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最后的熊猫:第六章 空心冷杉的秘密   The Last Panda   By George B. Schaller   [美]夏 勒 著   张定绮 译   ISBN 7-80145-054-X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8.11   柯南 扫校 ----------------------------------------------------- ****************** 第六章 空心冷杉的秘密 ****************** ----------------------------------------------------- 1981年9月~12月   我后见树巢的三角形入口,   但看不见黑黝黝的内部。   我听见嘹亮的啼哭声   阵阵传来,   它的孩子在那儿…… ----------------------------------------------------- 我九月回来时,卧龙的农田里,玉米穗垂着长鬓,豆子正要收成。 但五一棚什么都没有变。停滞的云层散发着阴郁之气,树在滴水,泥 泞小径像冰一样滑溜,溪流像银色的卷轴泻下山坡。六月以来,季节 已发生微妙的变化。山径旁只有几朵野花,黄色的鸡冠花、蓝色的紫 苑草,轮到色彩鲜艳的野蕈——紫、猩红、粉红、白、杏黄——点缀 幽暗的森林。角雉雏鸟已长成肥满的雉鸡,个儿跟它们的母亲一般大。 石松鼠塞得满肚子榛果,准备冬眠。有三只这种巧克力色毛的尖鼻子 松鼠,住在营区。我们伸出手里的花生,它们就会谨慎的接近,尾巴 紧张的摇动,冲上我们的裤腿,抓了食物就急忙跑回安全地带。所有 诸如此类的讯号,都暗示秋天近了。 我到营地第一件事,就是询问珍珍的近况。他们告诉我,八月中 旬,它翻过转径沟对面的山岭,进入二道坪上方广大茂密的竹林,那 儿有两个适合筑巢的地点,都在冷杉上。雌熊猫必须为孩子布置一个 安全的家,但适合的地点不多,在经过砍伐的地区更是绝无仅有。以 冷杉为例,至少要有三英尺直径——长到这么大需要两百年——基部 空心,入口大到能容纳一头成年熊猫。没有人去查看珍珍,说是怕打 扰它,也不知道它是否已经生产,或它究竟真的怀孕了没有。 我们希望能根据无线电讯号显示的珍珍活动周期,判断它是否作 了母亲,所以开始全天候监听它的动静,从九月四日到二十四日;每 隔十五分钟收听一次讯号,这是耐力的考验,没什么乐趣可言。过去 几个月,珍珍和其他熊猫每天大约活动十四小时,通常都忙着进食, 不动的时候则多半在休息或睡眠。熊猫一天有一或两次较长的休息, 每次持续二到四小时,偶尔会长达六小时。它们活动的时间不一定, 但通常以一天为周期:很可能在清晨四点到六点、下午四点到七点到 处走动,而上午八点到九点和黄昏七点左右,是它们最可能休息的时 间。它们不在乎坏天气,不过如果遇到倾盆大雨,它们可能会在大树 下或空心树干里避一避。熊猫夏季休息较久,因为很快就可以靠吃叶 子吃饱,不像其他季节,吃竹竿居多,需要先加以挑选,又得一根一 根细嚼慢咽。每天监听工作告一段落,我们都兴趣盎然的细看珍珍的 活动时间表。跟它过去的日程果然不大相同,它远不及过去活跃,每 天只活动九小时,而且没有黎明与黄昏时分的活动高峰期,但从讯号 速度不断改变的情形来看,它也始终静不下来。更有甚者,它的活动 不出它筑巢的树方圆六百英尺范围,显然只是为喝水或进食才离开一 下。我们现在可以确定,珍珍生下小宝宝了,可能是九月二日或三日, 也就是她安顿在树巢后一、两天的事。妊娠期大约一百四十二天。 被囚禁的熊猫,妊娠期从九十七天到一百六十五天不等,平均大 约一百三十五天。期间长短的变化显示,熊猫有延期着床(delayed inplantation)的现象,受精卵分裂数次后,到达胚泡(blastocyst) 阶段,就在子宫里自由漂浮一段时间,然后才着床,开始进一步发育。 这样的系统可以在多种食肉动物身上发现,也包浣熊。熊猫的延期着 床时期,从一个半月到四个月不等,所以幼兽实际发育的时间,只有 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出生时生理上尚未发育完全——目盲、几乎遍体 不生毛发、十分无助。它体重仅85.5克到114克,跟一只老鼠或金 花鼠差不多大,只及它母亲体重的九百分之一。