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林◆书◆讯◆≡≡≡            第7期(1999·5·10)            汉林网上书城:www.hanlin.com 《汉林书讯》是《汉林书摘》的姐妹刊物,是一份向汉林书城的注册会员、 客户和广大读者发布各种图书信息的电子刊物,不定期出版。欲订阅者请送email 到majordomo@xys.org,写明:"subscribe hanlin"。欲退订者写明:"unsubscribe hanlin"(引号不要写)。如果你无法阅读中文国标码email,请向yahoo.com, hotmail.com等网站申请一个免费email账户再订阅。 书名后面的号码为国际书号ISBN,欲在汉林书城查阅该书,将这个号码copy/ paste到“快速查书”窗口,点击 Go 即可。 ※※※※※※※※※※※※※※※※※※※※※※※※※※※※※※※※※※※ 【汉林动态】  ◎二则 【出版简讯】  ▲二十则 【新书短评】  ◆《带翅膀的摄影机》《戴望舒全集》  ◆《天国猜想:认识中国的一条新路径》《世纪变革与学校革命》 【书评精选】  ●明人不说暗话--王朔专访  ●与“大院里的孩子们”重逢——评王朔新作《看上去很美》  ●听余秋雨谈霜冷中年  ●三问莫言--关于《红树林》  ●创立《汉字王国》的瑞典人林西莉  ●戏侃北大二侠--怪侠余杰和醉侠孔庆东  ●两位亚洲名人的坦诚交流——读《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  ●不看长篇  ●永远的古典--读曹文轩《红瓦》  ●宝贵的财富--读《鲁迅回忆录》  ●读《禅机》  ●平民的历史——读《票证旧事》  ●灵魂的自白--读《罗曼·罗兰音乐散文集》  ●蔡东藩与演义小说  ●那一代的风韵——读《世纪的回响·批评卷》 【汉林排行榜(1999.5.10.)】 【客户反馈】 【商业伙伴】 【汉林动态】※※※※※※※※※※※※※※※※※※※※※※※※※※※※※ ◎ 汉林书城开始销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课本《语文》第一到第十一册, 并有其他多种语文教材可以供应,欢迎感兴趣者来函索取目录。 ◎ 金庸迷们可以读到一本金庸的新书了,《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金庸/池田 大作对话录》( 7301038917 )已经到货。这部24万字的对话录共分12章,分 别是《香港的明天——面对回归》、《中日关系与环太平洋文明》、《抚今追昔 话当年》、《从香港走向二十一世纪》、《酒逢知己千杯少——论中日的友情观》、 《谈香港的明天、佛法与人生》、《漫谈世界名著》、《鲁迅:在灵魂深处唤醒 民众的作家》、《日莲·巴金》、《中国人的多元思考与文学创作价值观》、 《大文豪雨果:以人性之光照耀世界》、《中国古典小说的典范———《三国演 义》、《水浒》等。关心金庸的读者,可以看到金庸第一次详尽地披露了自己的 身世,作为报人的金庸畅谈办《明报》的各种奇闻趣事,并多次准确预测了世界 风云的变化;作为小说家的金庸,他指点中外名著,并将自己的武侠小说与《基 督山恩仇记》、《三剑客》、《悲惨世界》、《三国演义》、《水浒传》进行了 对比。 【出版简讯】※※※※※※※※※※※※※※※※※※※※※※※※※※※※※ ▲ 文坛耆宿苏雪林,4日21日因败血性休克并发心律不齐,在台湾病逝,享 年104岁。她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两岸迄今最长寿的作家。她的遗体火化 后,将送回故乡安徽。苏雪林以笔名“绿漪女士”与二、三十年代活跃文坛的冰 心、凌叔华、沅君、丁玲,被文坛誉为最有成就的五大女作家。苏雪林的散文独 具魅力,自成一家,尤以《绿天》最知名。苏雪林一生跨越两世纪,执教杏坛五 十年,创作生涯七十年,出版著作五十部。(《扬子晚报》) ▲ 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著名作家姚雪垠4月29日早上因病医治无效, 在北京复兴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9岁。姚雪垠从三十年代开始投身文学创作, 几十年来发表过大量文学作品,特别是他集多年积累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 成》,曾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在文坛也备受瞩目,曾荣获我国长篇小说最高荣 誉奖项茅盾文学奖。(《新民晚报》) ▲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一九九五-一九九七年)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评奖结果近日揭晓。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苍狼》、《小 鬼鲁智胜》、《女儿的故事》、《草房子》、《我要做好孩子》、《花季·雨 季》;中短篇小说集《赤色小子》、《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童话《唏哩呼噜 历险记》、《小朵朵与半个巫婆》、《屎克郎先生波比拉》、《我和我的影子》; 幼儿文学《花生米样的云》、《大头儿子和隔壁大大叔》、《长鼻子和短鼻子》; 诗歌《为一片绿叶而歌》;散文《山野寻趣》;纪实文学《还你一片蓝天》。( 新华社) ▲ 在建国50周年之际,新华书店将以统一的视觉形象出现。新华书店总店企业 形象推广中心的杨增玲介绍说,以前各地的新华书店虽然都使用“新华书店”这 一招牌,但其规格、颜色、质地等却大不相同。为了扩大品牌号召力,新华书店 总店正在全国范围内对各分店进行整体形象设计。据悉,新华书店已在各省统一 制作了书店招牌及标识灯箱。同时,总店给各分店下发的《新华书店企业形象视 觉识别管理手册》中还对该系统的办公用品做了统一的规定。(《中华读书报》) ▲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文化综合类期刊第八次研讨会上了解到,中国今年每期发 行量达百万册以上的二十多种刊物中,文化综合类期刊已经占了三分之一以上。 文化综合类期刊近十多年来迅速增多,近两年新闻出版署批准新办的七十七种刊 物中,文化综合类占四十五种。包括各种知识性、文化娱乐性、生活指导及实用 性的此类期刊从内容到形式,皆是琳琅满目,多姿多彩。新闻出版署公布的一九 九九年中国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各种期刊中,《故事会》、《读者》、《家庭》、 《知音》等名列前七位的文化综合类刊物已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精神食粮。这类 “茶余饭后的刊物”靠自身质量在市场中竞争,被称之为“市场型”杂志。在只 有百分之二十刊物赢利的期刊市场中,这类刊物占据了主要位置,已成为中国期 刊产业中的重要力量。有关行政部门在治理整顿期刊市场中积极扶持这类刊物的 发展。(新华社) ▲ 今年一季度,在四家纯文学期刊停刊、其他纯文学类杂志发行数量普遍下跌 的情况下,我国各个纯散文类期刊却走势良好,呈全面上升趋势。主要几家散文 大刊具体上升的数字如下:《散文选刊》(河南):一万多册;《美文》(陕 西):六千多册;《中华散文》(北京人文社):三千多册;《散文天地》(福 建):三千多册;《散文》(天津百花社):一千多册;《散文·海外版》(天 津百花社):一千多册;《散文百家》(河北邢台):一千多册。(《光明日 报》) ▲ 全国最有影响的青年诗歌刊物《诗歌报》近日将被迫停刊,该刊既没有政治 问题,也没有艺术水准低下、经营不善负债累累等问题,是一家公认的经营情况 良好、文学水准较高的诗歌刊物,被迫停刊的原因是将和另一家经营不善的《大 时代》刊物合并,目前此事在文坛引起较大反响,舒婷、绿原、曾卓、欧阳江河 等79位著名诗人已联名致信安徽有关部门领导,呼吁支持该刊继续办下去。(《 新民晚报》) ▲ 正在举办的’99北京春季大型书市上,影视作品类图书大出风头。在书市组 委会提供的畅销书目上,《雍正皇帝》、《一个都不能少》、《牵手》以及《还 珠格格续集》赫然在列。可以说,把图书和影视作品“捆”在一起打入市场,是 文艺图书出版的新走势。据悉,传说已被某电视台买断改编权的《乾隆皇帝》的 销量也一路攀升,有望在同名电视剧的拍摄前就占领市场。(《中华读书报》) ▲ 国家教育部自考办日前宣布,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杂志将作为全国广大 自学考试考生的参考读物,同时列入考试内容。据介绍,全国从2000年4月 起,自学考试将在“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中增设“形势与政策”的考试内容, 指定:《半月谈》为自学考试公共政治课中时事政治考试的参考读物。每年4月 份考试的参考读物为上一年10月至当年3月的《半月谈》,10月份考试的参 考读物为当年的4至9月的《半月谈》,有关时事政治考试内容均出自所指定的 《半月谈》。同时,《半月谈》杂志社还将在每双数期上开辟《自考之窗》,宣 传自学考试,刊登有关自考信息、自考政策答疑等内容。(《解放日报》) ▲ 由北京大学哲学系立项主持、北大未名科技文化发展公司制作的北京大学“ 211工程”中国传统文化学科群项目——“五四”时期重要期刊光盘数据库(首 批),最近在北大通过有关。“五四”时期重要期刊光盘数据库(首批)收录了 《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少年中国》、《北京大学月刊》、 《国故月刊》等13种期刊,以全文方式存储在光盘中,向用户提供了从任意字、 词、关键词、人名等多种途径全文检索所需文献信息的功能,并配备有浏览、下 载、打印等功能。数据库收入文献总量超过四万页,约3000万字。数据库还将推 出图文版,展示收录的全部期刊原貌。(《光明日报》) ▲ 当五四运动80周年的时候,辽海出版社向读者奉献出一部图文并茂的大型图 书《五四图史》。《五四图史》按照五四政治运动及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基本 线索进行文字描述和图片再现,向读者重现了80年前那一幕幕令人激动的时刻。 5万字的白描配以600余幅精美的历史图片,不仅可以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当年 的气氛,而且有一种美的享受。《五四图史》的主编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丁守和 教授,著者及审定者均为我国研究五四及新文化运动的专家。(《中华读书报》) ▲ 中国首部完全按文体类别编撰的贯通中国古今的大型文学辞书《中国文学通 典》,最近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辞书分《小说通典》、《诗歌通 典》、《散文通典》、《戏剧通典》四卷,共收词条12200余条,总字数5 00余万字,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文学建设工程之一。(《华声报》) ▲ 我国第一部由绘画美学思想发展画史和原大仿真画选组成的大型文化典藏—— 《传世画藏》近日问世。由九洲图书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推出的这 项浩大文化工程,创建了一种读者进入绘画语境的阅读方式,被誉为“立体的典 藏”、“一座流动的艺术博物馆”。《传世画藏》分为画册和原大仿真画选两部 分。画册以中国绘画美学思想发展为主线,收录了历代流传于世的中国名家名画, 上溯远古的彩陶岩刻,下迄现代已故大师的画作,共500余幅。画册以文释画, 以画达意,画文结合,是一部浓缩的美术史和文化史。原大仿真画选包括卷轴、 扇面册页等,选用仿古宣纸原色复制,力求等同真迹。(《人民日报海外版》) ▲ 一本仅用12万字便写出了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爱国主义普及读物《中 国读本》,虽刚刚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但已受到社会各界专家和读者的 普遍欢迎。上市仅两个月,读本发行量已超过190多万册,显示出强劲的“热 销”趋势。此书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小说家苏叔阳。全书共分12篇章, 以历史学家的眼光,优美的散文笔调,在只有32开、188页的短短篇幅中, 全面、系统且视角独特地概括了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和传统文化的灿烂 光辉。专家们认为,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书在手便可基本了解中华文明的 概貌,文字简练,更具普及性。(新华社) ▲ 《东史郎日记》中文版自四月十二日在南京首发以来,在全国各地销售势头 火爆。第一次印刷的五万册书在十天之内已全部售出,第二次三万册书正在赶印 中。《东史郎日记》在日本国内出版时,东京地方法院、东京高等法院无视历史 事实,竟判作者在“《东史郎日记》案”中败诉。然而在日记所录事实的发生地 中国,正义的呼声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据来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发行科的信息, 至今全国各地的许多图书批销中心都已要求添加《东史郎日记》。