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电脑通讯(双周刊·日本)·★·★·★·   ■ ■                                  ■ ■            东   北   风             ■ ■                                  ■ ■        ◆◆◆ 邓小平逝世专辑(1) ◆◆◆        ■ ■                                  ■ ■    1997年2月21日发行  1994年12月27日创刊   ■ ■                                  ■ ■ COM(China Online Magazines)编辑部出版 ■ ■■■■■■■■■■■■■■■■■■■■■■■■■■■■■■■■■■■■ ======================================================================== 本期目录(com/c1997/02b-gb.txt) ======================================================================== 最新消息● 伟人胸怀●邓小平同志的亲属致江总书记并党中央的信 中华儿子●总设计师心中的中国形像.................孟祥杰 小平思想●邓小平的两个形像...................小熊编译 时事分析●邓小平逝后的国内形势及中美关系............钱飞编译 时事分析●日本中国问题专家谈邓小平去世对中国政局的影响....村木毅编译 世界评论●各国首脑对邓小平逝世的反映.............项元整编译 外国反应●日本政界、财界对邓小平的功绩给予高度评价......村木毅编译 经济综述●金融市场无惊无乱..................孟祥杰编译 经济动态●邓小平去世与日本经济界动态速报............袁方编译 伟人生涯●邓小平生平事迹 伟人佚事●桥牌技术一流&喜欢天伦之乐等四则 哀悼小平●上海全市沉浸在悲痛之中,但各项工作正常运行.......许丽卿 哀悼小平●香江呜咽悼邓公...................阿炳 利言 天地同悲●陨星坠落惊天地 ======================================================================== 【最新消息】 ☆新华社20日正式发表了邓小平遗属给江泽民和党中央的信。信中转达了邓小平 生前关于葬礼方面的嘱托。他希望火葬,并将他的骨灰散入大海。在夫人卓琳和五 个孩子的这封连名信中,除表示感谢外,也希望:不搞遗体告别仪式;追悼会在遗 体火化后举进;捐献角膜和解剖遗体供医学研究;按小平的遗愿将骨灰散入海里等 等。 ☆我国外交部20日表示,已决定从20日起至25日为服丧期间。 ☆邓小平治丧委员会第二份公告说,邓小平追悼大会将于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 会堂举行。届时将有党政军领导人及包括故乡四川省在内的各界代表万余人参加。 由江泽民致悼词。并将实况转播大会内容。上午10点全国所有的列车、舰船、工 厂等将鸣笛三分钟,主要机关将下半旗致哀。 ☆据每日新闻20日速报,邓小平逝世后,北京新华社发表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 族人民书》、《邓小平同志治丧委员会公告》和《邓小平同志治丧委员会名单》。 其形式级别和毛泽东主席同格。但没有《全国各地举行追悼仪式的通知》、《中央 军事委员会关予陆海空3军进入1级战备的命令》和《中央委员会给各省、直辖市、 自治区党委的紧急电报》等文件。 ☆新华社报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官兵在表达对邓小平去世的哀悼之 情的同时坚决表示听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 ☆据读卖新闻20日速报,邓小平同志治丧委员会以主任江泽民为首、共460人 组成。其中包含有元中共中央主席华国峰、但没有赵紫阳前总书记。 ☆据报导虽然邓小平的丧事给原定工作日程安排造成多种困难,但全国政协八届五 次会议和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将按原定时间举行。 ☆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20日早上悲痛地表示,「一国两制」概念创造者无法一偿 宿愿,亲眼目睹香港在7月1日后实行一国两制,实在令他感到十分难过及悲痛。 他深信在邓小平奠下的良好基础上,香港在廿一世纪将更繁荣安定。 ☆据综合报导,台湾行政院、陆委会和外交部20日发表正式新闻稿赞扬邓小平推 动大陆经济改革开放,并对他的家属表示慰问。另一方面,李登辉没有公开谈话, 不过,总统府由秘书长黄昆辉发表简短新闻稿,向邓小平遗属表示慰问。 ☆香港各传媒20日大量报导邓小平逝世的消息,除刊登、播报新华社发布的消息 外,许多报纸还出版了特刊、专辑,用大量文字和图片介绍邓小平的生平事迹,并 通过社论、评论颂扬邓小平的历史功绩。无线电视也在凌晨2时14分作出特别报 导并播出哀乐。报纸虽然比平时迟面市,却很快就被香港市民抢购一空。 ☆世界各国领导人对邓小平逝世纷纷表示哀悼。美国总统克林顿对邓小平去世感到 悲伤,形容他是「过去二十年世界舞台上一个杰出人物」。克林顿发表声明说邓小 平是中国决定与美国关系正常化的背后动力。他认为,邓小平于79年访问美国, 为中美两国的迅速合作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鲁平在20日下午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时说,昨日 距离香港回归日剩下131天,“正当大家都殷切的盼望着他老人家能够亲眼目睹 这一伟大时刻来临的时候,他却去世了,消息传来时,我们感到极大的悲痛。 ☆为赶在20日报导邓小平逝世的新闻,我国的主要报章都延迟至下午才发行。电 视台和电台方面,自20晨起,便在新闻时段重复播映和播放讣告的内容和哀乐。 20日的中央新闻联播,除了重播讣告、治丧委员会名单和公告外,也访问了百姓 及官员对邓小平逝世的反应。 ☆政府表明,在20日至25日的服丧期间,我国金融市场将照常营业。 ☆日本产业界20日表示,邓小平去世后我国政府也将继续实行开放政策,日本不 会改变进入中国市场的计划,也不担心中日贸易会动摇。据日本大藏省的贸易统计 (速报)表明96年中日贸易总额比前年增加了7.9%,达624亿美元,仅次 于日美贸易。对华贸易赤字为186亿美元,连续3年皆为日本的最大赤字国。 ☆日本外交部官员20日说,日本和中国因邓小平的逝世而推迟了预订本周末在东 京举行的安全会谈。这次会谈将是两国就本地区外交和安全问题交换意见而举行的 第四次安全会谈。 ☆韩国官员20日说,关于朝鲜黄长烨叛逃事件的谈判因邓小平的逝世而暂停。这 位官员认为,中国和韩国有着一样的传统,就是不要在人家办丧事时前去打搅。他 说推迟讨论这个问题对黄长烨的命运如何不会有影响,因为他不会很快就离开北京。 他还表示,在葬礼结束后,可以加快谈判的进程。                  (本栏编辑:赵风济,矶野礼々,侯 波) ======================================================================== 【伟人胸怀】           邓小平同志的亲属致江总书记并党中央的信   江总书记并中央:   近来小平同志病重,作为他的亲人,我们的心情十分沈重。我们知道,中央的 同志们都很关心小平同志,也与我们一样,已开始考虑有关后事安排。   小平同志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向来达观,关于他的后事, 近年来曾对我们多有交待。为了体现小平同志一生的追求和信念,完美地完成他人 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根据他的嘱托,我们提出如下意见:   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小平同志历来主张丧事从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符合 他的看法。   二、追悼会在火化后举行。骨灰盒以中国共产党党旗覆盖,上方悬挂体现小平 同志精神面貌的彩色照片,以表达庄重肃穆的气氛。   三、家中不设灵堂。   四、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供医学研究。   五、不留骨灰。根据小平同志本人的意愿,把骨灰撒入大海。   小平同志毫无保留地把毕生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我们希望,我们为小平同志 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既能体现小平同志的精神本质,又能以最朴素和最庄严的方式 表达我们的哀思。   