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对抗震救灾的一点感想和建议   Linchuang   汶川地震一周多了,和大家一样,即痛心于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也为全 社会的迅速反应和凝聚力感到欣慰。在看了各类报道、新语丝等网站的网友评论 后,也想谈一点感想和建议。   在这次重大灾难面前,各政府部门和军队动员迅速、全力以赴,把抢救生命 放在第一位;全国人民以各种形式关心和帮助灾区,更有许多志愿者到灾区去帮 助灾民;信息发布和媒体报道较为及时、透明;全国哀悼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也是对全体国民一次爱与关怀的熏陶。这些都是巨大进步。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⑴通讯恢复不够及时,尤其有一个县城竟然在30多小时后才联系上;⑵空军大规 模介入偏晚,这也反映了空军在装备、训练和紧急动员能力上有很大局限;⑶没 有在第一时间接受国外救援队;⑷国内专业救援队伍严重缺乏;⑸政府和社会应 对大规模灾害的物质和制度准备有欠缺;⑹在指挥和协调上仍有值得改进处,从 一些电视报道中可以看到搞人海战术(比如在机场装运救援物资)。再如我所在 医院医疗队诊治的病人低于预期更远低于医疗队工作潜力,而一些军队医疗队超 负荷运作,可能与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有关。   我赞同在非常时期媒体应该以鼓劲为主,但现在媒体倾力于赞美,而绝口不 提在救灾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上错失了许多帮助政府更好协调、组织救灾的机会。 另外在电视上看到少数记者为煽情全然不顾失去亲人灾民的感受,甚至为采访明 显影响救援,则非常反感。   在新语丝看了一些关于地震、建筑问题的争论,感到正是通过几位内行的分 析和争论,使我对地震、防震有了粗浅的认识,免于被一些曾在我这个外行看来 似乎也有道理的观点迷惑。举一反三,每个人的知识都有局限,在自己专业内要 及时发出声音,帮助外行获得正确的信息;在自己外行的领域,要善于倾听,认 真辨别,避免因为轻信或自负接受或持有错误观点。   下一步的抗震救灾重点将由搜救转向重建基础生活设施、保障灾民生活基本 需要和健康,我认为在这种背景下:⑴军人应该逐步撤出,因为经过1周多的艰 苦抢险后灾区军人已是疲惫之师,而且接下来的建设已非军人所长;⑵应该逐步 派各种专业建设队伍替代军人,从事道路、水、电、排水、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 设;⑶应由不计代价的抢救向政府出资招标、专业公司承担任务过渡;⑷应通过 经济激励制度鼓励参与重建的公司招收当地灾民,为失去家园的灾民提供生计保 障;⑸派往灾区医疗队应由外科医生为主转为防疫专业人员,感染科、肾病科等 内科医生,以及皮肤科医生为主;⑹适合装运的重伤员转移到全国各地不仅可以 使伤员得到更好的诊治,而且比把大量医务人员与设备调往灾区更为经济; ⑺ 至少目前灾区人口承载力很低,要鼓励甚至组织灾民疏散(比如投亲、外出打 工);⑻各类救灾人员包括志愿者要精干化,因为每个人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在 给脆弱的后勤保障和环境增加压力。   数万鲜活生命和无数家庭受重创的代价,应该为我们今后应对灾难留下宝贵 经验和教训,比如对公民的灾害防治教育,对建筑安全的重视,政府对于防灾、 救灾更为充分的准备,甚至成立专门的灾害应急部门等等,许多网友都提到了。 我在设想:⑴应将各类灾害救援队的人员、特长和装备情况存入共享数据库,这 些来自不同地域、专业领域的队伍在平时应该作协同演练,包括现场演练,或通 过计算机模拟(像军队的兵棋推演)。一旦发生重大灾害,中央政府可根据数据 库资料,因地域、灾害类型与严重程度而异确定调动相关专业队伍次序。进入灾 区各专业救援队应抛开地域、行业分歧,按预设分工和指挥体系密切协作,快速、 高效地发挥作用;⑵建立重大灾害应急软件系统(可包括对公众开放和不开放系 统),在重大灾害发生后可动态报告灾害性质、范围、伤亡、交通、基础设施损 害情况,也实时反映救灾进展和灾区对各类专业人员、物资、设备的需要,在此 基础上全社会可对灾区提供更有针对性地帮助,而政府部门可在灾区外围完成对 各类救援人员的编组和各类物资、设备的调配,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⑶救灾 不同阶段应有不同任务和不同主导者,对各部门、行业的介入时间也要有协调, 不应发生类似教育部的帮倒忙行为(见5月20日笑笑君网友文)。 (XYS2008052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