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追寻天才的轨迹 ——《杨振宁传》作者江才健访谈记   台湾以撰写科学家传记著名的作家江才健先生,继《吴健雄传》之后,穷四 年功力,新近又推出一本力作《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全书共分16章, 500多页,称得上体大思精,内容丰富。正如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先 生所评论的:这本传记不仅详实叙述杨振宁先生的际遇作为,勾勒杨振宁的家国 之思、亲情之爱、科学品味与人格信仰,还尝试赋予所有事件伦理与文化意义, 意图藉此带领读者进入杨振宁先生的心灵世界与价值体系。这是这本传记特别引 人入胜的地方。   华专网《名人信息》专栏编辑日前电话采访了江才健先生,撰写了以下独家 报道,以飨读者。   江才健先生简介   1950年生,台湾辅仁大学数学系毕业。曾在台湾《中国时报》从事科学报导 和论述工作22年,为《中国时报》前主笔。   过去在世界多国采访科学家、科学实验室以及重要科学活动。1991年曾至中 东地区采访波斯湾战争,历约旦、埃及和伊拉克等地。   近年特别关心科学在文化中的影响和定位问题,发表了论文和专文讨论,并 在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兼任教职。   著有《大师访谈录》、《吴健雄-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等。   江才健先生访谈实录   问:您的新作《杨振宁传》出版后,各界反应热烈。请介绍一下这本书大致 的采访及写作过程。   答:我是1998年9月到美国停留一年,对杨先生以及他的同事、朋友、学生 和家人进行访谈,然后回到台湾经两年多时间撰写,在2002年7月完成,写作期 间还继续进行访问格查证资料的工作。这本传记虽然在写作期间与杨先生有密切 联系,也同意他的要求,将草稿给他看过,不过这本书并不是"Authorised Biography",最后的资料取舍、文稿写法,都是由我做最后决定的。   问:您采访过许多科学家,请谈谈杨振宁教授有别于其他人的地方,及留给 您深刻印象的方面。   答:杨振宁先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学家,在世界物理学界,许多人都说 他是现在还活着的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他是物理学大师,在国际上有这样的地位, 我认为是不容易的。他在美国不过半个世纪时间,就已经在科学成就上达到一个 非常高的境界。个人的能力,他的识见,对科学的品味,都是很难得的。   另一方面,除了科学外,他是一个知识宽广的人,他的思想、观念和兴趣是 多方面的,对于文学艺术其他方面,都有相当的造诣。对他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 他文章写得很好,演讲很动人,我听了他的演讲也受到很大的鼓舞。   他有着不同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的想法,比如说,他不认为只有念书 是重要的。他觉得,做什么事都很重要,觉得这个社会上许多的职业都有其重要 性,都有不同的价值。这些观念未必是他在国外学到的,事实上,在他自己的文 化里也有这种观点。他是做理论学术工作的,可是他觉得一个可以动手的人,也 是非常重要的。1987年他在新加坡就倡议、设立了一个"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 这个奖就是专门颁发给会动手的年轻人。虽然他们考试考不好,可是能动手,会 发明。这样的人在中国会觉得不会考试、不会念书好像次人一等,杨先生认为这 个观点是不对的。   他这个看法代表了他与别人有一种不同的、更宽广的见识,也都显示出他不 同寻常。   另外,他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是个非常真诚的人,丝毫没有架子。很多的 大科学家和人见面,会有一种距离,是高高在上的,但是杨先生很随和,从不讲 究一些表面的形式。他的穿着也很随和,对一般给他的接待、饮食、住宿都不大 讲究。不像有些人很计较,一定要怎样的吃,怎样的接待,或是坐怎样的车子怎 样的房子。我觉得,杨先生是一个非常平易近人,非常纯朴,而且没有架子的人。   问:杨振宁教授是中国七十年代开禁后最早进入大陆的海外学者之一,而且 从那以后,他连续不断地为中国的文化、教育、科技等事业做了许多突出的贡献, 直至晚年定居清华园,为中国培养未来争取诺贝尔奖的优秀人才。您是如何认识 和理解他这种千方百计回馈祖国、报效民族的行为和精神。   答:这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谈。   一、历史因素:杨振宁的父亲及他老师那一辈,在更早的时候就到海外求学, 但他们念完书就回中国,因为他们自认肩负着给中国引进新观念、培育新人才的 责任。杨先生的父亲早年在芝加哥大学念书,后来回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 联大教学,对杨振宁的影响很大。