以上当否,请予考虑。                          卓 琳暨子女                              邓 林 邓朴方                              邓 楠 邓 榕                              邓质方                           1997年2月15日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 ======================================================================== 【中华儿子】            总设计师心中的中国形像                                  孟祥杰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直接论述国家形像、民族形像的有12处之多。在此, 谨向读者简单介绍总设计师的有关论述。            ☆民族形像的三次改变 一、新中国的建立“改变了中国的形像”──“中国人站起来了”   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和香港知名人士时指出:“鸦片 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里,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侮辱中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立后,改变了中国的形像。”之后,在1987年4月更具体地指出:“中华人民 共和国建立以来,确实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这主要表现在“中国人站起来了”。   他指出:“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成了世界著名 的东亚病夫”,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欺负中国的列强,总共大概是十几个,第一 名是英国,比英国更早,强租中国澳门的,是葡萄牙。从中国得利最大的则是两个 国家,一个是日本,一个是沙俄,在一定时期一定问题上也包括苏联”。   他认为,“算历史帐,日本欠中国帐是最多的”,“单是死人,中国就死了几 千万”。掠取中国领土最多的则是沙俄,“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的中国土地, 超过150万平方公里”。   他强调,“使中国人站起来的,不是蒋介石,而是共产党,是社会主义”。 “中国今天的形像,不是晚清政府、不是北洋军阀也不是蒋氏父子创造出来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中国的形像。” 二、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形像”──“中国活跃起来了”。   如果将第一次改变归纳为“救中国”,第二次改变则是“发展中国”。   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 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 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得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得状态。这种情 况迫使我们进行改革。”   邓小平主张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所谓“政策的重新选择”,就是 “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以及其他“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中 心点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 转到各方面的改革”。   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有自己的亲身经历,眼睛是雪亮的。过去 吃不饱,穿不暖,现在不仅吃饱穿暖,而且有现代化用品,人民是高兴的。”   他经常用与民同乐的笔调记述国家、民族形像的新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后,五年多的时间确实发生了非常好的变化。我们国家的形像变了,国内的人 民看清了这一点,国际上也看清了这一点。”   他欢欣鼓舞,“人民生活确实好起来了”,“全国面貌大不相同了”,“一片 兴旺景象”,“光景一年比一年好”。   他把这些变化归结为:“改革开放使中国真正活跃起来”了。 三、现代化建设将赋予中华民族“富强、民主、文明”、“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 林”的崭新形像   邓小平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希望,经常描绘中国到下世纪中叶的美好前景。他 说:“从1981年开始到本世纪末,花20年的时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 就同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到1000美元。在这个基础上,再花50年的时 间,达到人均4000美元。那意味着什么?就是说,到下一个世纪中叶,我们就 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一个15亿人口的国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是了不起的事情”。   “如果从建国起,用100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发达国家,那就很了 不起!”   邓小平一再强调,“现在人们说中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对一些外宾说,这 只是小变化。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可以说是中变化,到下世纪中叶,能够接近 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   他确信,“中国人既然有能力站起来,就一定有能力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 林。”             ☆树立中国的三个形像 一、“要给国际上、给人民一个改革开放的形像”。   这是邓小平自1989年后再三强调的。他指出,对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大 方向、大政策,“国际上担心我们会收”,“人民担心我们会变”。“我们要做几 件事情,标明我们的改革开放不变,而且要进一步地开放”,“进一步把开放的旗 帜打出去”。   他强调,“要组成具有改革开放形像的中央领导班子,使人民放心”,“中国 一定要有一个具有改革开放形像的领导集体”,中国“要给国际上、给人民一个改 革开放的形像,这十分重要”。   邓小平认为,“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改革开放是中国发 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不坚持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 是死路一条”。   他告诫全党,“根本的一条是改革开放不能Diu”,“重要的是不要把中国 搞成一个关闭性的国家”,“再就是绝不能重新回到过去那样,把经济搞得死死 的”,“如果走回头路,只会回到贫穷落后状态”。   他总结道:“改革不搞争论”,“开放不能关门”。 二、要努力造就“经济大国”的形像。   邓小平强调,“中国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大国是人多,土地面积大,小国 是发展中国家,还比较穷”,“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小国,又是名副其实的大国,联 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算一个”,这标明中国“现在已经是政治大国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不长的时间内将会成为一个经济大国”。   