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走近公众视野的“考古热” 本报记者 刘炜茗 2005-03-07南方都市报   “考古热”的背后   前不久,德国《明镜周刊》和英国《卫报》相继披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世界考古学界的泰斗、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人类学家、现年65岁著名考古教授雷诺 · 普罗茨竟是一个捏造了多起人类史“惊人考古发现”的超级科学巨骗。联系 到几年前爆出的日本考古界“石器之神”藤村新一造假丑闻,不禁让人们对考古 学界的诚实信誉发生信任危机。   本报记者采访得知,目前在国内考古界还没有出现类似的造假行为,但考古 发现在神州大地引发的关注热度却在悄然升温,而在这股“考古热”的背后,有 着巨大的社会经济因素。   逐渐发热的冷僻学科   对于儿子从小喜爱文物和古文字,末代探花商衍鎏显得很无奈,他说:“你 学这行是找不到饭吃的,只能做个名士,但名士也要生活啊!”不过他并没有干 涉儿子的选择,而是让商承祚拜了罗振玉为师。数年之后,商承祚整理出版《殷 墟文字类编》十四卷,并写成《待问篇》一卷,罗振玉大为高兴,王国维亲为作 序,此书一路热销,社会反响强烈,让刚刚21岁的商承祚就此一夜成名,之后更 被大学聘为讲师,专教甲骨文字。商衍鎏高兴地说:“真想不到,如此冷门之学, 居然可以谋生。”   商承祚专攻冷僻专业而能就此走上学术之路并广获社会声名,一定程度上与 当时甲骨文为当时新兴学科有关,但无可否认,考古学终究仍属冷门,常年工作 于荒郊野岭,在青灯黄卷中寂寞书斋。   然而,时代不同了。细心之人可以发现,向来冷僻的考古学已经越来越多地 出现在公众视野,显然已不再门庭冷落鞍马稀:2000年12月,中央台对三星堆遗 址考古发掘进程和博物馆展览互动式直播50分钟;2001年6月,云南澄江抚仙湖 湖底水下考古直播长达2小时45分钟;2002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直播埃及金字 塔开棺,日本花100万美金、中国花25万美金购买了转播权……由此也带动了国 内考古的转播热潮,浙江杭州雷峰塔、湖北九连墩、江苏大青墩汉墓发掘纷纷尝 试有偿转播和独家买断转播,电视台都向考古单位支付了不菲的转播费用。2004 年,陕西周公庙考古挖掘的消息传出,吸引了全国各地记者前往采访,有些记者 在现场报道的时间甚至长达一个多月。   中央电视台《发现》、《国宝档案》等与考古相关的节目拥有较高而稳定的 收视率,书店里关于考古故事与历史的书籍寻常可见,音像店里销售的与考古发 现、地理探险有关的光盘种数也在不断增加。一位卖盗版碟的老板告诉记者,美 国国家地理和探索频道等国外电视机构出版的音像制品向来都是畅销货,“《考 古中国》也卖得非常好。”   一项原本公认为与寂寞与孤独相伴的学科,如何成了公众高度关注的热点? 这股热潮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深层原因呢?   考古学自身的魅力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是三个千古未解之谜。考古学的 魅力正在于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人类对自己的过去有着天生的好奇心。过去 由于获取信息的不平衡性,大多数人了解历史的途径相对较少,而到了传媒日益 发达的今天,这种心理需求就越来越强烈了。所以,在经济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善 了人们的生活之后,考古学很自然成为了人们在精神领域的一大需求。   这是一股没有激情宣言且不显山露水的热潮。创始于殷墟发掘的中国考古学, 发展到上世纪 90年代之后,正逐渐从象牙塔中走出来,走进社会。考古新发现 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参与了人们考古知识的建构,与当代社会的知识系统和信息时 代之间形成了互动。而考古学家也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人们对文化与精神生活 的需求急速升温,科普——包括考古学知识的普及与文化的寻根,正在变得更加 重要,考古学界对考古科普的探索也几乎形成一种热潮。于是,一些大科学家开 始做关于考古学的知识讲座,更多人则尝试编写专门面向公众的普及性著作。   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最后的著作《中国文明起源新探》1999年由三联书店 出版,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总结了苏先生毕生研究所得,被他称为“一本我 的大众化的著作,把我一生的所知、所得,简洁地说出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吴 汝康的《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被收入“名家讲演录”科普系列书系,向公 众介绍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方面的知识;李伯谦、徐天进主编的《考古探秘》, 收入许多大考古学家撰写的小文章,讲述考古发现和考古研究的真知灼见;王仁 湘策划并主编的“华夏文明探秘”系列丛书共出了40余本,并且获得了国家图书 奖……这些重量级的普及性读物,以举重若轻的姿态向公众敞开了门,让人们真 正领略到这个“冷门”专业中蕴藏的无穷魅力。   