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原载《中华新闻报》2000年10月13日) “基因皇后”身披“皇帝的新衣”? ——对“陈晓宁带回三大基因库”新闻事件的调查 张晓家 “三大基因库”的热炒与冷看 爱看新闻的读者,一定对8月20日及随后的一周里,关于“美籍华人科学家 陈晓宁将‘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价值尚无法估量的三大基因库’搬到了中国” 这一消息,还有着很深的印象。当时,国内几乎所有的主要媒体都连续以显要位 置对这条科技新闻做了报道。一家报纸在报道的开始是这样写的:“8月19日晚 10∶30,当刚从美国归来的陈晓宁教授小心翼翼地将一片片活体基因板放入-86℃ 的冰箱中时,世界三大基因库正式落定中国,也标志着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掌 握最顶级基因技术的又一个国家。” 8月25日,陈晓宁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暨学术报告会。会上,她将“三个 基因库中最大的一个”,即人类基因组BAC文库,“无偿赠送给国家人类基因组 北方研究中心”。于是对陈晓宁的报道又掀起了新一轮高潮。陈晓宁也因此被媒 体报道为“世界生物科学界顶尖级人物”、“基因皇后”、“现在的身价价值5 亿元之多”。 但8月24日的北京晚报发表的《陈晓宁带基因库回国是商业炒作还是科学研 究?》一文,却开始透出一丝与大多数报道不和谐的音符。该文称,当记者深入 采访时发现,不少学者对此反应冷淡,“这一事件的发布和运作全部由北京博宁 基因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晓宁的丈夫汪海 涛直言,“这就是商业炒作”,“这样操作完全符合新经济时代的经济运作规 律”,“到香港创业板块上市是博宁公司的第一个目标”。读者开始从这篇报道 中嗅出了些异味。 9月12日,科学时报发表文章《陈晓宁带来基因库之后》,对这一新闻事件 完全不同的声音开始浮出水面。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披露了互联网上对陈晓宁带 回三大基因库的意义的不同观点,并刊登了由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在美国密歇 根州立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的方是民(笔名方舟子)执笔的《关于“陈晓 宁带回三大基因库”事件的公开信》。 与此同时,中华读书报发表了方舟子的 《是商业炒作而不是科学研究》,进一步对这一事件的真相进行了揭露。但相对 于刚开始时铺天盖地的称颂声,这些声音毕竟显得很微弱。 互联网上的声讨与混战 事实上,最早的批评和大多数的批评声音基本上来自同一个地方——方舟子 和他主持的“新语丝”网站。用方舟子自己的话说:“ 自从去年4月份率先在网 上批判‘法轮功’邪教以来,新语丝网站还没有像最近这样热闹过。”总结起来, 批评的声音主要集中在三点:1陈晓宁带回的三大基因库到底价值几何?2将 人类基因组BAC文库捐献给国家到底是“爱国壮举”还是“欺世盗名”?3对陈 晓宁的宣传是属实还是吹捧?批评者认为,这些基因库对中国基因工程的研究和 应用是有益的,但其价值和作用很有限。它早已在国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广泛应 用,也可在市场上买得到,其价值绝非“无法估量”,更不是“世界上独一无二”。 而捐献的所谓最大的一个基因库——人类基因组BAC文库,事实上是三个中最不 值钱的一个库。他们又列举证据,证明陈晓宁“并非世界生物科技界顶尖人物”, 认为陈的学术地位不高,不但仅得硕士学位,而且自称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 副教授职位,实是挂名的“附属副教授”,她出任主席的“北美中国医学遗传协 会”是自己在1997年才创立的组织,而著名的遗传学期刊都未刊登过她的文章。 对于来自各方的批评声音,9月5日回到洛杉矶的陈晓宁在接受美国当地中文 媒体采访时表示非常气愤。陈晓宁说,携带基因库回国完全是为了发展中国基因 研究的需要,并没有什么特别目的。中国媒体夸大其辞的不实报道,对她已经是 一种伤害,但是在中国法律不健全,她不能告媒体。她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 们会理解他们的行为对社会、对中国的贡献。对于此次赠送给中国的三大基因库 将来是否会用于商业运作,陈拒绝回答,表示她对商业炒作的事情不感兴趣。 在这期间,“新语丝”网站上关于“陈晓宁事件”的争论,基本上处于一种 硝烟弥漫的状态。批评、痛斥陈晓宁欺骗行为的声讨自是连绵不绝,而为陈辩护 的也不乏人在。