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freedns.us)(xys-reader.org)◇◇   纸质学术杂志应该停办   段建中http://blog.sina.com.cn/duanjianzhong   新语丝网友言武说:‘刊登在Nature和Science这样高级别杂志上的文章, 历史证明大多是垃圾,至少在我这一行是如此(XYS20070822)’。这篇文章登出 后,我没有看到否定此说法的贴子,想必此言不虚。像我这样不搞基础理论研究 的人,确实想不到象征科学巅峰的杂志推出的成果大部分竟然无用,那么其它学 术杂志上的文章有多少含金量就可想而知了。我记得国内某名牌大学曾经悬赏: 谁在Nature或Science发表一篇文章奖励100万元――国内一流大学的校长们也被 洋‘铅字’唬住了。   这同时也说明,学术杂志只要沾了‘官气’(我国的学术杂志都是官办的, 而且还把它们人为地分成了三六九等),或者‘权威’气太重以至于成了评价人 才的试金石(国外名气大的高级别杂志),很多学者必然会把能否在其上发表文 章作为衡量自己身价的秤砣,至于成果自身是否真正有用反倒无人细究了。不久 前我听过一个学术交流会:某名牌大学的一位教授根据该领域顶级杂志上的一篇 老外‘极为优秀’的论文大胆地下了注,结果是使出浑身解术也重复不出来人家 的结果,更不要说顺着‘优秀论文’的梯子再往上爬了,该教授现在是骑虎难下, 但又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自己上了另一个‘黄禹锡’的当。   既然名气如此大的权威纸质刊物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杆评价学术成果的 ‘假秤’,那么沿用了几百年的学术思想和成果传播方式就需要大改。否则的话, 一个重量级刊物的编委甚至审稿人头衔也会吓住不少国人,纸质刊物也诱使大学﹑ 研究机构里的很多教师和研究人员为了那些‘铅字’而造假。所以,在网络时代 纸质学术杂志应该停办。科学(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利用纸质杂志‘显摆’自个 儿的发现发明本是让感兴趣者分享成果,没想到时间一久它却异化成了名利场, 反过来左右了科学工作者(据科学史介绍,过去的不少学界大腕是通过私人信件 相互交流学术的,并没有非要把自己的思想发表在‘国家级’或‘世界级’刊物 上)。新语丝揭露出的众多NS大腕(《Nature》or《Science》)――就是把这 两样纸当作虎皮来证明自个儿的假东西是‘超越世界水平的原始创新发明’ 或 者‘离诺贝尔奖咫尺之遥了’。   发表学术文章的目的(如果不功利的话)主要是为了报道﹑传播作者或研究 小组的思想以及成果,以使同行乃至全社会获益(据新语丝报道,那个证明庞加 莱猜想的老外就是把他的成果发布在了网上,并没有登在有名的纸上)。那么, 以何种载体展示﹑发布成果就应该以是否快捷﹑方便﹑廉价为标准。基于网络的 论文传播就具有这样的特性。谁有什么真货就发在你自个儿的网站上,是骡子是 马拉出来在网上溜,即用不着编辑组织审稿,也没有发表周期长短的问题,更没 有退稿的节目。这样的话,纸质学术杂志将会逐渐寿终正寝,杂志的‘级别本位’ 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期刊’体系也会土崩瓦解。那些真正想与同行交流成 果的科研工作者用不着交吃人的版面费,也用不着什么‘权威’人士首肯;你文 章的长短,形式全由着你自己,审稿人就是千千万万的读者。这样,一个用不着 任何人‘审批’的学术思想自由交流的时代才会真正到来(任何事情一和‘审批’ 沾上边儿,就不免有造假和腐败滋生)。   网络商人有必要给科技(学术)工作者搭建一个类似博克理念的平台,我们 不妨把它称为‘个人科技杂志’或更一般地‘个人学术杂志’,简称为‘科志’ 或‘学志’;英文凑成个Scipub,或Techpub,或PAP(Personal Academic Publication,中文可念成‘帕普’)。