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中国科学院的创新工程实为创旧工程   作者:科研悲惨世界   我在中国科学院的某研究所工作有10年了,期间目睹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 工程的一些怪现象,以及一些名为“创新”实为“创旧”的事情,以前总想,虽 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总是会慢慢地好起来吧,就没有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更 没有想到要抨击这个知识创新工程,但是在最富于“创新”意味的百人计划问题 上,有人因为一年一次冷酷无情的科研评价而被逼离开了人世,就有点忍不住了, “创新”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太多负面的东西,让人不得不提起笔来,发 表一些和官方不那么一致的一点看法。   分析中国科学院名为“创新”实为“创旧”的比较好的样本是科技政策研究 所,因为它刚好是研究政策的,科学院很多似是而非似对实错的政策就是从这里 出去的,所以,研究它很有价值。根据我个人的看法,这个以研究科技政策为名 目的研究所经过创新工程之后实际成了中国科学院范畴内拥有最差政策和最低管 理水准的研究所,这倒没有关系,也只是害他们本所的人罢了;更糟糕的是,这 个研究所赫然为中国科学院的整体政策服务,而他们所制订的政策的弊端已经在 中国影响科学院的很多人,包括高能物理所。   因为我有一位忘年交在这个研究所工作,我从他那里获得了很多关于这个研 究所在最近几年创新的“光辉”事迹,因为我只想把这个研究所作为一个分析创 新工程彻底走样的样本,所以尽量使用了符合实际的材料,在写完文章后我还拿 给了这个所里的另外一位朋友看过,以确认是真实的,这位朋友认为我写得还不 够深刻,因为事实要比我写出来的还要糟糕,但是,为了避免把讨论知识创新的 问题变成人身攻击,我还是坚持了只谈事基本不论人的出发点,希望大家能够原 谅我在文章中表现的宽容。   从我的了解中知道,科技政策研究所(以下简称为政策所)在中国科学院只能 算是个小所,只有20年的历史,而且人员组成复杂,算是个四不象的研究所。目 前能够拿得出去的研究成果非常少。   这个研究所进入创新工程系列在数学所、物理所等一些老牌研究所之后,这 是因为它相比之下自己的硬成果不多,所以在第二期才进入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创 新工程系列,不过,在进入“创新工程”获得了大量的研究经费之后,这个所没 有去做创新的事情,反而开始直接走向创“旧”,甚至出现了除了钱多了起来、 其他一切都更差了的情况,这里先简单列举几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在后续的 文章里慢慢讨论。   一、“武大郎开店”似的人才政策从创新工程开始越来越明显。   二、政策所实行的所长负责制是不能持续“创新”而最终走向“创旧”的万 恶之源。   三、完全背离科研创新要求的评价。   我们先说第一点。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新语丝最近一再在讨论,但是我想其他单位的人不 见得能知道中科院的“百人计划”是怎么回事?这里重述一下其基本出发点,它 是中国科学院希望通过短期快速地引进已经在海外(也有小部分是国内)取得了 有影响成果的年轻科学家以提高科学院的学术水平而启动的人才引进计划,一般 会许诺以200 万人民币研究经费(其中30万左右用于买房子)和较好的研究条件。 现在这个政策稍微进行了一下调整,先由研究所引进,自己出这笔钱(一般是50 万),然后在经过考核之后由科学院补上这50万并拨付更多的研究经费。   百人计划的初衷应该还是有价值的,毕竟,中国缺乏人才早就是公认的事实。 不过,对于要引进的人才一定要每年都下很多“蛋”的要求却是很不合理的,毕 竟科研是需要耐心的,可能会经过很多没有成果时间的积累才会诞生比较好的创 新,更别说原始性创新了。但是,中科院对成果需要饮鸠止渴的政策取向终于酿 成了最大悲剧——以死抗议!   