所谓的“经济大国”,就是“把落后的中国变成发达的中国”,“把一个贫穷 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实现“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   他说,“我们有我们的责任,要对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负责,要发展经济,使 他们生活得更好”。   他告诫国人,“不要吹,越发展越要谦虚”,“中国现在不称霸,即使将来发 展起来也不称霸”,“如果十亿人的中国不坚持和平政策,不反对霸权主义,或者 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自己搞霸权主义,那对世界也是个灾难,也是历史的倒退。” 三、“给国际国内树立一个安定团结的形像”。   邓小平指出,“要让外国人看到中国是稳定的,如果搞得乱七八糟,一盘散砂, 那还有什么希望?过去帝国主义欺负我们,还不是因为我们是一盘散砂?”   他强调,“中国正处在特别需要集中注意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中国要实 现四个现代化,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必须有领 导有秩序地进行建设。”如果国内局势混乱,“外国资金也不会进来了,我们在这 方面控制严一些,不会影响外商来投资,恰恰相反,外商会更放心”。   他说,“要放出一个信号,中国不能乱”,“稳定压倒一切”,“一切导致中 国混乱甚至动乱的因素都要排出”。   他相信,“只要领导集体是团结的,坚持改革开放的,即使平平稳稳地发展几 十年,中国也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 【小平思想】              邓小平的两个形像               ──改革开放和坚持原则                                小熊 编译   翻开1988年出版的那本〔邓小平影集〕,可以看到邓小平的两张截然不同 的照片。一张是戴着风流的鸭舌帽,两手插在上衣口袋里。一旁注着:“巴黎留学 时代的邓小平。十六岁”。想必是摄于1921年前后,照片整体上流露着一种 “改革开放”的气氛。   与出生于乡村的毛泽东相比,邓小平的老家相对比较富裕。受到来自四川省省 会成都的都市气息熏陶,少年时代的邓小平毫不犹豫地踏上了留学巴黎的旅途。   巴黎的生活使得邓小平大有所获。目睹着工人运动的兴起,邓小平也亲身参加 了示威游行。也就在这时他和年长六岁的周恩来相识了。   在另一张照片上,邓小平剃着短平头,目光严峻。摄于52岁就任党总书记时。 俨然一付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反对民主化的“坚持原则”的神态。   邓小平从巴黎留学回国后就投身于革命。23岁的那年夏天与毛泽东结识,想 不到竟与之较量终身。当时毛泽东还未在共产党内掌握实权,却已革命激情澎湃。   邓小平和毛泽东两人意气相投,关系日渐密切。邓小平在和毛泽东一起参加的 革命活动中学到了“党中央”存在的绝对意义。这张照片上的邓小平正是毛泽东路 线的忠实实践者。   在此以后,在邓小平身上可以说“改革开放”和“坚持原则”的形像交替出现。   在1950年代末的中苏论战中,邓小平“坚持原则”的形像令人难忘。他严 厉地批判苏联赫鲁晓夫为修正主义。为此,当他从莫斯科返回北京时,毛泽东特意 赶到机场去迎接。然而,围绕着经济建设的方针,两人意见逐渐相悖。邓小平提出 了允许农民拥有自留地等的农业改革方案。在工业方面也提出要讲究利润。这些路 线方针的不同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混乱。   在中国政治的象征性舞台天安门广场上,邓小平的两种形像轮番出现。   在1976年的第一次天安门事件里,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旗手,成为 民众希望的象征。当时,他对用大字报来批判政府也是抱宽容的态度的。在北京西 单的“民主墙”上,可以看到不少对邓小平的赞辞。   然而,在1978年邓小平掌握实权后,对民主化就不太理解了。与胡耀邦, 赵紫阳两位接班人的对立,据说也是发生在民主化问题上。   1989年6月发生了第二次天安门事件。邓小平从坚持原则出发,导致了流 血的结果。   第二次天安门事件后,世人无不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进程至少会延缓10年。 但是,仅仅在二年半后的1992年初,邓小平亲访经济特区深圳,号召要进一步 促进改革开放。以此为契机,西方资本大量进入中国。由此可见邓小平对改革开放 是如何地不遗余力。   邓小平因时因地地发挥“两个形像”的作用,其中始终融贯着“注重实利”的 原则。“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的邓语录家喻户晓。除此以外类似的例子 并不少。   1978年邓小平访日时,钓鱼岛的归属问题成为焦点之一。邓小平提出“让 下一代去解决”,表现了他的现实精神,使众人为之首肯。   此外,作为最高实权家,既不任党主席,也不当政府首脑,恐怕也是“注重实 利”的结果。   1980年北京郊外的工厂里曾挂起过邓小平的照片。不由令人想到莫非邓小 平的神化活动也将开始?实际上却并没有全面展开。   毛泽东去世数年,邓小平评之为“七分成绩,三分错误”。今后,人们将怎样 评价具有“两个形像”的邓小平呢?             (原载《日本经济新闻》1997年2月20日晚刊) ======================================================================== 【时事分析】           邓小平逝后的国内形势及中美关系                                钱飞 编译   邓小平的逝世无疑地将第三代北京政府将要面临的考验摆到了历史的桌面上来, 同时,中国将真正地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中国将面临那些实 际问题,改革开放政策和经济现代化路线能否得到维持,是全世界所关注的重要问 题。               ☆国内形形势   虽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中国人的向心力已经不断地削弱,但人们相信 新一代的北京政府将会继续维持邓小平的基本治国路线。为了继续维持共产党的一 党制,依靠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必不可缺。在这一点上 包括保守派的元老们在内的党内意见基本上得到了统一。然而,由于通货膨胀,腐 败,经济相差悬殊,失业,治安恶化等日趋严重,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负面问题 不容乐观。在纠正党内腐败问题上,邓小平的接班人江泽民虽然曾率众揭发了北京 市干部的贪污受贿问题,以此来确立自身的威信,但在抑制权利斗争的问题上,江 泽民并不具备足够的力量。地方政府的脱离中央领导倾向,少数民族的独立要求都 是新政府所面临的不安材料。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集体领导体制能够圆滑地 治理国家的先例。   经济发展与政治路线的对立,是江泽民政府所要优先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江 泽民体制下的北京政府目前将以安定团结为主要目标,继而推动经济成长。随着在 党政军各方面都具有绝对威信的邓小平之逝世,中国政权之权利结构将会出现很大 的变化。从目前来看,能够动摇政局的事件之出现可能性很低,因天安门事件失脚 了的赵紫阳等人的复出,不到万不得已时几乎无望。但仍可以相信,随着天安门事 件的最大当事者邓小平的故去,对事件的再评价将会出现新的机遇。与此相比,江 泽民体制所更加关注的莫过于这些年来的经济高度成长所带来的各种负面问题。城 市居民的小市民化,以及贫富不均,阶层分化的蔓延给城市居民所带来的不满有增 无减;农村荒废耕地的扩大,农民的大量城市流入问题日趋深刻。贫困阶层与金权 阶层的矛盾对立亦愈演愈烈。   在对台问题上,由于台湾在国际社会上的存在感呈现增长势头,邓小平的逝世 是否会给两岸统一大业的实现带来负面影响?邓小平的逝世也许会给台湾的独立提 供一种加速机会,但从北京政府一贯坚持的对台政策来看,今后也不可能承认“两 个中国”的事态存在。因为,如果出现了这种事态,台湾的独立将会助长西藏等少 数民族的独立倾向。               ☆中美关系   美国克林顿政府对于邓小平之逝世虽然表面上表现冷静,但又同时又招集政府 内外之亚洲,中国问题专家,紧急研讨中国形势和相应的对策。克林顿政府今后4 年的主要外交课题将是,如何面向21世纪树立稳定的中美关系。为此,克林顿将 于今年秋季访问中国。   1972年由尼克松的戏剧性访中所建立起来的中美关系,随着美国政府之变 更几度出现动摇。其主要原因仍是围绕台湾在内的“两个中国”之问题,和从70 年代末由卡特政府所提出的人权问题。卡特政府的副总统在北京对人权问题表示忧 虑时,曾遭到北京政府以人口问题为理由的反问。对于拥有12亿人口的国家来说, 北京政府认为,解决几十万人民的温饱问题比解决一个人的人权问题更让人忧心。 而当时提出这种论点的正是已故邓小平。   1993年上台的克林顿及其政府,在其第一任期的4年内在对华关系上表现 更加明显。就天安门事件,克林顿曾批判前总统布什的对华政策过于软弱,但在 1994年,却又不得不将人权问题与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相分开,使得通商不致 受到人权问题的束缚。进入1995年,随着美国政府给台湾总统李登辉的因私访 问签发入境签证问题,导致了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使中美关系出现了有史以来的 波折,美国政府的一部份高官也不得不承认当时的措施过于冲动,是某种意义上的 外交政策上的失败。现在的克林顿政府已经充份意识到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并早 就开始对邓小平逝后的两国关系的控制充满信心。对华问题专家阿尔弗莱德·威廉 姆氏也曾表示“美国已早经开始与中国的现政权进行沟通,邓小平的死不会给中美 关系带来任何负面影响”。本月19日,就邓小平的逝世,克林顿政府对外发言人 也重申“希望中美关系能够继续遵循邓小平所铺设的基本路线”,并表示“相信中 国政局不会出现异变,美国的对华政策也不需要做任何修正”。   随着邓小平的逝世,由尼克松毛泽东·周恩来所拉开的本世纪中美关系的帷幕 已经降落。目前,克林顿政府正在推行其“积极参与政策”,通过广泛的对话与经 济交流谋求将中国导入亚太地区的政治及经济体制。邓小平逝后的中国政局虽然将 影响到整个美国的亚洲政策及世界战略思维,但能够使克林顿政府感到乐观的是北 京政府的最近表现。   在邓小平卧病的过去的一个星期内,曾发生了北朝鲜政府高官的政治避难事件, 北京政府的冷静对应使克林顿政府感到了安心。   问题是美国的对华贸易逆差已经出现将超越对日贸易逆差之兆头,经济之一体 化将先行于政治思维。对此,美国将向中国要求什么,如何诱导中美关系,将是第 二期克林顿政府所面临的重要外交问题之一。今后,从长远来看,以江泽民为首的 北京政府维护内外稳定,继承邓小平路线,将会对中美两国带来最大的共同利益。 从近期来看,将于今年5至6月裁决的对华最惠国待遇更新问题,7月的香港归还 问题将成为焦点,江泽民的新领导班子的对应将会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 【时事分析】        日本中国问题专家谈邓小平去世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村木毅 编译   时事通信20日报导了2位日本中国问题专家的谈话,内容如下: ◎民主化,紧急加速的可能性   ──立命馆大名誉教授山口正之(经济学专业)   以武力镇压了1989年天安门事件的邓小平氏的死有可能更一步地促进中国 的民主化。中国的年轻官僚们具有美国的留学经验,他们对民主主义也有充份的理 解。   而且,改革开放的政策增加了更多的工人,劳资争议也将增多。开放政策把各 种各样的情报传入了中国,言论发表也会更加活跃。民主化的条件已经有所具全, 什么时候都有可能产生民主化运动的高潮。赵紫阳氏的势力也还在担任党的要职, 这股势力的反击也有可能,如果江泽民体制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将有可能引 起政治上的混乱。 ◎南北政治势力平衡瓦解的可能性   ──东京国际大学教授小林多加士(现代中国论专业)   被保守,革新两派双方所信任的邓小平氏之死,将会对现在以江泽民主席为中 心保持在微妙的平衡之中的中国南北双方的政治平衡,带来瓦解的可能。一方面经 济发展显著的沿海部和发展速度较慢的内陆部的差距正在扩大,另一方面新疆维族 地区的分裂活动以及台湾海峡等地区的情势也有所紧张。可以想像,即将到来的香 港回归也将给南北政治势力的平衡带来严重的危胁。如何把握「开放」和「紧缩」 之间的分寸对中国政府来说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 【世界评论】          各国首脑对邓小平逝世的反映                               项元整 编译   19日,法国总统希拉克在给邓小平夫人的唁电中指出,“在本世纪,还没有 一个领导人能象邓小平那样给一个巨大的社会带来如此深刻而决定性的变革”。邓 小平年青时曾留学法国。法国是西方最早承认中国的国家。希拉克将在今年五月对 中国作正式访问。   20日清晨,韩国总统金泳三向国家主席江泽民发来唁电表示,“邓小平不仅 是给中国带来变化和希望的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世界史上掀开崭新一页的历史性的 领导人”。   19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就邓小平去世发表声明。克林顿在声明中表示,邓小 平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者,他通过1979年的访美为美中关系的改善和扩大 创下了基础”。“由于邓的功绩中国在国际政治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 声明还提到,中国“在政治稳定,在经济上开放,人权和法制受到重视,成为安定 的国际秩序中的一员,将给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带来巨大的利益”。   20日清晨,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就邓小平去世发表谈话。谈话提到对邓小平 去世“深感悲痛。邓小平不仅有力地推进了以改革开放为内容的中国现代化政策, 而且还在日中两国的友好关系的发展上留下了很大的功绩”。   19日,1974年起任首届美国驻中国办事处主任的美国前总统布什就邓小 平的去世发表声明。声明提到“邓小平的无数的功绩将在今后几十年里不断开花结 果”。   19日下午六时三十分,美国国务卿奥尔波拉特和英国外交部长进行会谈,正 谈到香港问题时,消息传来邓小平去世。在会谈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奥尔波拉特提 到“邓小平是历史人物。他在美中关系正常化上发挥的作用将不会被忘记”。席间, 英国外交部长表示,邓小平提出了香港的“一国两制”政策,为归还香港打通了道 路。他认为,最近二,三年邓小平的健康恶化使得“中国的政治经济改革有所影 响”。   19日晚,英国首相梅杰就邓小平去世发表声明。声明中提到,“邓小平引导 中国获得了今天的经济成就。他提出了“一国两制”这一充满想象力的构想,促成 了归还香港的谈判”。   1989年5月访华,通过和邓小平的会谈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前苏联总 统戈尔巴乔夫19日晚上,在莫斯科电台发表悼念谈话。他认为,邓小平是“中国 的改革之父”,不拘泥于意识形态上的问题,代表了中国共产党里的改革势力。并 说“邓小平的命运和我非常相近”。   港督彭定康20日发表声明,对邓小平逝世表示悼惜。港督形容邓小平是近年 中国现代化及对外开放的总工程师,后世人将视他为历史性人物,他的“一国两制” 构思有助达成中英联合声明,从而为香港1997年后的稳定繁荣奠定了基础。   泰国等东南亚联盟各国对邓小平的去世都冷静对待,都一致认为,由于邓小平 因高龄早已退位,以江泽民总书记兼国家主席为中心的“邓后体制”事实上已经确 立,目前邓小平的去世对中国的政局不会带来什么大的变化。 ======================================================================== 【外国反应】         日本政界、财界对邓小平的功绩给予高度评价                               村木毅 编译   22日清晨,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发表了谈话,对邓小平氏的逝世表示了深切 的哀悼。桥本龙太郎提到:“邓小平推进了以改革·开放政策为主的中国近代化政 策,而且在日中友好和平条约的缔结等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协作关系的发展上留下 了伟大功绩”。   