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海城地震预报迷雾 《财经》实习记者 徐超《财经网》  [2008-06-13] 与其说其成功在临震预报上,倒不如说其成功在良好的防震知识普及以及合理的 传统建筑结构,或许再加上少数人的勇敢上   【《财经网》专稿/实习记者 徐超】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 除了唐山,还有一个城市的名字反复被媒体和公众提起,那就是海城。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省海城县(当时是鞍山市下面的一个县,现为 县级市)发生7.3级地震。按照地震后到当地进行考察的时任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地震预测部门负责人巴里·瑞利(Barry Raleigh)估计,这样一次地震 造成的伤亡“一般来说应超过10万”。而实际上,在海城地震中,直接和间接死 于此次地震的总人数只有2041人。   正是由于此次防震减灾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在此后三十多年的时间内,“海 城经验”几乎成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和衡量标尺。   然而,“海城经验”到底是什么?或许,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重现历史   衡量一次地震预报是否成功的标准,对政府官员和地震预报工作者来说,有 很大区别。   在地震预报工作者看来,要验证地震前做出的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 报和临震预报(下称四阶段预报)是否与地震时间、震中和震级相符。同时,地 震前和地震后都要验证为四阶段预报提供参考的微观异常和宏观异常,是否与真 实情况相符。只有这些都符合或者说基本符合了,才能算成功。   而从政府官员的角度来说,死亡数字的多少,往往是衡量地震是否预报成功 的关键因素,甚至说决定性因素。   若以后一个标准为依据的话,海城地震无疑是世界上至今惟一一次成功预报 的大地震。当时,新华社的诸多报道以及当地政府提供的宣传材料,都证明了这 一点。但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到底海城地震的预报过程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 对于这个问题,由于保密原因造成当时诸多档案和文件都被尘封,因而在相当长 的时间内,实际上一直没有答案。   2004年,加拿大地质调查局研究院王克林、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陈棋 福、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鋐和辽宁省地震局王安东开始收集资料、 走访各方当事人,希望从学术角度来重现这段历史。   这一研究成果,最终以英文论文《Predicting the 1975 Haicheng Earthquake》(《预报1975年海城地震》)的形式,发表在2006年6月份出版的 《美国地震学报》(《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上。   该论文作者之一、孙士鋐研究员对《财经》记者解释说,自1975年海城地震 发生后,他一直搜集关于海城地震预报方面的资料。到了2004年,根据中国的保 密法,许多当时的关键资料都已解密。   这些资料,大体被分为七类:1、国家或多省会议的总结材料和授权转发这 些材料的政府文件;2、地震工作者给辽宁省政府的各类报告;3、省政府的通告; 4、地方政府的文件;5、高层政府官员的会议讲话或口头指示;6、地震办公室 或地震观测台站的值班记录或记事本;7、其他文件。   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1966年至1969年,华北地区发生的三次6级以上地震 引起了政府高层的重视,在周恩来总理的推动下,1970年,全国首次地震预报工 作会议召开。   此后,1971年国家地震局正式成立。1972年冬,全国第一次地震形势会商会 在山西临汾召开。全国地震形势会商会由国家地震局组织,一般每年组织一到两 次,对全国或某些地区未来一两年的地震作出预报。当然,在特殊时期,比如此 次汶川大地震之后(5月12日到6月11日),则提高到每天两次。   1974年6月7日到9日,国家地震局召开了地震形势会商会,地震预报区域主 要集中在华北及渤海地区。在这次会议上,定出了华北、东北范围内有六个区域, 在未来一两年内有发生较大地震的危险,其中包括后来被视为1975年海城地震 “中期预报”的“渤海北部”。而实际上,也只有这一地区发生了破坏性地震, 其余五个区域均没有地震发生,预报成功概率是16.7%。   不过,资料显示,即使这个1/6的中期预报成功率,也是有很大水分的。据 《财经》了解,在原总结材料中,这一渤海北部区域指的是指金县-大连地区, 距离海城震中实际上还有200公里的距离。 错进错出   在这次地震形势会商会结束后,当时作为国家地震局主管单位的中国科学院 认为情况严重,于是把会议总结修改为报告,并上报到国务院。   1975年,正值文革晚期,那时人们的最高信条就是“要听毛主席和党的话”, 而国务院则被老百姓视为“毛主席和党的代表”。“既然国务院把这当回事,那 一定是件大事”,知情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文件本身重要的象征意义,也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以独特的方式,客观上提高了民众的地震警觉性。   据悉,国务院在收到中科院报告14天后,就于6月29日以第69号文件的形式, 向有关省份下发了这一内容。其中,就包括海城县所属的辽宁省革命委员会。   