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科普与传媒 赵南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对于科普的目的及内容有了明确的陈述。 科普法第一条规定,科普的目的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条规定,科普的内容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 想、弘扬科学精神”。第八条规定“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科学精神,反对和抵制伪 科学。” 这些陈述是比较全面的,但仍有欠缺,就是遗漏了反对和抵制“反科学”思 潮。自现代科学诞生之日起,西方宗教势力反科学的活动就从未停止过,二十世 纪后期则通过思想界、学术界、文艺界、舆论界的全面配合,形成了新的高潮。 本来中国的宗教势力较弱,不足以在反科学的方面有所作为,但在西方反科学思 潮的影响下,我国也出现了隐藏宗教色彩、打着“人文”旗号的反科学思潮增长 的趋势。 首先是思想界、学术界大量译介西方科学社会学、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 极端环保主义、动物保护主义等形形色色的反科学著作。这些著作对于一般民众 的直接影响不大,但是会为舆论界的反科学倾向提供理论基础。对一般民众产生 直接影响的是一些伪科普作品和反科学文艺作品。在我国科普作品水平尚待提高 的现状下,大量译介国外科普作品无疑是个好办法,但其中不免鱼龙混杂、泥沙 俱下,一些以反科学为目的的伪科普作品也混迹其中,对缺乏分辨能力的一般民 众是极为有害的。更具欺骗性的则是一些“科幻”小说和电影。与儒勒·凡尔纳 的科幻作品相反,在二十世纪后期反科学思潮之下出现的“科幻”作品,几乎全 是对科学和科学家的丑化和妖魔化,中心主题就是散布“科学恐惧症”,这些文 艺作品对群众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容低估。 禁止或限制反科学的“学术”著作和文艺作品的出版发行有违学术自由和出 版自由的原则,既不可取也不可行。如果作为主要舆论导向的大众传媒能够及时 对反科学和伪科学的文艺作品给以正确的批评和揭露,指出其荒谬之处,那么这 些作品不但没有危害,还可以成为科普工作很好的反面教材。遗憾的是,我们的 传媒工作者,包括记者、编辑、电视编导等,绝大多数缺乏起码的科学素养。这 一点可以从我们的报刊杂志在做科技方面的报道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得到证实,其 中大部分的错误都是具有高中数理化知识的人所不应出现的。同为记者的碧声的 文章《记者一下笔,科学家就发笑》就是这一现状的真实写照。 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传媒就很容易站在科普工作的对立面。事实上我国历次 出现的伪科学和反科学的泛滥,都仰仗了媒体的推波助澜。神功大师们靠媒体发 迹,水变油靠媒体骗人,近年对克隆人的围剿则更是媒体反科学的大闹剧。自从 克隆羊多莉问世以来,中国的主流媒体纷纷追随西方宗教势力(包括在宗教势力 影响下的国家权力),对克隆人这种不可能对人造成任何危害的科学研究发出声 讨。几年来大众传媒制造的反克隆人文章铺天盖地,从事克隆人研究的科学家被 冠之以“疯子”、“狂人”,批评这些反科学谬论的文章不能见报,完全造成了 舆论一边倒的“道德法西斯”局面。在如此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面前,科普工作 “弘扬科学精神”的努力实在显得苍白无力。如果不扭转大众传媒的反科学倾向, 科普工作将永远步履维艰。 从长远看,高考取消文理分科,提高传媒工作者的科学素养是治本之道。传 媒工作者科学素养的欠缺源于我国教育制度的缺陷,高考的文理分科使得欲考文 科的学生在高中时代就完全放弃了理化生的学习,成为科盲知识分子。速效的解 决方案则是建立科技顾问制度,各大媒体应设科技顾问,对与科技有关的报道进 行把关。在这方面国外的好做法值得学习,例如日本的主流媒体对新闻中的科学 术语都要加上简要而精确的解释。 (本文经编者少量删节以《大众传媒要发挥积极作用》为题发表于《中国科技论 坛》2002.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