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电脑通讯(双周刊·日本)·★·★·★·             DONG BEI FENG              东    北    风             ·==·第57期·==·     1997年12月3日发行  1994年12月27日创刊   COM(China Online Magazines)编辑部出版 ====================================================================== == 本期目录(com/c1997/12a-jis.txt) ====================================================================== == 新闻摘要●────────────────────────────周 毅 时事漫谈●日本要如何摆脱金融危机?────────────────张一帆 一事一论●山一的丧钟───────────────────────兴 东 科技一角●地震预报杂谈──────────────────────赵燕来 养生之道●人体骨骼的保养─────────────────────黄易山 乡土风味●漫谈中国特色的酒文化──────────────────老 九 人物趣谈●比尔.盖次与钱─────────────────────未 明 人间杂谈●偏见──────────────────────────莎 莎 幽默广场●幽默三则────────────────────────莎 莎 社团活动●ACSEJ'97年度会员交流大会────────────────寿国梁 读者来信●───────────────────────────A Chinese ====================================================================== == 【新闻摘要】 ★新华社杭州报导,11月中旬,杭州市公安局及有关部门连合检查了133家涉 外宾馆饭店、三资企业等,对未办手续就业,非法居住的境外人员#(外国人及台湾, 澳门人)31人作出了罚款和警告的处份,据市劳动部门10月份的调查,杭州市 各涉外单位现有530多人的境外人员。 ★为了记念发现敦煌藏经洞100周年(西历2000年),20位敦煌专家发出 了归还敦煌文物的呼吁,专家们希望有关国家能够遵循联合国「文物应当归还故 里」的公约。已故日本书法家青山杉雨的家属最先响应呼吁,归还了在东京购买的 古文书,10月9日,在兰州举行了归还式。 ★新华社报导,身患帕金森氏症等疾病的巴金不顾病痛,以8年时间完成了50万 言的<<随想录手稿本>>。这部由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上海紫江集团、上海学林出 版社连合编辑的随想录,分<<随想录第一册>>、<<探索集>>、<<真话集>>、<<病中 集>>、<<无题集>>5册。现已编篡完工、即将面世。 ★23号、钱其琛副总理在加拿大温哥华和日本小浏惠三外相举行了会谈,双方在 对亚洲东北地区的安定问题,中、日、美、俄4国密切合作这一十分重要的观点上 取得了一致。会谈中,小浏外相表明了为记念中日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日本政 府计画明年将招待200名中国各地的青年来日(以往每年招待100人)。 ★18号,时事周刊<<了望>>报导了1994年中国国防费内容,总额为550亿 7千万元(全国总生产GDP的1.05%)。工资等生活费占全体的34.1%, 训练等活动经费占34.2%,兵器维持、修理购买等装备费占31.7%(其中 兵器购买为20%以下)。报导中强调了英美两国国防费超过全国总生产值GDP 3%,及两国生活费不超过30%,兵器购买费用25%以上的数据。 ★新华社北京报导,日本企业在上海的投资总额累计达31美元,超过了香港成为 第一位。在上海投资的日本企业有2130个公司,其中约400个公司设有代表 事务所。 ★据社会科学院专家们的予测,全国人口将在到达16亿以后停止增加。去年年底 全国人口已达12亿2千3百万。专家们的予测为2000年13亿,2010年 14亿,2030年以后达16亿将为最高。 ★据美国计算机关连出版社的调查,1996年年底各国计算机拥有总数增加了 17.8%约有3亿5百万台。中国从95年的12位提升为第10位。其他前9 位和95年底没有变化。美国第一位(1亿820万台),第二位日本(2330 万台),中国拥有434万台比第九位的韩国少23万台。 ★11月24日、25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了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亚太经 济合作组织(APEC)非正式首脑会议。之后26日至29日对加拿大、30日 至12月3日对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政府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外交访问加强与北美 自由贸易协定地区(NAFTA)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 ★民运人士魏京生21日在纽约市立图书馆作了大约30分锺的记者会见。他表示 自己从来没有希望过离开中国,为了治病被迫出国。将来如果有机会还是希望能够 回国。据哥伦比亚大学职员发表,魏氏将成为该大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访问学者。 ★英特网上的检索服务中心”YAHOO”将在明年初开设中文版的主页。 ★29日台湾地方行政首长选举结果在野民进党大胜。当选者从选举前的7人增加 到半数以上的12人。并在台北市取胜。执政国民党吴伯勇秘书长表明将引责辞职。 据报导,虽然民进党坚持著「台独」,但在台湾居民希望两岸关系安定的世论下, 此次选举民进党没有突出!8独立」的政策,选举的胜因则在于国民党的腐败。 ====================================================================== == 【时事漫谈】         日本要如何摆脱金融危机?                      张一帆   日本政府要解决山一证券所引起的金融危机,关键还是应从彻底改革数十年来 处于半封闭状态的,一成不变的金融体制入手。