与此同时,桥本龙太郎首相在提到今后的中日关系时表示,“良好的日中关系 不仅对亚洲·太平洋地区十分重要,而且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定越来越重要。我将 和中国的领导人互相协作,坚持为日中友好关系的长期的、稳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 努力”。   日本财界人士切实而严肃地考虑邓小平的逝世,将其比作“在中国历史上开拓 了一个时代的巨人之死”(日本商工会议所稻叶兴作会长)。但是,多数人认为 “邓小平所推进的改革开放路线已经稳定,接班人问题和日中关系也不会发生很大 的混乱。”   日本经济团体连合会丰田章一郎会长对邓氏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今 天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邓小平实行的改革开放路线上”,并认为“邓小平死后, 中国的基本方针也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将得到继续发展。”   关于中日关系问题,丰田会长认为“邓小平路线已经得到落实,日本经济界将 受到的影响可能不会太大。在日中之间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方面的信赖也会保持 下来。中国已经形成了以江泽民国家主席为中心集体领导体制,以确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路线不会有很大的更变。” ======================================================================== 【经济综述】               金融市场无惊无乱                               孟祥杰 编译   综合日本通讯社及报纸的报导,一代伟人邓小平的逝世,没有引发亚洲国家及 地区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的混乱。   20日的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的比价维持在124日元比1美元左右,没 有出现人们常说的“一旦东方发生危机,便抛售日元抢购美元”的问题。这主要取 决于中国在世界上已经树立起了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的形像,人们并不担心因为邓 小平逝世,中国会出现混乱。   在中国大陆、金融市场及金融机关象平常一样开展营业,上海的证券交易所人 称,“毫无暂停营业的计划”,深圳的证券交易所负责人也明确表示,象平常一样 营业。在北京,股民在进行交易的同时,称赞今日股票市场的发达,是邓小平的功 绩之一。   20日的大陆、香港及台湾股票市场,在短时出现下跌后立刻出现大幅度上升, 当天点数上涨305点,创今年以来第二大日涨幅。台北的股票市场也较前日上涨 了21点。尽管上海的B股指数稍微下滑,但深圳的B股指数上升了1.2%。人 们在得知邓小平的逝世的消息后,并没有对大陆的经济发展失去信心,而是在一定 程度上是解除了人们几年来对邓小平健康的不安,这也反映出民众对江泽民主政的 信赖。   20日的曼谷股票市场,没有发生从台湾、香港转移资金流入的问题,感觉不 到邓小平去世对市场的什么影响。   美国的纽约市场和英国的伦敦市场,也没有出现任何波乱。   尽管有人曾担心邓小平的去世,会对金融市场带来影响,事实证明均为杞虑。   因为世人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安定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会改变, 中国经济是充满希望与魅力的。 ======================================================================== 【经济动态】          邓小平去世与日本经济界动态速报                                袁方 编译 ◎20日共同通信经济新闻速报 ──元新日铁社长斋藤谈邓小平   在建设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前的1978年秋,邓小平访问日本,并参观了有最 新设备的新日铁在千叶的君津制铁所。当时,已故稻山嘉宽会长和我陪同邓小平参 观了无人工场,他问:“今天工场休息吗?”   邓看了君津制铁所后,对我讲“一定要在中国建立同样的工场。”我当即表示 “建比君津更好的工场。”此后我多次访中商谈在中国建设钢铁公司的事宜。随着 设备的扩充和效率的提高,中国的年粗钢生产量很快超过1亿吨。从中可以看到邓 小平的魄力。   新日铁公司,通过与中国的钢铁贸易,有机会接触很多中国领导人,包括已故 的周恩来总理,更领略了推进中国现代化的「邓大人」的风格。   89年11月,天安门事件以后访中时,正值欧米扩大对中经济制裁,李鹏总 理对我讲:“日中两国大约用了30年才回复外交关系。如果日本也追随欧米等国 对中进行制裁,那么两国关系修复还要30年。”我想这是邓小平的指示,所以回 国后就向当时的海部首相转达了。此后,对中借款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邓小平对日中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邓的逝去对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来说是个 巨大的损失。 ◎20日时事通信新闻速报 ──日本产业界冷静对待邓小平逝世   对于邓小平的逝世,日本产业界普遍认为“由于邓小平的影响力近年变得小了, 所以他的逝世不会造成混乱”,“以江泽民国家主席为中心的体制也不会有大的变 动”。在经济方面则认为,“中国的经济政策不会改变,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日 本的政策也不会变化”。   中日间的贸易额一直在不断的增加,1996年输出入合计约6百24亿美元, 首次突破6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米国的贸易国。另一方面,日本企业的对中国 投资也在增加。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的报导,94年日本向中国的投资额与前年相比 增加了50%,约44亿美元。95年上半期比前年同期增加62%,约30亿美 元。但随着政府撤消对输入机械·设备的免税措置,以及对外资企业的优待政策的 修改,“投资的重点将由大量投资转向要求高质的投资段阶”。 ◎20日读卖新闻新闻速报 ──邓小平去世,改革政策的决定可能会变慢   改革·开放路线的推进者邓小平逝世后,国外部份企业担心外资导入政策可能 会后退,经济政策的决定也会变慢。   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经济持续高度成长。去年后半年外货诸备超过一 千亿美元。改革·开放政策作为“建设丰强的中国”的动力,基本不会改变.但鉴 于国有企业受到的竞争,冲击,去年开始外资优待政策有削减和撤废的倾向。随着 国营企业改革的进行,“可能会加速削减和撤废对外资企业的优待政策”。   与沿海地区相比,投资环境较恶劣的内陆更需要引进外资,邓小平氏的逝世, 可能造成内陆地区引进,利用外资的速度变慢。最近,在四川省成都、重庆、湖北 省武汉等地区,日本银行和公司相续开设事务所,三和银行和三菱商事也准备在重 庆开设事务所,均对以后的经济政策表示关注。   为加盟世界贸易机关(WTO),国内政策的调整会对以后的中日二国间经济 协议带来何种影响也成为关注对象。 ======================================================================== 【伟人生涯】               邓小平生平事迹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生于1904年8月22日,四川省广安县 协兴乡牌坊邓村人。 ◇少年时代◇   1911年接受私塾教育并进入新式小学读书,学名邓希贤。   1918年底在四川重庆进入留法预备学校,学名邓希贤。   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就读于法国百恩斯中学。年仅16岁。   1922年在法国克鲁梭钢铁厂工作,同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青年时代◇   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青年团旅欧支部的领导。   