如果用人类的体积来 比拟,一个体重59公斤的女人,生下的孩子就只有56.7到7O.9克。我 很想观察体积庞大的珍珍照顾它的小不点的行为,而且我相信它会容 许我安静的在一旁待着,保持一段距离。但营地还有十几个人也希望 去拜访它,这样的骚扰可能会对熊猫宝宝造成始料未及的伤害。墨西 哥第一头熊猫婴儿诞生时,围来一大堆摄影师,母熊猫紧张之余,竟 挤坏了它的新生儿。有一天,根据动物园熊猫的经验判断,假设已出 生的珍珍婴儿大约三周,体重已达9O7.2克,外表也接近成年熊猫了, 胡锦矗提议由他和我去确定有无小熊猫存在,也确认我们的无线电监 听并非白忙一场。我同意了。但科学院来的临时研究员龙志说;“母 熊猫受到干扰,说不定会把它的孩子吃掉。”可是他强调,去不去由 我决定,而且只有我能决定。我不想负这种责任,我知道如果在任何 阶段小熊猫失踪,都会变成我的罪过。我们可以再等。 美美生下小熊猫 现在我的生活日程跟珍珍一样乏味,我的日记没什么灵感,写得 很简短。 九月十四日。晚上大多在下雨。早晨花在修理帐棚里的东西—— 挖排水沟、在滑溜的斜坡上做石头台阶。轮到我守夜。一四一五交班。 途中看见金丝猴。很冷:约摄氏四度。有雾有雨。 九月十五日。○七三○交班,定方位。谷顶来的强风把雾吹散, 下坡视线开朗,但山顶仍浓云密布。草木开始显得稀疏——叶子上都 是虫洞,有的边缘泛黄,快死了。一○○○到家。睡三小时……一六 ○○走到白崖找猴子。运气不好。 九月十六日。天气仍然又阴又湿。我在为结论写笔记,明年可以 省点时间。一六○○走路到白崖。除了偶尔有角雉带小雉,几乎看不 到野生动物。 九月十七日。一○○○后不久,走到望猴岩,绕过竹林,往寻新 的熊猫足迹。这一区有三棵筑巢树,都搜过。什么也没有。 九月十八日。晴朗的早晨!轮到我上山做白日监听。树林闪闪发 光,我没有钻进睡袋保暖,站在阳光下,只听到苍蝇嗡嗡叫。天不断 阴下来,到了一六○○,已是满天乌云,但只要能看见山顶就可以提 升士气……成都来的消息,动物园有小熊猫出生了。我一定要去看看, 也看看史托薇。 史托薇是纽约动物学会来的兽医,她八月底抵达,协助以人工养 育英雄沟和成都的熊猫新生儿——如果母熊猫未能照顾它的孩子的话。 生育双胞胎时,母熊猫通常会抛弃其中的一个。人工养育弱小的新生 熊猫是一件细腻的工作,需要奉献与知识。例如,小熊猫若非睑部受 到舔舐——或类似动作——的刺激,就不全撒尿或大便。为它哺乳需 要特殊配方,脂肪与糖份的含量必须正确。可惜史托薇没有机会一现 身手,因为英雄沟没有小熊猫出生,而成都的美美只生了一胎。 美美在九用十八日凌晨两点生下一头公的小熊猫,名叫锦锦。我 在九月二十二日加入史托薇观察小熊猫三天。美美坐在一堆干草上, 用一只前爪把锦锦抱在胸前。它的爪子又宽又大,完全看不见小熊猫, 事实上,若非它发出尖锐刺耳的哭声,我根本不会知道有它存在。美 美用爪子轻抱着锦锦,嘴贴在它背上,把它叼起,用体操选手的柔软 度,把头靠在后腿上,用腿当枕头。在锦锦再度消失前,我瞥见他的 模样,粉红色的身体上有稀稀疏疏的白毛,一根光秃秃的尾巴,四条 细腿,像煞一件设计上出了问题的橡皮玩具,但很快它就被母亲的下 巴和脚掌遮住了。 无法养育双胞胎 美美一移动,锦锦就会尖叫,美美就会调整前臂。在母亲比你重 那么多的时候,有一副不成比例的响亮喉咙,宣告你的存在,真是好 处多多。锦锦一有不适就叫,这种事经常发生,当它的母亲头上脚下 抱它。让它的腿在空中摆荡、或用牙齿叼起它时用力太重。大约每隔 一小时,美美就会热切的舔舐它的胸部、背部、腹部和屁股几分钟。 我们听说锦锦每天约吃十次奶。美美有四个奶头,它吸其中一个或数 个,但它被美美的爪掌藏得那么严密,我们在笼子外面看不出它在做 什么。美美像珍珍一样,经常换姿势,或坐、或站、或翻身,但它从 不放下锦锦。即使下床排泄,也用嘴叼着它一块儿去。开头二十六天 当中,锦锦没有片刻离开母亲臂弯。过完这阶段,它的毛大致长齐, 不再那么需要母亲的温暖和保护,但仍然很无助。它的眼睛要到一个 半月才完全张开,两个半月才会摇摇摆摆的走路。目睹美美几乎像袋 鼠般的专心哺育,用自己的爪子作成一个包裹孩子的口袋,我可以理 解熊猫为什么没法子抚育双胞胎。直到一九九○年,才有一头成都动 物园的熊猫产下双胞胎。同一年,卧龙一处山洞里,发现一对约三周 大的熊猫双胞胎。 我跟所有田野生物学家一样,出于对工作和计划本身所含冒险成 分的热爱,经常在野外孤单生活。