖父。有时候听我父亲跟 客人谈"我们老太父",总是牵涉许多人名,不知道当时的政局就跟不上,听不了 两句就听不下去了。我看了《孽海花》才感到兴趣起来,一问我父亲,完全否 认。后来又听见他跟个亲戚高谈阔论,辨明不可能在签押房撞见东翁的女儿,那 首诗也不是他做的。我觉得那不过是细节。过天再问他关于祖父别的事,他悻悻 然说:"都在爷爷的集子里,自己去看好了!"我到书房去请老师给我找了出来, 搬到饭厅去一个人看。典故既多,人名无数,书信又都是些家常话。几套线装画 看得头昏脑涨,也看不出幕后事情。又不好意思去问老师,仿佛喜欢讲家世似 的。   祖父死的时候我姑姑还小,什么都不知道,而且微窘的笑着问:"怎么想起来 问这些?"因为不应当跟小孩子们讲这些话,不民主。我几下子一碰壁,大概养成 了个心理错综,一看到关于祖父的野史就马上记得,一归入正史就毫无印象。   适之先生也提到不久以前在书摊上看到我祖父的全集,没有买。又说正在给 《外交》杂志(Foreign Affairs)写篇文章,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他 们这里都要改的。"我后来想看看《外交》逐期的目录,看有没有登出来,工作 忙,也没看。   感恩节那天,我跟炎樱到一个美国女人家里吃饭,人很多,一顿烤鸭子吃到 天黑,走出来满街灯火橱窗,新寒暴冷,深灰色的街道特别干净,霓虹灯也特别 晶莹可爱,完全像上海。我非常快乐,但是吹了风回去就呕吐。刚巧胡适先生打 电话来,约我跟他们吃中国馆子。我告诉他刚吃了回来吐了,他也就算了,本来 是因为感恩节,怕我一个人寂寞,其实我哪过什么感恩节。   炎樱有认识的人住过一个职业女子宿舍,我也就搬了去住。是救世军办的, 救世军是出名救济贫民的,谁听见了都会骇笑,就连住在那里的女孩子们提起来 也都讪讪的嗤笑着。虽有年龄限制,也有几位胖太太,大概与教会有关系的,似 乎打算在此终老的了。管事的老姑娘都称中尉少校。餐厅里代斟咖啡的是醉倒在 鲍艾里(The Bowery)的流浪汉,她们暂时收容的,都是酒鬼,有个小老头子, 蓝眼睛白蒙蒙的,有气无力靠在咖啡炉上站着。   有一天胡适先生来看我,请他到客厅去坐,里面黑洞洞的,足有个学校礼堂 那么大,还有个讲台,台上有钢琴,台下空空落落放着些旧沙发。没什么人,干 事们鼓励大家每天去喝下午茶,谁也不肯去。我也是第一次进去,看着只好无可 奈何的笑。但是适之先生直赞这地方很好。我心里想,还是我们中国人有涵养。 坐了一会出来,他一路四面看着,仍旧满口说好,不像是敷衍话。也许是觉得我 没有虚荣心。我当时也没有琢磨出来,只马上想起他写的他在美国的学生时代, 有一天晚上去参加复兴会教派篝火晚会的情形。   我送到大门外,在台阶上站着说话。天冷,风大,隔着条街从赫贞江上吹 来。适之先生望着街口露出的一角空蒙的灰色河面,河上有雾,不知道怎么笑眯 眯的老是望着,看怔住了。他围巾裹得严严的,脖子缩在半旧的黑大衣里,厚实 的肩背,头脸相当大,整个凝成一座古铜半身像。我忽然一阵凛然,想着:原来 是真像人家说的那样。而我向来相信凡是偶像都有"黏土脚",否则就站不住,不 可信。我出来没穿大衣,里面暖气太热,只穿着件大挖领的夏衣,倒也一点都不 冷,站久了只觉得风飕飕的。我也跟着向河上望过去微笑着,可是仿佛有一阵悲 风,隔着十万八千里从时代的深处吹出来,吹得眼睛都睁不开。那是我最后一次 看见适之先生。   我二月里搬到纽英伦去,几年不通消息。1958年,我申请到南加州亨亭屯.哈 特福基金会去住半年,那是A&P超级市场后裔办的一个艺文作场,是海边山谷里 一个魅丽的地方,前年关了门,报上说蚀掉五十万。我写信请适之先生作保,他 答应了,顺便把我三四年前送他的那本《秧歌》寄还给我,经他通篇圈点过,又 在扉页上题字。我看了实在震动。感激得说不出话来,写都无法写。   写了封短信去道谢后,不记得什么时候读到胡适返台消息。又隔了好些时, 看到噩耗,只惘惘的。是因为本来已经是历史上的人物?我当时不过想着,在宴 会上演讲后突然逝世,也就是从前所谓无疾而终,是真有福气。以他的为人,也 是应当的。   直到去年我想译《海上花》,早几年不但可以请适之先生帮忙介绍,而且我 想他会感到高兴的,这才真正觉得适之先生不在了。往往一想起来眼睛背后一阵 热,眼泪也流不出来。要不是现在有机会译这本书,根本也不会写这篇东西,因 为那种怆惶与恐怖太大了,想都不愿意朝上面想。   译《海上花》最明显的理由似是跳掉吴语的障碍,其实吴语对白也许并不是 它不为读者接受最大的原因。亚东版附有几页字典,我最初看这部书的时候完全 不懂上海话,并不费力。但是1935年的亚东版也像1894年的原版一样绝版了。大 概还是兴趣关系,太欠传奇化,不sentimental。英美读者也有他们的偏好,不过 他们批评家的影响较大,看书的人多,比较容易遇见识者。十九世纪英国作家乔 治.包柔(George Borrow)的小说不大有人知道--我也看不进去--但是迄今 美国常常有人讲起来都是乔治.包柔迷,彼此都欣然。   要是告诉他们中国过去在小说上的成就不下于绘画磁器,谁也会露出不相信 的神气。要说中国诗,还有点莫测高深。有人说诗是不能译的。小说只有本《红 楼梦》是代表作,没有较天真的民间文学成分。《红楼梦》他们大都只看个故事 轮廓,大部分是高鄂的,大家庭三角恋爱,也很平常。要给它应得的国际地位, 只有把它当作一件残缺的艺术品,去掉后四十回,可能加上原著结局的考证。我 十二三岁的时候第一次看,是石印本,看到八十一回"四美钓游鱼",忽然天日无 光,百样无味起来,此后完全是另一个世界。最奇怪的是宝黛见面一场之僵,连 他们自己都觉得满不是味。许多年后才知道是别人代续的,可以同情作者之如芒 刺在背,找到些藉口,解释他们态度为什么变了,又匆匆结束了那场谈话。等到 宝玉疯了就好办了。那时候我怎么着也想不到是另一个人写的,只晓得宁可再翻 到前面,看我跳掉的做诗行令部分。   在美国有些人一听见《海上花》是1894年出版的,都一怔,说:"这么晚…… 差不多是新文艺了嘛!"也像卖古董一样讲究年份。《海上花》其实是旧小说发展 到极端,最典型的一部。作者最自负的结构,倒是与西方小说共同的。特点是极 度经济,读着像剧本,只有对白与少量动作。暗写、白描,又都轻描淡写不落痕 迹,织成一般人的生活的质地,粗疏、灰扑扑的,许多事"当时浑不觉"。所以题 材虽然是八十年前的上海妓家,并无艳异之感,在我所有看过的书里最有日常生 活的况味。   胡适先生的考证指出这本书的毛病在中段名士美人大会一笠园。我想作者不 光是为了插入他自己得意的诗文酒令,也是表示他也会写大观园似的气象。凡是 好的社会小说家--社会小说后来沦为黑幕小说,也许应当照novel of manners 译为"生活方式小说"--能体会到各阶层的口吻行事微妙的差别,是对这些地方 特别敏感,所以有时候阶级观念特深,也就是有点势利。作者对财势滔天的齐韵 叟与齐府的清客另眼看待,写得他们处处高人一等,而失了真。   管事的小赞这人物,除了为了插入一首菊花诗,也是像"诗婢",间接写他家 的富贵风流。此外只有第五十三回齐韵叟撞见小赞在园中与人私会,没看清楚是 谁。回目上点明是一对情侣,而从此没有下文,只在跋上提起将来"小赞小青挟货 远遁",才知道是齐韵叟所眷妓女苏冠香的婢女小青。丫头跟来跟去,不过是个名 字而已,未免写得太不够。作者用藏闪法,屡次借回目点醒,含蓄都有分寸,扣 得极准,这是唯一的失败的例子。我的译本删去几回,这一节也在内,都仍旧照 原来的纹路补缀起来。   像赵二宝那样的女孩子太多了,为了贪玩、好胜而堕落。而她仍旧成为一个 高级悲剧人物。窝囊的王莲生受尽沈小红的气,终于为了她姘戏子而断了,又不 争气,有一个时期还是回到她那里。而最后飘逸的一笔,还是把这回事提高到恋 梦破灭的境界。作者尽管世俗,这种地方他的观点在时代与民族之外,完全是现 代的,世界性的,这在旧小说里实在难得。   但是就连自古以来崇尚简略的中国,也还没有像他这样简无可简,跟西方小 说的传统刚巧背道而驰。他们向来是解释不厌其详的。《海上花》许多人整天荡 来荡去,面目模糊,名字译成英文后,连性别都看不出。才摸熟了倒又换了一批 人。我们《三字经》式的名字他们连看几个立刻头晕眼花起来,不比我们自己看 着,文字本身在视觉上有色彩。他们又没看惯夹缝文章,有时候简直需要个金圣 叹逐句夹评夹注。   中国读者已经摒弃过两次的东西,他们能接受?这件工作我一面做着,不免 面对着这些问题,也老是感觉着,适之先生不在了。 (收入《张看》,1976年5月台北皇冠出版社初版) 欧阳哲生 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摘自《追忆胡适》) ▲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 □廖静文   《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简介:本书畅销海内外,已达564000册。被译 成英、法、日、捷克多种文字。这是一本影响深远的回忆录。本书介绍了中国近 代最伟大的画家徐悲鸿的一生,和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他艺术上融合古今中 外的技法并继承了中国民族色彩,使他在世界画坛上占有一煊赫地位。   埋葬了父亲以后,悲鸿决定离开家乡,去上海寻找半工半读的机会。他写信 给在上海中国公学担任教授的同乡徐子明先生,并将自己的作品寄去,恳求他的 帮助。热心的徐子明先生将悲鸿的作品送给上海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看,受到李 校长的赞赏,并得到可以安排工作的许诺。于是,徐子明先生来信催促悲鸿立即 去上海。   悲鸿立即整备行装,并辞去了三个学校的教职。临行时,一位国文教师,宜 兴初级女子师范的张祖芬先生殷勤地送别他,并勉励他说: "你年轻聪敏,又刻 苦努力,前途未可限量。我希望你记住两句话: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 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送你,就送你这两句嘉言吧!"   这多么象自己父亲说过的话呀!悲鸿望着这位比他年长许多的同事,从那布 满皱纹的脸上看到了诚挚与关怀。心里涌出一种无限感激的深情。从那时起,他 终身铭记着这两句临别赠言,并将它作为座右铭。直到他的晚年,他仍带着无限 温情对我说:张祖芬先生可称我的第一位知己呵!   一九一五年的夏天,二十岁的悲鸿穿着一件蓝布长袍和一双戴孝的白布鞋, 带着家乡的泥土气息,来到了不夜之城--上海。高耸人云的大楼、五光十色的 店铺、虎视眈眈的衙门、守卫森严的外国洋行、灯红酒绿的舞厅和赌场……把这 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方大城市点缀得花花绿绿。然而,在这个繁华的城市里, 却一面是纸醉金迷,一面是饥饿失业。   