不然的话,不仅日本的金融业无法 摆脱困境,经济亦将被拖垮。   负债超过3万亿日元的日本山一证券公司于前日早上6时举行临时董事会,正 式宣布“自主废业”,这家百年老店终于寿终正寝。   山一证券公司在日本证券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客户委托资金高达24万亿日 元,几乎相等于日本年度财政预算的53%。为了避免山一证券公司倒闭而引起连 锁的金融动荡,日本大藏省、日本银行(央行)的首脑人物分别发表谈话,强调将 以安定市场及保护投资者的财产为优先考虑,将采取特别融资措施,据称日本中央 银行可能投入千亿日币进行“救市”行动。   日本政府“救市”行动值得肯定,不然的话,一场金融风波将无可避免。然而, 在进行“救市”行动的同时,实在有必要对日本破绽百出的金融体制进行反思。       “巨额顺差不好吗?”   日本现有的金融体制是五、六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产物,进入九十年代 之后,日本经济转为低增长,该体制显然已经不能和现有经济发展相匹配,金融机 构屡屡发“脱轨翻车事件”,是其必然的结果。   日本五十年代制定的金融政策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出口企业进行无条件、 无节制的大笔融资。日本开发银行及日本输出入银行长期以来对出口企业进行设备 投资融资就是一例。这使日本尝到很大的甜头,虽然经过两次“石油危机”,但日 本把!0危机”变成“转机”,由原来的外贸逆差国一跃成为顺差国。巨额的贸易顺 差使日本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巨额的贸易顺差为日本带来了巨额的利益,然而同时也成为“泡沫经济”之源。 只要察看一下八十年代后期日本经济的发展,就不难发现,日本的巨额贸易顺差几 乎与“泡沫经济”同时发生。企业从海外赚到巨额利润之后开始将这些利润投入证 券、房地产业。东京股票市场的东证综合指数曾经一时接近4万点。以写《日本可 以说不》一书而名噪一时的石原慎太郎,在该书的前言部份写有这样一段话:在他 担任运输大臣时,内阁讨论削减日本巨额贸易顺差的问题,他实在不明白这是为什 么?他问,能够从国外赚取巨额外汇不是很好吗?现在石原慎太郎应该看到贸易巨 额顺差给日本带来的祸害。巨额贸易顺差和!0泡沫经济”其实有着很紧密的因果关 系。   如果日本的金融体制能够在九十年代初进行调整,转变为以扩大内需为主的体 制的话,不仅可以将发烫的“泡沫经济”渐渐遏制,而且也不会有现在的金融机构 倒产风波的发生。       采取超低利率政策   值得指出的是,长期以来日本的超低利率政策,亦是现在金融机构危机的祸根 所在。   日本的超低利率政策并非始于四百五十年代,早在四十年代的“战时体制”就 有了。这项政策一直持续到现在。日本政府长年来对存款利率实行管制政策,这样 就使得银行在运用民间存款时几乎不需要担心为此付出较大成本。1954年到 1963年这10年间,日本企业的投资额为11万4600亿日元,而这些资金 主要来自11万6520亿日元的个人储蓄。由于银行所承担的利息成本几乎等于 零,因此银行在对企业法人贷款时较少顾虑,这也是出现银行“超贷现象”的一个 重要因素。   还有一点,日本邮政储蓄占日本储蓄性存款的50%,邮政储蓄归日本政府直 接控制,这意味着日本政府手上控制着一家重要的政府银行。虽然日本的商业银行 全是民间性的,日本商业银行在世界十大银行的排位中占了六位,但是与日本邮政 省控制下的邮政储蓄相比,这些世界性大银行只是“小巫见大巫”。从某种意义上 说,日本商业银行的投资以及贷款投向都是看着政府的邮政储蓄的脸色行事。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金融机构的四大特徵中的“间接金融优先”以及“资 金的偏在”的两大特徵,日本邮政储蓄同样存在。   日本金融为何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化,其主要根源亦在于有着庞大的政 府控制的邮政储蓄的存在。最近一段时间来,要求实行邮政储蓄民营化的呼声很高, 桥本首相在行政改革会议上承诺,在5年之后将邮政储蓄从邮政省分离出来,使其 “公社化”。这其实不仅仅是邮政改革,更是金融改革的重要部份。   由此观之,日本要真正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并不是靠中央银行投入国库资金 进行“救市行动”所能解决的,关键问题还是应该从彻底改革数十年来处于半封闭 状态的、一成不变的金融体制入手。不然的话,不仅日本金融无法摆脱困境,日本 经济亦将被拖垮。                   摘自《联合早报》1997年11月26日 ====================================================================== == 【一事一论】                  山一的丧钟                              兴东 摘   日本山一证券公司宣布倒闭,本来是日本国内事件,但刚巧碰上东亚的金融风 暴,产生了冲击,因而波及昨天世界各地的股市。按照此事的来龙去脉,山一事件 所反映的,其实是日本金融管理日积月累的问题,其国际影响应该只属暂时性。然 而,接下来日本金融界是否会出现连锁性的动荡,则是值得世人关注的。   山一是日本四大证券公司之一,本来打算在今年庆祝百年寿辰,但因为欠下约 290亿美元(460亿新元)的债务,终告自动停业,这是日本战后以来最大的 倒闭事件。正当全球都在担心日本会不会成为“另一张骨牌”之际,日本政府呼吁 国际社会不要恐慌。日相桥本龙太郎解释,日本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是 借钱出去的国家,而像韩国与泰国则须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紧急贷款,日本的问题 和东南亚的货币危机是两回事。   照情形看,山一倒闭的国际影响应该是不会太大的。新加坡的分析员便说,这 是意料中的消息,各地金融市场早就传遍了。山一在新加坡的业务只是中等,而金 融管理局也会采取步骤稳定人心。当前的局面和英国老字号银行霸菱倒闭时,亦不 可同日而语。   山一关闭最直接的打击,应该是证券行7500个面临失业的雇员,还有蒙受 损失的投资客户。