在这次会议上,被视为海城地震的“中期预报”是根据以下四个方面做出的 (按重要性由强到弱排列):1、小震活动频繁;2、海平面数据;3、地磁异常; 4、水准变化异常。   但从事后的调查来看,小震活动频繁区域是指辽西傲汉旗的一个震群,现已 归属内蒙古自治区,距离海城震中十分遥远。潮汐台记录的海平面明显变化的数 据则被证明有误,在会商会结束后就很少再提到。地磁异常,在1974年6月便停 止,与海城地震亦关系不大;至于水准变化异常,则明显没有考虑到附近纺织厂 抽取地下水带来的误差。   不过,在会商会结束半年后,1974年12月,辽宁本溪发生了5.2级地震。作 为69号文件发出后第一个较大地震,这次地震自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辽宁省革委会于是要求省地震办每天汇报震情,并布置了一系列应急措施。 不过,根据1975年1月份国家地震局的考察结论来看,这次地震是由水库引起的, 属于人为地震/工程地震,与后来的海城地震实际上关系不大。   就在辽宁本溪地震次日,辽宁省革委会发布了由地震办起草的一个通报。这 个通报根据辽宁本溪地震,提出了三个短期预报,但随后证实这三次预报都是误 报。其中的第三个短期预报称,辽宁本溪地区将再次发生5级左右地震,时间是 1975年1月5日前。   由于预报的地震发生地是同一个,作为当时辽宁省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以 及沈阳军区政委的毛远新,下令组织震前演习。尽管这次预报后来被证实为误报, 但演习和其他应急措施,客观上对一个多月之后的海城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起 到了积极作用。   1975年1月13日,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在北京召开,顾浩鼎代表国家地震局 沈阳大队在会上发言,他的发言被称为海城地震的“短期预报”。然而,全国会 商会并没有完全认可这一预报,大会结论把顾浩鼎的“半年甚至一两个月内,会 有6级地震”的估计,改为“一年内会有5至6级地震”。   根据中国的定义,这已经属于中期预报了。而在全国会商会结束后,辽宁省 地震办则完全接受全国会商会的结论,没有坚持顾浩鼎的短期预报。 “以革命之名”   直到2月3日傍晚,营口-海城一带小震活动骤然增多,才引起了辽宁省地震 办的高度警觉。至2月4日晨8时,当地已先后监测到200多次地震;其中最大的, 是4日晨7时50分发生的4.7级地震。   而在另一个记录海城7.3地震前的地震表格中,《财经》记者注意到,自2月 3日18时38分到2月4日17时39分,共发生地震33次;其中2级到2.9级地震9次,3 级到3.9级地震8次,4级到4.9级地震2次。   辽宁省地震办主任朱凤鸣在2月4日零时30分向省政府提交的《地震情报》第 14期中,明言“震级尚在不断加大”和“很可能后面有较大地震”,这些被宣布 为海城地震的临震预报。   这份临震报告被称交给革委会副主任华文。华文要比朱鸣凤紧张得多,他立 即要求后者“你们最好确定个地点,由我们通知有关县市到那里集合,立即研究 防震措施和布置防震工作”。而实际上,据说在朱凤鸣那里,预计较大地震发生 的时间尺度是一两个星期之内,而非“马上”。   但就是华文的行政决定,阴差阳错地实现了海城地震的省级预报。   当天11时,作为辽宁省革委会第一副主任的李伯秋将军,向下辖市、县发表 了四点指示:把地震范围划清楚,包括确定震中多大;在地震中心划个戒备区, 采取紧急措施,昼夜值班巡逻,不坚固的房子要借宿睡觉;市、县、公社在震中 区要值班,坚守岗位,有情况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工厂、矿山建筑物、水库、 桥梁、坑口、高压线等要加强戒备,坚守岗位,专人看管,有情况要报告。   而实际上,由于2月3日傍晚至2月4日晨的频繁地震,一些山墙和烟囱已经倒 塌。所以,一些公社和个人在没有收到上级要求的时候,已经自行疏散了。   2月4日晚上7点半左右,海城被七点三级强烈地震击中。钱钢在著名的报告 文学《唐山大地震》中称,被地震袭击的六个市、十个县的震区范围内,城镇房 屋毁坏五百零八万平方米,农村民房毁坏八十六点七万间,却仅有一千三百二十 八人死亡,占全地区人口的万分之一点六。   造成海城地震伤亡人员较少的原因,据《财经》了解,除了政府官员行为构 成的临震预报之外,或许还和另外两个个方面的原因有关:   首先,位于营口县附近石硼峪地震台,在海城地震前几年内,曾制作、散发 十多万份地震知识宣传资料,并播放了一百多场地震教育电影和幻灯。这些,都 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民众对于地震知识的启蒙。   其次,由于地震发生时间正值傍晚,再加上辽宁南部当时遍布木结构房屋, 这些也都极大地降低地震造成的伤亡。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即使在没有组织疏散 的地区,实际上死亡人数也很少。   在《预报1975年海城地震》结尾有一段这样的结论:   我们的调查结果基本上核实了美国代表团1976年访华时得知的海城地震大事 记,但仍然有着重大差异。   第一,事情的发展并不符合理想的“长、中、短、临”四阶段预报模式,特 别是个别学者提出了短期预报,官方并没有正式发布短期预报。第二,我们注意 到美国代表团得知的故事中一些重大失实。例如,说省政府于1975年2月4日“得 到该日将于海城附近发生强震的预报”与实情不符。第三,公布和告诉国际上的 预报过程由于可以强调领导作用而偏离事实,有些细节或遭忽略或被夸张。第四, 对国际上和公众做的报道,夸大了业余微观异常监测的重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除了结果,海城地震并不是一次成功的预报。它在短期或 者说临震预报方面,能够给我们留下的清晰的科学借鉴非常之少。或许,它更有 价值的遗产恰恰在于,如何通过良好的抗震防灾教育以及合理的建筑,来最大程 度地降低我们对临震预报的单一依赖。■ (XYS20080614)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