这天,悲鸿跟着中国公学的教授徐子明先生,去见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先 生。就象一切要去完成一件重大工作的人那样,悲鸿的面容紧张而严肃,只顾低 头走路,很少和身边这位愉快的朋友谈话,而且此刻,悲鸿正在计算如何安排业 余时间,继续学画。他满怀欣喜之情,在向未来眺望。徐子明比悲鸿年长很多, 并且身材高大,而他身旁的、营养不良的悲鸿,便显得更加瘦小了。   在复旦大学校长室里,李登辉校长朝这个农村装束的青年注视了很久,脸上 现出迷惘的神情,象在记忆中搜索遗忘了的什么东西。他悄悄地对徐子明耳语 道:   "这个人看来还象个孩子,如何能工作呢?"   徐子明热烈地争辩说:"只要他有才艺,你何必计较他的年龄呀!况且,"徐 子明大声地说,"他是辞去了三个学校的教职而来的呀!"   李登辉沉吟不语。   不久,徐子明接受了北京大学的聘请,离开了上海。悲鸿几次写信给李登 辉,都得不到回答。于是,悲鸿流落在上海,找不到职业。   烦闷而炎热的夏季在焦虑中过去了。为了消磨时间,悲鸿常去商务印书馆门 市部站读。夜晚,他在旅店的昏暗灯光下,忧郁地怀念着家乡,思念母亲和弟 妹。   秋风起了,街道两旁葱绿的树叶渐渐变黄,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地上,寒冷和 饥饿开始威胁着他。他踏着落叶,徘徊在街头,悲伤地感到人生的道路是多么艰 难和狭窄。正在彷徨无计时,忽然接到徐子明先生从北京来信,嘱咐他去见商务 印书馆《小说月报》的编辑恽铁樵先生,请他帮助谋个小职。这飞来的希望使悲 鸿振奋起来。他立即挟上自己的画和徐子明的信,来到恽铁樵先生的办公室。悲 鸿恳切地向他说明自己的境况十分窘迫,有燃眉之急。恽铁樵留下了悲鸿的画, 答应尽力帮忙,嘱他过几天来听回音。   稠密的秋雨绵绵不断地下着,仿佛要给大地织起一个阴冷的密网。悲鸿没有 雨伞,只好冒雨去打听回音。这时,街上锣鼓喧天,到处扎着五彩缤纷的牌楼, 许多人在欢天喜地迎接国庆。悲鸿被雨淋得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当他站在恽铁樵 面前时,雨水沿着他浓密的黑发直往下流淌。恽铁樵先生见到悲鸿,便立即快活 而兴奋地说:   "事情已经办成了!商务印书馆同意让你担任给中小学教科书画插图的工作, 日内便可以搬到商务印书馆宿舍里住宿。"   一阵温暖的感觉顿时涌到悲鸿的心里,他觉得呼吸变得均匀了,血液又开始 在他身上畅流。当他踩着湿漉漉的街道走回旅店时,虽然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寒 风卷着冷雨扑打着他的头发、面孔和全身,但他却满意地、几乎是快乐地望着这 风雨的帘幕,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他已暂时忘记了饥饿和寒冷。   在旅店的昏暗灯光下,他兴奋地给母亲写信,详细叙述他已找到职业,希望 母亲不要挂念。他也给北京大学的徐子明先生写了同样的信,感激他的厚爱。然 后,他冒雨将信投进了邮筒。   当他迈着轻快的脚步回到旅店,正打算脱衣休息时,忽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 叩门声。他慌忙打开门,看见恽铁樵先生站在门前,手里拿了一个纸包,神色仓 皇地说:   "事情绝望了!"   悲鸿接过纸包,急忙打开,只见里面除了自己的画以外,还附有一个名叫庄 俞的人的批札:   "徐悲鸿的画不合用。"   悲鸿感到全身都在颤栗,心好象突然裂开了,血不断地涌出来。一种难以遏 制的痛苦和失望强烈地攫住了他,他不顾一切地狂奔到黄浦江边。沦落上海的苦 闷,找不到职业的烦恼,饥寒交迫的痛苦,已经把悲鸿折磨得精疲力竭;而这一 次,突然降临的希望又这样突然的破灭,使这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再也忍受不了。 他濒于绝望,准备在这滚滚不息的黄浦江里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奔腾而混浊的江水汹涌地冲击着江岸,发出沉重的响声。外国商船和兵舰遍 布在远近的江面,汽笛尖锐地吼叫着。悲鸿感到呼吸困难,浑身象着了火,有一 种燃烧般的痛楚。他猛力扯开衣襟,让无情的风雨打在他的胸脯上。当一阵寒冷 的颤栗从他的脚跟,慢慢传布到全身时,他才清醒过来。他想起了父亲临终时的 教导,想起了自己的责任和曾经有过的壮志,也想起了母亲和弟妹……他低声对 自己说:   "一个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够自拔,才不算懦弱呵!"   于是,他挪动沉重的脚步,又忧郁地返回旅店。   精明的旅店老板从悲鸿的神情上,料到他已没有找到工作的希望。老板没有 忘记,悲鸿已经拖欠了一星期的房钱,他摇摆着那十分肥胖的身子,走到悲鸿面 前,闪着那双唯利是图的眼睛说:   "年轻人,我今天已将你的床位租给别人了。"   悲鸿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很抱歉地向他说明,自己实在无力偿付拖欠的房 钱,愿将自己的行李卷作为抵押,请他收下。这使旅店老板大为高兴。   从旅店出来,他徘徊在潮湿而阴冷的街头,异常苦恼地想着:现在,我到什 么地方去呢?他茫然四顾,包围他的,只是一片沉沉的黑夜。他的脚步本能地向 故乡走去。   屺亭桥畔那所小屋依旧顽强地屹立在风雨之中,就象它当年的主人那样。但 是,这个家却更加贫困了。弟妹们都失学,在田地里劳动,母亲那裹在粗布衣服 里的身子也更加瘦削了。她象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那样,默默地将痛苦咽在肚里, 不对儿子吐露。悲鸿也不愿对母亲说出自己的苦恼,他们互相隐忍着。   然而,悲鸿那颗年轻的心没有屈服,犹如路边被践踏的小草一样,它仍旧要 向广阔的天空,向着阳光和雨露探出头来。他把自己的悲哀和忧郁,向镇上一位 和善的民间医生法德生先生倾诉。善良的医生十分爱惜悲鸿的才华,有心资助 他。但一个以行医糊口的民间医生,哪里拿得出一大笔钱呢?法德生先生慰勉悲 鸿,劝他不要着急。然后,他邀集了镇上的一些朋友,那些朴实的小手工业者, 集腋成裘地拼凑了一笔钱,送给悲鸿。   悲鸿含着眼泪接过这笔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深知这些乡亲们的生活也 十分艰难,但是为了扶植他,都慷慨地伸出了援助的手,他应当怎样刻苦努力, 才能报答乡亲们的关怀和爱护呢?他暗暗下定决心:决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 廖静文 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摘自:《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99年版)》) 【作家素描】※※※※※※※※※※※※※※※※※※※※※※※※※※※※※  ●茅盾文学奖得主的心情 □舒晋瑜   备受关注的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终于揭晓。张平的《抉择》、阿来的《尘埃落 定》、王安忆的《长恨歌》、王旭烽"茶人三部曲"的前两部《南方有嘉木》和 《不夜之侯》获奖。茅盾文学奖因其奖项规格之高以及往届评选曾引起种种风 波,更使其蒙上神秘而神圣的色彩。本届茅盾文学奖得主获此殊荣,会有什么感 受呢?   张平:我会争取让我的作品更艺术更精致一些   对于《抉择》,它产生的影响以及改编成电影所获得的轰动效应,使人们无 形中感到它的获奖是在情理之中。记者采访时张平正在外地出差。他说:"说实 话,兴奋的背后,更多的是诚惶诚恐和忐忑不安。其实在上一届'茅盾文学奖'的 评奖中,我的另一部作品《天网》在最后五部的角逐中,因差一票而落选。当时 在感到遗憾的同时,多多少少曾有一些失落感。这次相对上次来说,心情要平静 多了。因为《天网》吃过官司,心里很想让这部作品得到更多的承认。虽然这次 获奖了,但我始终认为,在中国当代的作家和作品中,我只是其中幸运的一个。 许许多多的作家和作品,要更深刻,更优秀,更精致,更重要,也更有震撼力。 获奖并不意味着一个作家的作品更能经受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历史上有很多作品 获过大奖,但现在已很少有读者还记得它们了。评委们之所以把选票投给了我, 我想更多地是对我的这种创作方式的关注和鼓励,希望我能在这条创作路子上写 出更好一些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讲,获奖对我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更难更需要 下功夫的事情还在后面。获奖是重要的,但同获奖本身相比,固守一个作家的基 本立场则更重要。我当继续努力,争取获得更大范围的关注和承认。" 获奖后的张平会有新的追求或主张吗?他说:"从《法撼汾西》、《天网》开始, 我沿着贴近现实、近距离表现生活和创作的路子,已经坚持了十多年。而后从 《孤儿泪》、《抉择》、《十面埋伏》、《对面的女孩》一直走到今天。这是一 个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那种与之相伴的创 作欲望、创作冲动和创作激情始终没有低落。我觉得生活中可供挖掘的创作资源 是如此之丰富,生活本身又是如此之深刻,所以对现有的这种写作方式我还想继 续保持下去。我想在我们中国的作家中,应有更多一些作家去关注现实,关注改 革,关注当下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如果我们的作家都想同社会的生活保持距离, 都想让自己的作品永久流传,那我们后辈的阅读负担是不是太重了。我说过,近 距离地表现生活和对生活保持一种评判的态度,是要付出代价的。面对这种代 价,面对种种的质疑和非议,我觉得只要我的作品对我们国家的改革和发展有所 促进,即使再艰难、再沉重,也值得。如果说在获奖后是否会有新的调整、新的 追求和主张,那就是我会争取让我的创作方式更理性一些,更深刻一些,尽可能 地更艺术更精致一些。在竭力使自己的作品保持对社会的冲击力和震撼力的同 时,能借鉴更多的大家认可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方式,以使自己的这类作品能避免 粗糙、艺术性不足的缺陷。但一部直面现实,近距离表现生活的作品,如果既想 保持强烈的感染力、震撼力、冲击力,又想保持一种细腻、精致和深刻的艺术 性,这确实非常难非常难。我会尽力争取二者的统一,我会努力地去争取。但如 果二者发生冲突时,我更多地会选择前者。