自然,该书在 日记所揭露的南京大屠杀的发生地南京发售情况最为火爆。四月十二日,《东史 郎日记》首发时,八十七岁高龄的东史郎先生专程从日本赶来南京,在古都掀起 一股“东史郎热”。南京市新华书店所属三十几个门市部在《东史郎日记》上柜 没几天后便全部要求添货。此外《东史郎日记》在东史郎投降的杭州也大受欢迎。 东史郎先生也曾到杭州介绍该书。(《新民晚报》)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潘绥铭经一年的卧底暗访,近日写出专著《存在与荒谬—— 中国地下“性产业”考察》,揭示卖淫嫖娼现象背后的原因。该书指出,在中国, 卖淫嫖娼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经济规模的地下“性产业”。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 潘教授不畏艰险,扮演了西方电影中常见的“卧底警探”的角色。他采取定时定 点的监测、统计、挨门挨户粗浅访查,从经营角度访谈老板及个案访谈等典型方 法,考察发廊、歌舞厅、酒店、桑拿房等“小姐”集中的场所。为了核准某场所 “买卖”双方的确切人数,他曾以一个水果摊后的隐蔽位置为掩护,在数小时内 监测出入人数,以致险些遭黑社会打手殴打。(《广州日报》) ▲ 一直认为防盗版措施非常严密的王朔新著《看上去很美》在正版发行不到两 周时间内也出现了盗版。近日在北京书摊上发现的该盗版书没有正版书特设的折 叠口袋,也无随书赠送的王朔全集光盘,封底更没有出版社严正声明及《刑法》 有关条例。据悉,这一盗版在成都及长沙也均有少量发现。华艺出版社希望读者 积极举报盗版书的销售者和发行者,对制假和盗版印刷检举揭发有功者,出版社 将给予重奖。 (《扬子晚报》) ▲ 中国首例网上著作权侵权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审结。原告陈卫华 胜诉。原告陈卫华在起诉书中称,他以“无方”为笔名撰写的《戏说MAYA》 一文刊载于个人网页《3D芝麻街》上,并注明“版权所有,请勿转载”。但被 告成都《电脑商情报》却未经原告同意刊登了这篇文章。因此,陈卫华提请法院, 要求被告公开赔礼道歉,支付原告稿费人民币二百三十一元,并向原告支付惩罚 性稿费人民币五万元,讼诉费由被告负担。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在审理后认为: 《戏说MAYA》应视为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被告在其主办的登有商业广告的 报纸上擅自刊载原告的作品,为其商业目的扩大了该作品的传播范围,侵犯了原 告的作品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故应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原告要求被告承担惩罚 性稿酬人民币五万元,但未提举相应的证据,法院不全额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今天判决 被告停止使用原告作品《戏说MAYA》并在《电脑商情报》上刊登声明向原告 公开致歉;同时,被告向原告支付稿酬并赔偿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九百二十四元; 案件受理费由被告负担。(新华社) ▲ 日前,一名读者将一本具有较高权威性的律师考试指定用书的编者及出版社 告上法庭,在列举了该书的660多处错误后,要求对方退还书款,赔偿损失(包 括精神损失)900元。这位读者现年56岁,目前在内贸局西单离退休干部管理办 公室任职。他诉称,自己在去年11月初购买了一本由“律考命题研究组”编写的 《新编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冲刺——标准化模拟指定用书理想配套资料》。然而在 学习过程中,据他个人统计该书差错竟达660余处之多,差错率为万分之七点八, 为图书编校不合格差错率的6.8倍。全书八套模拟试卷及答案没有一份不出差错, 有的一道题错别字就达16处,他说,尤其令他不能容忍的是用修改前的法律条款 内容出题,在客观上起到了误导读者的作用,他认为,由于该书是不合格图书, 根据《民法通则》及《消法》有关条款,被告应承担民事责任。针对这位读者的 指责,被告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于4月底向受理此案的 海淀法院联合递交了一份民事答辩状。文中称,在原告购书时,销售单位就已告 之该书有些错误,以后又曾多次告之这一情况,并已向读者提供了勘误表,对原 告也多次致歉。原告执意买书,又刻意挑错,不排除有出名获利等动机。需要说 明的是,该书中的错误并非原告所称那么多,同时也有读者反映该书中的题编写 设计符合律考精神。而原告只是一位法律爱好者或者说是一位老年的法律自学者, 直接对有些答案予以否认是值得商榷的。海淀法院将在近期内开庭审理此案。( 《生活时报》) ▲ 年过花甲的李延良日前向上海静安区法院投去民事诉状,状告上海文汇新民 报业集团及北大教授季羡林,认为被告在《新民晚报》上载文对他进行诋毁,要 求被告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00元。李延良在江苏省常州市某厂负责 标准化工作,两年前他读了《季羡林自传》后,曾给季老去信,指出书中约20 处字词瑕疵,如“缘份”应为“缘分”,“作客”应为“做客”,“斑烂”应为 “斑斓”等。季羡林1997年2月5日在《新民晚报》上以《语言与文字》为 题对李延良的文字勘正信表明了不同意见。季羡林称:“他是个有心人,想努力 保持汉语的规范化,但他有点‘食今不化’,不了解语言与文字都不会停滞不前 的道理,想使我们今天的规范化字永垂不朽,变成化石。”李延良认为,季羡林 对他指出其文字错误非但不感激不回信,反而撰写杂文给他扣上“食今不化”的 帽子,是“大学者以势压人”,故告到法院欲讨公道。(《南方日报》) 【新书短评】※※※※※※※※※※※※※※※※※※※※※※※※※※※※※ ◆《带翅膀的摄影机》( 7301039522 ) 侯波、徐肖冰口述 刘明银整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本颇有诗意的书:从书名到作者这对老夫妻在夕阳中的牵手的。这是 一对经历上写着不凡人生的凡人。在他们的生涯中,伟人一直是他们的背景,这 就使许多鲜活往事定格在照片中。他们作为口述者,经第一、第二人称讲述以自 身为主人公的经历,而整理者则是以第三者的客观心态为读者记录当下表情与历 史回忆的交错,颇有情趣。时至今日,他们早已退出历史的中心,但他们曾经不 停地飞翔、飞翔,摄影机和坚贞的信念,是他们的一双翅膀。(《华声报》) ◆《戴望舒全集》( 7500628544 ) 中国青年出版社 戴望舒是中国三十年代少有的一位现代派诗人,他和许多伟大的天才诗人一 样,一生短暂、脆弱、多才情。他除了大量的诗歌创作外,也写游记、日记、书 信、随笔、文论,其次便是翻译。他的小说多以翻译为主。小说卷是他一生的翻 译成果和自己的3篇短篇小说创作。这些作品并不是出自名家或什么,而是它的 个性和独特得到了诗人的青睐。后面的附录则是诗人对翻译时的一些说明和补充, 有助读者了解这些小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华声报》) ◆《天国猜想:认识中国的一条新路径》( 710801226X ) 麦天枢著 北京三联书店 这是作者在农村沉潜10年考察和思索的结晶,是一部文体界限模糊的专著。 该书从分析个体生命和聚落村庄入手,展现中国古代“农耕--伦理社区”的生 存真相,以及在这些基础上产生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知识体系,解说至今仍在影响 中国社会的种种传统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历史原因。作者认为“一个树大根深的独 立文明,还不曾以自己的历史出身为根据,对自己的今天和明天给出知识性质的 系统解释,”因此,本书可视作他为此做出的一份努力。(《华声报》) ◆《世纪变革与学校革命》( 7108012294 ) 石滋宜著 三联书店出版 本书是三联书店新近推出的“观念变革丛书”中的一种。作者石宜滋先生是 台湾的一位企业战略和管理专家,他通过日本经济战后崛起,近来衰落,美国经 济近年重新称雄世界,以及国际上一些著名企业家兴衰的事例告诉人们,面对信 息时代的挑战,不变,注定会失败,改变,则至少有成功的希望;改变的关键, 不是设备之类的硬件,而是软件,即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全书既有可读 性,又能给人以很多启迪。(《华声报》) 【书评精选】※※※※※※※※※※※※※※※※※※※※※※※※※※※※※ ●明人不说暗话 --王朔专访 □余韶文   王朔最新长篇小说《看上去很美》上市半月有余,不仅销量创下超过30万 册的奇迹,而且居然逃过了盗版者的魔爪,同时更成为近来读者们热衷议论的话 题。在种种议论之中,关于小说创作的并不多,舆论更多关注的还是诸如盗版、 书皮之类的“题外话”。那么,搁笔7年之后重操旧业的王朔究竟如何看待自己 的这一番创作呢?4月18日,记者在城东一处僻静的酒吧里就书论书采访了王 朔。   ■作家王朔   □记者余韶文   为什么进行回忆式写作   □众所周知,《看上去很美》是一部带有浓厚回忆色彩的作品,而且只是你 这一组回忆过去的系列长篇小说的第一部。那么,在你丰富的人生经历当中,哪 一段时间是你写小说时最愿意回忆的?   ■就目前来说,小时候这段是我最愿意回忆的。但我现在特别迫切地想写我 在部队的生活,可是我不能跳过中间那段。部队的生活我写过,但写得不太好。 我觉得这种东西只能用散文化的方式写。   □在这种回忆式的写作过程中,你如何评价你的记忆力?   ■我的记忆力倒是一般,但是……我觉得写作并不是记忆力特别强的人才可 以做的事。实际上过去的一些生活都变成碎片了,你无非是要拿着一个碎片使劲 擦它,就会慢慢从一个线索引出另一个线索。我觉得这有点像一破案的过程,我 比较喜欢。   □如果有人评价说你这本小说大受欢迎和世纪末人们的怀旧情绪有关,你怎 么看?   ■我写作最初倒没想到和什么有关。甚至老实说这些年怀旧的东西多,我心 里还挺不乐意的:你们怀什么旧啊?你们弄成一股潮流。比如我自己只不过是自 我回忆而已,很容易因此被舆论纳入到一股潮流里,在某种程度上就肯定贬低了 我自己的努力了。我倒不是说世纪末才怀旧,就我个人而言,到一定年龄就会怀 念过去。另外写作嘛,它要面临一个写什么的问题,我觉得在我对写作小说有一 定自信以后,最终会觉得除了写我自己,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   □在你每一部作品中,总有一两个女性人物被充分美化、理想化。对于这种 贾宝玉式的心理,你自己有没有问过为什么?   ■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这部小说里男的基本都不是虚构,因为男的“无 耻嘴脸”太多了,周围比比皆是。而两个女性是虚构成分最大的,我生活中其实 并没有这么关系亲密的姐儿俩。我这六七年迟迟开不了笔,跟这人物关系形不成 有很大关系。我发现我过去的小说往往都是从一对人物关系、甚至从一个女性身 上开始的。这六七年我老想开个新头儿,但没开成。其实就我自己而言我是回到 了我自己的老套上了,我从一女的开始写,我就觉得这种女性角色特别能让我想 象力打开。比如说保育院,有好几十个女孩子,那我就把印象集中在这两个女孩 身上,从这两个女孩身上展开。我肯定是一男性视点,我需要一个对立的性别参 照的视点。而且我自己是男的,对男性的任何美化都涉嫌于自我标榜。这是我极 力要避免的。我不是说男性身上就没有优点,我觉得这些优点是不言自明的,甚 至不必强调的。强调只能增大男性的自大心理。就一般而言,人性中比较好的东 西在女性身上集中得比较多。这个,在我自己觉得算是经验,我觉得妇女和儿童 是代表人性美好的东西。假若你要粗着划,这可能也跟青春期的一些幻想有关, 那时候对美好东西的幻想都集中在女性身上。这部小说我原来还想叫《一个人的 青春期》,非常漫长的青春期。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没有从青春期度过去,情 绪还在青春期中。也许女性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美好,我也不了解她们,也不敢 说每个女性都那么美好,但就相对而言,我觉得是那么回事,起码她们在我的想 象中是美好的。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柔情,但是我知道柔情搁在一个男的身上你会 觉得很别扭,会有非常暧昧的感觉,搁在女性身上就正常。   新小说为什么感觉平淡   □当前读者对你新小说的不满主要集中在觉得比较平淡。你过去小说往往有 很极端、很怪诞、很出人意料的情节,如《顽主》中三个青年办起了“三替公 司”、《无人喝彩》中离婚夫妻同在屋檐下等等。而现在《看上去很美》似乎没 有很激烈的故事,你在写作时是否考虑过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才能抓住人?   ■我过去小说受俄国小说影响很大,我发现它们对故事都建立在一种生死和 悲欢离合的基础上。这些对我有影响,尤其过去我写中篇的时候。其实人物关系 并不会因为一个生离死别结束,但在那里头我会强调它。