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走进杨振宁内心世界   2005年02月26日央视《面对面》   核心提示:   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之一,身居海外始终惦念祖国。   他八十高龄又回国创业,并在这里收获了新的爱情。   八十多年的岁月变迁,怎样塑造了物理学界的一代大师?   从物理学家到公众人物,他又怎样面对外界的批评和质疑?   央视《面对面》,带您一起走进杨振宁的内心世界。   高龄回国   80岁能创新事业受朋友羡慕   清华大学专家公寓B栋,是杨振宁先生在北京的居所,从2003年11月回到国 内,杨先生就一直住在这里,并把这里取名为“归根居”。除了参与清华大学高 等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之外,他还亲自担任大一本科生的基础物理课程。回国后 的一年多里,这位八十多岁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为屡屡制造新闻而受到了媒体的 广泛关注。   记者:回国定居是怎么决定的?   杨振宁:我虽然在美国住了50多年,可是就像我的一个朋友所讲的,杨振宁 你血管里所流的是你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记者:美国的生活您舍得下吗?   杨振宁:我想多半我在美国的朋友,当然都是学术界的,他们对我在80多岁 搬了一个地方,要想创建一个新的事业,正确的描述是赞赏和羡慕。我这一辈子 非常幸运,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都很顺利。我想很少有人能有我这么幸运。我还 有最后一个幸运,就是上帝给了我最后一个礼物。   翁杨忘年恋   杨振宁说浪漫史很美丽   杨振宁所说的上帝给他的最后的礼物指的是他新婚的妻子翁帆,2004年12月 24日,82岁的杨振宁和28岁的硕士生翁帆在广东汕头登记结婚。   记者:你好像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谈论过她?你介意说一说她吗?   杨振宁:你给我写的提纲上没有这条。   记者:所以我们君子协定,我现在向您请求。   杨振宁:我想提一下可以,不必深谈。   记者:好像您这一次引起大家那么强烈的关注,就是因为你的婚事。   杨振宁:是。这个问题是我们预先想到了,我想大家觉得年龄差距这么大, 毕竟是少有的,所以就发生兴趣了。不过我们觉得,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所以 虽然有压力,我们觉得我们可以承受。确实也是有些人觉得这个跟一般的情形不 一样,有些人很天然的就有一些反感。翁帆跟我这两天在看一个电视连续剧叫做 《人间四月天》,是讲徐志摩的,那里面其实主要讲的,就是说一个新思潮之下 的人跟许多旧时的人想法之间有许多很大的冲突,在那个情形之下,出的一些, 也可以说悲剧。我相信我们这次结合,最后大家会认为是绝对美好的。   记者:您不在乎吗?   杨振宁:当然,翁帆跟我都有一点点在乎。我记得当时跟她说,不管现在别 人怎么讲,过了三十年以后、四十年以后,大家一定会认为我们结合是一段美丽 的浪漫史。   记者:您认为您的妻子爱您什么呢?   杨振宁:我们没有仔细讨论过这个问题,不过我猜想,她觉得我这人很纯、 很真,我想这是她主要欣赏我的地方。   记者:翁小姐那么年轻,您不担心她把您给骗了。   杨振宁:是。我想是有人这样想,还有更多的人是不是觉得我做了不道德的 事情,是我骗了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事实上呢,我想我们两个人都是想得很成熟 的,我想这个是最主要的条件。   获诺贝尔奖   帮中国人改变不如人的看法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父亲杨武之曾在美国留学,是中国第一名因 数论研究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回国后在清华大学担任数学系教授和系主任长达 20年之久。幼时的杨振宁曾经在清华园度过了8年的美好时光,1945年,杨振宁 获取了留美公费,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1950年,28岁的杨振宁在普林斯顿结婚, 夫人杜致礼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女,两个人携手度过了53年的人生风雨, 直到杜致礼在2003年10月因病去世。   1957年,31岁的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宙守恒定律”, 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从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和李政道也成为最 早获得这一荣誉的中国人。   