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科学现场 科学素养谁关心 2006年04月05日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周欣宇 清华大学主管科研的副校长康克军曾遇到过一件好玩的事。 一次,他所在的实验室,几台电脑染上了病毒,在老师和学生们议论着如 何杀毒时,被几个正在施工的工人听到了。当天下午,康克军左等右等工人都不 来,只好让学生打电话去催,工人师傅们总算来了,但每个人都戴了一个大口罩 ——原来,他们误以为师生们议论的计算机病毒有可能让他们染上疾病。 这件事让康克军记忆深刻,在中国科协不久前召开的“科学技术传播及学 术研讨会”上,他以此为例,感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实在太重要了!” “科学技术传播及学术研讨会”是为了配合国务院此前刚刚发布的《全民科学素 质行动计划纲要》召开的。《纲要》提出,争取实现全民科学素质的大幅提升, 到2010年,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到2020年,达到主要 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 据报道,1989年,加拿大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4%。1991年, 日本为3%。1992年,欧共体为5%。美国在2000年时,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 平的比例已经为17%。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为制定此次纲要,有关部门采用招标的方式,先后动 员了近200名专家学者,确定了来自北京大学等11个研究机构的21个研究团队承 担研究任务,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调查研究。所有课题都双管齐下,由两个课题 组并行研究。这是国内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首次大规模的集中研究,旨在为全民科 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完成后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课题研 究论文集》共758页,厚厚的一大本。 纲要公布后,水波不兴,有报纸评论:连一向闻风而动的各路媒体对此都 没有什么太多的报道。“在全国科技大会余热未消……‘两会’内外又都在热议 科学技术创新、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充满热望的氛围中,为什么这个十分重要 的‘行动纲要’竟像坐了冷板凳无声无息,岂非咄咄怪事!” 与《纲要》颁布相比,更为沉默的是2005年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结果。这个由中国科协主持,每两年一次的调查始于1992年,1996年之后停滞了 5年,于2001年重新恢复。调查显示,2003年我国公众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 达到1.98%,比2001年的1.4%增长了约0.6个百分点,比 1996年的0.2%提 高了约1.8个百分点,出现了逐步增长的趋势。但这次迟迟没有公布结果的原因, 据有关人士透露,是2005年调查的数据与2003 年相比不增反降。在国家下大力 气推动公民科学素养建设之际,调查结果若果真如此,确实令人沮丧。 孙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2002年开始参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 计划”课题研究,所担任的课题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 训”。 根据她的研究,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惟一拥有“科普法”的国家,还曾多次 以政府文件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仅以上世纪90年代为 例,就有 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 1995年《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2000~2005年科学技术普及纲 要》等。从制定文件的量级和频率来看,中国政府对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视程度在 世界上无他国能及。 孙诚发现,也正是因为政府的“重视”,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存在 着公共性、工具性、政治化、计划性、组织化、直线型、强制性等八大教训。科 普活动开始时轰轰烈烈,但过程简单,操作不能落到实处,末尾草草收场,造成 资源的浪费而实际收效甚微。 她认为,科学素养的提高是点点滴滴渗透在普通公众的日常生活中的,她 举了自己亲历的一件小事:一次,一些中国科学家陪同联合国专家参观南方一个 村庄。这个村子是科学家的一个实验基地,当地茶农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取得了 很好的收成,科学家们也很满意实验结果。