需要说明地是:这样的平台要适应科技 (学术)类文章的编辑和阅读,目前博克的后台编辑和上传功能尚无法理想地满 足科技文章发表(如数理化公式,图﹑表的排版位置等编辑功能。假如能将WORD 文档直接‘搬上去’就再好不过了,有类似PDF阅读器的功能当然更好)。如果 这个平台再配以检索工具,它就构成了一个较理想的个人学术交流天地。   如此这般以后,物有所值的个人‘科志’ 或‘学志’自然有人去大量点击。 更重要地是,读者和作者可以方便地互动,真正起到了传播学术﹑惠及社会的作 用(不像现在的大多数论文,八辈子也没人看一眼),健康的学术批评渠道也会 形成,论文的纰漏乃至错误也会得到及时的更正(前提是:‘科志’主人是个君 子)。垃圾论文便会原形毕露,说不定会让留言者或评论者羞辱一番:这种文章 也好意思拿出来充数!   如此这般以后,大量的纸张会被节省,对环保有利;养活大量办刊人员的人 头费以及办刊费可用于对科技的投入。我知道的一所大学,办刊机构是处级单位, 共有20多人,出版4种学术刊物,每年人头费和办刊费用要耗去数百万元。如果 把全国的账算一下,其数目想必是惊人的。   如此这般以后,学术腐败者的恶行会大大收敛,捉‘鬼’也就变得更容易。 只要谁‘偷’了同行的‘东西’,被偷者以及其它同行很快就会察觉。‘张教授 把同一篇文章发在了几个不同的杂志上’,或‘李院士把一篇文章拆成了几篇发 表’之类的事儿也就没有干的必要了。   我还认为用‘科志’或‘学志’这种形式传播论文比目前诸如‘万方数据’ 之类的手段更易于学术交流,读者至少不用交钱并且能和作者及时沟通。这对读 者和作者都有好处,对于一个特定的工程或学术问题,有可能把全国乃至全世界 的不同级别的感兴趣者在极短时间内就‘聚’在了一起。‘臭皮匠’多了总归对 问题的解决有好处。   有人问了:取消了纸质科技杂志,评职称咋办?学者的学术水平该咋衡量?   首先,以发表论文的多寡﹑发表论文杂志的级别高低作为评价某人学术水平 的标准本来就大有问题。我认为工科和其它实用学科的学者应该以是否能解决实 际问题作为某人水平高低的准绳;比如西安交大的屈梁生教授就有很多大型企业 请他去诊断大型转子设备的故障。我相信他的‘科志’肯定会有不少业内人士光 顾,因为人家的东西过硬,能派上用场。点击量大,留言和评论多自然说明‘科 志’的主人有一定的水平。评职称时,请几个真正懂行的行家(不是现在的关系 户‘专家’)检阅一下被评者的‘科志’,就会称出他/她的斤两。   也许又有人问:不要脸的‘学者’雇佣他人实劲儿地‘点击’怎么办?回答 是:‘皇帝头上的虱子还是虱子,污垢还是污垢(言武)’,内行人自然会看出 门道从而揭露这号龌龊之辈,令他/她名声扫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这 儿可就起作用了。   同样的道理,去文科学者的‘学志’凑热闹的人多,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学 者的文章言之有物。我不认为有理智的看客们会觉得‘曹雪芹咽气前头上只剩下 5001根头发’是个有价值的发现,或许有一个留言说:为啥不是5002根?方舟子 的博克点击量超过了400万(不含被他人转贴后的点击量),这样庞大的受益者 人群是哪个官办社科类杂志能比的?假如他的所有文章都指望纸质杂志传播,我 断然不能相信会有如此多的读者,一是每一篇都要被‘批准’﹑‘过滤’ 乃至 ‘裁减’,二是要等待出版的时间,三是不能被他人及时地转贴(文章一到了纸 上就有了版权。另注:方舟子是科普作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科学者)。   以上所说不免有荒唐可笑之处,请网友们批评指正。 (XYS200709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freedns.us)(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