不过,虽然同为百人计划,各所的做法是不一样的,多数的研究所因为是科 学院来付这200万(即便是现在改为由研究所先付有并没有真的本质差异,毕竟 那么多质量可谓很差的“百人”都通过了检查),所以每个研究所都积极地去花 这笔钱来引进本领域的优秀人才,但是,很奇怪的是,政策所却没有因此而引进 人,据说当时的所领导看着别人引进人才也眼热,向科学院提出了引进申请,很 快就批给了两个引进名额(400万人民币哪!),结果呢,连续两任所长都不敢 真的去引进,甚至连个主动的姿态都没有过(只在很少人访问的研究所网站上 “偷偷”公布过),为什么呢?我也不惮于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大概是所 长们的学术水平太低了吧,只要是引进,则肯定要一下子就高出所长太多,处于 这类引进人才的压力之下,其所长的位置都可能岌岌可危,怎么能让其考虑更大 的发展呢?所以,宁肯空着名额不动,让这笔钱静静地躺在科学院的帐上也绝对 不能引进。   也许有的仁兄会以为这话是危言耸听,其实不然,因为中间有位美国某大学 的管理学科讲座教授曾经试图进入这个位置但是被所长们用绵软功挡了回去,他 现在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寻找到了百人计划的位置——拥有美国讲座教授职位 的人一般不会太差。   其实,不敢引进太牛的人使自己的地位不保也可以理解,可是近年来的进人 政策总是徘徊在引进刚毕业的研究生这个层次上,哪怕你引进国内的一位学科领 军人物也能让人看到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对于政策所来说连这样的力度也做不到! 一定只会引进刚毕业的学生,可能在很多年后才会在学科内有影响的人,当然, 当这些进来的人真要成为人才的时候也会被研究所及时挡住未来的发展道路或者 干脆将其赶走,从近年来已经走了的几位年轻人来说,这样做已经成为政策所的 潜规则。   即使不想让年轻人出头也可以理解,可是这个所在人才问题上还坚持了不让 老学者发挥自己的特长的基本原则。有一位教授研究可持续发展全世界有名,也 是这个研究所唯一的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但是他的状况却让人不禁担忧,据我 所知,他想带博士的申请却始终没有被批准,这于其他研究所和其他地区对院士 几乎无原则地开绿灯,可以永远不退休等政策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在这个问题上 政策所真是做到了绝情绝意,绝不通融!我听到这件事以后只能连说佩服!当然, 对于这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本人来说也许并不在意一些虚名,但是随着他的年 龄越来越大,这个研究所可能会完全丧失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上的全国优势地位和 一定的世界影响。   对研究所的“老人”是这样,对研究所的年轻人也是这样,据说中国科学院 给了这个研究所40个创新岗位,可是,居然就空出来6个研究系列的名额,老先 生和年轻人都不让进。   这也没有关系,可怕的在另一方面,不让研究人员进创新基地可能考虑到他 们的学术水平不够(整个所的学术水平普遍较低),可是,政策所的创新基地却 有8名行政管理人员进入了,真是对知识创新基地的极大讽刺——研究人员们虽 然拥有学术地位和知识,但是对不起,我们这些“知识”显得不那么多的人却不 客气地先进去了,你们还是先在“创新基地”外面凉快凉快吧。科学院也够傻的, 要知道政策所不需要这么多的创新名额,就只给它34个好了,何必浪费这些比较 珍贵的指标呢?于是,这样算下来,在政策所应该却没有达到的40人满额的创新 基地,居然其中近30%的人是行政人员!   这就是以研究“政策”为招牌的研究所在政策层面上的实际做派!本着这样 的做法去影响这个科学院的政策,能办好中国科学院才怪!!   二、政策所实行的所长负责制是不能持续“创新”而最终走向“创旧”的万 恶之源。   有了所长负责制,研究所的政策变成了因人而制,没有任何规则可循,一切 都是存在所长的脑子里,其他人的智力得不到体现。   没有约束的权力谁都知道要出问题,可是以研究政策为主的所却选择了明显 有悖常理的政策,并且说服科学院的领导把它推广到了几乎所有研究所,从而成 了整个中国科学院无法进行实质性创新的万恶之源。   新语丝的其他关于类似文章的讨论也揭示了这个现象。   