比如《空中小姐》里以 死告终,《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以死告终,《过把瘾》也以一种接近于死 的状态、疯狂的状态告终……写这部新长篇的时候,我不想那样,我觉得它歪曲 生活,这种故事结构本身就是歪曲,它实际上是把生活戏剧化了。似乎只有在这 种生离死别的时候情感才显得伟大,显得真挚。那时候我写作时有个基本动机是 想催人泪下,这个动机对我刚写作时很重要,但我现在作为一个老作家,不应该 用这种廉价的手段那么干了。在写这部小说时我也考虑过,如果我不用一般读者 习惯了的那种戏剧化手段是不是会损失掉一些读者。但我想我没办法,我只能损 失掉。你看散文随笔都卖得很好啊,卖的好的原因是因为里头有真情实感吧,我 觉得能做到真情实感就能打动读者。另外我觉得有相当部分读者也并不追求戏剧 化,戏剧化的东西在电影中、在那些《泰坦尼克》或《莎翁情史》一类的生离死 别中,就可以满足他们。看小说的时候,我觉得就应该给人一些细微的东西,哪 怕读者再少,或者根本不喜欢这样的形式。就我自己来说,我还得坚持这么写, 除非人物生活本身的戏剧性出现了。   □《看上去很美》这个书名是你小说中不太容易让人记住的一个,虽然比较 朴实无华,但独一无二的特别性不够,这是什么原因?   ■这个书名还真是我一开始就这么弄的,不像原来有些小说是我先写完小说 后贴的。这个书名是我一回忆……我们那时候住过的29号院,就是那种金黄色 的,傍晚黄昏时分,操场上柳树全都被风吹着在飞,我觉得是一个挺好看的画面。 实际上我小的时候,社会上的风吹雨打打不到小孩身上,往回一想对这个世界的 第一印象,我觉得这个词是比较符合我的心态的。所以一开始写我就想到了这个 名字。   语言上为什么不再“惊人”   □你最初出道时就是以语言见长,把更年轻、更现代性甚至人们认为不能放 到书面的话写了出来。随着你“年事渐高”,再写作时,对于现在年轻人说的话, 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拿过来呢,还是坚持自己的传统?   ■我肯定不会去找现在年轻人的说话方式,因为我没法找。我对自己小说语 言的自信还是基于一个假定性:我们那个时代的人的讲话方式是非常有意思的。 就是不那么讲话的人,比如像我女儿这个年龄的小孩,到了阅读年龄,他们和上 代人的说话方式虽说不一样,但他们读我的语言会觉得有意思,这就行了。当然 我也尽量吸取一些他们语言中的一些长处,至于说生活中的语言,我也只能是自 然吸收多少就吸收多少,比如说去三里屯听年轻人说些什么,但我不会刻意去吸 收。这可能说明我现在老了,我不觉得他们现在说的话有多大意思。原来北京话 很多是自发形成的,我觉得很明显来源于牌桌上、公共汽车上、吵架中……它自 然而然地就形成出来了。现在年轻人的好多话直接来源于港台,发生地不在本市 了。我特别烦什么“酷毙了”,像什么“哇塞”……我绝对不会用这种语言的。 什么呀,我觉得这样的话特可笑,而且好多年纪大的人特拙劣地模仿这种,在小 品里用,我觉得特别丢人。这种语言是受外来语影响的,是比较无趣的部分,等 过了这一段,这些词就不会再用了。我觉得北京的语言比较适合我,它中间有一 个拐弯儿,它是言在此意在彼的。   为什么曾“崩溃” 又怎么找回灵感   □你在序言中说“走进阳光”那段,我觉得像过去说的灵感脱身而去——送 你一支生花妙笔,一下子又给你收回去了。你自己相信不相信这种灵感?   ■我当然相信了。我是才子型作家嘛,我是靠灵感的。我每天早晨起来,如 果写不下去,我就采取那种听天由命的做法——写不出来,我就犯傻,犯半天傻, 突然脑子里蹦出来一个句子,我觉得非常合适,我就顺着这个句子往下写。我这 个故事情节并不强,并不是有个完整的案件,或者有一个完整的人物关系,前面 我也不做任何设计,假如中间没有灵感的支持,肯定是写不下去的。我序言中所 说的几年前搁笔的那个时候并不是说灵感消失了,而是写不动了。我原本对成名 有很大的世俗的希望,就觉得生活会发生一个质的变化,一下就……就像童话中 一样了。后来我发现成名之后就是天天吃饭,这是让我非常失望的。说老实话, 假如说美好人生就是吃饭的话,那有什么意思?而且那饭,你吃了二百顿后,真 是也就不太爱吃了,觉得也没什么了不起。完后,就觉得还是得写小说,可是那 样的生活方式根本就不可能写小说。我当时以为灵感还在,我还是趁热打铁得了, 那时候就想写这个系列长篇,从头写,但真写起来还是发现不行了,因为写小说 我觉得就跟出家一样。现在有人说我不接受采访是装孙子,其实不是。我当然每 天会有好几个小时没事干,但是我稍微沾一点事,好比说采访,脑子能兴奋好几 天,回不到小说那儿去。当年那个时候我就是天天接受采访,我觉得什么大报小 报,逮着谁跟谁胡说,天天想的都是上次哪哪儿我没说到,还有一句话我应该这 么说,你说这还怎么写小说?所以我觉得灵感的消失也不是被人把笔拿走了,我 认为是“堕落”的生活方式使你不可能有什么和写作有关的事情。   □后来灵感是怎么找回来的?   ■后来就是到1997年后,被封在那儿,我真的就是死闷在家里啊,就跟 蒸米饭似的,给闷熟的。当然也没人请我吃饭了,自个儿吃吧;也没人采访了。 脑子里就跟电脑似的,就腾出内存了。就想别的事儿,想过去的事儿,想一些有 意思的话吧,都攒在脑子里了。没人跟你说话,就憋着你,你想到的有意思的话 就全存在脑子里,慢慢地时间长了会有强烈的表达欲,我得找一方式宣泄一下, 那时候写小说就特别好。现在应酬又多了,总是有一些实在推不掉的。议论的文 章也多了,觉得这说的真不对,或者觉得这说得还可以,这句话骂得很有意思。 来回琢磨那些事,写小说用脑的地方就少了,要想静下心来就只能再隔绝。当然 这次我也想考验一下自己的毅力了,我也不愿意再被废一次了。   □现在关于这一系列第二部的创作,你可以透露些什么?   ■我就是接着写啊。我现在写了有4万来字,还说不好,恐怕还得做一个调 整。希望年底之前就能写完,但我觉得够呛,现在都4月中旬了。写长篇小说中 间会垮掉两次,我估计写到六七万字的时候会垮一次,就是什么词儿都写不来了, 到十二三万字的时候可能还会垮一次。如果我肯定写的不行的话,还不如慢一点 儿。   进行此次采访时,《看上去很美》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对此现状,王朔又 是如何看待的呢?素以心直口快著称的王朔首先表示:“有二三十万份的销量, 对我来说就很满足了。一开始我还没想到卖那么多,我想着能有个五万、十万, 就可以了。”至于创作,王朔觉得《看上去很美》虽不是自己最好的作品,但也 基本上可以满意。不过王朔在此次采访中也透露出自己的信心,他觉得现在所写 的儿童生活当然不是自己最擅长和最吸引读者的,“等我写到这一系列的第三、 四本,写到主要人物的青春期时施展的余地会更大……”但愿那时的王朔能给我 们带来更大的惊喜。(《北京青年报》) 〔《看上去很美》( 780142154X ),王朔著,华艺出版社〕 ●与“大院里的孩子们”重逢 ——评王朔新作《看上去很美》 □姜亦朋 “写家”与“作家”有一个区别:写家在潜意识里认定“这活儿迟早要结束 ”,而作家们则一直在等待心中那首“独一的诗”,王朔做了几年热热闹闹的写 家后,感到疲倦说是不写了,但他自己知道还有话没说,作为看官的我也仍有所 期许,仅仅因为那部《动物凶猛》。 直觉告诉我,“大院里的孩子”将是让王朔封笔后又食言的唯一理由,因为 “好诗”往往是在回归童年的寂寞时出现的。 在《看上去很美》中,王朔“认祖归宗”的决心十分彻底,直“认”到方枪 枪(小男主角或王朔)的三岁之前。这场运动一开始进行得有条不紊,细致深入 又有节制。做梦尿床、穿衣剪发、看屁股辨妖、夜袭保育院阿姨等等,处处都是 “爆笑场”,处处都可以收作奥尔波特或是阿德勒心理分析的经典案例。“人之 初”被还原得如此清澈见底委实不易,就像把一张涂抹了几十年的白纸擦得干干 净净不留痕迹,还不能擦破了。小说有一点出奇,从“方枪枪”和“我”这两双 眼睛里目睹方枪枪的成长(这符合儿童自我统一体的发展),同别的自有深义之 处一样,显示了这本小说不是浅显简单的儿童文学,而是能勾起众多“过来人” 的追忆与再发现:不是“放开手脚,赤膊上阵”(王朔的初衷),而是苦心经营, “提着手刹一路开的这车”。可惜作者似乎并不是时时搞得清这两条线,有时就 干脆放弃了。 另有遗憾之处,从第十七十八章开始,也就是方枪枪七岁、“文革”开始这 一关键点,作为“我”的方枪枪突然失踪了。从这里开始了一篇汪洋恣肆、拾遗 补缺的忆旧散文,大量的“有时”、“还有一次”、“那时”、“不知从什么时 候开始”、“最壮观的一次是”(前文绝不多见)……连缀起了杂乱无章、固然 精彩的“文革”轶事。方枪枪的名字尽管不曾离口,但王朔失去了一贯对“我” 的耐心,笔尖滑向了“方枪枪们”或“‘文革’中的孩子们”,甚至“从儿童视 角看‘文革’”。方枪枪在七岁的时候变得面目模糊。我猜想是因为“记忆”的 困扰,王朔松开刹车失了控。当时间推后,记忆越来越清晰,可说之事越来越多 甚至说不过来时,他选择了最偷懒的方法,舍点取面一股脑儿端出,于是他辛辛 苦苦叠床架屋至此散了架。 直到最后一章,“我”和“方枪枪”才一起回来了。杀猪激起了孩子们原始 的野蛮快乐和暴力倾向,孩子意识到了本我与自我、超我的分离,渴望“永垂不 朽”的孩子有了对死亡的恐惧……孩子“我”长大了。 当然,与“大院里的孩子们”重逢,依旧是那种青春、本色、自由与反抗的 气质,那种对人本身的尊重,让我不能释怀。这也是王朔最让人看重的地方。 (《新民晚报》) 〔《看上去很美》( 780142154X ),王朔著,华艺出版社〕 ●听余秋雨谈霜冷中年 □张隽   4月10日,刚从欧洲讲学回国的著名学者、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来不及倒 时差,就被作家出版社拉到北京。在短短几天里,他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为当代青年学子演讲,场场爆满并引起轰动;在风入松书店、西单图书大厦,他 不辞辛劳地为广大读者签名售书,并与之交流、沟通。不久以前,国内有关传媒 对余秋雨的报道可谓五花八门,为了真实地了解读者所关注的一些问题,在作家 出版社的组织安排下,余秋雨先生于4月13日下午在北京天伦王朝饭店接受了 本报在内的首都共8家媒体记者的集体采访。   算不算上海男人   最早李书磊先生在《文学自由谈》上发表文章,指出了余秋雨散文作品中的 某些硬伤。本报去年也曾刊登过江苏读者吴海发《致余秋雨教授一封公开信》, 对余秋雨先生作为学者身份还是散文家身份来写作提出质疑,认为学者的余秋雨 不应该在其散文作品中出现某些硬伤。后来又有了余秋雨在其《山居笔记》一书 中的自序和各大传媒所刊登的余秋雨《告全国读者的一封信》。此举迅速激起了 部分读者的反感,他们认为余秋雨太“上海男人”了,作品中出现点硬伤算得了 什么,值得花2.5万字的笔墨在一部20万字的书序中自辩吗?而且《山居笔 记》自序与《告全国读者的一封信》给社会同样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信息是,余 秋雨对自己作品中的硬伤置若罔闻,王顾左右而言他地把盗印其作者与批评其作 者牵连起来,得出的结论是大家余秋雨也太小家子气了,整个儿一个上海男人!   对于传媒的这些批评报道,长期旅行于世界各地的余秋雨先生均一概不知。 他告诉记者:“即使知道了一些,那也是后来的事。我长期在外,北京的报纸我 很少看。所以报纸上说些什么,大多是朋友转告我的。有人还劝我有所反应,我 说这没什么,让它去吧。”   余秋雨很明确地告诉记者,他不认为自己是上海男人。其理由,首先是年少 时生长于农村,后随父才到上海读中学,虽混迹于都市,但他最拿手的作文所描 写的是一派广阔的乡村景象,而决非弄堂文学。当大学进上海戏剧学院直到留校 任教、考上该院院长,余秋雨先生也认为自己并未与上海男人为伍。他说,上海 戏院里上海生源很少,大多来自全国各地,上海戏院也不讲上海话。辞去行政职 务之后,余先生每年在上海停留的时间才一个多月。其次,余秋雨对上海及其变 迁还是满意的。他说上海太多元化,上海男人也很多元。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 华是上海人,他身上体现出的周到、厚实、温和,就是上海男人的某些特征,余 秋雨称这是对上海男人的一种“移位观测”;还有本位观测,即看现在生于斯长 于斯的上海男人,他们也很敬业认真,所以才把上海这座城市规划改造得那么好; 最后才是流动的小市民,即外地人印象中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计较的上 海男人。其实,上海人本身也反感这一类。余秋雨说,可喜的是,这类人已从早 期的社会主要景观改造成如今社会的边缘状态。   由此可见,余秋雨不认为自己是上海男人,即使有人硬把他说成是上海男人, 余先生也并不为戴上这顶“桂冠”而感到丝毫的羞愧。   “余秋雨”的卖点在哪里   在一直很疲软的书市上,《霜冷长河》以26万册的销售奇迹打破了书业界 的清冷。于是有人就说,有的读者哪是在买书,完全冲着余秋雨这位名人而来的。 “余秋雨”算不算得上是一个品牌?品牌又能否挽救书市?   读者总是清醒的。比如有人说,余秋雨到处演讲、签名售书,到处写文章发 表并在电视里露相,这种炒作就是他在为自身树立品牌形象。但是,余秋雨对此 感到很无奈。他告诉记者,如果“余秋雨”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品牌的话,那这个 品牌对于当事者——我来说,也是被动的,无意识的。第一是自己没有做任何品 牌的积累,无论是《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还是《霜冷长河》,都不是同 一个出版社运作的。第二,不能为品牌而品牌,他不认为“余秋雨”这个名字闹 得很热闹就一定有读者市场;第三,无论是深圳讲话事件、为许晴出集子作序, 还是《相约星期二》一书腰环,其实都是出版社为发行而开展的系列宣传运作, 有许多事余秋雨先生自己还蒙在鼓里,是读者在事后人为地将这些事串成因果关 系,并与余秋雨的主观意识联系起来。   