即使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也只能认 了。"   阿来:那天晚上我喝高了   第三次打电话给阿来时,他才得以接受采访。自从得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消 息后,采访阿来的媒体不断。我们从网上的一则消息谈起,那则消息的题目是: 阿来做好落选茅盾文学奖的准备。这句话同时可以理解为:阿来已经做好了获奖 的准备。阿来解释说,本来前后并非同一个话题。因为初选的结果他是全票,自 然有人问他得奖是否没问题了?阿来说:"去年也是全票,但未必得奖,我有落选 的思想准备--就这么简单。有些媒体报道是很可怕的,把前边掐掉,后边掐掉, 孤零零只留一句,特别显得我自作多情,或者对奖项不满。"   阿来说:"关于获奖,当然我肯定高兴。喧喧嚷嚷几天就过去了,该干嘛干 嘛。实际上现在我也是该干嘛干嘛,只不过多接几个电话。"   其实,作为作家,高兴的不仅仅是得奖。阿来说:"我最高兴的是写完一部作 品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尤其是《尘埃落定》,写得很轻松、很酣畅淋漓,写完后 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其间有很多高兴的事情,写完后高兴,出版了高兴,出版后 通知加印又高兴。出版社、作协通知我这本书送去评选,我高兴,媒体透露初评 得了全票我也高兴。有次我打了个很不恰当的比方,有点像结婚,入洞房当然高 兴,但是更高兴的是第一次拉手,第一次KISS的时候,我更看重这个过程。"   获知这个消息时阿来正在南京全国书市上。他是两本杂志的主编,要推销自 己的杂志,有很多事情要做,根本不可能静下心来细想。真正高兴是他回到杂志 社以后。在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杂志社率先给他8万元的奖励。他说:"不在于 奖励,主要是所有的同事不断地分享成功,买了鲜花,酒瓶一打开,就有感觉 了。如果只是打电话祝贺,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那种感觉是不同的。成功需要 分享,要有气氛。那天晚上我喝高了,平时都是我自己开车,喝到最后是他们送 我回去了,无论如何不放心我,送我到家后怕我事情多再跑出去,又把车钥匙拔 走了。车钥匙和家门钥匙放在一起,回到家我才发现自己进不了门,结果又跑到 宾馆住了一晚上--大家都有高兴的事儿,遇到高兴的事儿也就这样。"   下一步会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吗?阿来说:"我的写作也没有特别停顿过,过 去不是高产作家,将来也不会是高产作家。有些事情你会觉得很遥远,包括得 奖,没有真实感;但创作方面,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录入,每天有两三个小 时坐在电脑前,断断续续写了七八个月,这对于自己是很重要的体验。很多情景 到现在还是很鲜活的,而且永远鲜活。"   王安忆:这是我这么多年来认真写作的回报   关于获奖后的情况,王安忆没有阿来和王旭烽富有戏剧性。朋友告诉她这个 好消息时,她正在家里。"这部作品出版四、五年了,对我来说已经很遥远,当然 听了也是非常高兴的。当初得知作品入围时也比较平淡,因为当年好像也是入围 了,又被刷下来,我的这部小说和政治要求还是有段距离的,所以听说获奖后我 感到很意外。"   王安忆的写作已有20年时间,尽管她以短篇起家,但从1986年起不再写短 篇,更多地写作中篇,近两年又重新写起短篇。她觉得写短篇比较像磨刀,对技 巧要求很高。"短篇的限制很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像长篇,可以评价这一 部分好,那一部分不好。"   《长恨歌》之后王安忆还写了很多小说,如《我爱比尔》、《富萍》。写作 对王安忆来说不带任何色彩,她说:"获奖后一切都照常进行。我觉得得奖很正 常,也是我这么多年来认真写作的回报。","这20年我一直在写,而且是认真地 写,我对这点还是满意的。当然我很尊重这个奖,也感谢这个奖,这是对我写作 的肯定。"   王安忆正在写读书的文章,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很严肃的书评",年底交稿, 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至于下一步的写作计划,王安忆说:"我还是按我原来 的计划,并没有因为这个奖就增加什么。听你这么一说(指其他获奖者的富有戏 剧性的故事),我倒希望有什么奇迹发生。近两年写的短篇小说跟往年相比还是 比较成熟了些,语言锻炼上比较简朴。现在看《长恨歌》的语言密度大,华丽漂 亮,最近的短篇小说渐渐地接近我理想中追求的简朴风格。好的故事都是简朴的 表达方式,比如沈从文的小说都是简朴的。我总是很努力地写,没有一点幻想, 认真地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读书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培养审美,同时还要多 写,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如果有一段时间放弃写作,再提笔时肯定感到很生疏。 所以每天都要像磨刀一样打磨一下。我一般是上午写作,如果写得顺手的话,下 午再写,但不会写得太晚,早睡早起,特别像农民。"   王旭烽:警官、犯人都站起来向我鼓掌表示祝贺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揭晓,对于浙江人来说尤其高兴。因为作为茅盾的故 乡,终于有人问鼎茅盾文学奖。获得此项殊荣的是浙江省文学院副院长、国家一 级作家王旭烽。   电话那头的王旭烽,语气平和热情。在一个周末的雨夜听她娓娓道来,像品 味上好的西湖龙井,清淡而意蕴悠长。   谈到写作《茶人三部曲》的原因,王旭烽说:"我曾打过一个比喻,这部表现 茶文化的小说像一个历史的绣球责无旁贷地抛在我身上。如果不去茶博物馆,如 果没学历史,如果没写过小说,这部作品可能就不会存在。"   三部作品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写了从1863-1998年底的故事,第一部写共和的 诞生和帝国的消亡,第二部是抗日战争,第三部是文化大革命,一共130万字。这 是王旭烽写得最努力的小说。她说:"写的过程中我的案头放着两本书,一本是 《日瓦格医生》,一本是《水浒传》。我的心目中有个标准,就是向这些作品看 齐。   王旭烽一向对语言非常重视。她说:"小说中我用了三种语言,一是大篇幅地 使用成语、诗词,追求像工笔般的简练和细致;二是尝试了吴越方言,所以杭州 人读起来特别亲切;三是欧化的长句子,尤其是展示内心世界和抒情的时候,母 语不够用,所以补充用欧化的语言加以体现。这三部小说全是朗诵下来的,每部 都改了五遍,一般是写完朗读一遍,像筛米一样,筛掉所有多余的词。尤其是副 词。"   最初得到获茅盾文学奖的消息时,王旭烽正在女子监狱里体验生活,她在会 议室里跟犯人座谈如何办报时,省作协就派人来宣布了。"作为茅盾的故乡,浙江 从未有人获过茅盾文学奖,所以上上下下都很高兴--故乡人对茅盾总算有了个交 待。在场的作家、警官、犯人都站起来鼓掌向我表示祝贺。我感到有些意外,但 是一直比较平静,在那种环境下也不可能欣喜若狂。而且我这种性格,学的是历 史,磨炼出来对一切事物冷静理智的态度。在监狱里待了几天,还写了一个专题 片,回来后又陪着外省来的作家玩去了,只和几个文学院的朋友小聚了一下,也 没吃饭。总之一切都没什么改变。至少目前我一直在忙工作,回来后马上看稿, 过几天去浙南参加青年作家对话的会议。"   王旭烽说:"我的获奖是天时、地利、人和。我不是天才作家,还是靠大家的 帮助,读者的厚爱,还有评委的理解,是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给予我的,不是我 个人特别怎样。有很多优秀的作家比我写得棒,我依然还在学习的阶段。"   王旭烽有一个想法,从《茶人三部曲》开始,以杭州为题材作为自己今后文 学创作的定位。接下去她可能接触篆刻领域,也可能休整一段时间。  ●面似笑傲江湖 心有天龙八部 □郭佳 王卫   香港一位文学评论家曾有过这样的描述:每一种文学体裁发展成熟时都会出 现一位集大成者,将其精华掘取殆尽,从此后,这种体裁便会一蹶不振,而金庸 正是这样一个人。   11月2日至5日,由北大和香港作家联会主办的"2000'北京金庸小说国际研讨 会"将"查大侠"引到了未明湖畔,在北京瑟瑟的秋风中领略着研讨和读者的双重热 度。   4天来,金庸先生始终端坐在观众席第一排他的"专座"上聆听着每一位与会者 的发言,面似"笑傲江湖",心中却有"天龙八部",智者似乎本该如此。难怪金庸 先生自称为"文不如其人"、"大家都称我'查大侠',其实生活中的我完全没有侠 气,我的思想很保守,我倡导文化中国的理念。不过虽然我头脑中士大夫的思想 很重,但我仍觉得江湖义气重于仁义道德。"   几乎每天都有不少人在会场后面"罚站",他们中既有北大、清华的学子,也 有远道而来的金庸迷。5位从联大赶来的女孩子代表该校"金庸研讨社"向金庸先生 献上了一束红玫瑰,出人意料的是会后,金庸先生径直走到最后一排,向她们每 人赠送了一张名片,这一举动令她们激动万分,其中一位从7岁起便开始阅读金庸 作品的女孩子竟失声痛哭。在闭幕式上,她们的老师张娅娅教授向金庸先生表示 了感谢,"她们从未享受过这么高的礼遇,相信您的举动将给她们纯净的青春人生 以照耀,我以一名教师的名义感谢您。"并深深鞠了一躬。   动人的插曲过后,依然是严肃的讨论,专家读者齐上阵,但却丝毫难不住"查 大侠"。有位专家问:"我始终不解的是为什么您笔下的小姐都是性格迥异的?"问 题抛出,立即引来全场善意的笑声和认同的掌声,金庸先生笑而答曰:"我明白你 们的意思,你们是在考验我风不风流。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每当有女孩子 过来找我签字,我都会问她们的名字,然后帮她们写上,这并不是因为我偏爱女 生,而是出于我对女性的崇拜。有人说正人君子一般对小姐不注意,而我却相 反,我认真观察身边的每一位女性。"正当听者还意犹未尽时,金先生戛然而止, 旋即,是一阵热烈的掌声。飞快的语速与聆听的安详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正是这 一动一静让我们领略了书中常见的侠者风范。   