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当科普片遭遇收视率 本报记者 张伟 中国青年报2008-07-09 体育背后的科学世界 体育背后的门道,都可以纳入科学的框架。凭借这个简单的逻辑,赵致真拍 完了他的科普系列节目《科技与奥运》。 “运动员赛跑为什么要按逆时针方向?”聊天时,他经常用这个问题开场, 露出点“狡猾”的笑容。要不然,他也会用别的问题让你专心听下去:“高尔夫 球的表面为什么是坑坑洼洼的?” 孩童时代热衷提出的问题,中学时代学过的知识,曾经一并被忘记在成长路 途中,在赵致真这里,许多人又把它们重新找回来了。 35集的科普短片,介绍与奥运会有关的运动中蕴涵的科学知识。在距离奥运 会还有一个多月的这个夏天,这样一部节目,每天准时出现在被称为“一刻值千 金”的中央电视台的奥运频道中,周末除外。 在节目中,如下问题等待你去发现和回答:游泳比赛服为什么由粗糙的鲨鱼 皮制成?帆船比赛时,船手让船身和风向成45度角意欲何为?为什么短跑运动员 对鞋的重量计较到毫厘,却可以戴着沉重的金项链比赛?如果这些都不能满足你, 那么,你也许想知道火炬是如何在水下进行传递而不熄灭的。 几十分钟的节目中,充满了关于重力、摩擦、杠杆之类的探讨。看完节目之 后,有人评价:原来在丰富多彩的体育之后,还有一个同样多彩的科学世界。 类似的评价,在节目制作完成之后,每天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传达给赵致真。 有的好评来自学生。赵致真将片子放给2000名中学生观看,结果问卷调查显示, 97%的学生表示爱看。 大人们的反馈则稍微有些复杂。比如,国际田联的一名负责人希望,用这套 节目在体育界推广,而一名学生家长看完之后,则对自己的孩子提了个要求: “你去把这些内容全给我背下来。” 是科学的过错,还是我们的无能? 尽管一再希望给人留下低调的印象,赵致真还是承认,他的一个目标已经实 现。他希望,通过这个系列节目,探一探公众和传媒“对电视节目中的科学含量 能接受的底线”。为此,他在片中大力增加知识浓度,每集片子都有几个当家的 知识点。 在电视节目中,包括科技类节目“去科学化”的趋势中,他反其道而行之, 并表达了对这种趋势的担忧。 关于科技类电视节目中科技含量的问题,早已在科学界引起讨论。在一次科 普节目研讨会上,一名从业者公开表达这样的意思:科学知识天然是枯燥的,为 增加节目吸引力,应该减少电视节目中的科技含量。 一位从事科学传播研究的学者告诉记者,尽管屡屡遭受批评,但这一“去科 学化”的思路在国内广为传播。一段时间以前,有的科学栏目因为过多报道奇闻 逸事,“内容夸张”,“耸人听闻”,遭到许多人指责。而在众多探讨中,有一 个为该节目的辩白受到许多支持:在电视台以收视率为唯一指标对电视节目进行 考核的背景下,科技电视节目只有通过这样的娱乐化手段,才可能完成任务,避 免被淘汰的命运。 当科普遇上收视率时,前者乖乖败下阵来。 结果,身处科普电视圈多年的赵致真发现,科普片越来越边缘化,这又越发 促使科普片减少科技含量,最终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地位。 科技与收视率是否成为无法调和的矛盾?有报道曾经援引国外现象进行对照。 结果发现,在法国青少年电视台,为其收视率“挑大梁”的,是每天晚间6点的 科技知识节目。化繁为简的解说、活泼生动的演示,以及选题的趣味性,被归纳 为该节目成功的主要原因。而这与赵致真的观察是一致的。他曾经观看过大量国 外制作的科普电视片,并自我反思:科普类节目不能吸引人,“不是科学的过错, 而是我们的无能”。 他认为,科普节目首先要保持自己不可替代的品质,然后再致力于吸引观众。 他相信人天生有求知欲,只要用心,科普节目可以受到人们的欢迎。 磕磕绊绊的中国科普 首播那天晚上,赵致真端坐家里,陪95岁的老母亲,守着电视一动不动。这 个穿着普通、笑容腼腆,被熟人称为“老赵”的60多岁男人回忆,当时他挺严肃, 还有些激动。 这一天,他等了7年,时间跨度与中国奥运会的时间,基本吻合。因为,正 是在中国成功申奥之后,创作这样一部科普节目的想法出现在赵致真的脑子里。 当时,他57岁,一方面做着武汉电视台台长的日常工作,一方面从事自己心 爱的科普事业。奥运会申办成功的消息传来,他认为,对科普工作者来说,这是 个绝好的机会。 他并未事先预料到自己会赶上“科技奥运”这一班车。