接着,日本中央银行可能投入数千亿日元,实行“救市”,这或 许也将会连累国民税金。但山一引起的最大反思恐怕在于:战后以来最大的证券公 司也不支而倒闭,日本经济是否仍称得上世界一流?今年以来,日本接二连三发生 大型保险公司、银行和证券公司的倒闭事件,规模一家比一家大,欠债一家比一家 多;那么,山一证券会不会是最后一个呢?   据报导,早在1992年,日本因房地产业崩溃引发“泡沫经济”,山一证券 的经营即陷入困境。今年3月,山一因对“总会屋”黑社会分子的提供利益问题, 前社长三木淳夫和一些高级职员被逮捕,顾客纷纷停止交易。9月间,业绩已呈败 象。本月,美国的穆迪投资公司对山一证券所发行的公司债,评定为“不适合投 资”。同时,山一的主要银行富士银行也拒绝提供进一步的融资款项。   由种种迹象看,执世界高科技产品与工业出口之牛耳的日本,在金融管理方面 却显得十分过时,可说仍停留在五十年代。经济学家指出,其主要问题有两方面: 其一是超额贷款,其二是透明度太低。论者认为,银行超贷在五六十年代刺激了日 本经济,而战后的日本也靠超贷来引进新设备和新技术;然而,超贷的危害性,却 是日本政府所不愿正视的。据估计,日本的九家都市银行,除了东海银行之外,其 他八家都会出现赤字,不良债权数目庞大。   透明度的问题,可说由山一事件表露无遗。山一证券因为赔偿客户,竟然隐瞒 了22亿美元(35亿2000万新元)的亏损。日本证券人士认为,山一累积这 些不进帐的亏损,是因为它为了协助大客户,涉及非法的“走马灯式”交易:一家 公司把亏损的股票,在结帐前转移给另一家公司,以便在资产负债表上隐瞒亏损。 这对于上了轨道的经济体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在温哥华举行的亚太经合论坛峰会上,美国对日本表示寄予厚望,期盼它能带 领亚洲走出经济危机。不错,日本的经济实力仍旧不容低估,但金融体制看来却非 得进行一番彻底的整顿不可。                    摘自!6联合早报》1997年11月26日 ====================================================================== == 【科技一角】                地震预报杂谈                               赵燕来   什么是地震预报?这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一般说来,地震预报是指向公 众发布在某一时间、某一区域、某一强度范围的未来地震消息。其中,时间、地点 和强度的范围都应尽可能小。但小到什么程度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显然范围越小 难度越大。此外,有人特别强调要通过正式渠道向公众发布确定的地震警报才算地 震预报。   可以想象得出地震预报决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如果发布一项预报说:北京 在未来一个月或一周内将有一个5到6级的中强地震。则其牵涉面之广,影响之大 是不言而喻的。最后如果真的地震了,则什么都好说;可是如果没有震,则由于这 个预报所造成的损失应该由谁来承担?北京停工停产一天造成近亿元的损失恐怕不 算多估。日本曾有一段时间流传伊豆震情紧张,致使大量游客取消到伊豆的旅行计 划,使当地旅游业大受影响就是一个实例。   鉴于地震预报的难度和社会效应,现在越来越多的地震学家都不轻言“预报”, 而只称“预测”或地震风险评估。对于来源广泛的预报意见,大家也倾向于要求预 报者提供预报的可信度,即除了时间,地点,震级外,再加上地震可能发生的概率。   在中国地震被认为是”群灾之首”。人类积累数千年的文明可能被地震在几秒 到几分钟之内毁于一旦。抗震减灾一直是人类持之不懈的目标。从公元132年张 衡制造的候风地动仪到现在遍布全国的监测网点无不体现了这种追求。1966年 邢台大地震后,中国进一步强化了地震工作。当时的方针是:人的生活条件可以艰 苦一点,监测用的仪器设备一定要优先保证。笔者1985年曾参观过河北石家庄 附近的一个地震台,发现沿用近20年的观测仪器室仍很气派,与看守人员及其家 属的住房形成强烈的反差。   为了实现地震预报,全国建立了大量群测群防网点。地震部门不断收集整理大 量的震前异常现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括气象,水文,动植物等等异常徵兆。 据说,地震值班室经常收到各处报来的各种异常现象。曾有一个晚上,中央来电话 询问地震情况,恰逢领导不在,值班员就按记录本上的原始记录作了汇报。其中有 一条是:京郊某处发现有地裂缝。值班员说打算明天去看看。不想过了一会儿,周 恩来总理来了指示:地震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怎么能等呢?结果,地震部门的官员 专家如李四光等连夜坐吉普车打手电筒去查看地裂缝。最后确认是乾旱引起的普通 裂缝。   在众多的所谓前兆中,“小震闹,大震到”是其中著名的一条。其意指异常小 震群的发生是大地震的前兆。这一条在后来1975年海城大地震中发挥了大作用。 由于海城地震前异常现象突出且和邢台地震前的非常相象,结果这个7.5级的大 震几乎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海城地震预报的成功使人们振奋不已、华国锋鼓励地震 工作者向以“小时”为精度的预报努力。没想到好景不长,一年后的唐山地震以一 种至今仍令地震学家无法充份理解的方式夺走了二十多万人的生命。   唐山地震的难解之处在于它大大出乎一般人的意料。通常认为,一次大地震需 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能量。按地学的眼光看,在板块内部积累一个7级以上地震所 需的能量,并非一两年能完成。这就是说,一个地方发生一次大地震后,在以其为 中心的一定范围内,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是不应该发生与其类似或更强的地震 的。海城地震离唐山不太远,离唐山更近的渤海1968年还发生过7.2级地震。 怎么说唐山也不应该属于1976年的强震危险区。此外,唐山地震前“小震闹, 大震到”等等从邢台,海城地震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全派不上用场。大地震以一种很 “隐蔽”的方式发生。