在朝廷与江湖间游刃有余的韦小宝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境界, 但韦小宝的缔造者金庸先生却找到了二者的最佳契合点,作为一名通俗文学的大 家,他游弋于社会的边缘,但同时他又很好地融入了主流社会,他的一万多篇社 评甚至被誉为"香港的见证"。   如果非要对金庸先生下个定义的话,我愿意称他"平民化的文学大家"。闭幕 式上,当严家炎教授提到由于接待条件有限,为金庸先生安排的面包车很旧时, 金先生立即接过话,"汽车的新旧无所谓,关键是司机好,让我感到很安全,就如 同书中描述的,刀剑不一定要快,关键在于用它的人技艺要高。"  ●一书一世界 一屋一性情 --"脂雪轩"访周汝昌先生 □董文胜 范军利   周汝昌先生的书斋有好多雅称,"脂雪轩"便是其一。   "脂雪"者,当然是"脂砚"与"雪芹"的合称。此语又源于东坡《寒食》诗,咏 海棠花:"泥污胭脂雪。"海棠在《红楼梦》中为史湘云之象征,亦是先生所爱之 花。第三条典故出于康熙年间刘廷玑的《在园杂志》中关于清初风尚的记载。其 时,猞猁毛是最珍贵的皮毛,而此中最上者,是白毛中泛出粉红斑点,即浑如雪 中透出胭脂,名"胭脂雪"。先生一度嗜好皮毛,故取之于斋名。   踏进"脂雪轩",屋内摆设一目了然:一桌、一橱、一地书,极其简单、朴 素。   屋内东墙上挂一幅《满江红》,原来并不在这儿,是电视台来人拍片看壁上 太空,才临时从旧纸堆中拣来挂上去的。一张老式木桌临窗而置,周汝昌先生坐 在转椅上,趴伏桌前。我进到屋里,他的女儿兼助手周伦苓对着他右耳喊:"有客 人来了!"这时,先生缓缓转身。此前读过先生文章,得知先生左眼失明,右眼视 力仅存0.01,我想先生一定看不见我,正要坐下来,却见先生已伸出右手,我一 急,赶紧握住。一时竟想起先生曾于一文中提到过他的爷爷,因耳聋,一有客 来,心以为对方必先向他问好,本来没听见,也主动道:"好!好!好!"礼风相 传,于此可见一斑。   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华文化研究,广涉博猎,又精研红学。读书、写书、藏 书、借书……书里故事一定不少。   我向先生"喊"明来意,先生稍一思量,便道:"先说读书吧,我这几年看书是 大不如前哪!……"先生自1974年双目受损以来,读书、查资料非常困难。现在每 天都有人送书到家里来,先生边说边拿起一本书,"这些书,我很想看哪,有的一 看题目,我就喜欢。可是,不能啊!"先生将头偏向一侧,摇了摇。据伦苓老师 讲,先生每天都用两层放大镜叠起来看报读书。实在看不清,就请家人讲给他 听。然左耳失聪,右耳戴助听器,家人须在他耳旁大喊才行。我体会过读书之 苦,却不知对于一个几乎与世界隔离的老人,孜孜以求于读书之乐,竟也如此艰 辛。先生读书,于字典类书籍受益颇深,常向求学者推荐三部字典:《康熙字 典》、老中华书局所编《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辞海》或是商务印书馆《辞 源》。提及字典,先生有些愤愤然,"这是我们中华文化之源哪!现在居然将它们 称为'工具书'!照这样说,那大学教授岂不成'工具人'了?"我请先生为字典类书 籍取新名以代之,先生沉思良久,却未能如意。及至采访结束,先生还一再叮嘱 此事,"这书名的事,你也好好想想,想出来一定告诉我。"   先生好读书,家中却少有藏书,更难见什么珍稀版本。两部康熙刻板的《范 石湖诗集》,算是最贵重的了,先生却不愿多谈,恐藏书家们笑话。先生的书很 杂,《郎潜纪闻初笔》、《古画品》、《本草纲目》、《焦氏易林》、《关汉卿 戏剧》……且多是铅印普通本,另有一部分是民国年间上海石印的小白本。   先生讲话时,语速徐缓,语音清扬,无一语重复,无一赘字,清流涓涓,一 路道来。大概是虑及我提问不便,每有疑处,他便自问自答,"你一定要问了,你 搞学术研究,离开书怎么行呢?先别急,却说……"家无藏书,图书馆便成为先生 的"第二书斋"。先生著述《红楼梦新证》时,穷览上千部书,又索引其中七百余 种,均得自当时就读的燕京大学图书馆。先生讲到精彩处,常辅以手势,有如名 角亮相,眼睛似乎也放出了光彩。偶尔提及旁门趣事,我正听得入神,一句:"话 宜简短。还说刚才……"便嘎然而转。先生思维清晰、有序,实在令人赞叹。先前 只闻《人民日报》老社长吴冷西才敏过人,每每样版已送印厂,才出口为文。这 边口述,那边排字付印。述完,印毕,与预留版面相差不过三五字。当时以为传 言,今亲聆先生讲话,始信其真。   《红楼梦新证》一书,用先生的话讲是"沾了胡适先生的光"。原来,该书起 自与胡适先生的"雪芹生年"之争。其时,胡适先生对周先生的"雪芹生年"说只同 意一半,先生却认为胡适对曹氏家世的考证是一种历史错觉。当时,另一位红学 家亦公开撰文批评尚为学生的周先生。这一切,激起先生"倔强"之性,立誓要弄 清雪芹家世生平的一切内幕。后又因与胡适的版本之争,更坚定了先生的誓言。 此后几十年,为还天下一部真红楼,先生历尽艰辛。   先生不只在图书馆看书,也从好友处借书。先生借书,借得辛苦。那是五十 年代的事了,先生自同窗黄裳处借得《木柬亭诗文集》,喜不自胜。这是一本于 红学研究很重要的资料书,然黄先生是藏书家,所借之书须尽快归还。先生一 急,遂与三个刚入学的孩子一起,开始抄书。每日放学,四人挤在桌前,只闻沙 沙声响,不觉中,烛火已尽。那歪歪扭扭的手抄本,至今尚存。先生讲完,嘿嘿 笑了。我却读不懂,先生是在感慨少年勤苦呢,亦或是悲于身世?   先生今年虽已八十有二,然写书著文,未曾一日间断。先生总在晚上工作, 坐到老式桌旁,从抽屉中摸出一杆较粗的钢笔,便伏案而书。他的字如核桃般大 小,两行常混作一行。写毕,由女儿伦苓打印出稿。   先生看书,是看世界,先生看世界,却不止通过书。先生有一癖好:凡所爱 之物,必倾力得之。打开书橱顶层,竟是一堆绒毛玩具:白色长毛兔、小黄狗、 黑猩猩……1986年,先生赴美讲学归来,大包小包倒出一堆"木头":木碗、木 勺、木叉子……先生寝室,更象一民间博物馆:纸灯笼、绣花包、剪纸,挂满了 墙;桌上一堆老寿星,泥捏的、铜打的、木雕的;小床几乎成了玉石们的住所, 只在中央挤出一小块地方,刚能容身。   先生嗜好皮毛,不光以"脂雪"名斋,还发动全家人出门,为他寻购皮毛里子 棉衣。有一阵,家里到处挂满皮毛衣。伦苓老师说这话时,先生听不见,他坐在 椅子上,穿着件白色汗衫,手中握一块玉,来回摸索着,白汗衫上还缝有两道一 指长的补丁。 【书缘书话】※※※※※※※※※※※※※※※※※※※※※※※※※※※※※ ▲曹禺戏剧文学奖10个剧本奖昨在西安揭晓 □佚名   中新社西安十一月四日电 代表中国戏剧创作最高水平的曹禺戏剧文学奖今天 (14日)在西安揭晓。姚远等十三位作者的十部作品获得剧本奖,贾璐等十一位作 者的十部作品获得剧本奖提名奖。   获得二000年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奖的五部话剧作品是:《"厄尔尼诺"报 告》、《生死场》、《父亲》、《绿荫里的红塑料桶》、《岁月风景》。五部戏 曲作品是:《乡里警察》、《金子》、《徽州女人》、《迟开的玫瑰》、《葫芦 庙》。   曹禺戏剧文学奖是中国戏剧文学领域一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评奖活动。 其前身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于一九八0年创办的全国优秀剧本奖,一九九四年该奖项 更名为曹禺戏剧文学奖。 ▲莎士比亚竟是失足青年:创作泉源来自大麻 □佚名   南非科学家发现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创作泉源,可能是来自吸食大麻。研究员 自莎士比亚位于英国中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的故居拿走几个他曾经使用过的烟斗 进行化验,希望能够证实这个说法。   大麻草有迷幻作用,专家指莎翁在运用比喻时提及黑暗和精神漫游,相信是 服食大麻后出现的幻觉。   作品描述露蛛丝马迹   南非比勒陀利亚"德兰士省博物馆"的古生物学部门主管撤克里表示,莎士比 亚的作品有他曾经服用毒品的蛛丝马,例如他喜欢运用比喻时会提及黑暗和精神 漫游,这些描述其实都是服食药物后出现的幻觉。   撤克里为南非莎士比亚学会撰文,文中指很少学者留意到莎翁可能曾经使用 迷幻药,但只要细读他的十四行诗和其他作品,便不难发现原来他熟悉迷幻药, 甚至可能服食过。他形容这个发现将会引起轰动。   撤克里与同事梅韦授已经要求比勒陀利亚警方实验室,分析莎翁使用过的几 个粘土烟斗。   这是莎翁著名的十四行诗。科学家指他的十四行诗及其他作品,有他熟悉迷 幻药的蛛丝马。   大麻叶最先于公元四百年在英国种植,至十六、十七世纪被普遍用来制成船 支的绳缆和帆。 ▲新中国文学51年关键词 □刘川鄂   每一年说得最多、叫得最响的词汇凝聚着这一年的走向。不过,事过境迁回 头再来咀嚼这些词汇,味道可就难说得很了! 1949年:笫一次文代会   两支文艺"大军""会师"了。一支趾高气扬,一支灰溜溜。 1951年:《武训传》批判   讲当代文学的人最怕讲当代文艺思潮。永远的三步曲:一、某年某月开展了 关于某人某作的讨论(争论);二、伟人讲话,论争升级为批判斗争,当事人受到 严肃处理;三、若干年后,证明批判是错误的,予以平反昭雪。从批判《武训 传》到批判……,都是这样。 1953年:"抗美援朝"文学   这一题材中最有影响的是《谁是最可爱的人》,最有人性含量的是《洼地上 的战役》。两部作品在历史上的待遇有霄壤之别。 1954年:合作化文学   一批诚实的有生活底蕴的作家,创作了一批反映非走××道路不可的作品。 但由于那条路错了,他们也跟着错。"合作化"文学提供了一个反例--再有才华的 作家,如果失去了独立的思想和认识,只会生产垃圾。 1955年:胡风的批判和批判胡风   胡风,鲁迅之后又一个硬骨头,或许是最后一个硬骨头作家。之后中国文人 普遍缺钙。每当我看到胡风这个名字,就想起1998年在湖北大学"胡风事件前 前后后"座谈会上当事人家属的抽泣声和曾卓讲的故事:50年代,一个探亲路过 武汉的军人,花5分钱听了他讲诗的一场报告,被开除军籍,20年后还未平 反。 1956年:双百方针   没有法律保障的言论自由是脆弱的,恩赐的百花如假花,构不成春天!   每当我看到那些对双百方针毫无保留的赞美文字,我就恨不能提醒他们19 56后是1957…… 1957年:干预生活   当年的干预者在80年代初仍是干预者,不过已有人在文学史上消失了…… 1958年:人情小说   当文学应不应该有人情也成了问题的时候,也就是文学本身的存在也成了问 题的时候。 1959年:新民歌   "乡乡要出王老九,县县要出郭沫若"。表面上看,这是一场繁荣艺术的运 动,但实际上是一个用民间艺术取代文人艺术的反诗歌运动,一场世界文明史上 罕见的闹剧。 1961年:题材问题   当文学写什么题材也成了问题的时候,也就是文学本身的存在也成了问题的 时候。 1962年:现实主义深化   其实当年也没有"深化"到哪里去。