1925年因五月三十日发生「五卅惨案」因声援上海工人遭法国警察通缉而 逃往莫斯科。   1926年随冯玉祥自苏联返国,并于九月任中山军事学校政治教官。   1927年在上海与张茜元结婚,改名邓小平,同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29年12月和1930年2月,同张云逸、韦拔群、李明瑞等人在广西 先后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分别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   1931年妻张茜元因难产在上海去世,八月邓调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 共瑞金县委书记。   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者斗争、撤 职、下放,是为邓小平生平“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同年6月,被临时党中 央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是为“第一起”。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抗日战争◇   1935年1月参加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抗日战争时期,创建 太行、太岳、冀南等抗日根据地。   1936年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1938年1月调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 长倪志亮、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该师是中共抗日的主力师之一(另两 个师为林彪的115师和贺龙的120师)。   1939年8月与浦琼英(卓琳)在延安结婚,时年邓三十六岁,卓琳二十四 岁,彼时卓琳自抗大毕业,在邓小平领导的北方局妇女促进会工作。   1941年9月长女邓林诞生。   1944年4月长子邓朴方诞生。   1945年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政 委、华东局第一书记等职。 ◇国共内战◇   1947年次女邓楠诞生。同年与刘伯承一起率军强渡黄河,挺进中原。   1948年,任总前委书记,与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了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 (又名徐蚌会战)和渡江战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出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 ◇建国初期◇   1950年1月三女邓榕(又名毛毛)诞生。   1952年8月任政务院(中国国务院的前身)副总理。   1954年「高、饶事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秘书长,国防委员会 副主席。   1955年4月在「七届五中全会」上,与林彪一起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6年9月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政治局 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1957年9月在毛泽东发动的「反右」运动中任辨公室主任。 ◇60年代◇   1963年7月5日,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中苏会谈。   1963年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落”。随 后全家在文革中骨肉分离,邓本人被下放到江西劳动。 ◇70年代◇   1971年9月13日,林彪外逃失败,邓两次写信给毛,承认错误亦要求出 来工作。   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起”。   1975年1月~1976年4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参谋长。   1976年周恩来去世当年四月五日发生天安门事件,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毛 泽东提议,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职务,保留党籍,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落”。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是为邓小平 之“第三起”。同年恢复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准许知青回城和异地夫妻团聚。   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 结一致向前看”,被会议确定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方针。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 时期。同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当年的风云人物。   1979年1月28日邓访美,中美关系正常化。二月爆发对越自卫反击战。 提出坚持社会主义的“四项基本原则”。 ◇80年代◇   1980年以农业改革入手,策划中国的改革开放。9月,辞去国务院副总理 职务。11月,华国锋正式下台。   1981年6月,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1981年主持和指导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毛 泽东做了“三分过,七分功”的盖棺定论。   1982年9月,在当选为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和「国民所得翻两番翻(4倍增)计划」   1984年1月24至26日,为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济证明,我们 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2月22日,首次提出了“两种制度”构想。发 表关于香港回归的中英共同宣言。   1987年1月,胡耀邦被解任。11月在第13次党大会上辞去中央委员。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1989年5月,会见戈尔巴乔夫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   1989年11月9日,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1月13日,会见 1989年度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这是他会见的最后一批外国客人。 ◇90年代◇   1990年3月21日,辞去国家中央军委主席,是为邓小平的最后一项公职。   1992年初南巡,发表了举世瞩目的“南巡讲话”,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 年,动摇不得。10月第14次党大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2年12月29日,被英国《金融时报》推选为“1992年风云人 物”。   1993年6月4日,被世界桥联和北美桥联授予世界冠军金牌奖和主席最高 荣誉奖。   1993年1月春节在上海向市民拜年。12月13日,视察上海浦东。   1994年2月除夕在上海和陈云分别露面,电视台播出。在中南海观赏国庆 烟花,相片于隔年由官方公开发表。   1997年2月19日逝世于北京。        (援引资料:《联合早报》《星岛日报》《每日新闻速报》) ======================================================================== 【伟人佚事】           ◎桥牌技术一流   众所周知,邓小平最喜欢打桥牌,而且也是一名桥牌高手,他的牌技被誉为达 到世界水平。