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人文欲救世, 救人先救己   陶世龙   当今欲以人文救世者众,但这“人文”不仅杨叔子院士说不清楚,看了其他 专家的说法,还是糊涂。   你看,光是在人文旗下的名词就有:人文文化,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中华 人文精神,儒家人文精神,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包含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 “不包含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人文教育,人文学科,人文科学,社 会人文科学...等等,不一而足。有的名词还有多种解释。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文稿,国内外对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的认识就有 七种观点(《哲学动态》1999年第6期)。对社会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的看法可能更多。   因此,如何以人文救世,犹如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发扬国粹,尊 孔读经者有之;贩卖新潮,言必称西方新哲,令人似懂非懂的主义满天飞者有之; 坚持原来在学校中进行的人文教育者,声音似较微弱,但亦有之。还有说人文就 是文化,人文不是科学的。可谓众说纷纭,使人眼花缭乱。   在此,我想提醒一下,现在常有人说,大学中轻视人文,是有点健忘和疏忽 了,因为在几十年来,大学中一直在学哲学(自然辩证法)、政治经济学、历史 (中国革命史,有时还学过联共党史),还有德育课,投入的师资和分配的课时 都不少,难道这些课程不属于人文范畴?   所以,笼统地说,要“学习科学文化,加强人文陶冶,提高人文素养”(杨 叔子:科学人文 和而不同)话好说,但拿什么样的人文,用什么样的办法去做?   人文、精神、素养等等都是抽象的概念,“人文教育”最后还得落实到人文 学科上。进到学科,门类就更复杂了。在网上就能查到社会学、政治学、哲学、 经济学、会计学、语言学、逻辑学、战略学、运筹学、行为学、人口学、心理学、 伦理学、理论学、教育学、宗教学、情报学、艺术学、体育科学、考古学、民族 学、法学、军事学、新闻与传播学、统计学、金融学等等。(世界论文库)其实 不止这些,有的还可以分得更细。   如此众多的学科,作为大学生普遍学习的,应该是什么?就是一个难题。特 别是这些学科,过去几十年岂止是重视不够,有的简直是不绝如缕。诚如人文学 者费孝通先生言:“中国的人文科学研究起步晚于西方,又受到文化大革命的耽 搁,现在面临着加快培养人才和加快研究步伐的重任。”或如周一良先生所说: “一九四九年以后无法与国外同行交流,学术成果自然乏善可陈。他们的同学中 定居欧美者,以及外国同行,却在学术、言论自由、资料条件完备的环境中学有 所用,成就斐然。等到八十年代国门再开时,年华老去的国内学人看到昔日同窗 在西方的学术成果,科研条件,联想自己因学获罪,盛年蹉跎,怎能不感慨希 嘘。”   总之,中国的人文学科,是经过拨乱反正,近二十年才又得到恢复和发展, 时间还不长,而人文学科是研究社会的,一样需要去调查乃至实验。而社会不比 矿物、岩石,要了解它,更花时间;一个人文学者的成长,也不是一蹴即可得。   因此,此时欲言人文救世,实应先救出人文学科,培养出一批真正的大师。 现在也有人被称为大师了,但是否名副其实,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因此对今日欲 以人文救世,或以之为中国科学导向,乃至“拯救西方科学”,我以为都言之过 早。   刚刚看到7月26日上网的科学时报读书周刊,得知有“科学文化名人”提出 “为科学注入人文因素”(《补天之道》),我以为,如说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工 作者,也应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无疑是对的,而何为注有人文因素的科学,不知 其具体内容是什么,暂且不去管它。但我知道,如果你那“人文因素”自己还说 不清道不明,去注入什么?!而且谁知道你注入的那人文因素对科学事业是有益 还是有害?在海外看到一条报道:“徐匡迪:儒家思想导致中国由盛而衰”(文 章来源: 工商时报 于 2002-4-9 14:03:00)我无法去查证其真实性,但我自己 就是这样的看法。我还注意到有一批什么学员给全国知识界人士的公开信,就是 用他们的“天人合一”和“终极关怀”在向“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教授、 博士、硕士、研究员们”招手,呼吁他们拥抱真理,拒绝邪恶。故而实在是不可 不察。   作为科学的外部环境,人文社会对于科学的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参见 竺可桢:利害与是非)如果讲人文要救世的话,首先需要人文学科自身健全和发 展起来。在现时,我倒是觉得为,应该反过来强调一下,为中国的“人文”注入 科学精神!   1986年春,科技日报(当时叫中国科技报)副刊部赵之主任,得到社长兼总 编辑林自新先生和副总编辑孙长江先生的支持,组织了一场主题为“把科学注入 我们的文化”的讨论,先座谈,随後发在报纸的文化副刊上。座谈会开了不止一 次,从北京开到了武汉,袁翰青、钱学森、邓广铭、侯仁之、杨一之、林元、郑 伯农、孙小礼、杨根、徐迟、夏湘蓉、黄康宇等多位自然科学、历史学、地理学、 哲学、文学、和科学史方面的学者都参加了。(由于手头保存的材料不全,凭记 忆,会有疏漏)今天议论的科学与人文沟通交融,科学文化,诸如此类的问题, 都已提出,可惜后来没有能继续下去。我认为,现在仍需为中国的人文注入科学 精神,这是救出中国的人文所必需迈开的一步。   我和郭正谊先生曾应邀参与其事,留下的印象很深,现在参加过这场讨论的 袁翰青、邓广铭、杨一之、林元、徐迟、夏湘蓉诸先生均已作古,当年还是年轻 人的朋友多已退居林泉之下。中国的情势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科学与人文的价值 都正在得到更多的人更充分的认识。有关科学人文的沟通与交流的议论也多了, 有些争论还很激烈,我想这都是社会在进步的表现。而什么时候不仅仅是议论, 还有体现这种交融的力作问世,那就更是真真的提高了。   [附]1986年6月25日,中国科技报文化副刊在为“把科学注入我们的文化讨 论会”开辟专栏时,发表的《编者寄语》   四月十九日,本刊召开了以“把科学‘注入’我们的文化”为主题的第一次 讨论会,各方面的专家十馀人到会,讲了自己想说的话。这些讲话,经本刊整理, 并征得发言人的同意,将按发言先后,在本副刊上陆续发表。   按发言先後为序,并非意在回避我国讲究排座次这个传统所带来的矛盾,而 是因为这些发言内容本身,交相呼应激发,自如波澜起伏,无需调整,即已先後 顺理成章。看来,把科学注入我们的文化确为大家所关注,故心灵相通,思想共 鸣。   何谓科学?何谓文化?何谓我们的文化?特别是如何“注入”?当然不是一 下子能说得清楚的。但有一点是已为近代的历史实践所确认了的,即由于我们的 传统文化缺少科学,而导致落后挨打,至今我们仍背着这一历史遗留的沉重负担; 违背科学的行为与思想,一直是我们前进的障碍。今天我们要改革,更得讲科学, 创造一个渗透了科学精神的文化环境。我们曾在发刊时表示过这样的希望:用科 学来审视过去的文化,用科学来武装现代的文化,用科学来探索未来的文化,也 就是要把科学注入到我们的文化。从各位的发言来看,此意尚能为大家所鉴察。 为此,我们感到鼓舞,同时也希望把这个讨论继续下去。会不能多开,但还可在 纸上笔谈,本刊愿为此提供一定的版面;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同志利用这个园地, 发表自己的意见。   2002/07/26,于加拿大之FREDERICTON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