考古丑闻   考古是一门极其严肃的学问,只能根据发现的物证,并通过各种科学手段对 其进行检测,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整个调查和成果发表过程都必须十分严谨。然 而,在世界范围内,各国考古界向来都不乏伪造的例子。   德国:考古学界泰斗竟是骗子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人类学家、考古学教授雷诺·普罗茨多年前宣布,他在 汉堡附近沼泽中发现了一个古人类头盖骨碎片,时间超过36000年。当时全球考 古学界都为之轰动,认为这一发现填补了欧洲穴居人和现代人之间重要的缺失环 节。然而,最近,普罗茨的同行们震惊地发现,普罗茨竟是一个捏造多起人类史 “惊人考古发现”的超级考古界巨骗!   现年65岁的雷诺·普罗茨在世界考古学界可算是泰斗级人物。他在汉堡附近 发现的“具有36000年历史”的穴居人头盖骨,曾被科学界视为世界上“最古老 的德国人”,但同行将那个头盖骨送往英国牛津大学进行重新检测后惊讶地发现, 事实上它仅有7500年历史,而那时欧洲的穴居人早已灭绝!更多的调查发现,普 罗茨负责测定的其他古人类头盖骨年份也全都是错误的:一个被他声称可以追溯 到公元前27400年的头盖骨,其实只有250多年历史;据称在瑞士发现了一个具有 5000万年历史的“半猿”动物化石,但这个化石其实是在法国挖掘出来的,真正 的年份也有待重新测定。   据报道,普罗茨的科学造假丑闻之所以被曝光,是因为他企图将法兰克福大 学人类学部收藏的278个黑猩猩头盖骨以7万美元的价格悄悄卖给美国商人。德国 警方调查后,才发现普罗茨的劣迹还包括拿赝品化石以假充真兜售牟利、剽窃其 他考古学家的科学发现等。2月18日,法兰克福大学发言人证实,声名狼藉的普 罗茨教授已经被该大学强制规劝“退休”。   考古学家托马斯·蒂布格说:“由于普罗茨以前捏造的科学发现,发生在4 万年前到1万年前的人类发展史将必须彻底改写。”   日本:屡屡改写历史的神话破灭   类似于普罗茨的丑闻几年前也在日本上演过,主人公是同样在日本考古界享 有盛名的藤村新一:经藤村参与的遗址考古全是假的,此类假造遗迹多达42处, 遍及东北、关东和北海道地区的1道6个县!此消息一出,立即在日本考古界和全 社会引起强烈震撼。日本有关旧石器时代的研究为此倒退了20年,相关的中学历 史教科书也为之修改。   日本人究竟起源于何年、何地,一直是日本考古学界的重大研究课题。长期 以来,日本考古界以3万年前为界,把日本远古历史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 代。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日本考古界对日本到底是否存在“旧石器前期”而 争论不休,而为这场长达20多年争论画上句号的,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业余考古 学家藤村新一。   1981年,从未受过专门训练的藤村在大约4.2万年前的地表层中挖出了旧石 器,随后又从17万年前的地表层中发掘出了旧石器。此后,藤村为日本创造了一 个又一个考古挖掘的新纪录,尤其是1992年在上高森遗址的挖掘并出土了旧石器 时代的石器后,事业更是如日中天,年年出新:1993年,他对上高森遗址进行深 入挖掘,一举挖出了号称40万年前的旧石器,而上高森遗址成了他发掘旧石器的 聚宝盆,每年都有新发现,每次挖掘出的旧石器都向前跨越10万年,1999年甚至 挖出了“70万年前”的旧石器。踌躇满志的藤村甚至公开扬言,他将从上高森遗 址挖出“100 万年前”的旧石器。   然而,藤村近似神话般的成功,日本考古界和新闻媒体早就存有诸多疑问, 因为不论在何处发掘,只要藤村不在现场就一无所获,而几乎所有的重大发现又 无一例外均出于他一人之手。更奇怪的是,藤村从未提交过一份像样的学术报告。   《每日新闻》的兴趣尤其大,他们为此在上高森遗址周围设置了几个监视器, 进行长达几个月的观察。终于,他们拍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藤村在凌晨无 人之际,偷偷溜进即将挖掘的现场,从口袋中掏出6块事先准备好的石块埋入地 下备用。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藤村挖掘的42处遗址全是伪造的。   藤村的造假丑闻在日本社会产生了一场地震,让日本考古界的威信扫地。由 于藤村一直代表着日本考古挖掘方面的“最高水平”,丑闻的败露使得日本有关 这方面的研究至少倒退20年。   以学术打假著称的方舟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内虽然也曾经出现过辽 宁“古盗龙鸟”这样有争议的事件,但总的来说,国内考古界中还未听说有过大 规模的造假行为。通常来说,世界范围内考古界的造假行为,许多是出于急于出 研究成果以提高学术地位与声誉,也有一部分是出于宗教感情或者民族感情等原 因而做。比如说,前些年,有以色列的考古学家就扬言自己找到了耶稣哥哥的墓 葬,无非就是出于宗教目的。