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良药苦口利于病――回复“最绿的青蛙”的批评   宋兴无   《新语丝》是我比较喜爱的网刊之一,但近来特别忙,难以经常拜读。日前 偶然路过,高兴地看到贵刊转载了我大约一年前写的一篇短文,更令人高兴的是 还有一篇评论。一篇短文只能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就事论事,所以有不同的理解是 预料之中的,也是求之不得的,因为我一直深信“良药苦口”的古训。因此,对 “最绿的青蛙”先生的批评,深表谢意。“最绿的青蛙”这一笔名在记忆里似乎 没有多少印象,随手翻了一下同一网页,就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汗颜。原来“最 绿的青蛙”先生是位知识渊博,文笔优美的多产作家。由于没有时间,更感到对 一些基本问题的理解上差距颇大,故没有计划对“最绿的青蛙”先生的评论有所 反应。但“病”一词一直挥之难去,对“旧病复发”更是非常恐惧。为了争取摆 脱那个“病”,只好抽一点时间对那篇旧文做一点说明。   经“最绿的青蛙”先生的指点,得知我的“旧病”是“美帝亡我之心不死”。 先生的诊断是根据去年我在《联合早报》上的几篇文章,也就是我和旅居芝加哥 的谭中老先生的辩论。幸亏“最绿的青蛙”先生提及此事,不然几乎都记不起来 了。似乎在那几篇文字中,我也没有要宣扬“美帝亡我之心不死”的观点,只是 就事论事。那场不了了之的辩论后,我得到了不少朋友的鼓励和支持。反馈的朋 友一致认为,我的论据充分,而对方似乎想当然的成份多一些。这里,希望“最 绿的青蛙”先生也能够在批评的时候,尤其是结论性批评的时候,附上一点论据, 不然是很难让人接受的,倒真有“一口咬定”之嫌。   “最绿的青蛙”先生对“美帝亡我之心不死”似乎情有独钟,在我拜读“柏 林:冬去春来”一文时,发现先生也强调了这一点。“这种抵抗外辱的情绪甚至 有点莫名其妙的蔓延到远在一万多公里以外的中国大学校园,反美反帝的爱国情 绪联绵至今,最近的一起则是为美国哥伦比亚号空难拍手称快。为什么美帝总是 ‘亡我之心不死’,看来的确是‘后殖民学家’们的又一重大课题”。不知先生 是不是“今夜美国人”,如果是,我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如果不是,是不是可 以请先生思考一下,中国校园里为什么会有联绵至今的“反美反帝的爱国情绪”, 是不是和目前世界性的反战运动有某些共同的原因?是不是这几千万人都有 “病”?把几千万人的理解和行为视为“病”,是不是该反问自己一句“我有病 吗?”   先生对拙文评论说,“如果意在说明中国不应盲目的与美国比较本来无可厚 非,只是文中许多地方一厢情愿的把中国与美国对立起来”。拙文根本没有把中 国与美国“对立”起来,而是比较差距,探讨出路。既然先生认为,以此要求中 国大学接近美国大学的“水平”,现在不现实,将来也不现实,“此言不虚”, 那么是不是该冷静考量对策,该不该无限鼓励乃至“强迫”教授学者们在这一棵 树上吊死?   写“对中国学术成果的评价不应看它是否发表在国外著名期刊上,而应看它 是否给中国带来了或具有潜在的巨大社会效益,不应以洋人的认可为标准,更应 以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为取向”一句时,我就估计到会遭到某些人的反对,因为 “洋”字是个忌讳。但我仍然认为,“是否给中国带来了或具有潜在的巨大社会 效益”是一个更根本,更现实的标准。例如,袁隆平先生不会在世界著名学术刊 物上发表很多文章,在SCI上根本榜上无名,但他的科研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因为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社会效益。“无法量化”,恐怕也是个仁智问题,能量化 的就有意义,不能量化的就敬而远之,估计先生也不会同意这种观点。至于“学 术规范”,我根本没有否认,而且“给中国带来了或具有潜在的巨大社会效益” “有利于中国的发展”的科研就不合“学术规范”吗?如果真是那样,不要那个 “学术规范”也罢。   由于时间关系,其他方面就无法讨论了,至于其他朋友的高论,如“猴论” 等,恕不能一一回复,似乎也没有必要。如果“最绿的青蛙”先生有时间,还请 继续指教。如果我能挤出一点时间,也可能会继续讨论。但希望先生不要“简简 单单一句”,就让我长了“病”,而且现在又“复发”了。是不是太恐怖了? (XYS2003031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