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关于《〈关于科普原则问题的探讨〉几个问题的澄清》的评论 柯南 我的评论放在了【】中。   《关于科普原则问题的探讨》几个问题的澄清   Atheles   很感谢柯南的评论,感觉柯南像和风车巨人作战的勇士,令 人敬畏。现澄清几个问题:   【唐吉诃德在与风车作战之后,却指责别人才是与风车作战, 这很滑稽。对于Atheles的“敬畏”,我敬谢不敏。】   1. 一直以来,科普指的都是自然科学的普及,我在《关 于科普原则问题的探讨》一文中用到科普这个词时,都没有用普 遍的科学,即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者的“科学”这个概念。 在下文中,我在没有特别说明时,使用的“科学”这个词都是指 自然科学。   【你自然可以随意定义一件事,然而别人是否接受、是不是 公认,则是另外一回事。具体到当前讨论的这件事,通过“定义” 来下结论,这十分不合理。说“科普指的*都*是自然科学的普 及”,在这个定义之下,结论自然是百战百胜。】   在《新语丝》上占主流的都是从自然科学角度出发的文章, 很少有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讨论。柯南可能是 第一个提出“心理学属于科学,科普当然也应该把心理学包括进 来”的人。   【如果是“很少”,那么就是说并非没有,那么我也不是 “第一个”。在社会范围上,我也肯定不是第一个提出“心理学 属于科学,科普当然也应该把心理学包括进来”的人。至少韦氏 大词典的编纂者就比我早。】   如果心理学此前没有被包括到科普工作中,那么我提出科普 工作者欠缺对人的了解(心理学是必需的一部分),就十分合理 了。   【遗憾的是,你这句话十分不合理。只要简单地检索一下, 你就能发现有不少心理学科普文章和著作存在。】   多谢柯南的倡议,这也正是拙文的希望,让更多人能够不仅 仅从认知的角度,展开自然科学与宗教和迷信的斗争,而且能够 拥有人文科学的视角,了解宗教和迷信为什么产生。我认为宗教 和迷信的根源并不在于对世界的错误的认识,而是由于人对现状 无能为力而产生的建立在希望基础上的幻想。这在原文中已经说 得足够明白。既然如此,科普工作坚持以科学的认识反对宗教和 迷信,当然有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后者。我从来没有说 过,“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没有作用”,这是柯南给自己找的风 车巨人。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在我看来是理所当然之事,是科普 的本职工作,无需特别指出。   【通常只有一件事还没出现的时候,才可以“倡议”。存在 心理学的科普,因此我无须倡议。   我的原话是“(此作者认为)提高科学素养无助于消除迷 信”。我的这句话针对的是作者的第4段,尤其是“这是‘社会 大气候’的问题,只不过这个社会大气候不是科普法和增加科普 投入解决得了的”来的。   “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在我看来是理所当然之事,是科普的 本职工作”在当前的环境下,看看某些“科学传播者”到底在传 播什么,就可以知道这还真是需要特别指出。】   2. 我的看法来自我和一些信仰宗教或法0功的自然科学工 作者交往的经验。我相信我的经验不是个人的,而是具有普遍性。 这些人的科学素养已经足够高,然而科学知识完全不足以阻止他 们投向宗教和迷信。   【你“相信我的经验不是个人的,而是具有普遍性”完全没 有给出证明。】   赵致真在他的文章里也说:“我曾经做过考察,确实有些搞 科技专业的人,甚至硕士博士痴迷法o功,但我还从来没发现过 一个真正的科普作家信法o功的。这说明科学精神远比零碎的知 识更重要。”而“科学精神”在我看来是一个太抽象的词汇,说 明不了问题的实质。这些人并不缺乏科学的怀疑和实证精神,例 如其中之一尤其强烈质疑心理学的可靠性。事实是,有一块领域, 他们不愿意用实证的方法去怀疑。这使我认识到,对于没有受过 教育的人而言,很可能迷信和宗教的原因是无知;但当一个人具 有足够的知识以后,仍然选择迷信或宗教,那么这显然不能用正 确或错误的“认识”这样的问题框架来解释。   【“科学精神”本身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当然可以得到具 体的阐释,它并不因为作者觉得“太抽象”,就“说明不了问题 的实质”(脑子一想就算证明,这是哪门子证明?)。我同意方 舟子对科学精神的阐释:   方舟子:“我认为科学精神包括不可分割的四个方面:探索、 怀疑、实证、理性。除了探索精神可能是人类先天就有的,其他 三个方面都需要后天的培养,也就跟文化传统有关系。中国人缺 乏科学精神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这些精神,虽然偶 尔也会有“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教诲,但更多的是强调对权威的 盲从,缺乏怀疑精神,更没有实证、理性精神。要让科学精神在 中国扎根,就应该在科普的时候注重弘扬科学精神,方式有多种 多样,例如批判伪科学、破除迷信就是一种很好的弘扬科学精神 的方式,教育一般的人对惊人的说法、“特异的现象”不要轻信 (怀疑精神),要看是否有确凿的证据(实证精神),理性地对 待(理性精神)。”   前面引用赵致真的话“这说明科学精神远比零碎的知识更重 要”,后面作者却受“但当一个人具有足够的知识以后,仍然选 择迷信或宗教”。把科学精神偷换成了“知识”,这显然是与风 车作战。   不具备科学精神的硕士、博士和“搞科技专业的人”当然也 是有的,并且一个博士信法o功,比一个文盲老太太信法o功更 引人注目,更会跟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你要谈什么“普 遍性”,还是请拿出证据来。】   3. 九年制的教育,就知识层面上来说,已经足够破除迷 信和宗教的可能了。   【这是如何证明的?就算“知识层面”上已经够了,在科学 精神层面呢?作者还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有多少人受过9年 义务教育?