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形而上学有没有意义? 作者:景新 田野网友对形而上学的定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不同,与我从哲学史上得来的印 象一样,一般哲学上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都叫形而上学。那么形而上学有意义吗? 我这里说的有意义,是说有含义,有意思,不管对错,至少告诉了我们某件 事情。那么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有没有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呢? 提出这种东西最早的是巴门尼得,他说“唯‘有’有而‘无’则全没有。” 把存在当作世界的本原。而黑格尔则说纯粹的“有”就是“无”,有与无的同一 就是变。 这些话告诉了我们什么东西吗?早就有分析哲学家指出,这些都是对语言的 误用。他们告诉我们,这个“有”,“存在”在对应于英语里“is”,分为四种 意义,在这里引一下: 一,存在。God is,或上帝存在。 二,等同。他的太太是西施。启明星是长庚星。(其中可以包括逻辑上的等同: 金星是金星。) 三,类属关系。太阳是恒星。金星是行星。 四,属性关系。太阳是明亮的。 To be 的第一种用法并不常见,这时它等于exist。引起混淆的倒不如说是 二、三、四中似乎暗含了一,例如“林黛玉是个多愁善感的女孩子”这话似乎暗 含了林黛玉的存在,因为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既不可能分出男女也不可能多愁善感。 二和三的区别是明显的。例如,在等同关系中,“是”两边的表达式可以互 换而整个句子的真值不变,如果“晨星是金星”为真,则“金星是晨星”也为真。 但“晨星是行星”为真,“行星是晨星”却不为真。 “是(存在)”是不是一个谓词,也是哲学逻辑中反复争论的问题。康德、 弗雷格认为,“存在”不是一个可以有意义地对一个个体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谓词。 罗素继承了这一看法,并且明确地用存在量词“有”(there is)来代替“存在”, 而我们必须把“有”与描述性的谓词明确加以区分,因为“有”所表达的恰恰是 找到了一个个体符合某一或某些描述。我们将在“迈农悖论”和“特称描述语” 等节详细讨论罗素的观点。 作出以上这些区分经常是有益的,但不可因此忽视是〔存在〕的这几种意义 的内在联系,而正是这些内在联系构成了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主题。在分析哲学 内部,后来欣迪卡建议的博弈论语义学也认为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区别并不成立, 强行区别反而会造成混乱。 引用结束。(引自陈嘉映的《语言哲学的一些常见概念》)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就依赖于二、三、四暗含了一。假设上帝是完美的, 它如果不存在,那它就是不完美的,这与假设相矛盾,所以上帝存在。实际上还 是语言的误用。这种论证并没有比“绿色观念在暴怒地睡觉”说出更多的东西。 形而上学的认识论,最早是笛卡尔提出的。他认为,凡是清楚、明显的,都 正确。 恩格斯的认识论中就包含这种观点,他认为能量守恒,是因为他认为能量消 失是不可恩议的,所以能量肯定守恒。 而科学家认为能量守恒,那是因为违返能量守恒的事还没被发现过。所以说 科学家也有科学家的“认识论”,只是跟哲学家的不同,这“认识论”从伽利略 做实验开始就大体确定下来了。而笛卡尔的认识论,科学家根本没法接受。比如 一个“好”的钟不会受运动影响就是清楚的、明显的,但实验却证明这看法是错 的,相对论的论断--动钟变慢是对的。 笛卡尔的形而上学认识论是有意义的,是错的。而上帝的本体论存在证明则 是没有意义的,还没有错的资格。 另外,对科学理论还有一个重要要求,就是预测能力,哲学家的理论如果真 的能预测成功事情,科学家自然会接受的,那时它也就成了科学理论了。 (XYS20081230)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