对于图书品牌,余秋雨先生认为不能回避这个问题。他指出,在系统操作图 书品牌过程中,要防止两个短命的事情发生:一是品牌在形象宣传上名不副实; 二是让品牌人做一些与本业无关的事情。常年旅行于世界各地的余秋雨语重心长 地谈到,我国图书要走向市场,就一定要建立畅销书意识。他对社会意义上的畅 销书定义为“暂时多数的名义”,它与学术著作无关,也与低级趣味划清界限。   余秋雨有趣地指出,国内的盗版者常常有很好的畅销书意识,但道义上不好; 而我们的出版社相反,正规出版道义上很好,但没有树立起畅销书观念,结果老 是被盗版者打败。   《霜冷长河》的销售奇迹是否可以印证“品牌救市”呢?余秋雨先生认为, 他的书走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余秋雨”这个名字与读者已经建立了 基本信任;二是他常常到各地去演讲,与读者见面对话;三是《霜天话语》伪本 声明所产生的悬念;四是作家出版社一系列秘密防盗版出版运作。   盗版的喜怒哀乐   据余秋雨称,第一个盗印其作的是一位台湾书商,翻印的是余秋雨一部早期 学术著作《中国戏剧文化史》。有趣的是,盗版者将原著中少数错别字都一一改 正过来了,印制精良。当时的余秋雨为此事感到高兴与激动:“有人盗印我的书, 这证明我的书还不错嘛!”为了感激盗印者,余秋雨费了很大功夫,查明该人系 台湾一所大学校门口看书摊的老头。双方见面时,老人很感歉疚,并送20本书 作为补偿,余先生欣欣然接受了。当问及盗印本为何比正版都好时,老人才透露 是请台湾某大学高年级学生参与做的。于是余先生写了一篇《盗版有道》小文章 发表了,以示回谢。   到如今,余先生对盗版书是“非常地不喜欢”。原因是国内的盗版本错字连 篇,误漏百出,批量生产,给外界一种印象是:余秋雨乱写、乱出书。为此,他 在自家里设有一个特殊书柜,专门用来收藏自己作品的盗版本。   余秋雨从自己的作品被盗印上看出了内地盗版者惟利是图的贪婪嘴脸。为此, 他呼唤我们的法制进一步健全,国民的文化道德品质亟待提高。   想和年轻人聊聊天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霜冷长河》一改余秋雨过去在《文化苦旅》、《山居 笔记》中厚重风格,从以前关注文化遗迹或重大历史难题,到现在关注人生。余 先生称,这是一种不同风格的延续,即放弃文化探索而改从道义上的传播与说教。 他认为,文化应该在心灵陶冶上做点事情,所以就有了《霜冷长河》,余先生称 这本书是“一位中年老师在和年轻人聊天”。   文化是社会的一种定力,余秋雨所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大宁静”境界。辞 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职位已有数年,余秋雨说这不属于文人下海之列,但对于 “文人下海”,他持支持鼓励态度。他认为,文化人有一种安静的大气,他们知 古今、天地、大小,有慈爱情怀,善良幽默。让文化人作领导者或企业家,把文 化高贵的灵魂带进来,对社会的进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文化人不一定要固锁在 自己的圈子里面,应到各个领域的第一线去,固锁的文化人发射力太小。   从讲师到正教授到上海市文科高级职称评定小组组长,余秋雨先生一直在作 跳跃式发展。不是教授就当上了院长,余秋雨对此唯一的解释就是,不要太在意 职业之外的一些东西,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关键是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这就像 他自身的那份宗教情怀和静位感一样启示人们:虔诚的信徒不在乎磕头烧香,在 于日常的行善积德。(《中华读书报》) 〔《霜冷长河》( 7506316501 ),余秋雨著,作家出版社〕 ●三问莫言 □肖白 ■莫言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在家乡小 学读书,文革中辍学回家务农。1976年参军。1984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 院文学系,1986年毕业。198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 生班,1991年毕业,获文艺学硕士学位。原为总参文化部一级创作员,19 97年10月转业,现在中国《检察日报》社工作。   1981年开始,迄今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 《十三步》、《酒国》、《食草家族》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 《爆炸》、《欢乐十三章》、《白棉花》、《怀抱鲜花的女人》、《神聊》等。 另有《莫言文集》五卷。   □问:读了您的新作《红树林》,里边有些情节,如女市长林岚和她的儿子 大虎,他们的生活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身边的现实,作为您这样一位有“故乡情 节”的作家,为什么会想到写这样一部与现实有关的作品呢?   ■答:这也是一个不由自主的结果。我在《检查日报》工作,受命写一部反 映检查官生活的电视剧。现在一打开电视,看到中国的法制体裁的电视剧雷同得 非常厉害,形成一个套路,我想应该想点别的办法,把故事写好。既然要拍电视 剧,要面对广大观众,不能是行业剧的套路,不是政治教育材料,不是宣传品。 它首先是艺术品,要好看,画面要好、环境要好、故事要好,最好还有点奇异, 整个电视剧要有奇思妙想。我就想到我已经写了一个长篇的一部分,五万多字, 这个长篇最早书名叫《珍珠奇谈》,是写一个珍珠姑娘的故事。当时决定写电视 剧,反映检查官的生活《马叔的故事》的时候,为了达到美、新、奇的效果,决 定将我写的这个长篇的一部分融合到一起,也就是说检察官破这个案件是和珍珠 联系在一起的,而珍珠又生活在红树林周围这么一个环境里。红树林是广西北海 很大一片海底的森林,景色非常美,在电视剧中可以得到很充分的表现。   □问:《红树林》,包括您几年前很有争议的一部叫《丰乳肥臀》的作品, 里边对人的性欲的许多描述,我想问您的问题是,您这些方面的描述是否考虑到 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我要问您的是您在自己的写作中是如何处理与读者的关系 的?   ■答:我想我写到性欲的时候,我不仅不想取悦读者,而且我经常提醒自己 不要这样写,不要把读者吓倒(笑),尤其不要把某些读者吓着;让人家挑我的 毛病。当然我在写作过程中我认为还是必须写。因为《红树林》这部小说,如果 你不写女主人公的性欲,这部小说就不存在,实际上红树森林就是一种欲望的象 征。林岚这个女人一辈子都被情所害,被欲望包围,对她破坏最大、受伤最大的 还是情欲。   □问:您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说,您是挺喜欢林岚这个人物的,而在阅读 中我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位通常意义上说的反面人物?   ■答:我想我是向生活投降。林岚这个人首先对爱情是很忠贞的,她对马叔 的感情毫无疑问是不动摇的,她对儿子的母爱也是纯洁的,导致她犯罪的首先是 她对儿子的爱,这种母爱是导致她犯罪的一种根源,这种母爱谁又能过分地谴责 呢?她的儿子犯罪固然有林岚忙于政务,疏于教育有关,也是她过去的历史造成 的。   林岚的爱情和家庭生活是那样极端的不幸福,她的儿子的来路又是那么地奇 特,是她和公公“扒灰”生的这么一个儿子,社会认为这是她和那个傻子生的。 其实这个儿子是没有父亲的,得不到父爱。是没有父亲的孩子,林岚这时承担的 既是母亲又是父亲的双重身份。改革开放后,等到马叔的妻子去世之后,她急急 忙忙要和马叔结婚,甚至卑躬曲膝到下贱的程度,堂堂一个副市长向一个小小的 科长求爱,当然为自己找一个丈夫是一个重要方面。更重要的是潜意识里就是为 了给她儿子找一个真正的父亲。也就是说她的儿子的犯罪、儿子的胡闹,固然有 他不懂法律,是个顽主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我想通过这个事件谴责历史,跟历史 清还旧帐,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左”的东西,这种变态的社会,变态的政治环 境,那她这个林大虎也不会走到这种程度。(《好书快递》) 〔《红树林》( 7806159479 ),莫言著,海天出版社〕 ●创立《汉字王国》的瑞典人林西莉 □贺评   每天都在使用汉字的中国人,似乎不太注意这一古老语言背后的文化渊源。 当我们听瑞典人林西莉女士(Cecilia Lindqvist)讲汉字的故事时,才发现自 己正跟着一位外国向导一起浏览着中国的文化史。   不久前,林西莉教授在北京接受了我的采访。她穿着一件宽松的印花衣褂, 脸上红润润的,和蔼可亲的外貌和睿智深邃的目光令人难忘。她是为《汉字王国》 一书中文版的出版发行专程来北京和上海的。10年前她写的这本书在瑞典一问世, 便引起轰动,几乎家喻户晓。随后,这本书被翻译成英、法、德、挪威、芬兰等 国的文字,发行量高达85万册。   一本介绍中国汉字的书为什么在国际上赢得了如此众多的读者?林西莉教授 说:“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除了学习语言的人感兴趣外,这本书里包含的历 史、文化的内容也吸引着人们,其中包括许多学生。”她说:“我选择了使用我 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而不采用学究式的论文体。它是我个人经验、经历 和观点的一部分。”每一个打开这本书的人恐怕都会被那轻松优美的表达方式所 吸引。从考古照片到现代摄影,从甲骨文到民间艺术的插图,《汉字王国》图文 并茂讲述的已经不只是语言本身,而是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变化 的历程,也是人类发展史的一个精彩的部分。我们由衷地佩服这位瑞典著名的汉 学家、作家和中国问题专家林西莉教授的学识与智慧。   “认识一个汉字就像认识一个人一样,”林教授说着翻开《汉字王国》中“ 木”的那一页,上面记载着她对这个字的认识。1961年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 林西莉在北京大学学习中文。她看到:冬天光秃秃的树、无叶的枝干很像这个“ 木”字;树枝上晒的白菜叶由白变黑;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学生们为了采集新叶 而把树枝折断。她不理解:“没有人能制止他们吗?他们在破坏树木!”一个老 师平静地说:“他们半个冬天没有吃到过任何绿色的东西……”林西莉想到那些 干菜叶,想到外国人受到的优待,她不再抱怨,对“木”字又有了新的认识:“ 这时候我突然用另外的眼光看待华北平原上的树木。它们是人类生命的一部分, 而不仅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们被过多地索取,夏天遮阳,冬天避风,但是主要 当做劈柴,叶子喂牲畜,荒年岁月人也吃。绿冠像球一样挂在树梢,渴望保住自 己的叶子……”   林西莉当中文教员的时候,她给学生讲解汉字原来的形式、发展以及中国人 的生活情况。她发现,学生们跟她过去对汉字的兴趣一样,解释的内容越多就越 容易理解和记忆。比如“舟”字,甲骨文与金文的该字形状与一段竹子从中劈开 放在水上的形状一样,而且与中国船的原型也很相似。竹子是人们最早的造船材 料,青铜器时代使用的竹筏就是证明。现在,形状类似的齐头齐尾中间被隔成几 部分的运货小船,在江南小镇仍然可见……   说到怎么会想到写这本书,而且为此花了8年时间。林西莉教授幽默地说了 两个字:“好玩。”她说,开始根本就没有写书的打算,只是想给学生做更多的 解释。她多次到中国来体验考察,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曾经在大学学过艺术、历 史和汉语的林西莉,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分析角度都有许多独到之处。最重要的 是她浓厚的兴趣,把研究汉字当作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勤奋地耕耘,最终换来丰 硕的成果。   早在五十年代末林西莉就跟瑞典优秀的汉学家高本汉老师学习汉语。一提到 她的老师,林教授总不免露出敬佩之情:“那时他73岁,晚上给我们上课,白天 搞汉学研究,他始终对他的研究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当时他讲课就是从汉字的结 构到考古、历史,然后走进中国文化的。高本汉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现在我每 天仍在使用他写的《汉字形声论》这部词典呢。”   说到与中国的缘分,林西莉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七八岁时她从母亲那里得到 了一个珍贵的礼物,一把粉红色的中国伞,上面还有奇妙的中国字。这是传教士 从遥远的中国带回来的。老师也常跟他们提起,世界上还有中国等其他国家。多 少美好幻想和童年的好奇都寄存在那把美丽的伞中,至今她依然完好地保存着它。   六十年代初在北大学习了两年中文后,林西莉又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古琴。 