国际桥牌“精准制叫牌法”始创人之一、屡获世界桥牌赛冠军的美籍 华裔女名将杨小燕亦曾说:“中国领导人打桥牌技术很高明,邓小平就是桥牌高 手。”虽然有些恭维,但邓小平于81年获得“桥牌世界奖”则显示邓的技术得到 国际桥牌界的肯定。   邓小平说:“唯独桥牌的时候,头脑才能充份休息,练习方面,打桥牌最好, 你的脑筋是否迟钝,一打桥牌马上就明白了。”邓在“退休”后则有更多闲暇跟牌 友做这种“练脑活动”了。   邓的“牌友”亦多是高层官员,据说他们亦是邓小平“智襄团”成员,主要包 括万里、丁关根、温家宝等。在邓小平健康未恶化前,他们每星期会面一至两次, 每次打完桥牌后,邓总要跟牌友谈国家大事,而他亦是听的时候多。不知是否邓对 他的牌友十分了解及信任,以致丁关根和温家宝等人同邓混熟后,都纷纷升官了。   除了打桥牌外,邓小平还是一名超级足球迷,其“球龄”相信是国内少见的。 据邓的幼女邓榕透露,邓小平是于70多年前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迷上足球的,为了 看一场足球赛,他甚至卖掉自己最心爱的外套来换取一张球票。   当然,做上“开放改革总设计师”后看球赛方便多了。90年墨西哥世界杯足 球赛,邓小平便从不错过任何一场现场直播的球赛,并将赛事录下来,赛后同邓朴 方研究。   94年的美国世界杯,虽然邓小平已年届90高龄,但邓榕向外界透露,在比 赛期间,邓小平观看了50场直播的赛事(大部份是在北京时间凌晨一时左右举 行),余下的两场则观看了录映带,虽然这个说法有点夸张,一个90多岁的老人 通宵达旦看足球赛长达一个多月是不可思议的,但「中国日报」90年便证实邓观 看世界杯,并希望中国足球早日走向世界。   邓小平对运动的兴趣相当地广泛,除足球外,他也很喜欢玩篮球、登山、游泳 等,他说:“身体健康,大概是因为我喜欢游泳。”八十年代后期,他还同妻子卓 琳、女儿、外孙等到大连度假,每天享受90分钟的海浴。 ◎「猫论」、「摸论」最经典   邓小平的女儿邓榕曾说过,他父亲的人生道路太曲折,太长,要把他的一生非 常清晰地写出来是非常难的一件事。但正因为邓小平一生的坎坷经历以及在政坛上 的几次大起大落,邓小平身上不仅充满中国希望,而且也保留中共政坛残酷斗争的 缕缕伤痕。   邓小平是位深具个性的人物,他既有传奇经历,也有让人不可理喻的行为;他 既有伟人的气魄,也有不敢面对事实的记录;他既有善良的一面,同时也有绝不手 软的一面。通过如下一些有关邓小平的小故事,或许或多或少地可看出邓小平的个 性所在。   1993年9月下旬,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在香港透露,他父亲每天饮一杯黄 酒。由于饮酒是邓小平一生很少的几样嗜好之一(抽烟、打牌也是其嗜好),因此 当他在「文革」下放到江西劳动改造时,他夫人卓琳便想尽辨法在任合情况下都替 他弄一些酒。   粉碎「四人帮」之后,虽然当时邓小平人在北京,但他并未出来工作,当他知 道这普天同庆的消息之后,便拿出茅台酒一口气喝了27杯。   这位最终改变了中国命运也改变了中国历史的退而不休者当时痛快地说一句: “要把绝世的内乱一口喝完!”   由此可见,邓小平对「四人帮」是深恶痛绝的,但当他真正地掌握政权后,在 否定「文革」和「四人帮」的问题上,他的最低防是要维护毛泽东的尊严,并以此 来保护共产党的领导不受威胁。   邓榕94年3月8日在日本说:“文革以后,大家都对文革深恶痛绝,那个时 候我父亲站出来说正确评价毛泽东,不能一概否定。这一点他提出来有非常深远的 历史意义。因为他知道,如果否定毛泽东的全部,就等于否定中国革命的近代史, 否定共产党的历史。” ◎「白猫黑猫」的故事   邓小平一生有「两论」,即「猫论」和「摸论」,所谓「猫论」就是「不管白 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所谓「摸论」就是「摸石头过河」论。邓小平的 「猫论」并不是最后一次掌权之后才提出来的,而是早在60年代初就大肆进行鼓 吹了,文革时,江青控诉邓小平的「十大罪状」,其中一项就是「白猫黑猫」论, 江青说,“1962年,邓小平在国内外阶级敌人向我猖狂进攻的面前,竟然提出 包产到户和分田到户的主张,带头刮起了『单干风』,说甚么『不管白猫、黑猫, 能逮耗子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明目张胆地为农村发展资本主义鸣锣开道,是他 和刘少奇妄图实现资本主义复辟的一个大阴谋。”其实邓原话是这样的:“现在最 重要的是粮食问题。只要能增产,就是单干也好。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 好猫。”(1962年,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的讲话)   邓78年主导中国的命运之后,再次用「白猫黑猫」论来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 据说退休后的邓小平还专门请一位著名的画家替他画了一幅《双猫图》挂在家中。 据到过邓府的人士称,在邓小平家中挂的那幅他特别喜爱的《双猫图》中,一只猫 浑身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透亮。两只猫一前一后,缓缓欲前,那两 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十分惹人喜爱。在《双猫图》的上方有行题辞:“不管白猫黑 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   据说这幅《双猫图》是邓小平83岁时,一位被誉为「江南猫王」的画家赠送 的。邓小平得到此画后,爱不释手,让家人悬挂起来,以便经常欣赏。        ◎喜欢天伦之乐   虽然邓小平在政坛上三次大起大落,但他与毛泽东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有一个 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一点毛泽东却没有。有位哲学家说过,一个人心地善良不善良, 只要看看他对孩子的态度便可清楚。同皇家的父不父、子不子的冷酷关系相比,邓 家却充满了春意融融的天伦之乐。邓小平极爱孩子。他称孩子们的闹声为「最好的 音乐」,从不觉心烦。他亲自动手给瘫痪的儿子邓朴方洗澡,乐于听从儿子要这要 那的瞎指挥,似乎是一种安慰和享受。   著名摄影师吕厚民曾说:“看邓小平跟朴方的情景,我才正真明白了甚么叫父 爱,那实在是用话讲不清的,只有用心才能感觉到……。”邓家两周一次的家庭会, 邓小平只要在家一定参加,不在家也要请王秘书代理。餐桌是全家的一个聚会点, 老少四代人,坐满两大桌,这也是邓小平身心愉悦的时刻,总要带了那种富有魅力 的微笑点点人头,发现缺了那个孩子一定要不忘关照留菜。当年他出国访问回来, 从舷梯上走下,一眼看到了孙子外孙女,便把那些正经礼貌的政府官员丢在一边, 独个儿大步走去,将他的「第三代」一下子举上空中,接着又有声有色地亲一口。 使那些厌烦于官场古板拘谨的外国记者们立刻沸腾起来。   由此可见,邓小平与毛泽东的最大不同就是邓在处理政坛上的政治斗争时,比 毛泽东多了一点人情味,其中包括公审林彪、四人帮团夥、华国锋下台等,皆摆脱 了毛泽东时代,「往死里整」的方法。在治国理念上,邓倾尽全力去发展经济,解 救逾十一亿的中国百姓脱离贫困。但邓却不允许任何向政权挑战的言行出现,无论 是86年的反自由化,还是89年动用武力镇压学生运动,为了捍卫领导权,邓小 平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原载《星岛日报》2月21日,袁方提供) ======================================================================== 【哀悼小平】        上海全市沉浸在悲痛之中,但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许丽卿   邓小平逝世的消息传到上海,虽然上海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但各方面 工作仍正常运行。   目前正在召开的上海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和上海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也照常进 行。   据上海电视台报导,昨天在上海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会场,市长徐匡迪和与 会代表在会前起立默哀,对邓小平的去世表示哀悼。        ◎缅怀邓小平对上海倾注的心血   在分组审议会上,许多代表情不自禁地深情缅怀邓小平的丰功伟绩,以及他对 上海发展倾注的心血。   