尽管有人指出在唐山大地震前一样有异常,有些异常甚至在 数年前就开始出现了。但反驳的观点认为,当时根本无法判定这些所谓异常到底是 否真与地震有关?如果与地震有关是否能归之于海城或渤海大地震(一次大地震的 影响如余震往往要持续好多年)?京津唐要地,仅凭这些说不清楚且没有经过检验 的现象,谁敢负责任地发布地震警报呢?   唐山地震的教训使地震学家更关注地震的物理机制,试图把地震预测从对捉摸 不定的各种怪异现象的”猜测”推进到依据更深一层次的物理规律的演绎。经过仔 细分析整理,发现问题非常复杂。到现在为止,我们不能肯定地说地震前一定有能 够捕捉到的前兆。至今还找不出任何一种在每次地震前都出现的现象。大量所谓前 兆都经不起严格的检定。通过检定的几个也不具备普遍性。还有更多的则既不能肯 定也不能否定。   几十年的努力仍看不清前景。难免引起各式各样的议论。其中引人注目的一次 争论是通过权威杂志 「自然」展开的。1991年东京大学的Robert J.Geller博士 在杂志252期上发表文章指出到现在为止地震预报是不可能的,原则上地震能否 预报还仍然是一个问题。日本防灾研究所的滨田先生在353期上反驳说,气象厅 在1978年伊豆大岛9级地震前1个半小时,曾对该震作了成功的预报。Geller 先生于是又写了文回敬说,那让我们看看气象厅是如何预报伊豆大岛地震的吧。 Geller先生说:1978年的伊豆大岛地震发生在一个称之为震群的地区。在一连 串小地震(3小时内18次有感,最大4.9级)后,气象厅行文说,现在的震群 活动有点儿偏强,是1964年曾经造成一些损失的震群活动以来最强的活动。它 们可能会造成一些损害,因此应予以注意。可见气象厅的预报仅提震群可能持续, 并非是一个“短临预报”。它既未说明时间地点又未说明震级。气象厅自己也不把 它当做是一次成功的预报。   地震预报确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对某些特殊的地震曾作出过相对较准确 的预报也不应一概否定。此外,还有不少虽不是正式“预报”,但却起到了一定积 极意义的“预测”,比如,1990年在北京举行亚运会开幕式的当天,北京附近 发生了一次中小地震,地震局因事先向上级部门“打了招呼”而受到表章。前不久, 联合国嘉奖了两名中国地震工作者,因其预测工作大大减少了新疆伽师地震造成的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等。尽管有人嘲笑某些地震工作者“天天报,处处报,总能 撞上一两个”,然而成功的例子如果不止一个其背后往往隐藏著某种规律性。现在 大家反对的是那些不负责任的信口开河,反对那种“报错了没责任,报对了一鸣惊 人”的观点。当然比外交辞令还更具伸缩性的预报意见不可避免地令人生厌。   在国内考研究生面试时,曾有一道题目是“你认为目前地震研究的难点是什 么?”对此,我想任何人都能回答出很多。然而随著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让人感受 深刻的却是以下一条:人生几何?一个人一生碰不上几次大震。作为一门以观测性 为主的学科,当缺乏观测资料的时候,真令人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叹。现在是 上天容易入地难,人们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可是能入地几里呢?由于不 可入,所以要了解地球内部的情况只能靠推测透过地表显露出来的信息,而我们对 这些信息的积累和认识又如此之不够,这就决定了地震学的进展不可能很快,至少 在预报方面大大落后于气象学。资料的积累需要数代人的努力,地震学远未达到取 得大突破的时候。   不管怎样,努力仍在不屈不挠地进行。物理学家郝柏林建议地震局能否建立一 套观测系统,随时监测地下的应力分布状况,就象气象学上给出云图一样,从而借 鉴气象预报的经验。地震局的尹祥础研究员根据力学上的加卸载理论提出了一种响 应比预测法。其物理概念清晰,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较好,该方法已成为国内年 度地震会商会上判定下年度地震危险区的重要参考。希腊地震学家提出的通过地下 电磁变化预测地震的VAN方法则是现在国际地震会议上的热门话题。面对地震, 我们应该明了现在的地震研究水平,理解地震预报的难处,增强对经常流傅的“地 震警报”的判断力。尽管现在不能奢谈地震预报(其实人类现在还无法预报的灾害 又何止地震),抗震防灾的准备却不应马虎,准备充份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是确定无疑的。对地震工作者来说,在向公众发布某种预测意见的同时向大家说明 这些结论的不确定性,或给出可靠性的概率似乎要求不为过。 ====================================================================== == 【养生之道】              人体骨骼的保养                            黄易山   我们都会觉得人体的骨骼是最坚硬的架子,永远不会变化,就是人死了,肤肉 腐化了,剩下来的还是一幅硬绑绑的骨骼。其实不然,骨骼在人体中无时无刻都在 不断的新陈代谢中。如果新陈代谢不平衡,骨骼也就退化萎缩。   人的骨头可分长骨及扁骨。长骨就是指手脚中的长骨。扁骨就如头壳。所有的 骨头包含了人体中99%的钙,85%的磷及66%的镁。可见骨骼是人体矿物质 的集中营。除了这些矿物质外,骨骼中还有两种细胞,成骨细胞(Osteoblast)及破骨 细胞(Osteoclast)。这两种细胞不断的在建筑和破坏骨骼,有它们的相互作用,正常 的人体骨骼的新陈代谢才得平衡。   骨的构造像海绵一样有空洞,破骨细胞不时的泄出一些酸性的化学物,将骨头 的钙和磷溶解,就好像在骨骼里挖防空洞似的,四通八达,减低骨胳的密度,使它 变得脆弱,容易破碎、断折,然而成骨细胞则跟在后面修补,把那被破坏的凹洞填 补起来,使骨骼焕然一新。就这样,这些细胞不断的挖挖补补,从生到死.做个不 停。因此平均每五、六年,人体的骨骼就全部更换一次。在年纪轻的成长时期,成 骨细胞比破骨细胞作得快,导至骨骼的成长(Bone formation)比骨骼的萎缩 (boneresorption)来得快,因此骨骼就增长了。到了成年,骨骼的形成和萎缩达到平 衡,骨骼也就不再增长了,但是中年以后,骨骼的萎缩超过形成,骨骼就开始退化 了。当骨头退化,密度就减少,骨质变得脆弱、疏松,不能承受体重,人也慢慢地 就驼背起来。