艰难困苦、克服阻难、餐风露宿, 自有乐趣无穷。但是在艳阳高照时自讨苦吃,跟天气真的坏是两回事。 时至十月,山谷中的晨昏,仍弥漫令人沮丧的乌云,潮湿而寒冷。忧 伤中不见得全无快乐可言,即使秋末,还可看见枫叶转红,纷纷飘落, 但这重灰雾里找不到这样的转机。只有小插曲调剂令人厌倦的例行公 事。十月四日,一大堆信送到,我读信、看杂志直到夜深。至少以今 天交通的便捷,寄到美国的信,六周就能接到回音;相形之下。一六 ○○年,意大利耶酥会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寄了一封家书,根木 不指望六年内有回信。灰蒙蒙的日子持续下去,十月八日早晨我醒来, 帐棚和树林都埋在三英寸厚的雪下。 十月十八日,云层终于开了,露出几小方蓝天。我有一股强烈的 欲望要离开,到别处去;我想念不受拘束的自由。勿勿吃罢早餐,我 前往臭水沟的东界,我从前没去过那地方。我翻过一个很长的山坡, 来到一个斜坡,不见竹林和冷杉林,坡上长满水藓和枝干虬皤的杜鹃, 走过此地,好像涉过深及膝盖的充血的大海绵。离开营地四小时后, 我终于达山谷的东线,海拔约一万一千英尺。浮云闲闲环绕南方的山 峰,还有一片云罩住臭水沟。沿山谷边缘,有条动物出没的小径,我 注意到牛角羊和野狗的足迹;多日前的粪便也显示熊猫曾经过的地方。 这儿是竹林生长的上限,竹茎只有二十英寸高,一丛丛生长在草原上 的青草和白色常春花中间。我脚边是一道很深的溪谷,下坡几乎是垂 直的。西北方峥嵘的山岭,像冰山漂浮在云海上,圆滑的山峰则令人 联想到鲸鱼。云、天空、杜鹃树叶在阳光下闪成一片刺眼欲盲的波浪。 山峰上两头老鹰御风滑翔,在风中长鸣,它们的叫声在无限的空间中 很薄弱。我在这儿觉得解放;我要向老鹰喊出心中的讯息。 拜访珍珍母子 几年前,我跟几名亚诺马密(Yanarnarrio)印第安人一起穿过 亚马逊雨林,向北方巴西与委内瑞拉边界上的拿布里纳(Neblina) 高原走。数日后,地势笔直上升,林木无法生长,灌木和草原占了优 势,视野豁然开朗;我们下方是一片树海,向地平线汹涌翻腾。印第 安人没来过这地方:他们一辈子都生活在阴郁的森林里,地平线充其 量到围绕他们田地的树墙为止。每个人都爬到岩石上,跳上跳下,挥 舞双臂,大声呼啸。我现在明白他们的心情了。我回头下到谷里,回 营地去。山岭顶上的神妙时刻逐渐淡去,我从中获得了新的活力。那 天晚上,我在日记中写道:“今晚我看见星光。” 十月十九日,我们完成连续监听珍珍五天的工作,胡锦矗也刚销 假回来,我拿结果给他看。它的活动模式不再是密度低而不停息,而 恢复了正常。更有甚者,它今天到了山的另一边,距它的巢有四分之 一英里。它把孩子搬走了吗?它失去孩子了吗?小熊猫要到五个月大, 才有可能跟着母亲走,至少要六个月大,才会吃竹子,届时它会长出 二十六到二十八颗牙齿。因此把它独自留下,极易受小型掠食者的侵 害:貂鼠或金猫(golden cat)可以轻易进入巢内,杀死孤单的小熊 猫。我提议我们第二天到筑巢点去看看,胡锦矗同意了。 十月二十日。中午过后不久,浓雾散了,胡锦矗与我向珍珍的巢 前进,我们穿过一人高的竹林,来到一个浅浅的浪谷。无线电讯号显 示,珍珍就在这一带,但是并不在巢里。胡锦矗打头阵。我们忽然看 见前方三十英尺外的竹林晃动,珍珍出现在一株倒下的树旁。它转身 要走,又突然改变心意,发出两声大吼,呼了几下,就向我们奔来。 在这种情形下,测验熊猫是否虚张声势,绝对是不智之举。我急忙跑 过竹丛,躲到一棵树后,树不大,直径仅六英寸,好像是花椒 (Sorbus),我往村上爬。等到坐上一根较低的枝桠,离地八英尺远。 我才回头张望。胡锦矗已急忙跑回原来的小路。珍珍困惑的迟疑了一 下,先追胡锦矗,后来又转向我的树。它在我的树下停下,一边喘气、 一边喷鼻子,停了好长一会儿。四下寂静一片。它又回到胡锦矗的路 上,好像打算去追他。但最后它转往下坡一百二十英尺左右的巢树。 它在半路上停步。等了一会儿,不动也不出声,似乎一有挑衅,就会 再度发动攻击,蓄势待发的暴戾之气,跟它往常的温和知足截然不同。 我可以看见它树巢的三角形入口,但看不见黑黝黝的内部。我听见嘹 亮的啼哭声阵阵传来。它的孩子在那儿——显然被暴躁的母亲保护得 很好。我仅可能偷偷的下到地面,撤退。走远一点,我爬上另一棵树; 珍珍无视我制造的噪音,没有移动。不久,胡锦矗和我就在主要小径 上会合了。 为麻醉问题协商 十月二十三日傍晚,我们上床时是深秋;第二天早晨醒来,就入 冬了。