但在观看茶农采茶时,一位联合国专 家却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不告诉采茶的妇女要带上手套呢?未经处理的叶片上 带有农药,可能会对妇女的健康和她们的后代产生潜在的影响。” 孙诚感慨:“我们在传递给农民致富的技术时,往往忽略了向他们传授安 全生产的知识。这种有利劳动者自身安全的常识传播,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 哪怕一个小村庄只有50人受益也是成功,这才是科学素养建设中“以人为本”的 真谛。但大多数时候,人们却忘了这一点,更喜欢轰轰烈烈的形式。 她在日本考察期间,发现居民社区都开设“公民馆”。“公民馆”的工作 人员是国家公务员,由政府出资,开设图书馆、讲习班等。“公民馆”的功能随 着时代变迁发生着变化,由上世纪50年代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期间的就业技能培 训,变为现在的修身养性,传播最新的科学进展信息等。 在孙诚看来,想让公众直接从某个政策或规划中受益,必须配合切实可行的 项目、经费和人员队伍,“否则就会与以前一样,一阵风刮过就完”。比如,能 否保证科技场馆、博物馆定期向公众免费开放,哪怕每年只有一个星期,公众也 会记住,并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 周程博士,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 计划制定工作专家组成员。他向记者介绍了美国一家民间机构所作的统计,在20 世纪90 年代增长最快的10种职业中有8种需要科学和工程教育的背景。即使是家 庭妇女,如果不懂科学技术,也适应不了现代的生活。今天,妥善处理日常生活 中的饮食、吸烟、接种疫苗,或者居家的安全问题,无不需要对其背后的科学、 技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最低层面,是人人必须知晓的科学 常识,其次是应该掌握的基本科学原理和方法,最上层则应是科学的社会和文化 意义。 他认为:“在科学日益社会化,社会日益科学化的今天,基本科学素质如同 阅读写作能力一样,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不具备这些基本素质,虽然不至 于无法生活,但生活受困会是很经常的事。” 2003 年“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课题组副执行组长李大光,目前是中科院研 究生院社会科学系教授。他当时所做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发达国家从18岁开始 科学素养水平最高,一直到60岁以后才开始缓慢下降。日本的曲线基本平稳,从 小学时起到60多岁,对科学的了解情况没有太大的波动。而我国的情况是,18~ 29岁之间,科学素养水平非常高,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但一过30岁,就“像 坐滑梯一样”直线下降。可见,“我们的社会还不是个知识型的社会”。 他介绍说,美、英等科技强国主要是靠科学家团体在做科技传播工作,经 费主要来源于基金会,普及什么,传播什么,由科学家说了算。美国著名的 “2061计划”,就是由美国科学技术促进会推出的。二战后美国公众科学教育和 科学素养水平急剧下降,于是两个科学家向政府提出报告,建议赶紧提升公民科 学素养。其后,100多个科学家包括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参与了文件的修改, 推出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一书,并以此为蓝本,搞了一系列实施性的文 件。现正在美国8个州进行实验,一旦实验成功,将编制教材,并在全美推广。 现在,每天有400多名科学家和教育家在做这件事,包括星期六和星期天。编写 教材-实验-修改-再实验。从幼儿园4年级,一直到16岁都将按此进行科学教 育。媒体在科学传播中也可以采用其中的知识和体系。 李大光认为,在我国一些比较落后的地方,科学素质建设主要还是技术普 及,以促进生产力为主。在发达地区,开始出现了被发达国家普遍接受的“公众 理解科学” 的模式。他表示:“公众理解科学中强调的科学素养不仅是指对科 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参与决策的能力。比如,2005年圆明园防渗漏 工程事件导致公众第一次有权参加环评听证会。吉林化工厂有毒物质泄漏事件将 公众的知情权急速提升到社会意识层面。2006年初,国家公众参与环评议程的决 定终于出台等等。 除了正规教育,经济发展和媒体发展,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最主要动力。 各种传媒就是最好的科普通道。在李大光参与主持的调查中,86.2%的中国公 众相信从电视上获得的科技信息,其次是报纸,达到67.3%。相比之下,美国 公众只有6%依靠电视、4%依靠报纸获取科技信息。 中国的电视科技节目并不少,但往往不是纯粹的科学节目。李笑称,通常的 模式是,“一个地方闹鬼,经过一番调查,发现不是鬼”,这不是纯粹的科学节 目,而是介于娱乐和科学文化之间。这跟中国电视节目的末位淘汰制有关,制作 人首先要考虑的是保证节目的收视率。他举例英国BBC4频道,其中“今夜星光” 的科学节目,从二战后开播一直持续到现在,主持人叫派崔克·莫尔(Patrick More),从年轻时一直干到80多岁,就在那里讲天文,收视率极高。“其实,科 学内容是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李大光说,“是任何有影响的媒体都绝对 不能忽视的”。 (XYS2006040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