达到一个程度后就容易破裂。妇女月经停止之后,骨的退化比男人退 化更快。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可以说是妇人的病。男人的骨质密度本来就比女 人高,要萎缩退化到破裂的程度,需要较长的时间。   因为人类寿命的延长,当今美国有二千五百万人有骨质疏松症,其中80%是 女性。平均二分之一的女性及八分之一的男性会受到因骨质疏松而引起的骨骼破裂。 虽然骨骼破裂可以弥补,但由于种种原因,20%的病人在骨骼断裂后六个月内死 亡。可见骨骼的萎退对人类生命的威胁有多大。   促进骨骼退缩的原因很多,也非常复杂。先天的遗传基因也有一定的影响。比 如男人的骨质密度比女人高,黑人比白人和亚洲人较不会得到骨质疏松症。吸烟、 喝酒也是促进退缩的原因。荷尔蒙的影响也很大,维他命D和女性荷尔蒙-雌激素 (estrogen)的减少,以及副甲状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的增加都会减低骨骼的重量。 骨骼退化的速度和新陈代谢的速度有密切的关系。新陈代谢快,退化也快,新陈代 谢慢,退化也慢,这也是目前医药研究的目标之一。   骨骼的退缩是老化的一个步骤。虽然骨质疏松症目前无药可医,但是却是完全 可以预防的。只要好好的保养,就可以缓慢骨骼的疏松。就是骨骼已经退化,也可 以用药物使它不再恶化。   其实骨骼的保养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戒烟、戒酒可以减低危险率。骨骼的元 素钙和磷,必须要有充份的补给。平常人至少每天要吃一公克的钙。月经停止后的 妇人每天至少要吃1.5公克。牛奶是钙最好的来源,各种乳酪产物及青菜也有钙, 市面上的钙丸也可以拿来补充。维他命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所以也是不可缺少的。 维他命D在日光下可以充份地在皮肤里产生,而且美国的牛奶都有维他命D的补足。 最有效的保养是运动,特别在年轻的时候,运动可以增进骨量,然而只有负重的运 动才有效,没有负重的运动,比如游泳,对骨骼的没有保养的作用。走路是一种有 效的运动,每天只要走30-40分钟,对身体有极大的好处。妇人停经后,最好 要经过医生检查,以作雌激素补助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因为月经一 停止,雌激素就减少。雌激素有保护骨骼的作用,使它不会退化且保持原状。如果 已经染上骨质疏松症或有微少破裂的现象,目前的医药虽然不能使骨骼回复原状, 但可以防止继续退化,甚至还可以稍微增长骨质。市面上有多种药物,可是几乎 90%的病人可以用双磷药(bisphosphonate)来医治。因为不是每一位病人都可以用它 来治疗,而且还有些副作用,所以必需要遵照医生的指示,并定期检查。               (作者现执教于华盛顿市郊的教育机构) ====================================================================== == 【乡土风味】               漫谈中国特色的酒文化                               老九   五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一字以蔽之的话,不是“仁”,不是“忍”,而应该 是一个“酒”字。翻翻历史,你就知道我们炎皇子孙最喜欢玩的游戏是饮酒歃盟。 诗词文赋,离开酒,很多便不忍卒读。我们一直沾沾自喜的古代“四大发明”里, 实事求是点说,应该是“五大发明”。   先人漏了个“酒”发明,也许是“君子谦谦”,也许是思想还不够解放或想 “留一口”。   最早的酒的发明者是仪狄,还是杜康,关系不大,反正都是自己人,且两位科 学家所处年代相差不远,真想追究起来就象争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一样,未免无聊。杜康的庙像已在文革中毁于一旦,但考古学家们再努把力,挖些 什么酒器出来考证考证,把酒的发明又推前个几千年,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传说当 年杜康酿出芳香四溢的酒后,城乡人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仿佛听到了党的十五 大胜利召开的喜讯一般。从那时起,字典里就多了个!0醉”字。   刚开始,经验不足,容易喝出一些毛病来。象夏商时的领导,就没有意识到 “稳定”的重要性,竟不加管理地放任劳动人民乱喝。民主是空前的,可结果造就 了人民醉卧街头,干群关系日益紧张,社会治安严重恶化,接连祸延几个朝代的 “殷人酗酒成风”之现象。那时的人民还不知道有罢工罢课上街游行一说,否则会 更加热闹可观。凡事一分为二,现在一谈起殷商文化,学者们的眼就要发光,所以 殷人酗酒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亦不可低估。到了周朝,殷鉴不远,始颁酒诰,设酒官, 喝酒开始朝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如火如荼的酒势方有所控制。两汉重科学, 著名全国劳动模范张仲景中医,首创以酒治月经不调,填补了不仅国内而且国外的 空白,做了件为国争光的好事。鲜为人知的是,张医生还拒受病人之红包。一个党 外人士,在万恶的旧社会里,以身作则,真正做到了新社会里很多党员干部心有余 而力不足的事,也算佳话一则。   光阴荏苒,很快到了“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的魏晋狂饮时期,有别 于夏商的是,魏晋主要是知识分子精英们在喝。不用考“托福”,听“美国之音”, 只要闲来无事,会背“离骚”,会喝酒,就可忝在知识分子之列。“挥兹一觞,陶 然自乐”这样的好事,当然只拘限于高干子第,否则全国人民都要知识化,大家只 好喝西北风了。“酒后方知乐”,那真是个令人神往令人陶醉的的年代,“酒鬼”、 “酒徒”,居然都是尊称。其时的气氛,应和五八年“大跃进”时差不多:边喝边 侃,互相攀比,标新立异,出尽花招,惟酒是务的先进个人和单位,也如雨后春笋 般地涌现出来,著名的如“竹林七贤”。“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那 时手里常拎壶酒的,就象现在国内陪着个黄毛蓝眼的老外走在大街上或在美国大使 馆前通宵排队等签证的人一样,会很让普通老百姓羡慕不已刮目相看的。