下了四英寸厚的雪,山坡闪耀着一片熊猫背部似的银白。近中 午时,雪开始融化,从树枝上坠下,发出嘶嘶的声音。大部分树叶跟 着落下,地面不久就铺上一幅图案变化多端,棕、黄、红交织的地毯。 冬天一到,用陷阱捕捉熊猫的季节又要开始。我们不能在珍珍所在的 山岭设陷阱,以免造成它们母子分离,珍珍在笼子里: 它惊慌失措的 宝宝在笼外;但我们希望在山谷其他地区,再铺到一头成年的雌熊猫 和一头公熊猫。不过,我们没有做布置陷阱的准备;小径上有些地 方长出新竹子,还没有清除,陷阱需要修理,也缺乏诱饵。我询问何 时开始设陷阱,答复都含糊不清。我们整个冬季都要设陷阱吗?倒不 是我对麻醉熊猫那么热心;对这个计划,我一向提心吊胆,现在更觉 得忐忑不安,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近跟史密松尼研究所协商。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史密松尼研究所曾秘密提出一份熊猫研究的 计划书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世界自然基金会直到一九七九年九月,史 密松尼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署研究协议后,才得知史密松尼也对研究 熊猫有兴趣。一九八○年五月,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 妥联合计划的细节,并由基金会捐赠一百万美元兴建研究中心,当时 担任史密松尼研究所主任秘书的李普莱(S.Dillon Ripley)仍继续 透过他的中国关系,讨论一项不同的熊猫计划。史密松尼派出的代表 团,于一九八一年四月参观了三个熊猫保护区,并挑选唐家河作为密 集研究的地点。同月,史密松尼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签署的备忘录指 出:“除长期研究外,在某些保护区作若干短期研究,有助于加速对 野生大熊猫个体群结构的全盘了解,以便采取适当的保育与管理策 略。” 这些目标与跟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协议中揭示的目标大同小异。不 同的中国机关跟不同的外国组织,各推各的熊猫合作计划,根本不考 虑协调。中方声称,研究中心是协调各方面熊猫研究的关键,世界自 然基金会基于这一辩证,捐出大笔金钱赞助研究中心。现在有可能过 去的努力变成浪费,两个计划互相竞争,这令我不快。事态如此发展, 对熊猫绝无好处。当时国家动物园(National Zoo)主任李德 (Theodore Reed)跟史密松尼计划关系很密切,为推动合作起见,慷 慨的把有关史密松尼计划的进展,通知世界自然基金会及纽约动物 学会。史密松尼的小组业已成军,随时可以开始田野工作,队上包括 曾在巴基斯坦跟我做过一段时间的宋逵斯特(Melvin Sunquist)、 另外还有塞登斯迪克(John Seidendticker)和爱森柏(John Eisenberg)等人。史密松尼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谈期间,有一个问 题逐渐演变为非常严重。史密松尼方面的代表谈到,麻醉过程中意外 杀死熊猫,如何处分的问题,立刻得到的答覆是:罚款五万美元。 根据中国法律,杀死熊猫必须坐牢,但不罚款。这个数字显然是 根据一头相借给香港作商业用途的熊猫订出的身价(不过,港币的币 值只有美元的七分之一)。这样的要求不消说会引起惊慌。史密松尼 代表以书面温和的回复中方; “在没有适用法规之下,对导致熊猫受伤或死亡附加金钱义务, 有违合作协议的精神与初衷。” 替熊猫买保险 他们也考虑到其他可能性。中国人提议给熊猫买保险,但史密松 尼不愿负担全部赔偿责任,他们建议,干脆麻醉手续全由中方兽医执 行。中国人却表示,这样只能把责任减少到50%,因为这本来就是一 个合作计划。会议破裂,问题也没有解决。史密松尼打电话给北京, 讨论豁免赔偿责任的可能——豁免条款必须列在书面协议里——我听 说,谈判对话是这样的: 中方:“林业部不希望造成先例。” 史密松尼:“我们不能等到出了事情,才讨论这问题。” 