在后海的一个四合院、一座瓜藤环绕下的古老建筑里,传来高山流水般的古琴声。 这里是古琴研究所。林西莉和老师面对面地坐着,先听老师讲屈原的故事,然后 再弹古曲《离骚》。美丽的地方、感人的故事、动听的曲子构成了一个难忘的记 忆,在林西莉的脑海中“这一切永远像一个古老的梦一样”。   现在,热爱中国文化的林西莉教授依然经常到中国来走走,她以热情积极的 态度关注着中国的变化,人们常可在电视或报纸上听到她介绍中国的声音。她教 过的学汉语的学生已难以数计,其中许多人都活跃在中瑞两国各个领域的交往中。 当她创立《汉字王国》使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把目光投向中国时,我们不会忘记这 位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杰出贡献的林西莉教授。(《人民日报海外版》) 〔《汉字王国:讲述中国人和他们的汉字的故事》( 7806033203 ),(瑞典) 林西莉著,李之义译,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 ●戏侃北大二侠 □林伟光 清人赵翼诗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煌煌上庠北京大学, 学界岱岳,武林少室,百年来造就了多少英才,九十年代末竟又闯出二位侠客, 拳打大江南北,引人瞩目。侠客为谁?怪侠余杰,一本《火与冰》从抽屉走上桌 面,文笔犀利,有横扫千军之势;醉侠孔庆东,其《47楼207》,文字生动,寓 庄于谐,让人悠然神往。 余杰,人称怪才,以气胜,狂傲之气溢于文字,《年轻气盛说文章》就敢在 众人都说好的一片喝彩声中,数说张中行、季羡林诸前辈耆宿文章之不是,这似 乎有点狂得够可以的,但你就不能不佩服他还真说得有些道理,如说中行先生 “文章水分重了,但有水分方能显出闲适的氛围来。张先生的文章,佳处在于平 等,缺憾也在于平等。”话当然说得够冲,你可以不赞同,但你不得不嘉许这份 初生牛犊的勇气。余杰之文,类似的敢于道人不敢道,无所畏忌,蔑权威,轻泰 斗,崇自由,恃才使气的文字随处可见。这样的文章,读之使人忧,使人怒,使 人热血沸腾,好处是痛快,憾处是有时不免失之偏颇。怪当然不怪,因为敢说真 话,人便视为怪。 醉侠孔庆东,醉而不昏,“醉里挑灯看剑”,心里清醒着呢,为文辣而不冲, 谐而有味,文章读来或许不如余文痛快淋漓,却更耐人咀嚼。其《燕园梦寻》、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阿Q的革命》,或小说,或独幕剧,或杂文,写法 不一,骨子里嬉笑怒骂则一也。令人击节者;孔文每有出人意表的妙笔,这种寓 庄于谐,荒诞以表达不荒诞思想的笔法,令人于破颜一笑之余更觉其味隽永。 余孔二君都正当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粪土万户侯的年龄,虽文章风格迥异, 余文更像少林之外家拳,虎虎生风;孔文则如武当之内家太极,绵里藏针,但, 目的都是一个,即让人们生活得更好。因此,他们的文章固尚未臻完美,我们也 当不妨一读。(《新民晚报》) 〔《火与冰——一个北大怪才的抽屉文学》( 7801274245 ),余杰著, 经济日 报出版社〕 〔《铁屋中的呐喊——北大怪才的抽屉文学之二》( 7801003756 ),余杰著,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47楼207--北大醉侠的浪漫宣言》( 7531136775 ),孔庆东著,内蒙古教育 出版社〕 ●两位亚洲名人的坦诚交流 ——读《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 □杨早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生于中国浙江海宁。1955年发表处女作小 说《书剑恩仇录》。他因创办香港《明报》和《明报月刊》,成为香港舆论界名 流。   金庸的重要作品还有《鹿鼎记》、《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笑傲 江湖》、《侠客行》等,均已译成英、日等多种文字。另有政论文集、文史研究 著作等。   池田大作1928年生于日本东京都,现任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 会会长。亲手创办日本创价大学、创价学园(中学)、民主音乐协会、东京富士 美术馆、东方哲学研究所,以及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创价幼稚园等。   其代表作品有《人间革命》(全12卷)、《我的世界交朋录》、《我的人 学》(上、下卷),对谈集有《展望21世纪》(与汤因比)、《20世纪的精 神教训》(与戈尔巴乔夫)等。   两位对谈者中,金庸是中国老百姓都熟悉和喜爱的。许多人夸金庸,说他文 化素养高,说他语言精彩,说他想像力丰富,说他的文章结构严谨,但我觉得更 值得重视的是金庸对现实社会的识见和把握,不然他写不出具有如此丰富意义的 作品,这是他真正特异于其他中文作家的地方。他在60年代因反对“文革”被 极左派称为“豺狼镛”,必欲除之而后快;80年代又因主张渐进民主被右翼围 攻,骂他是“中共走狗”,这恰恰说明了金庸是一个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托赖 自由城市香港的荫庇,他保持了这种在当代中国已几成绝响的品格。   池田大作则代表日本知识分子清醒和热情的一面。在对谈中,他多次表达出 对中国“感恩”的心情和对某些日本人“恩将仇报”的愤慨,对日本社会的批判 也不留情面。长期以来他一边致力于公益事业,一边不断地与西方学者、政治家、 艺术家对话。在这些对话中,池田往往是以“亚洲学者”而不是日本学者的身份 出现。1983年池田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奖”,正是国际社会对他不懈追求世 界和平的人类意识的肯定。   与以往池田“对话之旅”面对的西方名人不同,金庸与池田有着非常相似的 文化背景:他们都是亚洲人,都是佛教徒,都擅长写作,都曾长时间地从事传媒 工作,头上都顶着许多大学名誉教授或名誉博士的头衔。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 具有独立身份的知识分子。这些相似,使对谈有着相对浓厚的私人色彩,显得更 像是两个亚洲知识分子之间的个人交流。   因此,他们选择的对谈话题都非常切身:香港前途、中日关系、传统伦理、 佛法、文学。看他们的讨论,观点不见得新异,言语更不显凌厉,很难引起乍惊 乍喜、振聋发聩的感觉,可是让人觉得平实,亲切,有很强的认同感。在每一个 话题的讨论中,对话者的“亚洲视角”都会清晰地浮现出来,即从“亚洲本位” 出发去观察问题,以民众的福祉为旨归,而不是囿于个人的经验和意气。金庸的 母亲和小弟弟死于抗日战争,父亲解放后被错杀,但他仍能理智地作出判断和选 择,主张中日友好,支持香港基本法,这是一个合格知识分子应当具有的理性态 度和博大胸襟。这本书的英文译名是“Compassionate Light in Asia”(亚洲 慈悲之光),也正反映了对话者的情怀。   我想,要讨论今日亚洲的种种问题,很难找到比金庸和池田大作更合适的人 了。日本和香港是亚洲“西方化”最彻底的两个地方,身处其中不难获得一种世 界性眼光,而金庸和池田凭借自己的修养和见识摒弃了日本的褊狭和香港的浅薄 (这是当地常见的毛病),再加上相当传统的亚洲身份认同,使他们使用“亚洲 视角”时具有了超越性的姿态,既不是有着狭隘民族主义嫌疑的“说不”一类, 也没有急不可耐脱亚入欧的西崽相。从这一点说,他们两人的对话具有了某种示 范意义,即池田所说(跟与西方文化人的对谈相比)“与金庸先生的对话,将会 成为一种更巨大的历史吧”。   即使在不直接关涉亚洲问题的地方,如文学,也能看出这种亚洲视角。金庸 被称为本世纪运用中国古典白话最好的作者,他的文学资源却大部分来自大仲马 等外国作家,金庸的本土化努力使这些资源几乎没有在他的作品里留下明显的痕 迹。在一般人看来,金庸从作品到处世,都透着儒家传统的浸润,因此金庸这样 的话就显得格外有趣:“池田先生,我们二人这样喜欢雨果,大概我们心中资产 阶级人道主义的思想很重吧!”   在对谈中,金庸和池田有着明确的未来意识,他们将这一本谈话录作为留给 “我们的下一代”的一份礼物。对话中叙述占了很大比重,是想让年轻读者能明 白当时的背景。这和池田与汤因比那种纯理性的对话是迥然有异的。而和我们习 见的老人回忆录或采访记相比,这种交流式的叙述,感染力和方向感都会更强一 些。   要说缺陷,还是相互间的客气话太多了些,看起来远不如池田与汤因比《展 望21世纪》那样紧凑扎实。或许这是池田的一种策略,希望借此向日本读者推 荐他们并不熟悉的金庸(对话时金庸小说日文译本刚出版)。金庸看来也意识到 了这一点,他希望读者将之理解为“日本长者重视礼貌的习惯作风”。这也可以 算作这本对话录的“亚洲特色”之一。(《中国青年报》) 〔《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金庸/池田大作对话录》( 7301038917 ),北京大学 出版社〕 ●不看长篇 □谈永康 不看长篇,指的只是现在——现在的绝大部分空闲时间——我都不怎么看长 篇小说,主动放弃那种阅读时超然的快乐。这么说,是我以前看过长篇小说,而 且看过不少,比如《红楼梦》,比如《高老头》,再比如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 的所有长篇。这些长篇佳构,我不但看过,且看过不止一次,甚至对其中的个别 作家产生过浓厚的兴趣,如上文提到的米氏,再如写过《地堡》的卡夫卡。 现在不看长篇,也绝不是一篇也不看。1998年有两部长篇小说让我手不 释卷。然而据国内一家大报的消息,去年至少出版了200余部长篇。2:20 0,这是多么小的比例,小得让我不敢说自己看长篇。在这种情况下,我更要向 作家余华和阿来表示我的敬意,是他们写出了《活着》与《尘埃落定》——这是 多好的小说题目,阅读之前就似有了滋味,等你迫不及待地饕餮完全书,你才会 发觉:这种滋味,不但已浸透了你的全身筋骨,而且连你呼吸的空气、身边的一 切似乎也变得新鲜起来。 因此,不看长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许多长篇不是淡如开水,就是充斥了 太多的隐私。读完前者,我往往有一种什么也没有得到的感觉,除了耗费珍贵的 时间;而后者让我们看到了某一类人潜藏的内心,然而在收获这种“窥视感”的 同时,我感到自己跟着作者一步步走进狭窄的胡同,逼仄、沉闷、细碎的气息扑 面而来,几乎要将我吞噬。 我深信,小说的魅力除了语言,更在于它的内容——好的小说像把犁,耕耘 你的脑页,使你不由不随之起伏,也生出一种类似于创作的快感。读一部好的长 篇无疑是经历一种生活,因而真正的好长篇总隐身在生活中。当代几位大腕作家 在接受《文汇报》采访时,曾坦言自己不看长篇——是不是在倾力读一本无字的 大书呢?而忙忙碌碌的凡人如我者,现在正充满信心的等待着,因为一个时代终 究会造就自己的大家大作。 不看长篇,是等待长篇佳作。(《新民晚报》) 〔《活着》( 7544210960 ),余华著,南海出版社〕 〔《尘埃落定》( 7020025560 ),阿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永远的古典 --读曹文轩《红瓦》 □陈昌本   读长篇小说《红瓦》,联想到作者过去写的长篇《山羊不吃天堂草》、《草 房子》,具体地感受到了曹文轩艺术追求的前进步伐。曹文轩的小说,一直注意 追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统一,他写的《红瓦》,既注意弘扬民族文学传统, 又重视吸收世界文学艺术精华,并把它“化”为自己的创作思想,获得了出神入 化的思想艺术效果。   作者的这种艺术追求,对当前长篇小说的创作探索,很有启迪意义。曹文轩 自言追求“永远的古典”。他所说的“永远的古典”,其实是吸收了古典主义思 想艺术精华,又化进了时代文学精神的“古典”。我们从作者重视作品的思想性 和认识价值的实践,可以觅见古典主义特别是古典民族文学作品思想精华的影子, 从作者重视故事性、注意人物命运、精心构筑既有统一架构又有独立故事的结构、 追求雅俗共赏效果等方面的实践,可以觅见古典主义特别是古典民族文学作品艺 术表现精华的影子。同时,从作者以时代的审美观念构思、从内容出发自由地突 破时间空间、自由地叙述议论、表达爱憎等等艺术实践,又可以觅见现代主义表 现手法的影子。但是,读完作品细想,作品既不是古典主义的,也不是现代主义 的,而是适应中国现代读者口味,有民族特点的好书。   作者这样的艺术追求,带来了可喜的收获:第一、深刻的历史容量与认识价 值:一部描写中学生生活的小说,而且是以人物的命运为故事线来写的,却能够 真实地反映出一个镇“文革”期间的历史面貌,自然道来,却实在、可信、有深 度。   第二、真实的人物形象塑造:描写了几个十分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学生中的 林冰、马水清、乔桉、夏莲香;镇民中的傅绍全、赵一亮、许一龙;老师中的王 儒安、艾雯、白麻子,都极富性格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马水清的性格形成、 夏莲香的性格形成,都写得有历史根据,十分可信。傅绍全恨母的复杂性格、赵 一亮作为农村知识分子的怀才不遇境遇,都有时代特点,写出了不可替代的这一 个。   第三、感人的人物命运发掘:人物命运的开掘,是民族文学传统的精华,也 是文学最能吸引读者的所在,这在本书里发挥得漂亮。老校长王儒安的落魂命运; 夏莲香的婚恋命运;赵一亮的破业命运;两个丁氏的怀旧命运,都牵动着人心。   