“酒正使 人人自远”,很多酒鬼,虽身为“太子党”,却既无参政议政之心,又不想贪污腐 化,办个康华之类的公司,而是远离权力中心一心一意地泡在酒池里,尚玄远,崇 旷达,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兴旺兢兢业业地添砖加瓦。象七贤里的阮籍和嵇康,首次 大规模地以天马行空的知识分子形像,出现在中国历史上,他们独立特行的崭新人 格,仿佛当代著名学者何新,令人耳目又何止一新,这不能不算酒的功劳。七贤里 的另一酒鬼刘伶,在其“酒德颂”里,把自己对酒的依恋之情,自觉地向组织上做 了忠实的思想汇报。因刘态度诚恳且言行一致,其文很快在无数“酒赋”、“酒赞” 中脱颖而出,成为千古名篇。瑕不掩瑜,刘某的不少酒后恶行劣迹,也成了“名人 逸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唐宋是诗情生酒里,酒进佳句出的年代,虽然酗酒的程度,比之魏晋,稍逊一 筹,但象“张公喝酒李公醉”之类的感人事迹,亦层出不穷。自力更生发明的的蒸 馏白酒技术,使得唐代的酒的质量,又更上一层楼。酒精兑水造假的事,是断不会 有的。那时出差,碰到个陌生人,也不怕蒙坑拐骗,毫无防范之心,着急地“借问 酒家何处有”。与魏晋时一些要美酒不要美女的超级酒鬼不同,唐宋的知识分子大 多两个文明一起抓。顺应“知识就是力量”的历史潮流,青楼里三陪女郎们个个爱 才如命,纷纷以为知识分子服务为荣。某中级知识分子英年早逝,就有一大堆“二 奶”们趴在他的坟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得天昏地暗死去活来,这些充份体现了 国家知识分子政策虽然不一定落实但却深得人心,乃至社会最基层对人才对知识都 有相当的尊重。当时文化知识界的最大牢骚乃怀才不遇和人生苦短,前者因求大于 供,至今是个问题,后者国家领导也一筹莫展。但除此之外,对居住条件工资收入 出国机会等生活待遇,就极少报怨,只要有酒喝就行,因为大家都有“人权就是酒 权”的共识。行行出状元,不少酒侣诗朋,饮中豪杰也在一觞一饮中顺利地被评或 自封上了形形色色的高级职称。象“酒仙”李白,“酒圣”杜甫,“醉翁”欧阳修, “醉户”白居易,一时群星灿烂,争奇斗艳,蔚为大观。个别女作家,也不做淑女, 动辙“把酒黄昏后”,摇摇晃晃,歪歪倒倒,“沈醉不知归路”,真让人羡慕当时 的社会治安环境。一些本应“我为祖国守边疆”的人民子弟兵,也把“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抛之脑后,整天“醉里挑灯看剑”,结果自然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 人征战几人回”了,真是潇洒到了极致!当然也有一些问题。“门前债主雁立行, 屋内醉人鱼贯眠”,因国家银行不愿贷款,便互相借钱买酒喝的社会风气,使得那 时清理“三角债”的任务比现在还艰巨。此外由于酗酒而造成“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种妨碍交通,玩忽职守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不过诸如此类可能会影响党和政府国 际国内声望的阴暗面,还是少说为妙。   “才倾一盏即熏人”,唐宋酒鬼们的酒量比之魏晋,乃是小巫见大巫。酒中仙 李白,喝再多,也是以杯以斗计,不象魏晋的一些暴饮之徒,乾脆放下架子,走下 神坛,直接趴在大锅边喝,连猪也禁不住酒香,芳心骚动,跑来一块喝。人猪同饮, 天人合一,情景之动人不亚于多年后尚在神坛上的主席在天安们城楼接见热泪纵横 的红卫兵小将们的场面。另一写下一大堆酒气冲天之诗文的大酒鬼,时任杭州市副 市长兼党委书记的苏东坡同志,因身处官场,不免有很多应酬。大吃大喝下来,也 终于不堪忍受,某次酒后一气之下,竟把“人间天堂”骂为“酒食地狱”,倘阮籍 和嵇康酒泉有知,怕要笑掉大牙了。不过酒量差些关系不大,重要的是这些酒色之 徒,不顾自己的身心健康,花天酒地醉生梦死里,仍然春蚕吐丝斗酒百篇地无私奉 献。尽管许多诗文因缺少正确的舆论导向,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倾向严重,但仍为 我中华文化,谱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自宋起,还大兴土木,造了无数的酒楼台榭。大家边喝酒,边听卡拉OK,开 了自掏腰包不花公款,也可以大大地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先例。更值得一提的 是,这些酒楼的建筑,完全是在不引进任何外资的情况下进行的。这股基建热此起 彼伏一直持续至明末清初,至国人忽然迷恋上了进口的鸦片为止。洋烟没抽几年, 广东鸦片特区里的中英合资的鸦片馆还没来得及动工,我东方巨龙就已经昏昏欲睡。 随后外患内忧,打完日本人打自己人,自然顾此失彼。本世纪第一次解放后,五花 八门令人目不暇接的运动便源源而来,不愿当右派,大家忙着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之 时,还时时刻刻要警惕一小撮隐藏在党内党外的阶级敌人搞破坏,故精神一直比较 紧张,喝酒的事,自然也想不起来。即便偶而想起,又怕酒后吐真言,只好忍痛割 爱。所以当代知识分子中,舞迷多多,可酒鬼却几近绝迹。这前后一歇,总共歇了 近百年,其后果是几乎造成了我中华文化传统的断层!   第二次解放后,有感于多年的酒盲,张艺谋就借电影“红高梁”,首先大声疾 呼:“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咱的酒,滋阴壮阳嘴不臭;喝了咱的酒, 一人敢走青杀口;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听起来象做红酒广告,实则 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青杀口”已有反叛之嫌,“不磕头”,则明显地与“紧密 地团结在以柯林顿同志为核心的白宫周围”的华府精神背道而驰了,难怪张导的电 影要频频被禁,虽说用春秋笔法来拍电影也非张的发明。直至一位退休老人南巡后, 不少有识之士才真正触及了灵魂,开始意识到酒的重要性,人民也不再心有余悸。 于是,翻线装书查宫庭秘方,引进外资流水线,聘请白发苍苍的造酒权威,连小小 县城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办起了国际酒节。