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对院士制度和院士增选的看法 忧天杞人   两年一度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增选大戏鸣锣开演了,中国两院 已经将院士的正式候选人的名单在网上公布了。   我们不知道把这个名单公布出来有什么用处,是想要大家、尤其是知情者来 评论?还是叫有异议者投诉?可是又如何能进行评论和投诉呢?   首先,两院没有把这些候选人的“主要成就和贡献”公布于众,大家又如何 能对他们进行评论呢?即使是知道某候选人的实际情况,可是却不知道他(她) 自己和推荐单位或推荐人是如何上报他(她)的“成就和贡献”的,人们根本无 法判断他们是否实事求是,有没有吹牛、说谎和造假。   就拿本人比较了解的某院士来说吧,当初没有见到他的申报材料,后来在 “院士风采”里看到了关于他的介绍,其前言部分至少有两、三处不符合实际情 况的地方,而仅其“主要成就和贡献”的第一项中竟然就有10处夸大、说谎和不 符合实际之处,使人不禁认为他是“吹”成院士的。难道这种情况就只发生在该 院士的身上吗?其他近一千三百个院士的“主要成就和贡献”中都没有这种夸大、 说谎和不符实际之处吗?   而现在公布的这九百多个院士候选人中,就再也不会有一个人也这样吹牛、 造假了吗?别的不用说,就拿《中俄合作研制可探测深海海沟载人机器人》那 篇报道来说,文中那位把微型潜艇(或载人潜水器)叫做水下载人机器人的竟然 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从网上我们知道这个研究所以研制机器人而著 名,而身为该所所长的人却连什么是机器人和什么是水下机器人的定义也搞不清 楚,也就是说他很可能就没有具体管理过或从事过机器人的研制工作。可就是此 人却是这次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的候选人!他的学术上的“主要成就和贡献”里 又写的是什么呢?我们无法知道。我们当然无法相信他是这九百多个候选人中的 唯一的一个。   为了保证院士的质量、维护两院的声誉,中科院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增 选投诉信处理办法》,可是当我们想看看具体内容时,却找不到这个文件。我们 主要就是要看看,该办法是如何具体保护投诉人和揭发人的,尤其听说还不受理 匿名信件。如果某人要对某候选人提出质疑、进行投诉和揭发,即便是允许他匿 名,由于涉及的学科范围非常专业、知情人的圈子又比较小,如果投诉揭发的事 被泄露,则很容易确定出投诉揭发者是谁。例如,前面我说到的“某院士”,如 果我说出他的姓名,再把他那些吹牛、造假和不实之处具体地列上几条,当事人 就很容易知道是本人所为了。   我们再看看这些院士和院士候选人,他们基本上都是“官”,至少也是个主 任、所长、副总经理、 总经理、董事长,大的甚至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 委员以及局长、副部长、部长、省长、乃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他们手中都握有大权,如果他们中的某个人造假、吹牛了,此人的道德品质 必定很低下。而一旦他知道是谁揭发了他、坏了他的好事,他一定会想方设法进 行报复的。轻者会叫你升不了级、提不了薪,叫你下岗、砸了你的饭碗,重者说 不定会令其心腹叫你缺个胳膊少条腿。   没有切实的人身安全保障,又有几个人敢署名投诉和揭发呢?不如让他们 “快乐地分肥”去吧,反正花的是大伙儿的钱,每个人只分担13亿分之一。   对于中国的院士制度,网上有很多人发表了不少看法,我本人比较赞同中国 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在《院士制度--中国科技创新的障碍 》一文中所阐述的 论据和观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该院的五个学部的委员,而中科院是个实体单位,它管理 着十多个分院和90多个研究所、台、公司和中心,每年承担了大量的研究、攻关 和制造任务。学部委员在确定各学科的研究发展方向、决策重大课题的立项、评 审重要研究成果等方面,作为院领导的技术“顾问”,就像一个研究机构的学术 委员会一样,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而中国工程院,除了那六百多个院士外,只有几十名工作人员,它一个下属 单位也没有:没有一个工程设计院,没有一个工程公司,没有一个工程项目和工 程任务,基本上是个空架子。