至于在如今这个商业时代,方舟子认为,“以后在 国内考古界出现造假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我觉得还是需要保持警惕之心”。    大众媒体的介入与隐忧   作为大众文化最强势传播媒体之一的电视,在引发“考古热”中起到了不可 替代的作用。中央电视台对埃及金字塔、云南抚仙湖水下考古等发掘现场的实况 转播就是如此。   然而,考古面对的是尘封久远的历史,电视直播是最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二 者的组合,似乎包含了天然的矛盾性。以前,鉴于考古学高度的专业性,考古发 掘的成果往往要在考古界得到确认之后才会对外公布,媒体报道处于相对被动的 状态,而电视直播考古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局面。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在《媒体与 考古:奇迹或炒作》一文中指出:“……这种将考古戏剧化或传奇化的行动当然 是并不具有学术意义的。但它却提供了一种新的消费的满足。直播考古不是为了 考古的发现,而是为了取悦电视观众。而盛大的活动中的考古学者仅仅是一些类 似足球解说员式的角色,而电视机中的奇观的出现则提供了一场有趣的对于历史 的通俗剧式的想像的追寻。”   有位专家告诉记者,在一次考古电视直播中,主持人的焦急、抱怨表露无遗, 甚至试图诱导专家当场定论,正可以看出现代媒体在“考古新闻”报道上的急功 近利心态。而如果有关考古的新闻片面追求轰动效应,陷入“散布、澄清、再散 布、再澄清”的恶性循环当中,势必使观众对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原则产生信任危 机,毕竟,“考古新闻不是简单的寻珍觅宝和媚俗的时尚表演”。   因此,有学者提出批评,认为包括电视在内的媒体或者出于专业的生疏,任 意推导、大胆结论,或者过分炒作,甚至是无中生有,严重者违反了考古学的规 律,干扰了考古工作的正常实施。   经济效益暗潮涌动   考古学能吸引社会公众兴趣,自然是专业自身魅力的体现,但毋庸置疑的是, 它与社会发展进程密切相关,不仅如此,它的背后还与经济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 关系。   事实上,细心的人可以发现,比考古更早“发热”的是风起云涌的收藏热。 所谓盛世兴收藏,无论是作为一种纯粹的个人把玩喜好还是一种投资方式,收藏 在近年来都呈现出跃进式的发展势头。各种艺术品的交易场所、拍卖场里人头涌 动,收藏类的电视节目、杂志、版面一片红火。而这些,都与考古活动有着剪不 断理还乱的关系。   此外,旅游业的发展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地方政府对考古事业的重视。从某种 意义上来说,人们对跨文化、超时空感受的追求,可以在考古学中得到极大满足, 这也使得公众对文物古迹和考古学知识的兴趣与日俱增。一个地方若有考古新发 现,立即会成为一个旅游热点,吸引蜂拥而至的游客,毫无疑问将迅速推动当地 旅游业的发展。   与考古相关联的出版业同样蕴涵着一个巨大市场。众所周知,美国《国家地 理杂志》和“探索频道”一直在考古纪录片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拥有固定的观 众群体,延伸出版的音像制品又开拓了另一个市场。如今,面向一般读者甚至专 门面向孩子的考古学刊物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发展领域,以美国为例,有关考古 知识普及的刊物将近十余种,除了著名的《国家地理杂志》、《发现》以及《科 学》等经常发表考古普及文章之外,还有几种专门的考古学普及型刊物如《考古 学》(Archaeology)、《发掘》(Dig)、《发现考古学》(Discovering  Archaeology)和《美洲考古》(American Archaeology)等。在国内,山东画报 出版社引进的《剑桥插图考古学史》、《100个考古大发现》等书籍,曾经热销 一时。2002年召开“2001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颁证与学术研讨会”时,有十几家 出版社专门与会,希望从中发现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题材,这些足以说明 国内市场的潜力之巨大。   考古热中的冷思考   考古如何面对公众   曹兵武(《中国文物报》社副总编辑):我觉得考古最大的魅力,可能在于一 个超越时空的错位。同样一件事、一件东西,现在看起来很平常,但是因为时间 和空间上的错位,背景完全替换掉了,就会显得不平凡,给人以新鲜感。   考古本来是比较冷僻的专业,现在随着媒体越来越多的参与,越来越多人对 考古感兴趣,这是好现象。在国内,有关考古的刊物基本都是专家写给专家看, 但在西方一些国家,有些刊物就是办给社会大众看的,完全是普及性质,比如说 美国有一本《考古学》杂志,读者对象就是大众,而且这两年还办了一个儿童版, 专门给孩子们看,考古学家也越来越重视与公众的交流,公众活动同样也越来越 影响考古活动与考古学的形式,这都说明考古也是一种公众活动。