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一闹得沸沸扬扬的新闻事件,国内生物学界的科学家 基本没有什么反应。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科学家说,在人类基因组测序已 接近尾声的时候,居然还有媒介炒作此事,“而且为了争得新闻效应,可以不顾 科学性,我为新闻媒体的世风日下而感到可悲”。“我并不否定三大基因库有其 科学价值。但是,打个比方吧,十几年前克隆到一个基因,很可能在美国《科学》 杂志上发表文章,然而现在很容易克隆到基因,当然也可以发表文章,但只能发 在三流四流的杂志上。” 新闻背后的声音与反思 在国内对“陈晓宁带回三大基因库”进行报道的媒体中,科学时报连续发了 多篇质疑性报道,异样的声音使得该报显得很孤立。从头至尾负责此报道的李虎 军、赵彦两位编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起典型的新闻炒作,各报发的新闻 稿多是脱胎于博宁公司的宣传材料,报道中引用的专家的话都是博宁公司提供的, 而且有的还是该公司的顾问。 李虎军说,在这新闻背后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的 力量,如果没有网络媒体的介入,结局可能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二是对于自身的 失实报道,基本上没有媒体想到去更正,到目前据说只有一家媒体登了一封读者 来信算是做了一下澄清,公开发表声明致歉的一个没有。 记者通过电子邮件对这次“陈晓宁事件”的另一主角方舟子进行了采访,他 在回信中认为,“陈晓宁事件”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在此之前已有,到近日 也还可见到类似的新闻炒作,比如南开大学杨池明对疯牛病研究的“重大突破”、 武汉苏洪国的“酒变油”发明等,值得中国的新闻界对如何报道科技新闻,做一 次深刻的反思。 对此他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在报道最新的科学成果时,不要轻信当事人的说法,而要有起码的怀疑 态度。科学界有一句名言,值得新闻界借鉴:越是特别不寻常的声称,越需要特 别确凿的证据。 二、要多向不同的专家询问,尽可能获得、报道不同的意见。 三、了解一点科学界的惯例。按惯例,重大的科学成果,都是要经过几名同 行匿名鉴定、在权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以后,才有可能获得承认的。那些绕开了 正常的学术渠道,抢先发布新闻,试图引起轰动制造声势的科学成果,应该警惕。 四、注意区分科学成果和商业炒作。 “陈晓宁事件”的背后有一个博宁基 因公司号称已吸引了两三千万元的投资,“杨池明事件”则声称已有美国和台湾 地区的财团表示了投资的意向,“苏洪国事件”则吹嘘已接到两亿多元的订单。 五、尊重科学界的主流意见。诚然,科学界的主流观点最初都是少数派的观 点,但这种从少数到多数乃至被一致接受的转化,全都是在科学界内部自己完成 的。科学界有自我完善、改进的能力,有关科学问题的争论,应该留给科学界内 部自己解决,外来的干涉(包括新闻界的“打抱不平”),只会起到阻碍作用。 记者也与博宁公司公共关系部副主任李丹先生取得了联系,他认为陈晓宁女 士将基因库带回国,国内媒体纷纷报道是应有之意。至于个别报纸与网站有不同 的观点,见仁见智也要允许别人说。对于批评的声音,李丹认为需要澄清的是, 虽然同是搞生物科学研究的,但研究的领域愈高愈具有局限性,就如同都住在一 个门洞,邻里之间互不认识也是很正常的。对于记者提出的其他问题,他表示由 于公司负责人不在,未经授权不便表明公司的态度。 就在记者发稿之前,中科院院士、著名生物学家邹承鲁及美国华盛顿大学神 经科学副教授、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饶毅发表了联名信。在信中,两位 科学家写道:“我们不是不知道公开自己意见的后果,但如果对类似的过分炒作 视而不见、缄口不言,我们担心必将损害中国科技界的形象和长远利益。为了科 学的声誉和自己的良心,我们不得不泼上一杯冷水……” 两位学者同时还对陈晓宁“世界顶尖级生命科学家”的头衔提出质疑。“对 于著名科学家或顶尖科学家这样的称谓,国际上虽然没有书面定义,但有一定共 识。根据陈晓宁公开发表的论文(总共4篇),和国际生物科学界的惯例,我们难 以理解:为什么有人认为她进入了科学家的行列?” “把在国外商业公司可以买到,或向有关实验室免费可以索取的基因文库, 拿来做举国瞩目的献宝,是不是会有损留学人员的形象?是不是对中国新闻界的 愚弄?是不是对得起人民?”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