新一轮的喝酒热,方如钱塘江潮, 一浪高过一浪。因此,全面地了解了酒的历史,就很容易理解今天我国广大人民 群众爆发出的对酒的无限热爱之情,就不会忧心忡忡痛心疾首,就不会危言耸听, 重复些类似于“腐败问题,是关系我党生死存亡的问题”这样吓唬小孩子的笑话来。 风光长宜放眼量,我国目前的酒况,虽时而左倾,时而右侧,但醉意已显,还是符 合建国以来几十年如一日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的。尤其令人欣慰的是, 我中华传统酒文化的复兴和发扬光大,甚至广大人民盼望已久的第三次解放,也指 日可待了。   最后,以现代著名诗人艾青同志“酒诗”中的一段与衮衮酒公共勉。怀着对新 生活和酒的满腔热情,艾诗人曾这样地歌颂道:      “她是可爱的,喝吧, 为了胜利!       具有火的性格,喝吧,为了友谊!       水的外形,喝吧,为了爱情!” ====================================================================== == 【人物趣谈】                比尔.盖次与钱                             未明                一.财富指数   比尔.盖次的财富已逾400亿美元,他当然知道如何赚钱。   假设他的钱是从1975年微软成立到现在的二十二年间赚到的,再假设他每 天工作14个小时,那么他每小时就挣50万美元,每秒钟挣150美元。   这也就是说,他若在去办公室的路上看到地上有$500美元,他不值得浪费 弯腰的时间,如果他径奔办公室去工作,他会挣的更多。今年他赚钱赚得更不像话, 从一月到七月,他的财富增加了一百六十亿,也就是说,比尔. 盖次现在看到一 万美元一张的钞票,也不值得弯腰了。如果需要他数一捆钱,就更糟糕了,按今年 的每秒挣两千五百美元的速度,他必需数一千美元一张的钞票,而且还要数的飞快, 才能保证他不至因为花时间数钱而蒙受损失。数五百美元一张的钞票对他来说是很 亏本的一件事情。   这种”不值得弯腰指数”增加很快,在微软刚上市的时候,不值得弯腰的钞票 只是五美元。               二.比尔.盖次元   另一种计算财富的方法是与你挣的钱相比,假设你的财富是十万美元,盖次的 财富则是你的四十万倍。你花十万美元的事情对于盖次先生就像花25美分。盖次 先生和你对钱的概念是不同的。   猜猜你心驰神望的多媒体,233MHZ,高亮度,高清晰度掌上型电脑,对盖 次先生来说是多少钱?一分钱!在加州的好区如Palo Alto的一栋豪宅对盖次先生来 说是多少钱?两块钱!   你可能花一百美元在观看冰球的门票,食物和停车费上,而一百比尔.盖次元 则可以买来整个球队所属的俱乐部。   你花一千二百元能买一张波音747飞机票,而一千二百比尔.盖次元,则可 以买上三架波音747飞机 ---- 一架给他自己,一架给太太,一架给他的宝贝女儿。 ====================================================================== == 【人间杂谈】               偏  见                          莎莎 摘  外国妇女就业,即使与男子做相同的工作,但是人们的看法却不同  他的办公桌零乱不堪:      她的办公桌零乱不堪:  显然他工作很忙,很勤奋。    这是个缺乏条理的人。  他在桌上放了张家照:      她在桌上放了算张家。  奥、有责任感、热爱家庭的人。  哼、她工作时就会想家。  他在与同事闲谈:        她在与同事闲谈:  她马上就不谈了。        女人闲扯起来没完。  他不在办公室:         她不在办公室:  他一定去和顾客周旋了。     她肯定到盥洗室去了。  老办正训他:          老板正在训她:  他会努力改进的。        她不会再化好了。  他与老板共进午餐:       她与老板共进午餐。  他将被提升。          她们一定在勾勾搭搭。  他结婚了。           她结婚了。  他更安心了。          她怀孕后就会辞职。  他将得到一个差的待遇:     她将得到一个较差的待遇:  他会发火吗。          她会哭吗?  他因公出差:          她因公出差:  这对他的事业有好处。      她丈夫会怎么说。  他在别处找了个更好的工作:   她在别处找了个更好的工作  他运气真好。          女人不可预言。 摘自《读者》精华1996年(第三卷) 1997年5月25日 (莎莎 植字) ====================================================================== == 【幽默广场】                 幽默三则                             莎莎 摘 1.贺  信   一个母亲写信给她儿子,祝贺她订婚:“亲爱的儿子,我和你父亲听到这个消 息非常高兴,感到很幸福。我们焦急地等待着你们举行婚礼的日子,感谢安拉恩赐 于你这美好的婚姻。”当而儿子看信时发现这张纸的最后用另一种笔迹写了几句 话:“你妈妈找邮票去了......不要干这蠢事,傻瓜。过单身汉生活吧。” 2.风雪之夜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面包店的老板正准备关门,这时,来了一个人,他要 买两个甜卷,老板感到十分惊异:这种天气居然还有人为了两个甜卷跑出来一趟。   “您结婚了吗?”他问。   “当然结婚了!你想,我妈能在这种天把我赶出来吗?”那人答道。 3.学问难成   初学造句的小朋友,常有意想不到的字句出现,现举数例:      难过───我家门前的大水沟很难过。   如果───罐头不如果汁营养丰富。   天真───今天真热,是游泳的好日子。   十分───妹妹的数学只考十分,真丢脸。   从容───我做事清情,都是先从容易的做起。 摘自《读者》精华1996年(第三卷) 1997年5月25日 (莎莎 植字) ====================================================================== == 【社团活动】           ********************************************        在日中国科学技术者联盟97年度会员交流大会        ********************************************                               寿国梁 提供    在日中国科学技术者联盟(ACSEJ)将请中国驻日大使徐敦信先生、作「中日 两国领导互访后的中日新关系」、「中国政治经济情势剖析」及「对在日中国科学 技术者的期待」为主要内容的特别演讲、同时将请有关专家作相关领域的讲演和信 息交流报告。