政策所有三位所长:穆、张和魏,穆在职读了个德国的博士,想来有时候发 达国家在学位上也有对发展中国家扶贫的义务吧;张则根本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 教育,可以说是中国科学院在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少见的没有文凭的所长,魏 据说得到过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真实水平高不高我不好评价,但是我听说这位所 长在所里的工作分工是“培训”。   应该说,政策所所以敢在知识创新基地里塞行政人员与非学术背景或学术背 景很浅的人当政有着莫大的关系。这样的情况下,非但不能引进人才,稍微有点 想法的人也会抓紧走人,所长们倒是不怕走人,因为还会有很多要毕业的博士来 呢!   研究所的政策基本是因人而制,从科学院对所领导的选拔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政策所在2004年进行过改选,朋友说改选的场面非常滑稽,从科学院来的领导们 自己念了选择领导人的基本原则,“在拥有较高学术地位的基础上,还要……” 听起来似乎学术地位是个不言自明的东西,但是很快科学院来的副院长和局长们 就给了自己一记耳光,因为赫然就有和学术基本无关或者明显太低的人进入领导 候选人名单,我都难以想象宣布这条基本政策的科学院领导们的嘴脸,自打耳光 的感觉也许还不错??   分房子的时候也是这样,领导们纷纷搬进了刚建设好的离研究所最近的小区, 年轻人则到处租房子住,研究所帮助付450元的租金,谁都知道这个价钱在北京 到底能不能租到房子,于是,研究所的年轻人就要从自己可怜的不多的工资里再 拿出很大的一部分来付北京那高额的房租。   我的朋友告诉我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很惊讶,而且很害怕,因为政策所还负责 了制订中国科学院的几乎所有政策,就他们自己这样恶劣的政策环境,他们为科 学院制订出来的政策会怎样呢?简直不敢让人想象,难道他们制订政策的时候会 完全寻着“公平、公正、科学、能够接受考验”这样的基本原则?难道不会和他 们自身的政策一样充满了“猫腻、交易、内幕、一击就碎”的特征,从近年来中 国科学院不断出台的明显有问题的政策来看,这个研究所的存在真是让人质疑了 ——为什么中国科学院会需要这么一个明显没有任何正面价值的研究所呢?为什 么如此明显的问题中国科学院的领导们没有纠正的任何举动?   太多为什么了,不过这些疑问都绝对不可能获得答案。即使有人因为科学院 的不合理政策死去了,我感到深深的悲哀……   三、完全背离科研创新要求的评价制度。   政策所还有一件古怪的功能:它拥有对我们其他研究所进行评价的权力,政 策所挂靠了一个中国科学院评估中心,专门对中国科学院进入创新系列的研究所 进行评价,而科学院会根据这个评价结果进行全额拨款或者减少拨款,这个太可 怕了,一个自己的政策都一塌糊涂的研究所,一个拥有全科学院几乎最差政策环 境的研究所,居然能够对其他研究所品头论足,居然象院部一样拥有资源的分配 权力,因为我所在的研究所也在评价的行列,我还仔细看过它们的一些评价报告, 当然,主要是看对我所在的所和政策所本身,发现我们所好象还可以,大概是因 为所长和政策所的所长关系还可以吧,总算总算没有被欺负过,但是他们自己的 研究所,却每每被大大地高估,高估一点还可以理解,毕竟是自己评自己,但是 每次都高估到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套用一句网上常用的话——我见过无耻的, 但是没有见过这么无耻的!   本来对于不同类型研究所进行横向比较有点比较大象和鲨鱼的战斗力一般, 可比性并不大,但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要求比较大家创了多少新,然后根据 结果去重新分配资源,国际上有进行评价的机构,虽然结果也总是有争议的,但 是那些多数是些民间机构,评出来你信也罢不信也由你,没有直接和钱挂钩,但 是政策所做的评价却是可怕的,直接影响到各所的未来,这样,其他所对政策所 非常尊重,甚至可能比对院领导还尊重。所以,尽管政策所的领导们比任何所的 领导的学术水平都差很多,但是他们赢得的尊重却是研究所中最大的。 (XYS2005092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