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四川盆地失去“地震屏障”后怎么办?   嵇少丞   四川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强度最大、损失惨重、波及范围最广而且 援救最困难的一次地震。损失惨重和波及范围广是因为地震强度大;援救困难是 因为地处山区,高山峡谷,加之地震造成桥断路陷以及滑坡塌方造成道路阻塞。 这些都好理解,关键是为什么这次地震那么强?   龙门山地区历史也曾发生过多次5级左右的地震,最大一次还达到6.5级,发 生于1657年汶川附近。这次汶川大地震的确与众不同,高达8级,震中位于都江 堰向西大约二十公里映秀镇的附近,近三千年有文字记载以来这里从未发生过破 坏性地震,否则2200多年前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也不会选址这里耗巨资修建一座宏 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这次汶川8.0级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1000颗 1945年美国扔到日本广岛的原子弹同时爆炸,在两分钟之内在地壳岩石中形成一 条深近20公里,长近300公里的大断裂。这条断裂从映秀镇向北东方向经北川县 一路前进,直达青川县东面的林庵寺,与此同时还从映秀镇向西南方向传到保兴 的北边。震后十几天内还发生了4级以上余震200次,最大达到6.4级。由此可见, 5.12汶川地震不是一般的强、而是非常的强。   5.12汶川地震的震源位于龙门山脉内彭灌杂岩体之中,彭就是彭县的彭,灌 就是灌县的灌,都江堰市以前叫灌县。当初在龙门山填地质图的工程师将这两个 县名连在一起算是给这个杂岩体起了个名字,后来地学界人们就一直这么叫着。 彭灌杂岩体在地面上呈透镜形,北东—南西向上长约105公里,南东—北西方向 上宽约 30公里。所谓杂岩体就是由中酸性的岩浆岩和变质岩混在一起的复合体, 具体地说主要有闪长岩、花岗岩、混合岩、片麻岩等。这些结晶岩石,形成于新 元古代(距今约8.30-7.45亿年),主要组成矿物是石英和长石,岩石的剪切强 度和摩擦强度都特别大,绝不轻易破裂和滑动,除非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内应力积 累得非常高。一旦应力达到其破裂强度或摩擦强度,必然要瞬时释放出巨大的能 量,从而形成大地震。由于岩石中内应力积累和弹性应变能积累都需要时间,在 这样强度很大的岩体中发生地震的周期必然很长,上万年才可能有这么一次。但 是,一旦地震发生就肯定是一场灾难性、毁灭性的大地震。   彭灌杂岩体西北侧出现的是前寒武纪的沉积岩,如粉砂岩、板岩、页岩、砾 岩等;在彭灌杂岩体的东北方和东南侧分布的是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沉积岩和浅变 质岩,如千枚岩、绿泥石片岩、灰岩、煤系地层等。这些成层的沉积岩和浅变质 岩的剪切强度和摩擦强度比彭灌杂岩体中的结晶岩石低得多。正由于如此,从彭 灌杂岩体中形成和传出的地震断裂立刻所向披靡地向东北方向迅速打穿所有的沉 积岩和浅变质岩层,过了北川后又向青川和甘肃文县方向传了近150公里才停下 来。主震后第13天青川县境内还发生一次6.4级余震。所以说,这次5.12汶川大 地震是始于强岩,传之弱岩,故强度大, 波及范围广。   地壳中蛇纹岩、绿泥石片岩、云母片岩、千枚岩等变质岩和页岩、板岩、泥 岩等沉积岩属于屈服强度和摩擦系数都低的岩石,在地质构造应力作用下,这些 岩石常常是作韧性变形即蠕变,“走而不断”,岩石在“走”(变形)但不形成 断裂。灰岩在地表看似很硬,但在地下十几公里深处温度压力较高和有水环境中, 其强度并不太高。在沉积岩和浅变质岩中,力学性质较强的(如砂岩)和较弱的 (如页岩)岩层总是互层出现的,根据最小能原理,断层总是选择在弱岩层中通 过,尽量避免切割强岩层。在弱岩体中形成不了强震。所以,我的观点是,强岩 强震,弱岩弱震,软岩无震。这条规律可以用到区域地震预测中去。   通过这次汶川大地震,龙门山断裂带西边的松潘 —甘孜地块向东边的四川 盆地狠狠地挺进了一大步,这一步在有的地方竟然迈了8-9米,例如在距震中向 东北方向40-50公里远、深约10公里和170- 190公里远、深约12公里两处。四川 盆地这么多年来平安无大地震,一是因为它属于扬子地台的一部分,具冷的较坚 固的上地幔和下地壳;二是因为受到了其西缘龙门山内彭灌杂岩体和康定杂岩体 等“中流砥柱”的保护。5.12汶川8.0级大地震剪断了彭灌杂岩体, 等于说搬掉 了松潘—甘孜地块向东前进道路上一块巨大的绊脚石, 今后松潘—甘孜地块向东 挤压的应力会进一步向四川盆地内部传递,很可能会活动四川盆地内部的隐伏断 层,例如,雅安—大邑—彭县—剑阁断裂、新津—成都—德阳断裂和龙泉山断裂, 形成6.0-7.0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这些断层具逆冲推覆或右旋斜冲推覆性质, 隐伏地下5-15公里深处,地表很少有形迹可循,与之相伴生的往往是一些非对称 性的地层褶皱(即断层传播褶皱),故为隐伏断裂。原先由于龙门山中彭灌杂岩 体对松潘—甘孜地块向东的挤压推进作顽强地抵抗, 成都周围的四川盆地内的隐 伏断层的活动性受到压抑, 故四川盆地内部地震活动性不强。在今后一段较长时 间(几百甚至几千年)内,彭灌杂岩体的抵抗力量消失了。四川盆地失去了一个 重要的“地震屏障”。   四川盆地内上述三条隐伏断层断裂带附近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那怕一次 6.5级的地震都会给成都这样的大城市带来惨重的社会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希 望四川省领导和有关部门从今以后,居安思危,具强烈的忧患意识,密切监测四 川盆地内部上述断裂带的构造活动,同时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标准,并严格把好建 筑质量关。 (XYS2008052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