杨先生也受几位老师的教诲,包括王竹溪和吴 大猷,他们都曾在英国和美国受教育。   1945年中日战后,杨振宁到美国留学,最初的愿望也是要"念书求学几年后 回中国,贡献自己给还相当贫穷落后的国家"。哪料事与愿违,中国时局发生巨 变,共产党取代国民党,随后又是韩战、冷战,中美关系形成对立,在很长时间 内甚至形成一个断裂,而且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了一道命令,禁止所有在美国得到 科学技术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回大陆去。   杨先生的情况比较不同一点。1971年他回中国正式访问前,还是有机会与分 隔在大陆的家人会面的,他和父母家人分别于1957、1960、1962年在日内瓦团聚。 所以像他这样出名的科学家,在1971年属于最早回去的。那时候的中美之间还是 半冷战半对立的局面,所以杨先生的作为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当时冒着禁令回 中国的人,是为数不多的。   他从中国回来以后,在美国和欧洲公开演讲,讲他的大陆之行。他对大陆之 行有深厚的感情,他比较26年前离开中国时的情形,觉得当时的大陆已有很大的 改变和进步。他的演讲代表了他的个人观感,也使中国大陆留给外国人好印象。 他的演讲是留给听者关于中国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影响了很多人,使得后来有更 多的华裔学者回中国访问,也有许多外国人到中国访问,对中国的对外交流有积 极的影响。   杨先生一方面在学术上有很高的地位,一方面又有很大的勇气来做这件事, 后来他去中国访问,停留的时间更长,最近几年,他已决定在清华长期居住,在 那里培养新的科学人才。这些其实都是他一贯的想法,在他去念书的那个年代, 就已经立志要回中国培养新的一代人才,在中国做很好的教育工作。当然,他现 在没有完全回北京的原因,是他太太的健康最近有点困难。不过他这些年来来去 去,在北京停留较长的时间。   总之,他是一个对于国家、对于自己的成长社会有着深刻感情的人。   问:现在中国正大兴"海归"潮流,除了善用人类共同的"报效祖国"、"叶落 归根"等文化情结外,作为中国政府,要吸引大批的海外人才回归,是否还应从 一些政策、措施等方面来着手制定长远的方案,以利人才回流。在这方面,相信 您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及建议,愿闻高见。   答:现在中国大陆情况是,很多年轻的学生、尤其是优秀的学生,很高兴有 机会到海外去留学,这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是一波一波的,到现在还是处于方兴 未艾的情况。这里面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的情况,跟外面世界差距的问题, 在经济条件方面,这些年来都改善得非常快,有些事情必须要有相当的经济条件 才能做到,比方说研究,设施,或是生活标准,而近年来国内跟海外的差距是越 来越小。   第二,虽然近代的科学快速走向前,不过20世纪以后,整个世界在快速发展, 人类面对问题有了改变:整个世界的形势和经济结构情况在改变。我想,中国现 在的条件是非常的好,一方面有稳定的环境,一方面经济开始蓬勃,国内的社会 结构和人对事物的看法,也在渐渐的改变,这些都为中国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活力 的面对未来的可能性。这方面的变化开始吸引了许多已在西方有成就、有经验的, 已有十年、二十年留学历史的中国人,回流中国。这个情形过去台湾也发生过, 台湾在六十、七十年代大量出国的人,到了八十年代有大量的人回归。中国大陆 的条件比台湾好得太多了,因为它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环境,在地理条件上,在历 史传承上,是一个自成格局的局面。   这样一个规模的经济体系,中国大陆新一代的人,应该有更新的看法,就是 说:出国不出国不应成为衡量这个人最重要的标准,不是说出国的人回来就是高 人一等。在这方面,中国自己有很多自己要面对的问题,在文化上的一些传承, 中国自己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事实上,中国不能认为人才都在海外,也就是说, 好像能出国到了海外,就都变成人才了。中国如果没有这样的看法,中国这么大 的国家,终究还是仰赖别人想法,不会有真正一流的贡献,这样的国家发展显然 不是一个常态的发展。   中国将来长久政策,应该是一个慢慢培养自己人才的政策。在上世纪五十、 六十年代,中国大陆情况比较封闭,但是在学术、科学发展方面,也做出了令世 界钦佩的工作,这代表了人才在国内同样也发展得出来,不一定要到海外去。中 国大陆也应该有这样的看法,也就是说,海外来人是一个办法,可是自己的环境 培养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自己培养的人才,也不一定就比别国的人才差 一点,这样的观念正在慢慢改变。   观念要朝这个方向改变,原因是整个世界格局正在改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 位已不比从前,正形成一个中心的地位。