中方:“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协议里都没有这条但书。史密松尼 凭什么要有个?” 中国人提出一个令人无法接受的要求,又因为这要求是在正式会 议中提出,所以他们不愿意收回。史密松尼坚持以书面宣布放弃权利, 中方不肯照办,计划就死了。我怀疑中国人其实已经不想要这个计划 了。 我曾经在两个会议上,跟中国人讨论过麻醉的危险,但万一造成 死亡的责任归属问题,我没想到过,中国人也不曾提起。世界自然基 金会该不该要求豁免权?或根本不理会这件事?十月底,世界自然基 金会与中国人在成都举行年会,到时我可以提出我的忧虑。但不论结 果如何,从现在开始,我都必须当心中国人态度转变,翻睑无情。 后来在十月,我在成都见到来跟中国人开年会的基金会代表。中 国人非正式的告诉我,不要在会中提及史密松尼的问题,这不关世界 自然基金会的事。算是少了一个问题。我们在会中讨论一九八二年的 计划。我们指出,行动计划明确规定:“在所有保护区及其他熊猫生 存区的样本地区,对熊猫头数做详尽的调查”,但是到目前为止,凡 是臭水沟以外地区的工作,都还没有获得批准。他们告诉我们,调查 早晚会做,但不是明年。我们提议让史密松尼的小组前来,在世界自 然基金会赞助下工作。中国人说,这样可以,不过并不方便,而且还 有种种限制和问题。不过,他们最后同意让一位史密松尼的动物学家 克莱曼(Devra Kleiman), 在交配季节到英雄沟和成都动物园,观 察熊猫在囚禁中的行为。 喜欢“一起”独处 十一月五日,我回到五一棚,这次带着凯依,她两天前抵达成都。 珍珍十月二十四日离开它的筑巢区,现在我们要去察看那个地方, 人称小邱的邱明江和我爬上山坡。小邱才十九岁,身材矮小,戴眼镜, 他刚从专科学校毕业,要当英文教师,九月底被派到五一棚来作翻译 员。他的英文好极了,但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对我们的研究兴趣浓厚, 而且热心参与。但优秀人才会对别人构成威胁,小邱尝试同时生活在 两个世界里,一个世界不欣赏他的长处,却是他原来的归属;另一个 世界不许他加入,因此他的处境格外艰难。 虽然巢的附近,新雪上没有熊猫的足迹,我们仍小心翼翼的接近, 上次珍珍凶猛的保护孩子的表现,我们记忆犹新。巢的入口处,粪便 堆得像小山那么高,可是巢里很干静,大部分是从墙上扒梳下来的木 屑。地面直径约三十五英寸,足够珍珍舒适的坐下。它咬断附近几株 桦树和冷杉的树苗,把它们拖到门口,树梢向内;另外它还拖了几根 树枝和一段木头过来。巢里还竖着一棵五英尺高的小冷杉。看不出珍 珍为何要搜集伏么多木头。 (图: 五头配戴无线电颈圈熊猫的活动范围) 十一月已届寒冬,我们继续每天判定三头戴有颈圈的熊猫的位置, 每个月以五天全天候监听它们的打动,五月以来首度连续放晴,使工 作愉快多了。我们每天记录各头熊猫行踪的地图,已经满是圈点,提 供很清楚的领域概念。珍珍占有大约一点五平方英里的范围。春季它 有两个月出行到伞竹林里,其他时间;它就待在分隔臭水沟和英雄沟 的山岭上。好几个月,它生活在一块占地约七十五英亩的区域里,所 有她需要的东西,大量分子、水、筑巢地点,都供应无缺。虽然龙龙 和宁宁在转径沟分享一座山头,但它们偶尔也会到臭水沟来。龙龙的 活动范围大约二又三分之一平方英里,宁宁大约l.5平方英里。它们 的领域有一端跟珍珍重叠,但没有熊猫在那一带待太久。相反的,它 们有一个共同最喜欢的地区,互不排斥。但即使它们经常很接近彼此, 却很少凑在一块儿:它们喜欢“一起”独处。这是种很特殊的关系, 我对它们的家族关系一无所知,所以无法解释。或许宁宁是珍珍的女 儿,因为大型食肉类动物的女儿长成后,往往会占有一块跟母亲的领 域相邻的区域,但下一代的雄性动物则可能到处流浪,在离老家很远 的地方定居。虽然龙龙和宁宁年纪相当,但它们可能不是同胞手足, 只是朋友。 人多好办事? 我们知道至少两头成年熊猫分享珍珍的领域,可是我们对它们的 活动与行踪缺乏资讯,我们必须给它们配戴无线电颈圈,以便追踪它 们。小径没有清理,陷阱也没有修整,我提议由村民来办这件事。这 个建议被接受,但是营地人员决定看在赚外快的分上,自己做这份差 率。十二月初,有几个陷阱重新布饵,检查陷阱又成为例行公事。我 到很远的地方逡巡,搜索熊猫足迹以及其他野生生物。有一天,我惊 起两只绿尾虹雉(Chinese monal pheasant),体积像火鸡,羽毛是 会反光的铜紫色。