回忆当时的冲动,他 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想为奥运做点啥,如果科普电视错过这个机会,他会有一种 职业上的内疚感。 怀着一个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他一头扎进了一个由各种规则、关系构 成的体制中。 为了找到一个合作拍摄的电视台,赵致真费尽周折。有几家电视台,本来已 经谈到中途,满以为很有把握,却因为各种变故不了了之:有的是因为金钱,还 有的则是各种说不清楚的原因。 7年时间,他在外围浪费了6年。一开始,资金问题没有办法解决,赵致真和 伙伴们一度打算,即使把房子卖了,自己凑钱来拍。后来,他们得到了投资,却 又耽搁在合作拍摄之上。 “有很多次,都有可能坚持不住而放弃。”老赵轻描淡写,并不愿意过多谈 及遭受挫折的种种细节。不过,他偶尔会在公开场合,也禁不住哽咽难语。 与赵致真屡屡碰壁同时发生的,是中国科技电视节目同样磕磕绊绊的发展过 程。 尽管早在1999年,第一个国家级科教电视频道就已经创立,但中国电视节目 中,科技类节目的比例一直不容乐观。一份资料统计称,美国电视台的科技类节 目占节目总量的20%,日本电视台占15%。在有些国家,这个比例是由法律规定 而成。 而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中的中国,由于广电系统的专营性质,电视频道 的经营始终没有放开,大量卫视资源被分配给各级行政单位,有的省份甚至将无 力经营的频道外包经营。结果,科技节目的数量微乎其微,被认为是导致“科普 教育工作的停滞”,并造成公众无法正确认识科学价值的因素之一。 科教频道的状况,被许多人视作中国科普发展的缩影。 种种因素,制约着科普的发展。例如,有分析认为,在国外,政府和个人共 同发展出的官方和民间基金会,为科普节目的制作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和制度支 持。而在中国,政府拨款很难偏向这一领域,而企业、个人等民间资金则还没有 获得通畅的渠道。两个渠道的不发达,阻碍着中国科普的发展。 不可复制的成功 不管怎么说,赵致真实现了他的最初梦想。虽然在许多同行看来,这是一场 不能复制的成功。 在许多场合,赵致真喜欢用“如果……那么”这个句式来表达每一步前进的 艰难。他总是在感谢,感谢自己的老东家,感谢与自己合作的电视台领导,感谢 资助方。这个长长的致谢名单,记录着他通过多年积累的个人关系网络,促成一 件公益事业的不易。 “换一个人,换一个时机,这部电视片也许就无法问世。”了解这件事的人 用“小概率事件”这个词,来感叹这种成功的偶然性,并担心其他类似的公益活 动,未必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在体育背后,赵致真力图使人们发现“力学”的影子。而在他和他的同行们 身处的体制背后,有着个人无法掌握的社会“力学”,许多非正式因素,往往成 为工作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他希望,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进行引导,来改变某些机制和政策,提供 一个更加良好的科普“生态环境”。 “中国是全世界惟一提出‘科教兴国’口号的国家,也是惟一制定科普法的 国家,这一点,国外同行都很羡慕,但我们具体量化的硬措施是什么?我们如何 用相关的政策来保证?”在一次专题研讨会上,有同行这样问。 如今,《科技与奥运》如愿出现在电视上,而配套的图书也将同时发售。赵 致真说:“半年里赶出35集,实在太紧张了,如果时间从容些,节目一定能做得 更好。” 然而,使赵致真感到骄傲的这个同样难以复制的团队即将散去。在位于北京 一处杂乱民宅的工作室里,他们一起度过了半年多难忘的时光。《科技与奥运》 的主要制作者都是“科技之光”的早期骨干。13年前开办“科技之光”时,那批 20多岁的理工科大学生如今都已“人到中年”,家庭原因和经济状况,已经使不 少人无奈退出了主要靠梦想支撑的事业,做着用非所长的工作,这次都是“临时 应征”而来。赵致真对此感到惋惜,“应该有一个好的机制,能让这样的团队持 续发展壮大,不断制作出好的科普片,一个科普电视队伍成长起来,决不是一朝 一夕的事”。 (XYS20080709)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