现在世界各个地方的眼光都放在中国, 甚至许多国家的人要来中国学习。但是在文化上有没有新的创造精神,能不能够 给其他环境的人新思维,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我觉得,杨先生也相当同意的,就是近代西方面对宇宙的、面对生命的看法, 也有一些困境。这方面在不同的文化,包括中国和其他的文化里面,事实上也可 以提供一些新的视野;而这些新视野必须要自己文化的人,对自己文化有相当的 信心,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下,做一些比较深入的探究工作,才可以发展出新的思 想体系。   其次,再谈中国如何与其他西方国家竞争的问题。近代中国某些经济和政治 条件的落后,有好多历史的因素,并不全然是因为中国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落 后的,这个观点不对,中国的文化并不落后。在20世纪有些人可能觉得,许多地 方有大进步,比方说,生活的改变,寿命的延长等。可是我们往前看,现在全世 界有60多亿人口,资源的分配是很不平衡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期望,比 如,中国13亿人口,不可能像美国那样的发展,以个人交通工具大量消耗能源, 就已经是全世界都在批评的人类过去面对能源消耗的方法,美国能源消耗的方法, 是不健康的。而且不能维持永续的发展。   我们人类将来要面临的,是一个生存资源严重短缺的困境,比如说饮水资源 的匮乏,都可能要发生争夺。在这方面,中国有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发展成一个 新的体系,人与人,人与自然,不同国家的关系,发展出一个新的经济思维和体 系。中国有这么多的人口,它的标准,就是将来世界的新标准,它所创造出来的 新生活形态,就是未来世界的生活形态。目前世界这种竞争式的、消耗式的生活 经济发展,就长远看,是不可能继续下去的。   目前世界的经济根本的问题是一个资源有限而人口过多的情况。现在每一年, 在世界各地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会议,都有几十万人示威,因为大家都反对把世 界推到一个贫富更不均的境地,让那些消费的经济大国取得更多的资源。我觉得 中国有个机会,如果中国发展出很好的生存模式,这13亿占世界1/5的人口所设 定的一个标准,它的思维应该可以影响到其他国家人的想法,也可以为未来的世 界发展,人类跟环境更均衡的生存,树立一个典范模式。   问:现在大陆科技学术界很有一种力争在若干年内夺下诺贝奖的夙愿。根据 您的了解及透析,您认为华裔学者今后有可能在诺贝尔什么新的领域内再次获奖?   答:杨先生自己说,中国的学者在未来二十一世纪前几十年里面,就会有机 会得到诺贝尔奖。当然过去的华裔诺贝尔奖得主都是中国人血统,不过大部分是 在海外做的。当然许多人说,前些年在医学奖、经济奖方面,还没有中国人得到, 最近有文学奖,物理化学奖,都得过了。事实上这个诺贝尔效应在许多国家都深 受注意,各国都在问: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得到这个诺奖?像韩国就有极大的焦虑, 因为他们一个诺奖都没有,所以整个国家都在注意哪一位可能是韩国诺奖得主。   诺奖是一个代表,这里面有荣誉,也有个近代学术成就的标准意义在里面, 是有它正面的价值。可是在另一方面,完全把诺奖当成一个标准,事实上也有其 负面影响。大家如果重新衡量一下,我们可以说许多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不一定 就一定是最了不起的科学家。有许多很好的科学家,比如,美国重要的物理学家、 包括女物理学家吴健雄,他们没有得到诺贝尔奖,可他们在科研上都创立了非常 高的地位,许多人认为他们的贡献并不比任何一位诺贝尔得主低。   过分的强调诺奖,应该要认识到,事实上,它的选择也是有一个文化价值观, 在这个文化价值的后面也牵涉到文化价值的精神和创造力。所以我觉得更重要的 是自己的学术和文化,能不能产生一个自己的传统和自己的创造力。如果这两个 方面可以创造出来,也许可以得到一个比诺奖还要重要的东西。这样才能够产生 巨大的影响,在自己的文化学术里面,产生和形成自己的传统,在自己的文化里 面产生创造力,这比去等待一个诺奖得主来得更重要。也就是说,对一种民族文 化来讲,如果只是培养几个诺奖,事实上对这个文化来讲是很表面、很浮面的。   问:在新闻行业中,据说采访及撰写科技领域的新闻人物是最不易的。因为 这要求记者在采写能力外,还要具备相当的科学专业知识。而您能建立在华文世 界"大科学家传记"作者的重要地位,是否得益于您所受的专业教育、从事新闻采 访的有关经历等?   答:在写作杨先生传记以前,因为22年时间都是从事科学报导和评论工作, 和杨先生也有17年的交谊,对于近代物理科学和杨先生的工作,确实有较多的认 识。这种认识对于写杨先生的传记,自然是有甚大助益的。   当然,新闻报导也讲究资料的多元客观来呈现事实真相,所以这本传记也希 望由更多元的面相,尽可能客观的立场,来描摩出杨先生的真实生命面貌。 (XYS2003020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