在浦东代表团的讨论现场,市人大代表周家庆边流泪边说:“邓小平是改革开 放的总设计师,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他说,邓小平殷切期望上海能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目前所看到的变化, 每一样都离不开邓小平的关心。   市人大代表胡炜说:“邓小平连续7年到上海来视察,都到浦东来考察,他对 浦东的改革开放,有20多次专门的论述,为浦东的开发开放指明了方向。”   他认为,浦东7年来的发展,正是沿着邓小平指引的方向在前进,而今浦东的 开发已经成为上海综合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   上海的一名市民在受访时表示对邓小平的去世感到悲痛,他认为,不管在中国 国内还是在世界上,邓小平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我认为他对中国将来仍然具 有很大的影响。”   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建设总指挥朱志豪说:“邓小平对上海的建设非常关心, 他尽管离开了,我们一定要按照他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做好 自己的工作,加快建设步伐,以实际行动怀念他。”   另一方面,据报导,昨天上海市人代会的书市共准备了近20多种有关邓小平 的图书及画册,它们成为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作人员选购的热点。在短短的 两三个小时内就售出200多本。   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新闻文化处受询时指出,上海市的一些大型活动将 照常进行,一些外国领导访沪的活动也预料照原定计划展开。   负责人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接到任何取消有关活动的通知。”不过, 一切娱乐活动则全部取消。        ◎临时取消开幕礼,外国企业表示哀悼   据了解,一些外国企业在上海的开幕礼也临时取消,以示对邓小平的哀悼。另 外,上海新加坡人俱乐部原本在今天举行的庆元宵活动也临时取消,据会长王裕丰 表示,这样的决定是为了表示对邓小平崇敬的心情。他也认为,邓小平的去世,对 新加坡人在上海的投资不会产生影响。   一些外资企业如德国、日本和台湾公司负责人在受询时表示,他们在上海的投 资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台湾商人说:“三四年前还比较担心,因为中国新的领导班 子还没定下来,现在接班人早已确定,而且经过时间的考验,这个班子已经稳定下 来,所以现在邓小平的去世,不会给中国政局带来太大的变化。”                      (原载《联合早报》2月21日) ======================================================================== 【哀悼小平】            香江呜咽悼邓公                                阿炳 利言   香江在哭泣,香江在哀悼。   中国一代伟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香港各界同胞无比尊敬的邓小平先生逝 世了。噩耗传来,港九到处沉浸在深深的悲哀之中。   今天一清早,香港市民就从电台、电视台惊闻邓小平逝世的消息。稍后,香港 所有的报纸,都在一版和重要版面,有的还出“号外”,突出地报导邓小平逝世的 消息,还图文并茂地介绍邓小平的生平和事迹。   在上班的路上,在闹市和商店,随处可见收听、收看广播和电视的人们;在街 头巷尾,市民拥向报摊,争购当天的报纸。市民们默默地收听、收看、阅读着新华 社发表的有关邓小平逝世的消息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 中央军委的《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心中无限悲痛,他们以各种方式,向 他们崇敬的人表示哀悼……   凌晨两时许,邓小平逝世的消息公布不久,新华社香港分社就接到市民打来的 电话,他们用沉痛的声音,向这位伟人表达深切的悼念!6时后,打来的电话一个 接一个,络绎不绝,他们中有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士,有各社会团体,有港事顾问、 区事顾问,有香港市政局议员,有外国驻港领事馆人员,还有内地来港留学和工作 的人员。他们高度赞扬邓小平的丰功伟绩。一位香港市民在电话中说:“邓小平先 生使中国走向世界,‘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铺垫了基石,我们衷心 爱戴他。”还有的市民表示,应该举办隆重的悼念活动,购置最好的花圈,表达对 邓小平先生的深情爱戴。   下午3时正,新华社香港分社正式开放邓小平灵堂,接待各界人士的吊唁。在 此之前,香港许多市民自发地来到新华社香港分社门口,排成队,等待着送花圈和 吊唁。他们身着黑色西服,戴白花黑纱,有的手持鲜花,慢慢地步入庄严肃穆的吊 唁大厅。   全国政协副主席安子介、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香港临时立法会主席 范徐丽泰来了,港督彭定康、布政司陈方安生等港府官员来了,徐四民、李嘉诚、 邵逸夫等知名人士来了,香港中资机构和各社会团体负责人以及各国驻港总领事也 都来了。吊唁的人士,一个个,一队队,怀着悲痛的心情,向邓小平遗像鞠躬,表 达对这位港人拥戴的邓公的悼念之情。   傍晚,香江已万家灯火,短短的一天就要结束,然而送花圈、吊唁的人流还缓 缓而来……   一代伟人,永垂不朽!邓公,永远活在600万港人的心中。                 (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月21日) ======================================================================== 【天地同悲】           陨星坠落惊天地   据报导,本月15日夜,山东省菏泽地区降下一场陨石雨, 耀眼的亮光伴随着 巨响,十分壮观。   陨石雨发生在当晚约11时25分,据菏泽市等地目击者称,最先看到天空中 出现几道刺眼的亮光,夜空随即变成桔红色,接着就听到像冰雹击打地面的“劈叭” 声,而地上如同放烟花般落下的花朵瞬即消逝,再后是听到打雷般的闷响。   事后有关人员在现场搜集到数十块陨石,最大的重约2公斤多。整个过程未发 现人员伤亡。   据悉,这次陨石雨降落的范围之广,声音、光亮之强是不多见的,紫金山天文 台专家称是建国以来我国境内降落的第五次陨石雨。 ======================================================================== 东北风 责任编辑:侯 波 校对:徐 挺,方学芬     主  编:侯 波     订阅请寄:comc-gb-request@come.or.jp(GB版)          comc-jis-request@come.or.jp(JIS版)          并请在Subject栏注明:subscribe          (停订地址同/Subject栏:unsubscribe) ======================================================================== ◎华声和语:COM日语周刊 ◎网络技术文摘:COM中文电脑技术讨论组、不定期刊 ======================================================================== COM编辑部总编:徐 挺     网络维护:钱 飞、吴南健、横山隆志 电子信箱com@come.or.jp WWW http://www.come.or.jp/ FTP ftp://ftp.come.or.jp/pub/com或ftp://cnd.org/pub/e-pubs/dbf ======================================================================== ★诚至感谢阅读本刊★衷心欢迎来稿来函★__COM编辑部(com@come.or.jp) ========================================================================   《东北风》是由志愿者团体COM编辑部非营利编辑发行的中文总合性杂志。 所刊载的文稿主要来自读者投稿和摘自海内外中文刊物。本刊所载的任何稿件均不 代表编辑或COM编辑部的观点。非营利目的的转载,印刷及再发送本杂志的文章 可以自由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