第四、最大的收获是争取到了广大的中国读者群。《红瓦》贴近生活、贴近 时代的思想内容、整体架构与独立故事结合的结构、语言优美娓娓道来的大雅若 俗的表现形式,都是中国读者喜闻乐见的。这本书思想历史含量较大,内容开掘 颇具多意特色,对生活、对命运的发掘也较深刻,所以,是部耐读的书。   中国小说的发展,就是要不断吸收新的东西,对洋的东西,既吸收又扬弃, 对古的东西也是既吸收又扬弃,逐渐找到中国当代读者最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 形成自己的特色。《红瓦》在这方面的探索可能是初步的,但是十分有意义的, 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提倡在创新过程中重视“古典”,不能说是无的放矢。故而 我们应该大声疾呼:支持这种文学创新!(《光明日报》) 〔《红瓦》( 7530204963 ),曹文轩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宝贵的财富 □姜德明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还没有哪一位作家像鲁迅一样可以得到如此崇高的荣 誉:人不在了,作品却永远活在人们中间,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着,研究着。 当然,在鲁迅生前和死后,也有人在骂他,并讽刺那些喜欢谈鲁迅的人是“吃鲁 迅饭”的。骂亦好,挖苦亦好,历史证明鲁迅始终是个谈不尽的话题。鲁迅是不 怕骂,也骂不倒的。既然鲁迅永远也不会倒,那么“吃鲁迅饭”的便不会“失 业”,有很多该干的事要做。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六卷本《鲁迅回忆录》,正是由 热爱鲁迅的一些人通力合作,向读者献出的一份厚礼。就这部书的设计规模、资 料的完备讲,堪称是空前的,也是最具权威性的。这充分显示了编者和出版家的 远见、胸怀和魄力,在出版界和鲁迅研究界来说都是件值得称赞的事。我想,不 论六卷本作者们的身份和思想存有多少差异,也不管他们当中有人承认或不承认 鲁迅的伟大,这并不影响这部大书所具有的纪念碑式的意义。   从我个人的读书经历中也感受到,要想真正地认识鲁迅,自然是要读鲁迅的 原著。我在读小学的时候,最早接触的是《野草》里的《秋夜》,及小说《孔乙 己》。受了先入为主的影响,一直以为这两篇才是鲁迅作品中最具魅力的。这当 然是偏激、幼稚的。那时也没有什么人来指导,直到抗战胜利后我接触到两本回 忆鲁迅的书,我才慢慢走近了鲁迅,增加了读鲁迅的浓厚兴趣。这就是许寿裳的 《亡友鲁迅印象记》和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开始我对这两本书还是作为 文学读物来欣赏的。许寿裳的书带有传统笔记的写法,严谨、扎实;萧红的文字 比较活跃、跳动、形象。总之,他们写得都很随便,不是什么题解或辅导式的灌 输。我从他们的描写中看到鲁迅作品以外的一个鲁迅。是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一 个性格特点鲜明,充满人格力量,朴实平凡的鲁迅。多年来我一直爱读这类回忆 录。为此,我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搜访保存了多种回忆鲁迅的书,以及各个时 期纪念鲁迅的报刊专号。特别是建国后,读到雪峰的《回忆鲁迅》,了解到鲁迅 晚年思想情绪上产生的某些矛盾和不平衡,更加深了我对鲁迅晚年作品的理解。 雪峰提供的那些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和深刻性,甚至在鲁迅原著中也是不经见的。 因此,我们在接受鲁迅文学遗产的同时,也应该把这部分回忆录作为一笔宝贵的 财富接受下来。这同样是我们走进鲁迅心灵世界的必备读物。(前些年,我还想 编一本回忆录中记录下的鲁迅原话的《鲁迅语录》,这有别于从鲁迅原著中作的 摘录,是名副其实的一本语录。)我不认为这六卷本的大书,只是鲁迅研究者所 独享的,而是热爱鲁迅作品的读者都应该在案头置办一部。如今的读者很幸运, 手到可得,再也不必像我们当年那样东翻西找,四处寻觅了。   我在读这部书时,还另有一种亲切感。那是因为从纪念鲁迅逝世廿周年的1 956年起,我恰好在报纸文艺副刊从事编辑工作,书中有的文章正是我历年来 组织和编发的,其中就有曹靖华、川岛、陆晶清、黄新波等先生的文章。现在他 们都已不在了,重翻这些作品时,不免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我对他们深表怀念, 也忘不了他们在撰写回忆录过程中表现的那种虔诚和严肃精神。(《中华读书报》) 〔《鲁迅回忆录:专著(共三册)》( 7200032514 ),鲁迅博物馆编,北京出版 社出版〕 〔《鲁迅回忆录:散篇(共三册)》( 7200032530 ),鲁迅博物馆编,北京出版 社出版〕 ●读《禅机》 □丁东   在谈到反右运动的后果时,李慎之先生曾经这样议论:“这个历史的逆转一 直逆转了20多年,到八十年代中国又要走现代化的道路时,莫说社会风气的衰 败与人民的道德水平的下降都已不是1957可比,尤其可惜的是,我们永远失 去了中国上百年来用血汗与泪水培育起来的一批明达之士。这个损失不知要多少 年才能弥补上”。(见《毛主席是什么时候决定引蛇出洞的》)李先生的感慨, 意味深长,但他没有展开多说。所谓明达之士,就是一批具有独立人格和现代眼 光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的身上如何凝结着中国上百年来的血 泪和汗水,他们的消失为何难以弥补?都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   正好,最近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了胡平撰写的《禅机》一书,厚厚两卷,洋 洋60多万言,敞开了讨论这个问题的广阔空间。   此书副题为《苦难的祭坛》,它以1957年为轴心,上追下溯,力图展示 出一幅20世纪后半叶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长卷。作者的父亲胡正谒是1957 年的受难者,作者自己又在那片浓重的阴影下度过了青少年时代。这成为他的一 团心结。他的目光从父亲,又投向章伯钧、罗隆基、章乃器、浦熙修、葛佩琦等 一个又一个蒙难者,倾听他们的呼吸,感受他们的脉动。有的,作者趁他们告别 人间之前,前往采访,对话;有的已经告别人世,作者则通过亲属,通过史料, 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探幽。这些蒙难者,正是李先生所说的明达之士。他们是一 批经历了本世纪许多大世面大考验的人物。本来,他们是想把自己的见识贡献给 新中国,所以坦诚地提出意见,想使中国的事情办得好一点。但当时的领导人不 但听不进这些意见,反而把他们打入十八层地狱,让他们名誉扫地,忍受煎熬20 余载。其结果,不但使人们再不敢独立思考,实话实说,而且导致整个社会鄙视 知识,崇尚愚昧。到了文革中,知识分子被当成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都可 以从1957年找到源头。   70年代末期,中国重新开始与人类文明的主流接轨,长期流行的鄙视知识、 敌视知识分子宣告结束。但就目前而言,我觉得重要的不在于把知识分子的地位 加以特别的抬高。知识分子,不论从事什么专业,其实首先是一个公民。回过头 来看,1957年的那些蒙难者,不论是办报纸,还是在各种场合发表言论,当 时都不过是在履行公民的正当权利。对他们的惩罚之所以荒谬,并不在于他们是 大知识分子、名教授,应该受到特别的保护和尊重,而在于这种惩罚意味着对宪 法的践踏,剥夺了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参政权利。大规模的文字狱,中国古代就有 先例,苏联斯大林体制下也有先例,但先以开明的态度发动鸣放,后围而歼之, 则史无前例。这对中国人公民意识的觉醒,伤害格外严重。中国经历了长达几千 年的皇权统治,对于习惯于臣民地位的中国人来说,公民意识的自觉本来就是一 个艰难的过程。如果说知识分子有一点特殊性,无非是因为他们书读得多一点, 对世界上的情况知道得多一点,看待现实的参照多一点,所以从整体上,公民意 识的萌芽多一点。一搞引蛇出洞,首先伤害的就是具有独立思考精神和参政议政 能力的公民。   关于1957年的话题是说不完的,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也是说不尽的。 胡平是以报告文学著称的作家,但此书声言“这将不是一部报告文学,更非一本 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如果说,朱正先生的《1957年的夏季》是内敛式, 无一字无出处,力量深藏于不言之中,用的是史笔,胡平的书则是发散式,用的 是诗笔。他时而记述史实,时而纵横议论,时而提出假设,时而抒发感慨,写得 洋洋洒洒,激情喷射,大胆的推论和猜测,触目可见。我想,关注这段历史的朋 友,读来自会有一番新的感受。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7805219257 ),胡平著,广东旅游出版社〕 〔《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 721504212X ),朱正著,河南人 民出版社〕 ●平民的历史 ——读《票证旧事》 □雷颐   中国史学向有“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之说,所以“历史”大都 只是朝代的兴替,君主的废立,充满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你争我夺、丰功伟 业,而升斗小民的喜怒哀乐、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则鲜有“问津”。偶有记述, 只能被“不入流”地称为“稗史”。稗者,卑微者也。卑微者的历史当然无足轻 重,为“贤者”所不屑。然而,对理解一个时代、一段历史来说,芸芸众生的“ 日常生活”的意义其实更加重大。因此,事关无数人真实生活状态的“平民的历 史”,便格外值得珍视。百花文艺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票证旧事》,便是这种以 小见大、为历史“作证”的难得之作。   这部书既有当年不少票证的“彩照”,使后来者能大开眼界,一睹其“尊容 ”;又有不少作者撰写的亲历之“票证旧事”,讲述了一个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真 实故事。可以说,此书“图文并茂”地重构了“咱老百姓”当年的日常生活。   “票证”完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从粮食“统购统销”开始,各种票证越来 越多,从鸡鸭鱼肉到烟、酒、糖、瓜子、花生、粉丝……从自行车、缝纫机、座 钟、大立柜到线袜、尼龙袜、卫生纸、打火石、火柴、肥皂、灯泡、线团……许 多东西只有在年节才有供应,不仅限量,而且限时,过期作废;而且,即便是票 证规定的东西,也只有北京、天津、上海才能保证供应,其他许多地方连票证规 定的东西都不能保证供应,这当然是经济越来越困难的表现。生活是纷繁复杂的 ,这种简单的“一刀切”必然造成生活的荒诞,有时竟然超过了“黑色幽默”作 家们的想像。王春瑜1961年决定结婚的因素之一是因为婚后才有副食品供应 证,凭此每周才能买到几块豆腐干、半斤豆芽之类,费尽周折,他才凑足了票证 买到一张双人铁床、一把暖水瓶、一个洗脸盆、一只痰盂,算是置办了“家当” 。书中还印有当时武汉市的“结婚购物证’,规定凭证才能买到暖瓶、被面、脸 盆之类。宁宗一当时小孩才出生几十天,家中惟一的一把暖瓶被打,生活极不方 便。而一把暖瓶要一年所发全部“工业券”,根本无法购买,只好硬着头皮向邻 居暂借(邻居也只有一把),以度过难关。此后,暖瓶成了他的一种心病,生怕 打破,“夜里睡觉都变成了大喜、大悲和大惊的梦”,不是梦见买到新暖瓶,就 是梦到暖瓶被打。翁美英1961年生孩子时,街道特别照顾,给了她一张铝锅 票,使她着实高兴了好几天。烟票只发给“烟民”,但“烟民”的资格要由个人 申请、领导认可,不少人为了给亲友搞烟票也开始吸烟,不想往往“弄假成真” ,自己也因此上瘾;而且,烟票是根据职务高低分等级的,低级者不能买高级烟 。由于食油定量极紧,时为农工的张贤亮发明的“眼药瓶滴油法”在农场迅速推 广。花生早成奢侈品,时为北京市长的彭真大费脑筋,终于在春节搞到一批花生 ,全市每人二两。梁晓声永远感激他们的街道票证员王姨,因为她的偷偷照顾, “那些年我们比别的城市居民吃到了更多的豆腐”。不是过来人大概很难想像, 在当时能多吃豆腐确可谓“恩重如山”!如果家里要买被面或有人要添棉衣,就 要集中全家有限的几张布票;为省布票,有人在春天只好将棉衣里的棉花掏出作 单衣穿。殷慧芬的妹妹下乡时,舅妈买件衬衣送她,但声明布票要还。由于殷家 一时未能还上,结果亲人反目,两家人五年互不来往,形同路人。敬一丹家里要 找块好一点的补丁布都很困难。当然,在所有票证中最重要的是粮票,由于定量 极少,多数人家都有浮肿病人。书中关于粮票的种种故事,读来更使人唏嘘不已 ……   由于几乎一切生活必需品都要“凭票”,这些名目繁多的票证犹如一条条绳 索,将人牢牢束缚起来,个人被票证的发放者如单位、街道紧紧控制,无法松动 。票证,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措施,而且成为社会、政治控制的手段,使个人在消 费领域的选择自由都极其有限。