记者:杨先生,您说过您一生最大的贡献也许不是得诺贝尔奖,而是帮助中 国人改变了一个看法,不如人的看法。   杨振宁:你如果看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献,你就会了解到,那时中国 的科学是多么落后。我想在20世纪初,中国念过初等微积分的人恐怕不到十个人。 所以你可以想象,在那种落后的情形下,一些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有多强 的自卑感。1957年李政道和我得到诺贝尔奖,全世界的华人都非常高兴,我就讲 了刚才那番话。   入美国籍   最主要原因是学术工作需要   1964年,也就是获得诺贝尔奖7年之后,杨振宁和夫人杜致礼及全家加入了 美国籍。这对在中国长大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杨振宁来说,是一次很重要 的改变。   记者:当初为什么会加入美国籍呢?   杨振宁:在我以前,一些中国学者去美国、欧洲、日本留学的,绝大部分都 回国了,所以我去美国的时候,跟以前的中国留学生一样,就是希望学成后归国, 在大学当教授再训练一批下一代的学术工作者。可是我拿到博士学位后,还在做 博士后时,就发生了朝鲜战争,于是杜鲁门就下了一个命令,说中国人在美国拿 了理工的博士学位,就不可以回中国。在这个情形下,我留在了美国。   记者:但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 的。   杨振宁:这个话讲得很好。我想全世界的人对换国籍都是一件非常触及灵魂 的事情,尤其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所以一直到1964年,我才入了美国籍。   记者:什么诱使你做这个决定?   杨振宁: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学术工作的关系,要去各个地方旅行,我当时 拿的是当时中华民国的护照,非常麻烦。我想很多像我这样的人,在60年代入了 美国籍,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旅行的方便。   我为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而流泪   加入美国籍的杨振宁始终无法忘记自己的祖国,1971年,杨振宁回到阔别26 年的祖国进行访问,当时,中美关系尚未完全解冻,作为第一个回国访问的华裔 知名学者,杨振宁为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相互了解起到了极大作用,受到 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赞誉。   记者:1971年你离开中国26年了,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回国?   杨振宁:为什么我那么着急回来呢?因为我想我是比较知名的中国的学者, 第一个回来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国际的变化是千变万化,很容易一个打开的门 又关起来了,所以我就赶快回来了。   记者:但是当时您已经离开中国那么多年了,对新中国没有亲眼见,您不担 心吗?   杨振宁:1971年我要想回中国的时候,很多在美国的朋友,中国人、非中国 人都跟我说,你回去非常危险,中国可能把你扣住。我说不会,因为在 1957年、 1960年、1962年、1964年我跟我父亲、母亲、弟弟妹妹,在日内瓦、在中国香港 团聚过好几次,通过这些团聚,我当然对于新中国有一些认识。   记者:顺利吗?   杨振宁:还顺利,当然先是我写信给我父亲,说我想回来,我父亲写了一个 报告给国务院,后来打了一个电报给我说是中国欢迎你来。那一次也是我人生80 多年的经历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就在这次回国的过程中,杨振宁亲自证实了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功确实是中国人独立完成,而且,这项伟大工程的带头人正是自己的好朋友邓稼 先,得到这一确切消息时,杨振宁竟一时泪流满面,激动不已。   记者:你当时离席了,你去了洗手间。   杨振宁:是。   记者:为什么那么在意这个问题?   杨振宁:我想我父亲那一代的知识分子,跟我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于当初 中国的落后,当初中国被人歧视,有今天的年轻人所没有的感受,在这个情形之 下,了解到中国人也可以自己制造出来最尖端的重要武器,这是灵魂深处的一个 震荡,所以确实不错。当我知道邓稼先的回答以后,我感情上冲动不是当时能够 自己控制住的。   记者:但是从杨先生的角度来说,杨先生的哭,也让人推测,是不是您心里 难过,因为您也是做这一行的,而原子弹您没有参与。   杨振宁:我后来曾经问过我自己这个问题,那天感情那么震荡,是因为民族 的骄傲的感情,还是因为邓稼先是我的朋友而让我特别震荡。