现实主义源于人的理性、人的怀疑精神, 现实主义就是对现实现世的批判。 1963年:鬼戏   写人不成,写鬼也不成。 1964年:中间人物论   当文学写什么人物也成了问题的时候,也就是文学本身的存在也成了问题的 时候。 1966年:《海瑞罢官》   对一部剧作的批判,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由此可见中国社会 中国文化的高度意识形态化特征。 1967年:样板戏   八个样板戏中,没有一个正常的完整的家庭和夫妻生活。江青要告诉人们: 革命就是孤男寡女的事业? 1972年:浩然小说   鲁迅走在金光大道上。一个被误读、被歪曲、被利用的鲁迅,和浩然的高、 大、全式的人物,竟然是10亿中国人10年的文学大餐,叫人哭不出来。 1973年:《园丁之歌》   一部没多大艺术价值的作品,因与一个特殊的时代和一个特殊的人物有了联 系而出了名,使文学史不得不提到它。 1975年:《春苗》《创业》   我至今还记得,当时一篇批判《春苗》的文章说,这部电影中官职最大的人 竟是一个坏人(走资派),表现了支流,是对时代的污蔑。那时我还做着少年作家 梦,我想,天哪!怎么有这么多离奇的限制。 1976年:四五诗歌运动   一个没有正常发言渠道的时刻,借一个传统节气悼一个在民间口碑极好的伟 人,用的是诗歌话语方式,言说的是对高压政治的不满。 1977年:《班主任》   刘心武本想以宋宝琦这个小流氓形象来控诉文革,却不料谢惠敏这个人物引 起了更大的共鸣。谢惠敏,一个团支书,一个马列主义小太太(此乃套用《人到中 年》),一个极权政治下的畸形人格。今日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 学),仍在培养谢惠敏式的人物,不过他们没有谢惠敏真诚。 1978年:《伤痕》   当年伤痕文学的始作俑者如今在赌城拉斯维加斯发扑克牌。他说赚钱之后还 要回头写小说,不过即使写得再好,其影响也不会超过《伤痕》了。那是一个敏 感的青年给长期处在情感荒原人性沙漠的中国人的一滴甘泉。 1979年:"反思文学"   伤痕文学的政治主题的合逻辑的深化。它提醒人们,没有孤立的文革运动, 早该警惕十七年的极左思潮。仅此一点,反思文学就有特殊意义。 1980年:意识流小说   中国作家以为东想西想就是意识流,殊不知意识流是一种更真切更现代的认 知方式,中国作家只学了点皮毛,我不知道谁是中国的意识流小说家。不过,它 的传入多少打破了单一的线性的文学思维惯性。 1981年:朦胧诗   跟此前的当代诗人相较,他们用"小我"审"大我"取代了"大我"淹"小我"的倾 向。 1982年:茅盾文学奖   茅盾的文名早已褪色,茅盾文学奖的含金量也不高。20世纪中国作家谁擅 长写长篇小说? 1983年:"崛起的诗群"   崛起派说:"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正因为他们不相信,才诞 生了一代诗人。 1984年:"性格二重组合论"   一个有明显缺陷的理论,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从文学本体的角度对" 好人/坏人"模式的清算。 1985年:方法热   是80年代中期的文学由政治中心向文学自身转移的重要过渡。 1986年:文学寻根、新生代诗群   寻文化之根,中国作家终于跳出了狭隘的政治视野。这时期出现了几个好作 家。   新生代诗人开始把诗当成了自娱自乐的卡拉OK。 1987年:女性主义文学   只有文学回归到人学的时代,女性主义文学才有存在的可能。 1990年:汪国真热   在许多作家完全写不出东西来的时候,他赢得了不谙世事的初中生的狂热崇 拜。 1991年:新写实主义   现实主义在剥去伪饰的主流--支流论后,又降格为一地鸡毛。 1992年:后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是从什么时候结束的?我认为是1989年。后新时期从什么时候开 始的?我认为是1992年伟人南巡之后。后新时期文学(又称转型期文学、世 纪未文学)就是市场经济时代的多元化文学。 1993年:文稿大拍卖   文学市场化的一次尝试。 1994年:人文精神大讨论   虽然不仅仅是文学界参与,但确是文学界发动的。充分说明了无论什么时候 文学家都是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1996年:现实主义冲击波   让民众分享艰难,任贪官肆虐横行。 1997年:王小波年   世纪末中国最好的小说家,也是本世纪中国最好的小说家之一,他在这年春 天猝然去世。 1998年:文学批评话语   批评家普遍失语,社会价值也普遍失范。迷茫的,不仅仅是批评家…… 1999年:文学百部经典   世纪末各项评比都多。官方的、民间的,太正常了。关于百部文学经典,我 至少知道有三个评选结果。我认为只有20来个经典作家。见仁见智,本没有定 论。 2000年:"新新人类作家"锋芒必露   从年初颇受争议的《上海宝贝》到年仅17岁出书的韩寒,让人们不得不刮 目。 【书评精选】※※※※※※※※※※※※※※※※※※※※※※※※※※※※※ ● 中国的位置与未来! --《世界格局与中国经济发展策略》 □董辅礽   我与徐滇庆教授有一点缘分:我和他都师从张培刚教授。1949年我进入武汉 大学经济系,成为张培刚老师的第一批学生中的一个,而徐滇庆则是张老师文革 后在华中理工大学指导的第一个研究生。学长与学弟之间有一种亲切感。他要我 为他的书写序,我自然很乐意。我为他的书写序这是第二次。第一个序是为《国 际贸易、税制与经济改革策略》一书而写的。目前这个序是为《世界格局与中国 经济发展策略》一书而写的。两本书的内容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主要是关于国际 贸易的部分。为写这篇序我花了整整两天时间读了全部书稿。要写序当然得先读 这本书,而在读此书时,我为其内容所吸引,即使不为了写序,我也会把它读一 遍。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已近20年,开放也是一种改革,是在对外经济关系上的改 革。改革开放的成绩是巨大的,其影响之深远更是怎样估计也不为过的。我想, 成就之一是观念上的(包括理论上的)转变,而观念上的转变其影响就更加深远 了。如果把文革前、文革中的种种观念与现在大家共同接受的观念作一比较,人 们会大吃一惊:那时怎么会有这样荒唐可笑的观念,而且居然会为大家普遍所接 受、所奉行。例如,把出口资源说成是卖国,是"把我国变成国际资产阶级的原料 供应地",出口石油是"把资本主义世界的能源危机转嫁到中国人民的头上",把引 入外国资本看作是"接受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是"引狼入室",会把我国沦 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投资场所",引进技术则是"洋奴哲学"、"爬行主义"、"把美国 的化肥设备装到大庆,是给大庆抹黑",进口船只的"每一块钢板都散发着资产阶 级的臭气",等等。同样,在改革开放前,外国人对中国也有许多偏见,也有许多 荒唐可笑的观念,在他们的心目中,中国人成为一群蓝色的蚂蚁或者是青面獠牙 的魔鬼。   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观念变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也变 了。这是了不起的变化。而且中国自己还在变,外部世界也还在变,虽然我们的 观念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但也还得随着自己的国家和外部世界的变化进一步改 变。这样才能摆正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谋取自己的正当利益,适应世界的变 化,与外部世界建立恰当的关系,为自己的发展制定恰当的策略,以促进中国经 济的发展。   还需看到,事物是复杂的,人们的观念也是复杂的,即使是荒唐可笑的、似 是而非的观念,往往也会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甚至相同或相似的)形式再 度出现。例如,不久前,面临一些外国大公司进入我国,一些产品的大部分市场 被它们的品牌所占领,我国的企业和国产品牌被挤出市场,一股民族主义的情绪 抬头了,有些人愤激地惊呼:"若干年后中国的经济最终会沦为'殖民地经济'," 提出要"筑成一座捍卫民族、捍卫尊严的傲世长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有的人则要求:抵制洋货!同样,国外也有一些人至今抱着对中国的偏见不 放,不时想制造摩擦。1996年我到美国的国会访问时,就有某个参议员叫嚷:"我 们就是要遏制中国!""中国要是对台湾动武,我们就把军队开过去,让所有的美 国公司撤出中国!"在苏联瓦解后,美国失去了死敌,有些人就把中国树立为敌 人。他们对中国的无知达到惊人的程度,也正像中国人中有些人对美国极端无 知,叫喊"打倒美利坚"一样。   当前的世界不要说与上个世纪的世界有了根本的变化,而且与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与三四十年前的世界也有了根本的变化,甚至与一二十年前的世界也有了 相当大的变化。不谈别的,仅仅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就给世界带来了多么深刻的 变化!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而这一切还只是开始。人们已经提出了"知识经 济"的概念。有了实物资本、货币资本、人力资本,信息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 本?随着新技术、新产业的突飞猛进,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的经济正迅速 地互相融合,越来越紧密地互相依存。除非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实际上已经不 可能),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离开其他国家而存在和发展,不受国际经济变化 的影响。试看,泰国发生的一场金融风暴,竟会对东南亚、东亚那样多的国家和 地区造成巨大冲击,甚至把他们卷入进去,而且对美国、欧洲各国也带来不同程 度的影响,这是以往所想不到的,甚至几年前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时也想不到 的。   