人们往往为多买半斤肉、一把粉丝、几包火柴、 一块肥皂……而想方设法拉关系、“走后门”。当基本生活必需品都要“走后门 ”才能得到满足时,“走后门”就具有了某种“普遍性”与“合理性”。结果必 然是社会道德水平的普遍下降,所谓“道德滑坡”,即由此时始。   当然,这些还都是城里人写票证制给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若由无权得到各 种票证的农村人来写“没有票证的故事”,一定更有一番辛酸与悲凉。票证制的 一个最直接后果,就是把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由于没有粮票,农民的活动 半径非常有限。当时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如果没有粮票,休想买到一碗粥、 一个馒头、一两点心……农民进城,只能准备充足的干粮。若要出省,“含油” 的全国粮票更加难得,就是城里人想领取全国粮票也要单位开“出差证明”,农 民更是想都不敢想,这使他们的活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有亲人病重时农民最需 粮票,因为若要到大中城市医院住院,没有粮票患者根本住不进去,陪护者也无 法在城里生活……所以,只有废除了粮票,才有今日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民重 获“解放”。   可以说,就人数之众与时间之长而言,看似平淡的“票证制”对社会生活的 影响,实际超过了包括“文革”在内的任何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事情完全 倒了过来,原本只应在短暂的“非常时期”才对少数物品实行定量供应,但在长 达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期却是大多数物品都要实行定量供应!要回想当年哪些东 西不凭票供应,还真要大费一番脑筋。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 立,“票证”正在退出我们的生活成为历史文物,成为“十年浩劫使我国经济达 到崩溃边缘”的最好注脚,成为“计划经济”失败的有力物证。《票证旧事》提 醒我们,历史,不能遗忘!(《南方周末》) 〔《票证旧事》( 7530627929 ),薛炎文、王同立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 ●灵魂的自白 □曹利群   人类的文化遗产离现代文明越来越远。那些已经毁灭的我们不再得见,那些 仍然埋在地下的我们不得而知;即使是保留在地面上的也都日复一日地被风雨剥 蚀,或是在博物馆中尘封土埋。   当我们隔着陈列窗望见那些文明的碎片时总有些许陌生感。雅典的卫城只留 下残垣断壁,西斯廷小教堂的壁画一天天褪色,竹筒上记载的断句残篇也永难修 复,破碎的文明带来的遗憾永远让我们有一种历史的失落感。然而在诸多的艺术 门类中,只有音乐能够穿越历史的时空,保存着其艺术生命的鲜活。且不说那些 保存至今的乐谱可供使用,就是若干个世纪前的乐器也仍然可以演奏。于是,透 过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透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弹拨、吹奏、打击乐器的 演奏,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这些民族的理念、情感和梦想的东西,更可以“深入 探索它的灵魂”。   捷克作家昆德拉曾说,民歌是历史底下的一条隧道,被战争、瘟疫和灾难毁 掉的东西却奇迹般地保留在民歌和民间仪式中。这一点罗曼·罗兰也看到了,所 以他说,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那个民族存在的浅层部分,要了解其内在的生 命,其行动的根源,就必须到文学艺术(包括音乐)中去寻找。“音乐展示给我 们的是在表面的死亡之下生命的延续,是在世界的废墟之中一种永恒精神的绽 放。”(见《音乐在通史中的地位》)多少世纪以来,音乐史家和音乐批评家们 都在给音乐下着定义,什么理性的、感情的、抽象的、形象的、教育的、审美的、 自律的、他律的、表达感情的、自满自足的,等等,但谁也无法给音乐规定一个 圆满的定义。我想罗曼·罗兰把它看得那么神圣、那么永恒,大概是因为音乐是 一种灵魂的自白,或是灵魂对灵魂穿越时空的对白。   “认识”罗曼·罗兰大概是20多年前的事了,在田间地头读过他的长篇巨制 《约翰·克利斯朵夫》,在大学的课堂之外读过他的《贝多芬传》。只是那些岁 月中,我更多地是从他写音乐的文字中汲取人格的力量,获得人生的经验。直到 生命之钟在不惑与知天命之间摇摆时,直到读到《罗曼·罗兰音乐散文集》的新 译本时,我才更深入地了解了他,才知道作为一个大文豪和思想者的他还有着那 么扎实的音乐功底,那么广博的音乐知识,那么深刻的音乐见地。比如他说“亨 德尔是被锁链束缚住的贝多芬”,比如他说“在灵魂深处,唐璜就是莫扎特”, 比如他说贝多芬高傲的反叛精神“不仅针对另一个阶级,而且也针对本阶级,针 对其他音乐家,针对他自己这门艺术的前辈大师,针对一切规章法则”,以及关 于柏辽兹和瓦格纳的不同恰似“维吉尔式的恋情与肉欲般的狂喜”等等,都是闪 光的真知灼见。当然,他的关于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受意大利、南欧地域文化 影响的观点,并没有超出泰纳的理论视野。至于说马勒是否营养过剩、消化不良, 或是学究式的死板和松散不连贯,则不能苟同了,只能是见仁见智吧。还有,他 那带有社会学倾向的音乐批评观点有时稍显陈旧,而过于生辉的文采有时又妨碍 了阅读的理解。但这些微小的不足终是抵挡不住阅读《罗曼·罗兰音乐散文集》 的快感,在阅读中,可以实现人类的梦想——那是关于“光明、自由和宁静的力 量的梦想”。(《中国青年报》) 〔《罗曼·罗兰音乐散文集》( 7505931377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蔡东藩与演义小说 □顾关元   演义小说在我国有很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便有说三国故事,北宋时期“说 三分”已盛行,后来便成为“平话”,如《三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等, 这便是演义小说的前身。如果再上溯,那么在敦煌发现的《伍子胥变文》、《昭 君变文》等说唱历史故事的写本,该是演义小说的鼻祖了。但如果按章太炎之说, “演义之萌芽,盖远起于战国。”(《洪秀全演义·序》),那么“演义”的起 源就更早了。   “演义”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周党传》:“党等文不能演义,武不能 死君。”据《辞海》解释:“谓敷陈义理而加以引申。”可见“演义”是指根据 史传、融合野史经艺术加工敷演而成的一种通俗的长篇小说。   演义小说由于采用了章回体形式,深得民众喜爱,故而得到迅速发展。到了 明清时期,历史演义小说在民间广泛地流行起来。《三国演义》、《水浒传》和 《洪秀全演义》等都是产生于这个时期。尤其在明清两代,演义小说数以千计, 产生了不少优秀的章回小说,如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冯 梦龙的《三言》、凌蒙初《二拍》、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相继面世。到了晚 清,“四大谴责小说”的作者李伯元、吴趼人、刘鹗、曾朴等,这在我国文学史 上占有一定地位,对他们的著作与生平历史不乏研究者。然而蔡东藩的“演义小 说”,半个多世纪来却一直被冷落,在文学史上或史学史上都不见经传,这似乎 不太公平。   蔡东藩是浙江萧山临浦镇人,幼时嗜读《通鉴》,作诗填词一挥而就,有神 童之称,是一个出身于下层的平民知识分子,一生郁郁不得志,是个有贡献的通 俗历史学家。《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便是他呕心十年而成的一部巨著。这部著作 从秦始皇开始,包括前汉、后汉、两晋、南北朝、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 明史、清史、民国史、全书六百万言1040回,共写了2166年的历史,是 一部具有廿四史规模的庞大卷帙之作,为了写这部《历史通俗演义》,光看正史 就达4052卷,还不包括其他众多的稗官野史,卷帙浩繁,以他个人独力完成这部 巨构,这是著述界的一件了不起的奇迹。   人们不禁会问,蔡东藩何来这么大的毅力?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要回溯到 清末民族危机的历史中去寻找。蔡东藩生活在清末民初,这正是国事维艰、风雨 飘摇的历史大变动时代,许多怀着“国亡无日”预感的爱国知识分子,都忧心如 焚,无不以寻求救国的济世良方为当务之急。严复、梁启超以及鲁迅都对文艺寄 以很大希望。严复、夏曾佑在《〈国闻报〉附印说部缘起》中说:“夫说部之兴, 其入人之深,行世之远,几乎出于经史之上,而天下之人心风俗。”藩所生活的 时代,正是处于救亡图存思潮激流澎湃的时代。一些仕途失意的爱国知识分子都 感到彷徨而无出路,无不去寻找精神寄托。蔡东藩正是这样,以他一己之所学诉 之史笔,借中国历史上救亡图存的事迹,用通俗演义之事法宣传教育,以期激励 国民的爱国情操。这也正是书生报国的意思。   蔡东藩的第一部演义小说《清史通俗演义》,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 的。他之所以选择先写《清史通俗演义》这当然是为了结合时势,借史喻今便于 指陈。从此他的演义小说一发而不可收。   遗憾的是这样一部演义小说却并没有像作者所预期的那样赢得众多读者。它 与同是演义小说的《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比来则要逊色多了。考其原因,这 正是蔡东藩重史轻文所致。这无疑是个很大的损失。   众所周知,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是秉承着一条“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 写作方法。他尊重历史,但又不拘泥于历史,能把很多野史揉合融化进去,巧于 剪裁,因此把人物与故事情节写得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然而蔡东藩却 相反,他竭力反对于史无据的虚构。他主张遵循正史,严格地做到了所谓“无一 事无来历”、“以不使观者往往为所惑乱”。然而正是这一点,使他的演义小说 在艺术上大为逊色,使它不能成为一部文学的演义小说而只能是一部历史的演义 小说。这也许正是这部小说被冷落的原因。   尽管蔡东藩的演义小说不及《三国演义》那样家喻户晓,但它比之正史,那 要通俗畅晓得多了,读者也要比正史多得多,这正是它的优点。   《通俗演义》比之《三国》、《水浒》来,虽略输文采,但它为我们提供了 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华通史,留下了一部可以当作廿四史的辅助读物。这为普及 我国历史知识是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的。这正是蔡东藩在演义小说方面的贡献。   蔡东藩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诗文清新秀逸又善于楹对,惜无著作留世。 对于医学也颇有研究,著有《内科临症歌诀》四卷,后毁于文革未得留传。晚年 因操劳过度,患了严重胃病。1926年替上海会文堂书店完成了这部巨著后即回归 故里。这位敷演历代兴亡史的演义小说家,没有能见到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 于1945年春溘然长逝,享年六十九岁。(《中华读书报》) 〔《前汉通俗演义》( 7213013440 ) 蔡东藩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后汉通俗演义》( 7213013459 ), 蔡东藩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南北史通俗演义》( 7213013475 ),蔡东藩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唐史通俗演义》( 7213013483 ),蔡东藩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五代史通俗演义》( 7213013491 ),蔡东藩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宋史通俗演义》( 7213013505 ),蔡东藩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元史通俗演义》( 7213013513 ),蔡东藩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清史通俗演义》( 721301353X ), 蔡东藩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民国通俗演义》( 7513013548 ), 蔡东藩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那一代的风韵 ——读《世纪的回响·批评卷》 □陈惠芬   曾经流光溢彩的20世纪正在一点一点地向我们作别。