有时我在小径上发现猴子脚印,好像一大群光着脚 的小孩在我面前跑过,运气好的话,我会看见猴子,通常高踞树上, 在树枝间跳来跳去,活像金色的大青蛙,落脚之处总带下一大片雪花, 在它们离开好一阵子后,仍飘飞不已,像一道闪光的花边。 又有一天,我在方子棚附近,发现盗猎者在去年冬天相同的地方, 设置了铁丝陷阱,还发现新鲜的树桩,显然村中樵夫深入我们的研究 区域,砍伐松林。这种偶发的罪行总有一天会把森林变成童山濯濯。 发乎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情,我向保护区领导反应。他们告诉我,目前 还无计可施,因为村民受一般司法单位管辖,林业部管不到他们。不 过,很快会有改变。非法砍伐树木数量增加的一个原因是,大家都想 赶在新法生效前,多囤积一些盖房子的木料和屋瓦。 工作效果往往跟参与的人数成反比。“人多好办事”的中国观念, 在很多方面成为我们的障碍。好在冬天来了以后,营地不少人都到温 暖的地区避寒,或忙别的事情去了,我们二十四小时监听的工作变得 人手不足。凯依和我决定在4x山头上连续待两个昼夜。我们上山时, 照常保持沉默而警觉,希望看见什么动物;一个月前,找们在这条小 径上遇见过熊猫。4X是一片有很多小树的台地,已经张好了油毛毡的 顶棚,以保持帐棚干燥。这是个凄惨的十二月天,又湿又冷,我们立 刻各自钻进睡袋。我们的呼吸在低矮的帐棚顶内侧,形成冰的结晶; 稍后,在灯光下,圆顶像夜晚的星空般,点点星星闪闪发光,凯依躺 在那儿,只露出鼻子和眼睛,为星座取名,猎户星、北斗星、北十字 显、仙女星座。那天晚上,气温降到约摄氏零下几度,雪花直落,像 一层丝幕把我们隔离在煤油灯光圈里。凯依想睡觉,寒气却不断透入 她的睡袋。我值第一班,虽然我带了书来看,但冷得什么事也不能做。 我只有靠喝保温瓶里的热水、吃花生米和饼干、聆听周遭绝对的寂静 提神。 在半夜里哭起来 我早晨起身穿衣,去检查远方的陷阱时,发现靴子都冻得硬梆梆 的。不断吹落的雪片改变了树桩和土丘的形状,湮没了山上熟悉的小 径。太阳不见了,一切都掩盖在浓雾中。我中午回来后,确定了龙龙、 宁宁和珍珍的位置,才再缩进睡袋。凯依和我话说得很少,两个人都 全心全意设法把自己弄暖和一点。说话的时候,我们声音也因为雪与 雾变得疏离而含糊。白天剩下的时间和晚上同样有趣,凯依在日记里 写道: 我的空气垫一直在漏气,所以我整晚不时的把它重新吹涨。我们 整天整夜都待在睡袋里——我把手套、毛靴、毛裤全套在身上,毛外 套里我穿了三层卫生衣和卫生裤、长袖尼龙高领衫,还有羊毛衣。可 是我还是冷。每隔十五分钟,要用一只手臂撑起身子,调整频道,监 听三头熊猫,不久就让我手臂又酸又疼。乔治和我夜晚轮班,白天他 去察看陷阱、定方位,我负责监听——中午他又冻又湿的回来。我白 天睡他的睡袋,有较好的垫子可用,所以他就钻进我的睡袋,把湿衣 服也穿进去,用他的体温烘干,还有的湿衣服为相同原因,压在睡袋 下面。他下午睡了一会,四到四点半之间接班,我换回我的睡袋。我 们又冷又凄惨,甚至懒得去点那盏脾气古怪的煤油灯,幸好我们带来 的那个大保温瓶,保温性能奇佳。所以我们还有热茶和热可可喝。 星期二晚上,我觉得难过得不得了,整晚都太冷,睡袋又因为乔 治在里头“烘”衣服而有点湿。我的充气垫固定会扁掉,结果我好多 天来一直想避免的感冒真的发作了。我终于在半夜哭起来,乔治才睡 了三小时,就被我叫起来接班——我不舒服,他也很难过。不过哭过 以后,我就睡着了,而且提前三小时醒来,接他的班。接连两天愁云 凄雾的天气,树上都结了厚厚的霜,星期三阳光普照,对面的山美得 玲珑剔透。乔治出去查看陷阱,我继续监听到九点十五分,就满五天 了——然后把所有能装进背包的东西都收好,回五一棚去。山径上的 新雪,印了各式各样小动物的足迹.可是没看见熊猫或豹子…… 十一点到家,放下盖满雪花的背包,赶快在炉子里生个火,坐了 足足一个钟头解冻、喝可可、拆背包。中午爬上床,睡了一个半小时。 火快熄了,重生一次,又回床上,等水烧热,用海绵擦澡。乔冶的两 点半到三点之间回家,又累又冷;我给他喝了茶,他就上床看刚送到 的信件和杂志。 我去吃晚饭——我两天来的第一餐——回来我们两个都七点半就 上床,累得没法保持清醒。 十二月二十二日,令人着迷的一天,天空湛蓝,风景一片莹白, 林间满是一道道阳光。凯依和我爬上营后的山坡,去找一棵圣诞树, 是珍珍挑中的一棵独一无二的树。