因此,当今正确认识世界,也即正确认识一国经济的外部环境,比任何时候 都重要,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制定恰当的发展策略。这对于中国来说更是特别 重要的。徐滇庆教授的这本书就是为此而写的。他在书的前言中提出了四个问 题:   中国的位置在哪里?   中国的利益在哪里?   中国需要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时间在中国这一边?   实际上书中涉及的问题远不止这四个。他试图通过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这 当然是很有意义的。   这本书涉及的面较宽。作者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的。在绝 大部分章节,作者都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这是很必要的。因 为,许多问题只有提高到理论高度并加以论证,才能把问题说得透彻,而不流于 就事论事,而且只有理论上说透彻了,才不易于在形势发生变化后在观念上、行 为上发生摇摆。例如,为什么中国要实行对外开放?这就必须运用"资源禀赋理论 "来论证。只有在理论上弄清楚了,才会真正懂得为什么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开放 有什么好处?封闭有什么坏处?才不至于看到外国资本在中国赚了钱(指通过正 当途径赚了钱)而忿忿不平,才不至于看不到虽然外国人赚了我们的钱,而我们 也得到了好处。又如经济民族主义为什么不对?本书对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 普莱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伊曼纽尔的不平等交换理论作了评述,指出经济民 族主义的错误及其危害。而我国一些人的"经济民族主义"情绪恰恰是与错误的"中 心--外围理论"、"不平等交换理论"一脉相承的,并且是对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 的误解。当然,不只是在中国有一些人奉行经济民族主义,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国 家,也有人奉行经济民族主义。在当今的国际经济关系中,经济民族主义同样是 有害的。除了经济民族主义外,还有经济霸权主义,这也是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经 常遇到的。经济霸权主义也有一套理论作为其支持。确实也有过少数国家充当过 经济上的霸主国,或者企图占据霸主国地位,或者推行其经济霸权主义政策。经 济霸权主义既然有其理论的支持,对它也必须从理论上加以剖析,才能正确地对 待。   对于世界格局与中国经济发展策略的论述,只是着眼于经济和经济理论的分 析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错综复杂,经济 问题更涉及到政治关系,往往还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特别是发展策略的制定 更不能仅仅囿于经济关系。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不仅是经济上的较量,而且也 是政治上的较量,单纯用经济学家的眼光难以把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看得很透 彻,更难以据此制定正确的应对策略。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经济学家,但读过此书 后令人想到他也是一位政论家,他对许多经济问题的分析,不仅运用经济学家的 眼光,而且也运用政论家的眼光。例如,关于雅尔塔协定问题、美中关系问题、 美国的称霸策略问题、台湾问题等,作者除了有深刻的经济分析以外,也有许多 政论家的睿智的分析。所以,这本书并不仅是一本经济著作,而且是一本政论著 作。   这本书是写给中国人(大陆、港、澳、台湾和海外的中国人)看的,但也是 写给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人看的。因为,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了解是相互的,要 增进了解,就得消除彼此的误解。在有些方面,美国人对中国的误解远甚于中国 人对美国的误解。国与国之间产生误解不可避免,除了信息隔绝的原因外,文化 差异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消除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比消除信息隔绝引起的误解 要难得多得多。本书作者是在中国长大的,又在美国和加拿大学习工作多年,对 中国与美国在文化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误解了解得比较清楚。在这本书中, 有不少人的误解,经他一点拨就会令人恍然大悟。当然,这一点拨是以对问题的 深入分析为基础的。为了促进中国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关系的顺利发 展,需要有更多的人像徐滇庆教授那样作沟通的工作以消除误解、促进了解。   这本书是以流畅的甚至颇有风趣的文笔写的,这使得枯燥的理论分析富有情 趣,读来引人入胜。   当然,我还想指出,这本书也有值得补充之处。在谈到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 时,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不可不谈。作者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谈得 较多,对世界贸易组织只是简单地提到了,这是不够的。另外,对欧洲共同体也 谈得过于简单,须知仅仅欧元的推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就值得重视。中国的 对外经济关系、对外贸易必须多元化,发展与欧洲共同体的经济关系相当重要。 还有香港回归后对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应有所分析。当然,不可能要求 作者在一本书中涉及许多问题。如果在上述方面多着点笔墨,本书就更加充实 了。 ●"新青春派"宣言:《太阳鸟》 □翁昌寿   像郁秀在上一部畅销百万的《花季·雨季》中所贯彻的那样,《太阳鸟》中 这一群年轻留学生的生活非常清新健康,不像有的作品把新新人类都描绘得颓 废、玩世不恭。《花季·雨季》描写的是中学生生活中张扬、亮丽的一面;《太 阳鸟》描写的也是留学少年生活中张扬、亮丽的一面。"如果要用什么概念来表达 我作品的特点,我愿意用'新青春派'这个词。"郁秀说:"有的人热衷于写病态的 青春,但青春并不是这样的。从阅读的角度来说,健康的青春也会写得很精彩很 好看。"   《太阳鸟》中的人物都有原形。那哪一个是郁秀自己呢?郁秀自己在美国的 生活和爱情呢?对此,郁秀一直没有正面答复,只是对《太阳鸟》中的女孩们作 了一个评价:   "最超出我经验的是阿晴,一个美丽超常,并运用美丽获益的广州女孩;   最欣赏的是杨一,一个幽默、乐观开朗又极有才气的北京女孩;   最让自己感动的是陈天舒,一个追求真诚爱情却屡屡遭到情感挫折的广州女 孩(郁秀说,写这个人物时,自己好几次为她流泪);   最让人讨厌的是林希,陈天舒男友的前女友,她因为让陈天舒伤心而让人讨 厌,其实她也只是在追求自己的爱情。"   这几位女孩的生活和爱情交织成一个个清新亮丽的故事。看完《太阳鸟》, 你会深深地感觉到,当我们习惯了在小说中看戏剧人生的时候,这本描写真实自 然健康生活的作品真是太稀缺了。《太阳鸟》以清新、健康、自然的格调获得国 内一流文学批评家们的肯定。在北京举行的书评会上,著名评论家高洪波说:"如 果《花季·雨季》的畅销有一定的偶然性的话,看完《太阳鸟》,我觉得郁秀具 有畅销的素质。"白发苍苍的评论家崔道怡看完作品,给郁秀以极大的鼓励:"作 为一个读者,我认为《太阳鸟》会畅销。"据说,崔老被《太阳鸟》所吸引,连定 好的摘果活动也推延了。   由于郁秀曾经创造过《花季·雨季》的畅销奇迹,为避免外界的干扰和盗版 书,《太阳鸟》一直在低调中秘密操作。在南京书市上,前来签名的一张张青春 面孔表明,郁秀对青少年这一畅销书读者主体具有极大的号召力。 ●何清涟:堵住现代化陷阱 □佚名   对每一个呐喊者来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听者的沉默。当何清涟听到辗转于 国内8家出版社的《现代化的陷阱》终于可以出版的消息时,她的朋友朱学勤写 道:"这一次她来敲门,门里的人都可能装聋作哑。她必须不断地敲,敲这扇禁闭 的大门,敲这扇生锈的大门。"   何清涟听到了回声。被认为"代表了中国改革的良心"的《现代化的陷阱》1年 内再版7次,发行星超过20万册,盗版数百万之巨。   作为一名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经济学硕士,参与过80年代思想启蒙和文化讨论 的何清涟为了尽可能多地接触中国社会生活,甘于在深圳一家地方报纸任记者。 她的所有成就几乎都表现在她的《现代化的陷阱》中。这本给所有关心中国的知 识分子阅读的经济学著作,用大量经验性体验和实证材料对20年改革的既定模式 和所有经济社会现象进行伦理追问。何清涟这本书包括触目惊心的贫富差距、腐 败、国有资产流失、道德失范、黑白合流、地下经济在内,所有中国经济社会问 题的根源都在于改革过程发生的原点:权力市场化。由于这第三只手安排着由计 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国家资源配置和遗产处理,中国市场化农 村社会结构转变等问题。她认为出现了起点不公正、过程不公正、结果不公正这 一整套的社会代价:"短短10多年的改革,中国已经走完了从平均主义到贫富差距 过大这一段漫长的道路。"   何清涟用从报纸所搜集的大量材料、数据为这条"发展优先"的改革道路描绘 的终点更为触目惊心--"改革在这种给定的经济环境中运行,很可能在到达目的地 之前,已经被它的高价成本吞噬殆尽",这种"社会转轨"的路径指向"只会是高度 腐败的金权政治或政府和黑社会共同治理社会的'意大利模式'"。   