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业余发明家和“民科”应该分开来谈 赵南元 吴衡宁的《也谈业余科学家和发明家》是一篇好文章。特别是“了解一下游 戏规则,培养一点独立的判断能力”之说,可谓一语中的,值得人们牢记。 但是如果对于“业余发明家”和“民间科学家”加以区别,则讨论会更有成 效。目前引起讨论的如何看待“民科”、“哥猜家”等现象,与“业余发明家” 是两回事。实际上对于业余发明家,无论在舆论上还是法律上,社会都是给与了 大力支持的。从中小学就提倡孩子们搞“小发明”,专利法保障发明者的经济利 益,也对“职务性发明”和“非职务发明”有所区分。非职务发明者个人可以享 有全部专利权,这也可以看成是对“业余发明家”的特别支持。发明要想得到社 会承认有申请专利这一法制化的渠道,在不授予专利时,专利局必须拿出令人信 服的根据。我们的电视台也经常有一些关于业余发明的节目,还为他们寻找投资 商。只要不是像“水变油”、“永动机”那样的诈骗,发明家并不会因其业余而 引起任何争议。 “民间科学家”的情况有所不同,目前已经不是科学的草创期,民间科学家 要想有所作为确实很困难,“给学术界带来不必要的骚扰”时有所闻。加之一些 不负责任的媒体推波助澜,骚扰的实效也被放大了。而了解游戏规则和培养判断 能力对他们而言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吴文中的例子可以看出:飞机、电话、复印机、火箭、互 联网都是发明,爱迪生是发明家。属于科学的有爱因斯坦,但爱因斯坦受过系统 科班训练,虽然一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还不能算是“业余科学家”;提出关于 股票的“黑-瘦理论”的是物理学家,但物理学家在数学方面所受的训练通常高 于一般的经济学家,说“业余”也有些牵强。科学家改变研究方向甚至转向别的 学科是很常见的事,但并不因此变成“业余”,至少他们充分熟悉游戏规则,也 早已培养了独立判断能力。而这恰恰是当前“民间科学家”所欠缺又难以(甚至 自己不认为需要)弥补的。 (XYS2004020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