作一个不十分恰当的譬如,它好像是一个工程“公 证处”,某工程项目要上马了,到中国工程院去请几个院士给评审一下、点一下 头,“技术可行性”就算通过了,就可以开工实施了;某工程项目或课题结束了, 再到工程院去请几个院士给评定一下、给打个分数、下个评语,就算完成了。除 此而外,没有人要他们“公证”时,中国工程院还有什么别的实质性的事务呢?   即使这些“顾问”和“公证员”个个都是德高望重、具有真才实学、真是某 个专业和领域的最优秀的代表,那也不应该是终身制,而应该实行优胜劣汰原则。 科学技术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前进着的,某人今天在某一领域是很优秀的,明天 他就可能因知识老化、跟不上科学技术前进的步伐而不再是个优秀者。牛顿如果 今天还活在中国的话,选他为物理学部的院士,我想是不会有人反对的;但是历 史上的牛顿后来却不搞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专心于铸币、成了伦敦官场上颇有影响 的人物,试问你们还能选他当院士吗?元素周期律是门捷列夫的革命性的发现, 选他当化学部院士应该是毫无异议的;但是他后来却极力否认原子的复杂性和电 子的客观存在、并竭尽全力进行反对,试问他还能继续担当化学部的“顾问”吗?   现在人们常说,如果某人不懂计算机,他就不能算是一个完全合格的知识分 子,中国两院的一千多个院士中,每个人都敢说自己掌握计算机(常规、基本) 的使用吗?否则,他连完全合格的知识分子也够不上!记得常迵先生主编过一套 丛书,其中有一本“大学后与工程师必读”的有关“标准化”的书,请问中国工 程院的有关院士和院士候选人的先生们,你们每个人都读过这本书了吗?否则, 又怎能给人家当“公证员”呢?   媒体上揭露一些院士的弄虚作假、抄袭剽窃、吹牛撒谎、道德沦丧的腐败事 情,不仅令人吃惊和痛心,而且大大损害了中国两院的声誉,并且肯定会叫国外 同行们笑话的。如果对这些腐败的行为不逐一地予以严肃查处,将会使两院的威 信、声誉越来越低,最后可能是“院将不院”了!   而两年一度的院士增选,正如顾海兵教授说的“均是一场内耗严重、成本极 大的运动”。本文开始就说院士增选是一场“大戏”,难道不是吗?戏中的一出 就叫“跳加官”,据不完全统计,在本届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共 有42名部长、局长、总裁、总经理和董事长,此外还有一些所长。他们能升到这 么高的官衔,可以肯定地说他们当官已非一日,也就是说他们早就不从事或很少 从事具体的工程技术工作了,他们在学术上还能有什么造诣吗?   之所以说它是“戏”,还因为其中某些人在登场前,早早就开始化妆着装, 甚至进行“整形美容”:有的人不惜雇“笔托”为自己写传记、为自己树碑立传; 有的人则利用自己的权力硬挤进重大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的前列;有的人冥思苦 想地在“拔高”自己的“主要成就与贡献”;有的人则不惜篡改档案;有的人挖 空心思地“找路子”、“求熟人”、“打招呼”;有的人则使出浑身的解数进行 全面“武装”、全方位防守。所有这一切都为了能更好地登台表演,以获得那 “终身的荣誉”。那就让我们好好观赏这场大戏、别叫他们白忙活吧!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十分钦佩、崇敬胡锦涛主席,作为清华大学水利系的 毕业生,当年在一线做过不少技术工作,可他的技术职称仅是“工程师”,他甚 至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去谋一个“高级工程师”的头衔。我想,这是因为他实事 求是地认为自己在晋为工程师以后一直从事的是党政管理和国家领导工作。相比 之下,上述那些“跳加官”者,又是何等的渺小啊!   【参考】   《院士制度--中国科技创新的障碍 》 顾海兵 搜狐视线 2002年12月19 日   《中国工程院将成官僚院?42名高官竞选本届工程院院士》(XYS20030620)   《潜水艇也是机器人吗?》  东门外汉 (XYS20030507)    (XYS2003070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