其实,20年来,中国并不缺乏血淋淋的叙说,但只有何清涟用政治经济学眼 光向知识大众普及了过去只在既得利益者中流传的权力经济学。   对社会不公的批评永远是对的。但何清涟并不是一个道德主义者,在她心 中,结果均等的平等无疑是不合理的,但机会不均造成不平等尤其让她愤怒。这 种起源于60年代红卫兵理想主义和18世纪启蒙文学的道德感,使她对体制内高喊" 腐败是次优选择"、试图将权力摄取默认为"改革必需的社会成本"的"价值中立"经 济学界无法容忍。何获得的认同大多数来自看不明白经济术语的普通读者和人文 学者,但在经济学家们看来,这本书不是一本经济学著作。   何清涟的意义在于她通过"权力市场化"这一概念,向我们提供了计划经济体 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如何弥补制度缺陷的社会性思考。   何是一位民间学者,从当初的《现代化的陷阱》到后来的《经济学与人类关 怀》,她的立场是一贯的。独立于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独立于政府之外,在认可 中国改革开放目标的同时,更着重从百姓视角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路径冷静的审视 与反思,对民间关注的利益调整格局中的社会公正问题作出解释与回应。中国的 格局注定了民间研究的式微,而官方研究尽享信息资料、话语权力的优势,这也 是中国精英经济学家基本都是从体制内生长出来的原因。这些经济学家基本上都 是政府的经济学家,其研究也是"政府"视角。"精英"经济学家一个最大的特征就 是,无视老百姓们关注的社会公正问题,无视改革开放以来财富(包括国有资产) 向少数人集中的事实,用各种时髦理论来一方面为政府继续推行这种政策提供理 论依据,另一方面想使老百姓们明白,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一切都是必然的, 惟有忍受才能得到救赎。甚至反过来,对于老百姓中任何不满的声音,他们不是 检讨由他们出谋划策后的政策是否有问题,反而责备老百姓心理承受能力不足。 何清涟的忧思意识与"精英"经济学家相比,有独特之处,她所考虑的是,改革可 能会因路径的选择而造就更大的不公平,从而损害普通百姓的利益,并最终损坏 改革自身。  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中国需要这种经济研究的"民间视角",因为以何清涟为 代表的这种民间视角对政府经济政策从百姓的角度进行减否,并对经济研究的"政 府视角"形成制衡。 【最新热门】※※※※※※※※※※※※※※※※※※※※※※※※※※※※※ ◆王安忆:我不是封面女郎 □肖翠   曾经有人认为入围本届茅盾文学奖候选名单的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 歌》,最终要想获得茅盾文学奖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真的获奖之 后,要采访本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上海女作家王安忆,又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 的任务"。几经周折之后,记者只能从王安忆得奖作品《长恨歌》的责任编辑那里 得到些许信息:获知得奖消息以后,王安忆一直无暇接受各地媒体的采访,她很 快就去了香港,参加闽南大学主办的"张爱玲研讨会",直到星期五(10月27日) 深夜才回到上海。当电话打到王安忆家里时,她还十分疲倦,也不愿就获奖一事 多说什么,只是表示将会参加11月初在浙江举行的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据介 绍,自从今年二三月完成了新的长篇小说《富萍》之后,王安忆一直没有再写新 的、大的东西,主要是处理一些琐碎的事务,目前还无法谈到有什么再新的作品 计划。   长篇小说《长恨歌》自1995年末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以来,累计正版印数已经 超过10万册,这个数字固然比不上时下的畅销书,但以一个纯文学作品而言,还 是体现出足够的实力。目前,该书又将再版重印,当被问及对新版封面的意见 时,王安忆表示,只是不要再用她的照片做封面。   除喜获茅盾文学奖之外,日前在上海举办的"百名批评家推荐评介90年代最有 影响的作家和作品"活动中,王安忆和她的《长恨歌》均榜上有名,这也表明王安 忆在"圈内"的评论家和"圈外"的读者中还是颇有"人气"的。我们期待她有更旺盛 的创作生命力,为读者写出更多佳作。 ◆丧钟为谁而鸣 --读贾平凹《怀念狼》 □佚名   不太轻松地读完贾平凹的新著《怀念狼》之后,脑海中竟跳出了"丧钟为谁而 鸣"六个字,并促成我把它用作这篇书评文字的题目。   可以肯定地说,阅读《怀念狼》时,有相当一部分人会明显地感到不适应, 严重者甚至彻底放弃对作品的完整阅读。因为从可读性上说,长篇小说《怀念 狼》完全没有了像《浮躁》、《废都》、《土门》、《高老庄》等作品的题材现 实性和故事起伏性。尽管作者在《怀念狼》中首开笔墨就表明"这仍然是商州的故 事",但无论从作品的题材还是从作品的写法上,《怀念狼》已经让读者大大陌生 了。可对贾平凹来说,《怀念狼》又"必须是我要写的一部书",而且还是" 我认 为我写得最好的一部"。显然在《怀念狼》上,需要读者与作者的相互理解与相互 尊重。也就是说,作者有写什么和如何写的权利,读者有对作品是非评说的自 由。   在我看来,《怀念狼》的可读性,主要依赖于不断出现的与狼有关的近乎猎 奇的小故事。至于作品的主体故事架构则很简单,无非就是"我"和"舅舅"以及"烂 头"按照州城专员的旨意,在为商州仅存的十五只狼拍照存档的过程中,虽然历尽 艰辛和费尽心机,可到头来非但保护不了这十五只狼,反而在寻访拍照狼的过程 中眼睁睁地看着狼一只又一只地被杀死直至灭绝。主体故事虽然简单,但故事的 隐喻和象征恐怕就不简单了。在《怀念狼》中,"我"的个人身份是文人和记者, 长期生活在西京城里,物欲的横流使心灵日益困顿和麻木,"是狼,激起了我对商 州的热情,也由此激起对生活的热情,于是,新的故事就这样在不经意中发生了 "。而"舅舅"的个人身份是商州捕狼队队长。在打了大半辈子狼之后,按照官方的 指示干起了普查狼和保护狼的工作,在由"猎人"到"非猎人 "的转变过程中,始终 过着痛苦和不自在的生活。以至与狼相遇时不由自主地常常忘记自己已是"非猎人 "的身份,露出了"猎人"的本性。"烂头"原先也是捕狼队的队员,由于商州禁猎 后,无狼可打和无事可干而常常头痛不已,并沉沦到热衷于声色犬马。在有机会 重新跟着捕狼队长一起带领从西京城里来的记者踏上为狼拍照存档的路途之后, 头痛病竟然好了。就这样,文化背景、身份与观念均不同的三个人,为了一个需 要共同完成的目标而成为同路人,充满情趣和怪异的小故事也由此逐一展开,在 展开的过程中人们一一与狼永别。官方传达的以" 护狼"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与来自民间的"恨狼"情绪频频交锋,急需保护的狼被接二连三地打死,而且狼的 基本生存环境也被彻底破坏,处于绝望中的狼竟乐意被打死或自杀身亡。"我"的 最终的结论是:"人见了狼是不能不打的,这就是人。但人又不能没有了狼,这就 是人。往后的日子里,要活着,活着下去,我们只有心里有狼了。"而在商州,对 于许多无狼可猎的乡民来说,由于"长时间没有了狼,他们在生存竞争中已经变得 很虚弱了"。   贾平凹创作这部作品时,他原有的小说观念改变了。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试图以实写虚,即把一种意识,以实景写出来",目的在于"总想使小说有多义 性,或者说使现实生活进入诗意,或者如火对于焰,如珠玉对于宝气的形而下与 形而上的结合",简言之就是"以实写虚,体无证有"。显然,作品的不确定性,决 定了不可能准确地定位其意义。面对《怀念狼》,一些人看到的可能是社会的兴 衰涵义,一些人看到的可能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些人则从文字的叙述后面读到 了一种解放了的激情和深深忧患。但有一点是很明朗的,即作者之所以历时三年 并四次重大修改而落笔完成这部作品,是因为他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与执著关注了 人类的生存状态以及我们所处的这个日益以技术为先导的物质文明世界。如今, 人们已经步入了无狼时代,但生命个体的恐惧感并没有因此而彻底消除,相反, 生存的一道道难题有可能接踵而来。在大地上,人是敲响了狼的丧钟,但丧钟难 道仅仅只是为狼而鸣吗?这才是《怀念狼》所让人深深思考的。 ◆"韩寒现象"批判的批判 □胡乐乐   "韩寒现象"是目前国内媒体报道的焦点,也是烫手的山芋,这倒难倒了我们 的教育界、文化界和整个社会。对韩寒本人和"韩寒现象"的认识与议论颇多,莫 衷一是。但概不外乎两种极具有代表性的派别:褒派和贬派。褒者,嘉其"反叛" 的思想、前卫的行为、大胆的创作;贬者,嗤之反叛的思想、越轨的行为、幼稚 的写作。那么,对韩寒、"韩寒现象"究竟是该褒还是该贬呢?我们不能片面评议 和主观臆断,只能客观地去认识韩寒、"韩寒现象"。只有这样,对韩寒本人的评 议才是最公平的、对"韩寒现象"的认识才是最正确的。   一关于韩寒和"韩寒现象"   要解读"韩寒现象",就必须首先要了解"韩寒现象"的主人公韩寒,知道他的 基本情况。   韩寒,男,今年17岁,为上海市重点中学松江二中高一年级的一名学生,嗜 好文学创作。   韩寒读初中的那年,他的短篇小说《弯弯的月亮》和《书店》就分别刊登在 《少年文艺》(南京)1997年第7期和第9期上。自此一炮打响后,他就迷恋上继续 写作,冲动一发不可收拾。随后,他的另外几篇短篇小说又相继被《少年文艺》 (上海)采用。因此,他的作品还分别荣获这两家少年文艺刊物的"少年文艺奖"。 1998年中考时,韩寒以低于482录取最低线14分的成绩和长跑特长被松江第二中学 破格录取。1999年,在上海《萌芽》杂志社和北京大学等7所大学联合举办的面向 全国中学生的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作为一名高一学生的韩寒,他参选的3 篇文章《书店》、《求医》和《杯中窥人》全部入围,并最终以《杯中窥人》荣 获一等奖。同年,韩寒在上海《新民晚报》上发表文章揭露批判他所受的应试教 育。2000年,他再次参赛,《穿着棉袄洗澡》一文以文笔流畅、思想深刻,受到 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得二等奖。