按照2001年公布的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 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4571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 教育的14109万人;接受初中教育的42989万人;接受小学教育的 45191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 肄业生和在校生)。”   让我们姑且假设每一个人接受的9年义务教育都是超一流的、 每一个人都以绝对优秀的成绩毕业,那么实际上才有50%的人至 少受过初中教育。】   那么为什么迷信和宗教还有如此广大的市场?联系到2。中 谈到的情况,以及我了解的一些哲学和心理学知识,我认为心理 学在破除宗教和迷信方面的作用大于单纯的普及和宣传科学知识。   【这是如何证明的?】   顺便说一下,我提到的心理学更多是指精神分析学和精神治 疗学,而不是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和神经学。 后者对于科学知识体系的意义重大,而前者则具有深远的社会意 义。科普在我看来是一项社会工作,所以当然和前者联系密切。 之所以没有在前文中提到,因为我认为,我的上下文已经表述得 足够明确,不致产生混淆。   【这个“顺便说一下”显得有点黑色幽默。把心理学说成是 “更多是指精神分析学和精神治疗学”,这本身就是很大的混淆。 作者把至关重要的概念进行涂改,然后对着风车作战,自然十分 顺手。我不得不怀疑,除了“科学”和“心理学”,作者还涂改 了哪些概念?】   4. “科学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这不等于应该把用科学 研究迷信、宗教的可能性排除。”我谈到科学的界限,科学不是 生活的全部时,并不是说科学不能研究迷信和宗教——抛开哲学、 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不论,自然科学当然能、而 且已经在研究迷信和宗教根源。然而这仍然是一种“研究”,研 究当然可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科学家的生活方式,但这不是普 通人的生活方式。   【感谢作者承认科学能研究迷信和宗教。这种研究的成果自 然可以作为与迷信、宗教对抗的手段。】   同样,认识也不能代替我们生活中所有的一切:你认识到你 的亲人即将死去是自然规律,然而这不能减轻你的悲伤——这正 是我举的癌患者的例子的意义。这个例子的重点并不在说明, “如果一个人具有科学的实证、理性和怀疑的精神,知道医学是 如何运作的(比如著名的双盲实验原则)”,那么,他是症否会 轻易地求助于法o功,而是试图说明,迷信和宗教产生于人希望 的力量。当医学宣判了一个人死刑时,我相信大多数人仍然会在 绝望中寻找希望。而这种荒诞的情形,足以使人采取任何不理智 的行为。   【作者的原话是“假如一个人患了癌症,当今医学毫无办法, 而法0功宣称,能治好这种病,那么这个人当然要投向后者,即 使知道只有一线希望,那也比没有希望的好”。我不否认“死马 当作活马医”的情况存在。但是很显然并非所有“一线希望”真 的都是值得尝试的希望。   道金斯还说过:“我们可以说,如果来生的说法是虚幻的 (我相信它是虚幻的),它所提供的安慰是虚伪的。但是这还不 够,倘若人们永远没有发现它是虚妄的,一个虚假的信念能够和 一个真实的信念一样提供安慰。但是如果安慰来的那么廉价,科 学也能提供其他的廉价手段,例如止痛片。这些手段提供的安慰 或许是或者不是幻觉,但是它们确实有效。”   其实,我们还可以争辩说,由于这些迷信、宗教产生的所谓 “能治好”的“生的希望”最终都会失败,这对于病人来说,更 是不人道的。】   前一篇文章以及本文都是在“宗教和迷信为什么会产生”这 个问题下展开的。我不试图简单地以知识的欠缺作为答案,尽管 这可能是最普遍的、最不会令人误解的答案,而试图从人的心理, 社会环境,科学的界限等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进而探求更 好的科普方法。   【赵致真说的是“科学精神”,作者反复偷换成“知识的欠 缺”,更不要说作者在几个概念上与大多数人存在差别,“试图 从人的心理,社会环境,科学的界限等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进而探求更好的科普方法”不过是一句漂亮话而已。】   无可置疑的是,大部分科普工作者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 题是,既然你们的工作对象是些普通人,那么你们就应该了解普 通人在想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想。   【科学家、科普工作者也思考“解普通人在想什么,他们为 什么这样想”。】   教育已经承担了一部分科普的工作,但科普并不能等同于教 育。   【看来我还得问一下作者对“教育”这个词的含义是如何认 识的。】   如果科普的原则仅仅是传播知识,坚持“科学主义”,—— 现有的教育已经完成了这项工作。   【请作者定义“科学主义!”我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已经作了 限制性定义,即“坚持科学的实证、理性和怀疑的精神。如果有 人把坚持这种精神、把总是要求证据的人贴上“科学主义者”的 标签,那么我倒是很乐意接受这样一枚标签。”作者的定义是什 么?】   科普也不应局限于树一面旗帜,开展意识形态的斗争。如果 科普想要有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科普工作者就应该同时具备社 会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而科普工作者与人文科学工作者更 应该携手合作。科普工作者的位置应该是沟通,沟通科学世界和 生活世界,而这项工作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未来。   【这话很政治正确,但是它掩饰不了作者前面百出的漏洞。】 (XYS20050530)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