我想这两个都有, 我想非常复杂的真正触及灵魂的一些感受,很少是单纯的,所以这个也是好几个 东西纠缠在一起,正因为好几个东西纠缠在一起,所以有更深的感受。回到美 国去以后,我在美国很多的大学做了一些演讲,第一个演讲是1971年9月,那个 演讲也是我一生里头一个感情非常丰富的一个演讲。我还记得在演讲里头,我说 我在北京,住在北京饭店,住了一个礼拜,当时北京饭店很旧,是一个很大的房 子,只挂了一副对联,这一副对联我天天看,看了一个礼拜。   记者:什么对联?   杨振宁:这对联就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个对联现在 挂在清华我的办公室的墙上。   杨李之争   我们没法再和好不想再讨论   在杨振宁的生命中,李政道是一个举足轻重不可回避的人物,从1946年开始, 两个人的合作长达16年之久,并因“宇称不守恒理论”同获诺贝尔奖。然而,从 1962年后,两个人的关系彻底决裂,成为国际科学界以及中国科学发展史上的一 大憾事。   记者:欧本海默(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曾经说过,他最希望看到的情景 是杨振宁跟李政道并肩走在普林斯顿大学的草坪上,但62年后,我们仍看不到这 样的情形。   杨振宁:这是一个悲剧,这个悲剧的根源非常复杂,不是一两句话所能够解 释的,更不是我今天应该在摄影机的面前所讨论的,我想这个问题我们两个人身 后一定会有人研究的。我想研究以后,中国人、外国人会得出一个结论的。   记者:中国有句老话“相逢一笑泯恩仇”,我相信所有中国人都希望你们俩 和好。   杨振宁:对,这也是我现在决定,我生前不再公开讨论这个问题的原因,因 为大家都希望我们和好,可是我们没法再和好,所以在这情形,最好的就是不再 讨论。   炮轰《易经》 中国只有归纳法没有演绎法   2004年9月下旬,在北京举行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杨振宁作了一篇 名为《易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的报告,指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 维方式,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次报告引起了海内外华 人圈尤其是易学专家们的强烈反响,在一些人眼中,杨振宁甚至成了中华文明的 离经叛道者。   记者:《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作之一,您为什么对《易经》开 炮?   杨振宁:不不,对不起,这个话有点原则性的错误,因为我那个文章是叫做 《易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你如果看我整个那篇文章,80%是讲影响非 常之大,而且是正面的。只有20%是讲它有负面的影响。之所以那篇文章变得非 常有名,是因为有些人专看那20%,不看整个文章,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说法。   记者:这个演讲是你长期研究必然的结果,还是一个灵感的显现?   杨振宁:我在这方面去看了一些书,去想了一下,我看出来一个别人从前不 大注意的道理,就是说没有推演法,从《易经》开始就已经没有推演法了,不只 没有推演法,是方法跟推演法相反,这使得中国有个框架,这个框架就是思维的 方法,就是归纳法的方法,认为这是唯一的思维的方法。如果说我有什么革命性 见解,就是我指出来它的致命伤。这是他们不喜欢的。   西方对于学术的精神有一点跟中国不一样的地方。中国人太过尊师重道,就 是前人讲过的,孔子讲的话、孟子讲的话,绝对不能批评。这个思想太根深蒂固 了。   拿中国绿卡   祖国大事业里做自己小贡献   2004年11月初,就在一些人批评他对中华传统文化大逆不道的时候,杨振宁 获得了在华永久居留证,也是首批获得在华永久居留证的外籍人士之一。   记者:在我们看来您用不着拿这张卡,但是您有发自内心的喜欢的真情流露。   杨振宁:这个绿卡对于我有一个很重要的象征性的意义,我相信以后用这个 绿卡的方法,中国可以吸引到很多很多的优秀人才。我觉得这是一个明智的举动。   记者:您想用您的行动,来表明你对中国开放的这种支持?   杨振宁:假如我1971年回来所看见的是新中国的话,那么到了21世纪,这个 中国是一个新的新中国。   我回国是要加入一个欣欣向荣、正在崛起而有非常好的前途的一个大的事业, 我希望能够在这个大事业里头,做一些我自己所能做的小贡献。   人物背景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1945年留学美国;1957年和李政道共同获得 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年加入美国籍;2003年底回国担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 名誉所长;2004年因提出《易经》对现代科学的影响备受质疑。 (XYS2005022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