6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21万字的长篇小说 《三重门》,并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作序,引起极大轰动。该书刚发行 即销售一空,上市至今,销售量已逾23万多册--即使在韬奋图书中心,《三重 门》也在排行榜之列。不久,他的另一部写宿舍生活的被他自己号称"孔庆东的风 格像我"的散文、小说集也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小小年纪的韩寒,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的确不简单;但同时糟的是,他也 为此成就付出了不少代价。韩寒迷恋上写作后,除了抽时间抓紧读《钱钟书 传》、《草原部落》、《资治通鉴》和台湾作家的书与写自己的小说《三重门》 外,几乎很少花时间用于文化课学习。原本还不错的成绩便一落再落。1999年, 因考试7门课亮红灯,韩寒按有关规定不得不留级,重读高一。2000年,4月4日, 因期末考试又7门课亮红灯,万般无奈之下的韩寒只好办理了休学一年的手续。休 学后,他呆在家中继续他想干的事。   知道了韩寒,了解了韩寒的经历,"韩寒现象"就不难理解了。"韩寒现象"中 的"韩寒"代表了现今一部分某一方面极特长的学生的另类式的发展模式。"韩寒" 形成一定的规模,便就是"韩寒现象"了。"韩寒现象"的主体的性格大都十分特 别,要么张扬,要么孤僻。总之,他们在一般的学生群体中十分特殊,或格格不 入,或鹤立鸡群。在众人的眼里,他们是群体、整体的异类、另类等等,反正不 和大多数人一样。除此之外。他们的行为举止又十分地大胆,敢走自己愿走的 路,具有一定的反束缚性。这类学生到一定年龄阶段,会本能地感觉到周围环境 和体制的压抑与限制,表现出异常的作为。这些学生为了自己的理想,拒绝所谓 的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或门门及格与优秀;厌倦现行的正规学校教育模式,不甘 沉浸在规则甚多的学校中,却极崇尚个性自由、自我学习、特长发展,甚至不惜 休学与退学。他们一旦脱颖而出,就很难回归正规的学校教育。"韩寒"们着装新 潮、思想前卫、个性鲜明,有一种放荡不羁的样子。"韩寒现象"就是这样一种教 育现象,同时也是这样一种多元化价值取向的文化和敢于反叛与创新的社会现 象。   二解读"韩寒现象"批判   "韩寒现象"牵扯到教育体制变革、文化多元化与融合、社会新价值取向等。 因此,"韩寒现象"既是一种教育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还是一种社会现象。 当然,对"韩寒现象"的批判就有三拨人了。   (一)解读"韩寒现象"的教育批判"韩寒现象"的教育批判的典型主张就是大学 以下的学生应以全面发展为主,特长发展为辅(次)。这种观点本是对的,但对与" 韩寒",对象的特殊性则决定了它是明显错的。反对韩寒的人认为,韩寒要想成为 一个很出色的作家,就必须要先接受正规、系统的学校教育,这样才能打好坚实 的基础,以后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和建树。而这样做事实上是没有必要的,也不可 能这样做。一个人才、一个作家,必须要有深厚的功底,没有是不行的。诚然,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这并不等于说非要一步一步地在学校中学习。要明确的 是,从幼儿园入学到大学本科毕业,整整19或20个年头,而人的生命又何其短 暂,把大量时间都花在学校,时间效益不是很高;社会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换代 速度加快,学到的知识很快就过时,我们还得花更多的时间在校外学。另外,我 们不必要就要什么都学,只要基本的会了就行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白墨博士认为,韩寒的"作品是建立在沙滩上的 "。如果真是这样,韩寒的小说就是架在空中的了。白墨从他的职业立场来评一个 高一学生的作品恐怕不合适吧。殊不知,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们 知道,任何作者的任何思想意识都是客观的主观反映,原形都能从现实中找到, 即使是错误的同样也是如此,怎能说是空的、虚的?这岂不是明显的错误?北京 大学社会学系的陈石博士认为,"韩寒及韩寒的赞扬者所忽视的主要就是,韩寒的 时代不是李白、杜甫的时代,甚至也不是鲁迅所处的时代";网络时代数理化学得 很差是行不通的,"只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就行了,这简直是痴人说梦",竟"是一个 玩笑"。这实在是令我很困惑不解。韩寒不愿意学习数理化,并不等于他不会用电 脑、网络等高科技工具。   至于说韩寒片面发展就更站不住脚了。"他们老说我是偏才,我书法好、作文 好、音乐好、摄影好、足球好、长跑好,我怎么是偏才?"韩寒为自己辩解道。这 个社会,有所谓的全才吗?有必要吗?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批判者更为忽视的就是,现行教育教学内容,尤其是 数理化等自然科学与现实生活的脱节是产生"韩寒现象"的根本原因。别人愿意一 直在校读完19或20年,那是别人的事,关韩寒何事?况且是学校不容韩寒这样的 学生,"韩寒"就只得休学、退学。怎能怪罪于韩寒呢?此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 无辞?"   (二)解读"韩寒现象"的文化批判韩寒的《三重门》确实是受钱钟书大师的 《围城》影响而成的。他初出茅庐,笔法稚嫩些,实属在所难免。至于说韩寒的 《三重门》文化底蕴不如《围城》,这更正常了,要是韩寒超出了大师,那简直 是真正的怪事。韩寒的初衷肯定是想有所超越《围城》的文化内涵,我们也很希 望如此。有人还说韩寒班门弄斧、闭门造车、依葫芦画瓢、画虎不成反类犬,很 幼稚。事实上,武断地下结论的人是世界上最幼稚的人。再者,文化是要创新和 改造的。韩寒只是想试一试,成了就好,不成就算了呗。如果不试,韩寒又怎知 《围城》之深,又怎能赶上钱钟书,何谈最终超过他?谁不是这样的,从无知到 有知,从知之不深逐步到知之深。总之,扼杀、扼杀,除了扼杀,还是扼杀!这 样文化怎能推陈出新、更新换代,不断发展?当然,一个高一学生对中国文化的 理解显然是微不足道的,毕竟他还很年轻。我们不可一味地苛求韩寒。他正在成 长,需要全面的关爱,不浇水施肥、捉虫犁土就算了,让他自由生长。为何要苛 刻地批判,反对他勇敢的决择?   说韩寒反文化,那就更谈不上了。事实上韩寒并没有反文化,他所反的是那 些限制这一代人自由成长的陈腐的东西(文化垃圾)。中国文化的痼疾就是保守。 我们知道,文化要进一步发展与繁荣,就必须吐垢纳新。如果我们13亿人每人都 反一下,中国文化就会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机和勃勃的活力,中国就不会老是这 样。不支持,不参与就罢了,严厉批判反对者,其居心又何为?难道不是想彻底 封杀我们的文化吗?这些人发言时老忘掉的是,任何文化的发展进步都是与反叛 和否定分不开的。不说古代,就说近代的新文化运动,正是那些人高举反叛的新 文化大旗,才推动我们文化的近代化进程,最终才有如今的文化。中国文化确实 需要新鲜的空气,就像人一样,不然就会鳖死。韩寒至少愿意去这样做。我们理 应全力支持他。不是吗?   (三)解读"韩寒现象"的社会批判很多人说韩寒很狂,自恃写得好和又有媒体 的造作,出言太不逊。韩寒确实说过他自己是"一块上海大金子",说过他的《三 重门》是"50年内无人能及",也说过他自己"古今不肖无双"。有些人就抓住了话 柄,说韩寒如此如此之狂。其实,这只不过是年轻人在受压抑后的发泄和自信的 表现而已,何必大惊小怪,即使是"狂",韩寒只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也不必坐 立不安。更为重要的是:是这个社会造就了韩寒,逼出了韩寒;韩寒是在无可奈 何之下才"造反"的--走自己的路。社会统一的模式、单一的价值取向,压地韩寒 都快喘不过气来了。刚求的解放,还没来的及大口呼吸几下,反对者就尾随而 至,又说韩寒不合群。按照这些人的逻辑,恐怕"合群"就是一模一样,如工厂的 产品一般,可能还有净重大于多少小于多少吧。不允许出格,就是不允许。梢有 个伸胳膊跷腿的,就会被认为是出格、不合群。我们的社会难道就是要这样只会 听话的"合格"者吗?他们越不安,就越暴露出他们的虚伪。   陈石甚至认为韩寒"继承了这个时代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从极端的、狭隘 的个人立场对待社会、对待人生、对待文学"。实际上,陈石代表这个社会说出了 真话--从狭隘的、极端的、片面的角度来看待它的"人"--人只能为它服务,人不 可出轨。韩寒是这个社会的受害者。我似乎隐约记得人也应该有人权。人为社会 贡献力量、牺牲自己是对的,但人追求个性也没错。社会大环境和形式变了,中 国社会已是开放的、包容性极强的社会了。崇尚个性自由、独立发展权利是大潮 流、大趋向。"韩寒现象"正集中体现了社会发展趋势。现在,中国社会尚处于转 型时期,社会观念的冲突是难免的,但主导方向绝对不可改变。实际上,中国缺 的就是韩寒这样的敢于破旧立新的时代闯将。"韩寒"们成了气候,中国就很有希 望。 【汉林图书、音像排行榜(2000-11-20)】※※※※※※※※※※※※※※※※※ ·汉林图书排行榜: 01. 方舟在线 02. 温一壶月光下酒 03. 简化"太极拳"(全英文版) 04. 金庸作品集(口袋本)(共36册) 05. 口红 06. 中国年度最佳小说:1999:短篇卷 07. 聊斋志异故事精华 08. 强盗自白:来自日本随军记者的秘密照片 09. 万历十五年 10. 静思语--蔡志忠佛经漫画 11. 张晓风散文系列(全七册) 12. 饥饿的女儿 13. 池莉文集7:惊世之作 14. 大众菜谱(修订本) 15. 亚里士多德 ·汉林音像排行榜: 01. 新中国大阅兵(二片装) 02. 阿炳全集 03. 世纪军歌--义勇军进行曲 04. 江南民歌(1) 05. 东方巨星(流行篇):涛声依旧 06. 东方巨星(流行篇):青藏高原 07. 儿童歌曲经典回放:小天使乐园(4) 08. 二胡呤曲:二泉映月 09. 红太阳(1) 10. 中国革命起义始末记 ※※※※※※※※※※※※※※※※※※※※※※※※※※※※※※※    欲看更多内容,请看www.hanlin.com之品书斋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