我们要把珍珍竖立在它巢里的那棵 小冷杉搬回来;我们认为那株树会带给五一棚每一个人一个别具意义 的圣诞节。大约走到半路的时候,我们听听见白崖传来持续的叫声, 熊猫二字传来已模糊不清。抓到一头熊猫了。 卧龙圣诞夜 我们匆匆赶回营地,抓起设备就跟张贤堤直奔白房,他在那儿的 陷阱里发现一头成年熊猫。一个中国电视采访队正好来摄制我们的计 划,已经先我们赶到,因在笼子旁边。熊猫拱着背,不叫声,全神贯 注在它自己身上,根本无视我在它肩上插针,注射麻醉剂。五分半钟 后,它睡着了。我们在它脖子上系好颈圈,量它的数据。但就在开始 给它称重时,它忽然站起来,以无比的力量挣脱我们,穿过很深的积 雪,往山下跑去,它的脚步仍不稳定。我保持一段距离,跟在后面, 确定它恢复前不会出差错。在一丛竹林里休息一会儿以后,它稳定的 爬上山坡,翻过一个山头。从下午三点到黄昏,我都接收到它的讯号 ——一直在山顶上,一直不动。它睡着了,或者它把颈圈扯掉了?那 晚我回到帐棚,黎明前的一大段时间,我都睡不着,在担心,我回想它 被麻醉的过程。我曾经把手伸进它脖子和颈圈中间,确定不至于太松 或太紧。我确信操作没有问题,但第二天我和凯依再次前往珍珍的巢 时,我仍满腹狐疑。凯依温柔的从树洞里拿起那棵冷杉,有些针叶已 经掉了,树干上有牙印,珍珍的对称感也不高明,但我们对这个选择 很满意。凯依把树扛回营地,我爬上另一座山,把接收器频率调到一 九七,新的公熊猫的频道:它在隔壁的山谷里,讯号很急促,它在活 动。一切都没事。 第二天就是圣诞夜。查过陷阱后,凯依和我就在帐棚里装饰圣诞 树,用的都是很简单、我们特地带来、纪念在远方度过的其他圣诞节 的小东西。有一个纸做的圣诞老人、绒布做的老鼠、我们儿子小时候 做的装饰品、一只木头做的山雀栖息在山区大猩猩家的大石南树枝上、 银色的手剪动物——印度黑羚、野兔、斑鹿、老虎——那年在印度中 部的丛林里,我用牛奶罐的盖子剪成这些兽形,用来点缀一棵有一串 串种子的开花竹子权充的圣诞树。今年我们添了中国同事送我们的迷 你熊猫和金丝猴。一颗红色的木头星星放在树梢。那天晚上,凯依和 我自己安安静静过节。交换书和其他的小礼物,吃香港朋友送的水果 蛋糕,喝樱桃酒,就着我们的卡式录音机,听贝多芬和门德尔松。 圣诞节当天,卧龙的领导请我们吃大菜。两名厨子做了一整天饭。 我们把珍珍的圣诞树搬到公共大堂里,在树下放了一些包装好的小礼 物,送我们的同事和从卧龙总部及成都前来的访客,大家一块儿过节。 南西和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寄来会闪闪发光的彩带和缎带,我 们把它们点缀在四壁,让它们反映炉中熊熊的火光,为质朴的小木屋 增添喜气。营地的新成员董赛,用雪雕了一头熊猫。耳朵用煤烟抹黑, 它懒洋洋的坐在一个大脸盆里。过去几个月来,有很多次宴会,迎新、 送旧、九月中秋、十月国庆,中国人都是一流的主人,每次餐叙都一 团和气,充分发挥抒解压力,增进感情的效用。可是这次圣诞餐会却 是今年最有节庆气氛的场合,大家共聚一堂,每个人都不由得思念起 远方的亲友。 下午六点半开饭,我们十八个人挤在小木屋里,厨子川流不息的 上菜,麻婆豆腐、装饰着红辣椒的蒸蛋、排骨、红烧兔肉、芝麻肉圆、 沙其玛、回锅肉,还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所有的食物都用啤酒、 甜酒或醇烈的白酒冲下肚。蛋糕是从成都送来的,大家兴高采烈的用 筷子分而食之。凯依和我也收到礼物,一头陶瓷熊猫和一幅熊猫卷轴, 都很恰当。我们也送每个人礼物:钢笔、手电筒、袜子,还有其他来 自美国的实用物品。 最好的圣诞礼物 从成都赶来的毕凤洲举杯敬我们的计划,他说:“最好的圣诞礼 物是再抓到一头熊猫。”为这个心愿,我们热烈干杯。 胡锦矗音调铿锵的宣布:“今晚我们要为新熊猫取名。”他顿了 一下,强调这件事的重要性:“他名叫威威。”大家都为威威干杯。 凯依接着致词说:“我们通常跟家人和亲密朋友庆祝圣诞节,今 年我们很高兴能跟我们的中国家人一起过圣诞节。”然后她带大家唱 “平安夜”,虽有些人唱得荒腔走板,气氛却很好。 胡锦矗正色说:“我们过去一年合作得很好。敬世界自然基金会 的史考特爵士、塔伯特、德黑斯、哈尔、香港的南西小姐,还有纽约 动物学会的康威,杜伦赛克、奎格利、史托薇,还有所有远方的外国 朋友、夏勒夫妇的儿子,我献上最好的圣诞祝福。”大家都起身为这 些话干杯。 