大会期间还将召开联盟会员大会、总结联盟活动,讨论修改联盟章程, 改选增选联盟理事、以进一步做好联盟的工作。最后、将召开联欢交流恳亲晚会以 促进在日中国科学技术者之间的交流。请有兴趣者勇跃参加。   时间:1997年12月7日(日曜) 签到时间 13:30   地点:东京都文京区后乐1-5-3      日中友好会馆(本馆)2Fホ─ル   交通:JR、有乐町线、东西线、南北线饭田桥驿步行5分      丸の内线后乐园驿步行5分   费用:500日元(小食品、饮物)   问询电话:03-5828-1251(高学明)        0298-52-9152(朱亚峰)        03-3484-8759(寿国梁)     Email:shou@yozan.co.jp 当日问询电话: 030-233-6858           *******时间进程表********** 2:00~ 特别演讲   中国驻日大使徐敦信先生 2:45~ 邀请演讲        1. 参加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后的体会 (赵中振博士)        2. 人遗传子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朱亚峰博士)        3. 东南亚金融风波和尖端金融商品 (张光平博士)        4. 看不见的宇宙竞争的真正目的 (张辉博士) 3:45~ 信息交流        1. 在日中国人企业家及企业家联谊会 (杨克俭博士)        2. 日本传统医药现状编集工作及体会 (戴昭宇博士)        3. 联盟上海访问团的准备情况 (杨金宇氏)        4. 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及协办 (朱亚峰博士)        5. 参加辽宁省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后的感想 (曹东辉博士)        6. 日中关系与在日华人新动态 (予定题目:蒋丰编集长) 4:45~ ACSEJ会员大会        1. 联盟年度活动总结        2. 联盟章程修改方案        3. 联盟理事选举投票 5:15~ 联谊交流会   同时请专家设法律谘询台·保健谘询台和计算机谘询台为大家服务 ====================================================================== == 【读者来信】 Dear Sir, Just now I received an email on freeing Tibet (Attached file) As a Chinese, I felt very angry because they are telling a rumor and doing a thing harmful to our motherland. As a famous newspaper in Japan, I think you are capable of doing something. For example, we can ask for signing from everybody in Japan and publish it or mail it to Cliton. What we want is to ask American to stop what they are doing. I am sure 99.9999% of Chinese will support this campaign. And through it Dong Bei Feng can earn world-wide fame. A Chinese ====================================================================== == 东北风 责任编辑:朱红兵 新闻摘要:周 毅 校 对:孙醒寒 崔伯杰      主 编:杨克俭   本期网页制作:吴 健 关 阳   订阅请寄:comc-gb-request@come.or.jp (GB版)        comc-jis-request@come.or.jp (JIS版)   并请在Subject栏注明:subscribe   (停订地址同/Subject栏:unsubscribe) ====================================================================== == ◎华声和语 :COM日语周刊 ◎网络技术文摘:COM中文电脑技术讨论组、不定期刊 ====================================================================== == COM编辑部总编:刘 轶     网络维护:钱 飞、吴南健、吴 健、横山隆志     电子信箱:com@come.or.jp WWW http://www.come.or.jp/ FTP ftp://ftp.come.or.jp/pub/com或ftp://cnd.org/pub/e-pubs/dbf BBS NIFTY SERVE 中国论坛(GO CF)MES8, LIB2 ====================================================================== == ★诚至感谢阅读本刊★衷心欢迎来稿来函★--COM编辑部(com@come.or.jp) ====================================================================== == 《东北风》是由志愿者团体COM编辑部非营利编辑发行的综合性杂志。本刊的稿 件主要来自读者投稿和摘自海内外中文刊物。本刊的任何稿件均不代表编辑或编辑 部的观点。除了用于营利目的,本刊的内容可以转载、印刷及转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