我们“但知”五四以来 的中国文学是新文化的一部分,却不知它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我们或许多多少 少地知道几个诗人、散文家和小说家,却难以数出几个有名有姓的“批评家”……   这样的缺憾,在世纪末最后的时刻终于有了补偿的可能。珠海出版社出版的 《世纪的回响》继“创作卷”之后,又在“批评卷”中给我们“找回”了10个 “似曾相识”的批评家。说“似曾”和“找回”,是因为他们中固然有已经为我 们所知道的,如沈从文、梁实秋、周作人、朱光潜、林语堂等,但我们其实至多 也只认识了他们作为小说家或散文家的一面,而不识其作为批评家的那一面,只 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何况,其中的一半,是我们多少年来“闻所未闻”或者说 无缘相见的,比如,叶公超的批评文章就从未结集出版过。不过你虽然或许还只 是第一次与之谋面,却不难生出一种已然“相识”的感觉来,因为那一代的风韵, 那种真率、飞扬、才华横溢而又睿智、沉静的风貌,你并不是第一次相识,那是 你从他们的诗歌、散文、小说以及那一时代的精神中已经领略过的。   确实也是,那一代的人,才情卓著是一个普遍的特点,诗人、小说家、翻译 家、批评家,往往一身而数任,且在他们登上文坛之际,大都不鸣则已,一鸣惊 人。李长之二十五岁就写下了皇皇八万言的《鲁迅批判》,论由己出,体系严密, 被称为“中国批评界上划时代的一本蓍作”;梁宗岱是诗人,留法期间,开始用 法文写诗和译诗,法译《陶潜诗选》出版时,保尔·瓦雷里欣然为之作序,罗曼 ·罗兰则写去了赞扬备至的信。1930年,他的译诗《水仙辞》在国内出版, 使诗坛为之震动,人们第一次读到被译得如此精致的现代诗的名作。而当今天, 我们捧读他的这本批评文集,发现他的说理文字同样让人刮目相看,不仅文辞华 美、意象纷披,批评也正如为诗那样华美,而且其思辨的深邃透彻也远胜于一般 只会枯燥定义的理论家,因为他正是以一颗真正可贵的诗人之心来释解诗的殿堂 的……。相比之下,李健吾可算是个专业的批评家,但他却有意识把批评的文字 当作“美文”来写,为的是“批评本身也是一种艺术”。事实上,五四以来的现 代作家中很少有“单干”一样的,也很少没有自己的文艺主张或从未涉足过文学 批评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充沛的才情往往需要“直抒己见”的方式才能满足和 表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一个真正的诗人、散文家和小说家,不可能没有自己 的文艺观点、看法和主张,他们以创作实践自己的主张,同时也通过品评他人、 分析自己而检验和坚定自己的主张。   而充沛的才情与“坚定”的主张,显然和他们深受西方文艺思想的浸淫有莫 大的关系。他们中的不少人都身历其境地感受过西方社会的文化氛围,亲炙过大 师的指点,有一个或数个体会颇深的“老师”,一种真正了解的批评方法,如梁 实秋之于新古典主义,梁宗岱之于象征主义,叶公超之于新批评派,李健吾之于 印象批评,李长之之于德国古典哲学……,当然,他们的视野其实远为开阔,素 养也远为全面。也正是由于他们对于西方诗学、文艺思想等等的熟谙和理解,才 使新文学在中国古典文化方面的研究和学养有了重要有力的参照。20世纪的中 国文学放在世纪末的今天来看也仍有值得骄傲和堪以自慰的一面,很大程度上正 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比如梁宗岱,一方面他用法文译陶诗,一方面又以象征主义 来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他关于象征主义的解释,通篇充满了中西文学的典故,你 看他论象征与“契合”是那样的从容精到,融合了中西诗歌的韵味:   当暮色苍茫,颜色,芳香和声音底轮廓渐渐由模糊而消失,在黄昏底空中舞 成一片的时候,你抬头蓦地看见西方孤零零的金星像一滴秋泪似的晶莹欲坠,你 底心头也感到——是不是?——刹那间幸福底怅望与爱底悸动,因为一阵无名的 寒颤,有一天,透过你底身躯和灵魂,使你恍然于你和某条线纹,柔纤或粗壮, 某个形体,妩媚或雄壮,或某种步态,婀娜或灵活,有前定的密契与夙缘;于是 不可解的狂渴在你的舌根,冰冷的寂寞在你的心头,如焚的乡思的烦躁在灵魂里, 你发觉你自己是迷了途的半阕枯涩的歌词,你得要不辞万苦千辛去追寻那和谐的 半阕,在那里实现你底美满圆融的音乐。   十分可惜的,这天籁般的“寻思”半个世纪来竟和我们失之交臂,如果我们 早一点听到,我们的灵魂也许不至如此枯燥,批评也不致这么令人失敬。因此, 当我们面对这失而复得的“广陵散曲”时,怎能不生出深深的慨然而格外地珍惜? 那一代的韵致,你不能不留恋不心折。(《中华读书报》) 〔《周作人批评文集》( 7806074848 ),珠海出版社〕 〔《朱光潜批评文集》( 7806074856 ),珠海出版社〕 〔《林语堂批评文集》( 7806074864 ),珠海出版社〕 〔《梁实秋批评文集》( 7806074880 ),珠海出版社〕 〔《梁宗岱批评文集》( 7806074899 ),珠海出版社〕 〔《叶公超批评文集》( 7806074902 ),珠海出版社〕 〔《李健吾批评文集》( 7806074910 ),珠海出版社〕 〔《李长之批评文集》( 7806074929 ),珠海出版社〕 〔《路翎批评文集》( 7806074937 ),珠海出版社〕 【汉林排行榜(1999.5.10.)】※※※※※※※※※※※※※※※※※※※※※※ 1.余秋雨《山居笔记》( 7805315744 ) 2.余秋雨《霜冷长河》( 7506316501 ) 3.余秋雨《文化苦旅》( 7806272011 ) 4.王朔《看上去很美》( 780142154X ) 5.钱钟书《围城》( 7020024750 ) 6.余杰《火与冰——一个北大怪才的抽屉文学》( 7801274245 ) 7.张宁《自己写自己》( 7506315033 ) 8.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7108004496 ) 9.陈忠实《白鹿原》( 7020016529 ) 10.《钱钟书散文》( 753390995X ) 11.《傅雷家书(增订第五版)》( 710800125A ) 12.《张爱玲文集》( 7539605952 ) 13.贾平凹《高老庄》( 7806056750 ) 14.陈鼓应《庄子浅说》( 7108012073 ) 15.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 710100377X ) 16.黄玉峰主编《诗情画意》( 7309019032 ) 17.《顾准文集》( 7221034265 ) 18.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710800982X ) 19.唐浩明《曾国藩》一( 7540411813 )、二( 7540411821 )、三( 754041183X ) 20.黎东方《细说清朝》( 7208025002 ) 21.二月河《雍正皇帝(上中下)》( 7535410987 ) 22.《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 7100026016 ) 23.孔庆东《47楼207--北大醉侠的浪漫宣言》( 7531136775 ) 24.易中天《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7505928449 ) 25.《约翰.克利斯朵夫(全四册)》( 7539603631 ) 【客户反馈】※※※※※※※※※※※※※※※※※※※※※※※※※※※※※ * Fan, Colorado, USA (Invoice #19990202322) Hello, I just want to let you know that I got my first order of books. My invoice number is 19990202322. There is another book not come yet. But I'm so confident that it will come. I'd like to tell you what I like about Hanlin is your professional way of doing business. Many Chinese folks who try to do business with their Chinese fellows forget the basic code. Hanlin is different. I hope you will never forget this down on the road. And I wish Hanlin will be bigger and better in the future. Your happy customer * Hartmann, California, USA (Invoice #1999021195) my order 1999021195 has arrived, the books are in great condition. I have alreday placed other orders and would like to recommend Hanlin to other people in the future. * Fang, Florida, USA (Invoice #19981211132) 汉林书城: 书与八盘CD均收到,目前只差《华夏筝韵》。书与CD皆完好无损,谢谢! * Wang, Delaware, USA (Invoice #19990404472) I have to say I am a little bit disappoited by your collections. It's too serious, too acdamic and too less fun. I bet you that many of your titles haven't been touched so far ----- they may never be. Many interesting books which I have seen in another on-line Chinese book store are simply excluded in your list. It can tell that you guys are proud of your sophistication. But I feel some pretending. Hope you can change your attitude a little. 【商业伙伴】※※※※※※※※※※※※※※※※※※※※※※※※※※※※※ 任何团体、个人的网页只要同意在上面刊登汉林书城的广告,都可以成为汉 林商业伙伴。凡是从商业伙伴的网页进入汉林书城订购的图书,我们都将付书价 的百分之五做为回扣。每月我们将向商业伙伴汇报一次销售情况,详细列出从该 网页订购的书名、书价、数量。如果回扣达到十美元,即寄出支票,如果回扣未 满十美元,则存起来直到累积满十美元为止。商业伙伴可以用任何方式刊登汉林 的广告(图标的或文字的,明白的或隐蔽的),可以链接汉林的任何一页或任何 一本书。感兴趣者请email: hanlincom@yahoo.com,我们将提供链接源码。 ◆“新语丝”( www.xys.org ):网上最齐全的中文文学、文史资料站点。 ◆“PSI留学生服务公司”( www.proserv.org ):为海外留学生提供医疗保险等 服务的公司。 ◆“东西南北论坛”( www.omnitalk.com ):万维网论坛。 ◆“北美自由论坛”( www.nacb.com ):万维网论坛。 ◆“Frontlink公司”( www.frontlink.com ):向海外华人销售电话卡的公司。 ◆“网络漫游”( www.cyberwander.com ):新闻、报刊链接。 ◆“宇辉新闻快递”( members.xoom.com/yuzheng/ ):文学链接。 ◆“嘻嘻英雄” ( xixi.iscool.net ):万维网论坛。 ◆“网女窈窕”( netgirl.inviteu.com ):网络杂志。 ◆“华夏网”( www.huaxia.net ):杰克逊华人网络。 ※※※※※※※※※※※※※※※※※※※※※※※※※※※※※※※※※※※ 本期编辑:方舟子 汉林书城网站:http://www.hanlin.com 汉林书城email地址:hanlincom@yahoo.com 汉林书城传真号码:619-566-1345 汉林书城邮寄地址: Hanlin Books International P.O.Box 26263 San Diego, CA 92196-0263 U.S.A. 《汉林书讯》文本版(text)存在: “新语丝”:http://www.xys.org/emag/hanlin.html “太阳升”:GB: http://www.sunrisesite.org/gb/?url=/magazine/hanlin B5: http://www.sunrisesite.org/b5/?url=/magazine/hanlin 《汉林书讯》高文本版(hypetext)存在: “汉林书城”:http://www.hanlin.com/hlbk-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