在西方有一门 专门的“公众考古学”,有些旅行社甚至还会组成由考古学教授带队的团去旅游, 当然成员都是票友性质的,有相当的专业水准,现在国内还没有到那个程度,而 且中国很多考古地点是不开放的。   这些年国内外都有许多电视台直播考古发掘现场,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 过,实况转播在观众中反响比较大,但以专业的眼光来看,因为考古工作的性质, 和电视的实况直播之间还是不太好融合,电视需要给予观众的瞬间效果,和考古 的工作程序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很多情况下,不是对着镜头就可以出土东 西的。比如说有些地方还没有搞清楚,按理就应该停下来,想清楚了再往下走, 否则的话在将来的研究工作中就可能有缺憾。也许直播时不一定能看出负面作用 来,但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有没有影响就很难说。   国内以前在三星堆、老山等地的发掘都曾经尝试过电视直播,但效果都不能 说很令人满意,所以现在国家文物总局对电视直播的态度比较慎重。我认为,考 古专家写一些普及读物,举办展览,都属于事后面对公众,但与电视的结合就值 得探讨,既然很难协调好这两方面的关系,建议电视还是应该往纪录片这个方向 发展较好,形式上好处理一点,也可以做得比较有深度和冲击力。   求真是考古学的生命   冯浩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作为一种载体,考古学对宣 传中国的古代文明和历史是有好处的,比单纯的书籍更吸引人,更有视觉冲击力, 尤其是作为议论遗产的精美文物出土,肯定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考古有自身特点,因为光凭猜测,往往会失败。所以比起一般的学科来说, 更要求真务实,不能夸大,更不能弄虚作假。我们第一任考古所的所长曾经就说 过,做考古和文物工作的,我们自己都不要收藏文物。这么多年来,这句话一直 作为考古人员的行为准则。   我们也关注到国外一些考古学家造假的事情,据我个人了解,国内还没有出 现过这种情况,如果出现的话,肯定会损害中国考古学界的声誉。我觉得不管在 什么时候,考古学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抱着求真务实的态度、端正踏实的学风。 中国考古学会的会长曾经在各种场合呼吁,要保持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态度,要 甘坐冷板凳,反对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作风。这一点在我们所里基本就是共识。   考古拒绝名利诱惑   张镇洪(中山大学教授,岭南考古研究中心主任):考古学能够填补人类历史 发展空白,是了解历史最可靠的方式和途径。地下埋藏的东西,正是考古的贡献 和吸引力,而且重要地下文物的出土,对每一个从业者都有成就感。   公众关注考古的主要原因有几个,一是城市建设规模大,项目很多,客观上 需要更加重视;另一个就是现在各地都在开发旅游业,而文化资源又是旅游业中 的重头戏。总的来说,现在社会大众对考古学的关注肯定是件好事情,但也要分 两方面来看。   以前的考古被认为是古董玩家的天下,不能算是历史研究,只是把老祖宗留 下来的实物进行重组复合。现在地下出土文物越来越多,很多还是精华的东西, 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不仅是政府重视,也要老百姓重视。现在能保留下来的实 在还不够,很多出土文物一出来就不知道哪里去了,甚至还没见到就被破坏了, 能到学者手中的占很少数。所以说人们重视是好事,能保存很多宝贵的、对历史 研究和教育有价值的材料,能复原历史发展中某一阶段的面貌,将这些实物客观 地摆在人们面前,所谓正史也好野史也好,在这些实物面前就不会有更多的猜测。   当然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说,有些人从经济角度出发,炒古董,也就带动 了另一个行业就是文物造假。你看看地摊上有多少是真东西?现在不仅瓷器、书 画等等造假,连化石都有假的!真正搞研究的人甚至都看不清楚,这就有明显的 副作用了。   造假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名利的问题。你缺什么东西,我就补什么东 西,证明我的研究水平高,可以提升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声誉。造假的技术高的话, 真的可以骗到很多人,可以更快地出成果。国内过去也有些造假的行为,但大规 模造假的我还没有听说过,但我估计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也有可能冒出来,因为人 的不平衡的心态任何时候都可能有,尤其是现在,急功近利的风气比较重。   像现在每年都搞的“年度十大发现”,竞争就非常紧张,也是名和利的问题。 所以要保持考古学界踏实的学风,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实事求是。 (XYS2005031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