接着我也讲话,我说今晚的庆祝有三大理由:我们在过去一年的 田野调查中合作无间;今天是圣诞节,我们欢迎新成员加入,他名叫 吉林知哈。 吉林知哈出身熊猫山区南部的彝族部落,原来在马边保护区工作, 他三天前才加入我们。他跟以前几个来自其他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一样, 只是到五一棚待几个星期,学习我们的研究技巧。他穿着一件自家织 的白斗篷,头上包着头巾,在前额扭成一个角的形状——那是灵魂所 夺,任何人都不许碰——吉林知哈的盛装使我们的宴会更显得隆重。 他立刻应大家要求,把酒喝干,以免失了彝族勇士善饮的威名。他忽 然变得很严肃,起身宣布他要唱一首应景的彝族迎宾曲:   美国友人共度圣诞兮   其乐融融,   我心欢喜不能尽言兮   下箸举杯   孰应先兮。 不过盘子都吃空了,所以吉林知哈面对举座欢呼和“干杯”的叫 声,决定取后者,大家随即跟进。火势渐渐变弱,室内冷了起来,但 大家都喝得满脸通红,额头沁汗。我们出门后还有更多的干杯声,凯 依和我比平时更小心的走下滑不溜丢的小径,回我们的帐棚。 把威胁想成可爱 三天后,我们又捕到宁宁。它一反八个月前友善活泼的行为,缩 成一围,脑袋贴着肚皮,一副绝望的样子。它的颈圈还很合适,功能 至少还可以维持一年,不过我还是给他换掉,以防明年冬季抓不到它。 四月至今,它长了8.6公斤。我打开陷阱门时,它安静的走过我身边, 悄无声息的进入一丛被雪压弯的竹子和悬钩子(bramble),它走到 小溪边,喝了水,它的毛皮跟周遭的环境配合得天衣无缝,几乎看不 见。 熊猫的颜色为何对比如此强烈,有很多揣测。有人说,黑白花样 是一种保护色,有助于躲避掠食者。雪地里的熊猫确实不易看见,宁 宁就是很好的例子。可是一年只有几个月积雪,海拔低的地方甚至不 见得下雪。更何况,熊猫在茂密的竹木里,不管是什么颜色都不容易 看见。又有人说,颜色有助于熊猫调节体温,黑色比白色散热快。这 可能是它毛皮的作用之一,但这观念不足以说明熊猫为何长得一张小 丑脸。 熊猫毛皮谈不上什么保护色,一年里大部分的时间,熊猫皮都很 醒目。强烈的对比色对同类而言,往往代表复杂的讯号。除了交配季 节,熊猫不喜欢互相接触,也很沉默,它们的栖息地在密林里,视觉 也不敏锐。我认为,耀眼的毛皮或许有助熊猫避免跟其他熊猫接近。 熊猫和很多其他动物,都把目光接触视为一种威胁。眼睛周围的黑圈, 把它的小黑眼睛放大了十倍不止,使它的目光更有力。此外,熊猫能 直视时,头会放低,这个姿势不仅使它的黑眼圈正对着对方,而且它 黑耳朵的轮廓,映着白脖子也更明显,变成好像有两双充满威胁性的 眼睛瞪着对方。相对的,如果熊猫要表示没有敌意,它会掉开头,并 且用前爪遮住眼圈,或藏起面孔,像珍珍在交配季所做的一样。如果 我的推测没有错,人类会把带有威胁意味的形象想成可爱,倒是满有 趣的。 为什么有黑眼圈? 南西在国泰航空杂志“小发现家”(Young Discoverer)一篇文 章里,重述“熊猫什么会有黑眼圈”的民间故事,提出一个与进化论 无关的解释: 很多很多年前。有一天,一个中国小姑娘看见一只豹子跟一头能 猫在打架。小姑娘知道熊猫会被杀掉,所以她设法把豹子拉开。豹子 回头把小姑娘咬死了,熊猫乘机逃脱。 后来,熊猫发现,小姑娘为了救它,竟然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它 非常难过。所以它把全世界的熊猫都找来,一起为小姑娘举行葬礼, 它们按照熊猫葬礼的习俗,手臂上都戴着黑布机。因为它们都很伤心, 哭呀!哭呀!就用黑布条擦眼睛,所以眼睛周围都变成黑色的了。 它们不忍听悲泣的声音,就用手臂捂住耳朵,难过的时候,还互相拥 抱。不久,黑布条就在所有熊猫身上都留下今天我们看到的痕迹。 元旦的黄昏八点钟,凯依和我步出我们的帐棚,雪封的树林里有 个银色的夜,我们听见木屋传来响亮的笑声。头顶上是一片灿烂的星 空,流星掠过,留下明亮的轨迹。我们看见上面的黑色山坡上,出现 五、六簇静止不动、小小的白色灯光,非常明亮。我们想不通,这么 冷的夜晚,怎么会有人在陡峭的山壁上点灯笼?更何况,灯光都在固 定的位置。是什么东西?夜光的野蕈?我们用望远镜观察,我想爬上 去弄个清楚。但那些灯光像幽灵一样突然都不见了,以后再也没有出 现过。旧岁已尽,新的一年就在神秘的气氛里展开。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