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中国古代科学的前世今生   作者:丁不二方舟   德先生与赛先生   民国初年,天下大乱。政乱、军乱、商乱,思想界更是乱上加乱。中国迎来 一个堪比春秋战国,可以“胡说八道”的新诸子百家时代。因认为辛亥革命失败, 部分知识分子又一次深刻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以陈独秀1915年9月创办《青年》 杂志(后改为《新青年》)为标志,开启新文化运动。   当时的思想界既有新文化的清风,也有旧文化的浊气。由于迷信有民众基础, 部分人士研究“人鬼之理,仙佛之道”,宣传灵学,并且披上科学外衣,冠以救 国口号。这股歪风必然遭到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的批判,反过来《新青年》 也被批成罪大恶极的“毒物”。   1919年初,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予以反驳。文 章后段,陈独秀写道:“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 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 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 推辞。”   这是一段知之甚广的往事,不再赘述。想强调一点,民主与科学在新文化运 动中被推上崇高地位,是因为当时的一批思想精英,认定西方的繁荣强大主要仰 赖此二位先生,而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历史中不曾出现,所以要引进。   新文化运动距今已近百年,二位先生在中国活得好不好、过得怎么样,暂不 做评判。突然某日想起一事,觉得有趣,与大家分享一下。如果今天有人将一本 名为《中国古代民主史》的书呈现出来,诸位会作何感想?有人会说应该是思想 史吧,例如孟子曾经说过民贵君轻。但此书不只是思想史,还包括制度实践史。 最终结论为当欧洲人还在中世纪的黑暗中爬行时,中国已经进入民主时代。中国 先进的民主制度经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引发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如果不是因 为几个昏君的阻挠,尤其是那个腐朽没落的清王朝,中国的民主制度早已经风靡 全球,根本不会有美国什么事。不信,请认真阅读此书。   三皇五帝中的唐尧虞舜已经初创民主制度。公元前841年,西周国人暴动, 赶走周厉王,创建共和制,为共和元年。少年儿童继承皇位,由辅政大臣当朝, 君权虚位,是君主立宪。政治斗争中的朋党之争是多党制。不流血的王朝更迭是 政党轮替。三司(都指挥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是军事、行政、司法三权分 立,大臣开会的朝议制度体现立法,如此四权分立比三权分立更为先进。历代从 未停止的农民起义就是普选,选票是刀枪棍棒。还有很多更多精彩内容,就不一 一“戏”说了。   看到此,估计大部分人会认为该书作者的脑子进水了,或者被驴踢了。内容 牵强附会,结论瞎编乱造,此书定是伪史。好吧,换一本书,将《中国古代科学 史》呈现在诸位面前,结论是中国古代科学如何先进伟大,影响现代科学发展。 你敢断定此书是伪史吗?恐怕有些困难,似乎违背接受的教育和了解的常识。   新文化运动时,判断中国没有民主与科学。时至今日,德先生依然缺少踪影, 但赛先生似乎早已贯穿中国古代史。问题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没有事,也 是伪史而已。产生疑问,说明你对科学还缺少了解。   科学是个“怪”东西   科学是个好东西,一般人能理解,说它怪,怪在哪呢?如果将科学与哲学、 宗教、文学等做比较,就不难发现,科学怪异之极,是个无古无今、无东无西、 无宗无派的六无产品。假如一个文学青年,满脑子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中国文 学、西方文学、现实文学、浪漫文学,在这些概念的指引下来认识科学,估计迟 早要被骗。   由于自然科学是科学的核心,很多概念都是从自然科学引出,所以本文所说 科学多指自然科学。那么如何理解古代科学、西方科学等概念和科学内部的学派 争论呢?   古代科学也称传统科学,内容包括与科学有关的知识和零散的科学知识,以 对应近代科学或现代科学的完整知识体系。这种划分只在科学史的框架下才有意 义,因为科学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有来龙去脉,为厘清关系,才作此界 定。但是科学的发展,只认定更客观反映现实的知识才算科学,旧知识会被无情 的淘汰,不再适用。所以,在当今的科学知识体系中,几乎没有古代科学的内容。 不像唐诗宋词,虽已作古,但依然闪现于当代文学之中,偶尔还充当点睛之笔。   西方科学是专指科学诞生和发展的主要地理区域,并非使用区域,例如牛顿 力学并不是只在英国才管用。而日常所说的美国科学、中国科学是指科研成果和 水平,不是指单独的知识体系。所以不能因为有了西方科学,就一定要引申出东 方、南方、北方科学。科学不是凑人数打麻将,如果换成哲学,西方哲学、伊斯 兰哲学、印度哲学、中国哲学倒是能凑成一桌。   科学内部的学派争论是常有的事,但是有始有终,或者以新代旧,或者殊途 同归,绝不会分崩离析。基督教分成天主教和东正教还不过瘾,再分出个新教, 每个教还分好多派,这在科学上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科学能够成为六无产品,本质是横贯古今、跨越东西、总揽全局,即时间、 空间、内容上的统一体,不容分割。能够做到江湖一统,别无分号,源于科学的 研究对象,因为真实的客观世界只有一个。   与众多“穷在闹市无人问”的没落玄学相比,科学现在是“富在深山有远 亲”,世界各国都想凑个热闹。现在科学无国界,有成果便能登堂入室。对于一 些历史悠久的古国,争取现代诺贝尔科学奖没有实力,争取一点古代科学的荣誉 似乎还有机会。可是想在历史中与科学挂上钩,也不容易,因为科学的诞生过程 也很怪。它只有一个源头,从古希腊到地中海沿岸,再到西欧。只有围绕着这条 主线产生的古代科学,才有科学意义。而在古代,要想攀上科学的高枝,只能靠 地利优势。离得太远,贡献率可以忽略不计,当你不存在。   古希腊文明是在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基督教世 界和伊斯兰世界又争斗千年,所以在科学史中,北非、西亚地区的历史古国都有 较高的地位,相反同样悠久灿烂的中国却籍籍无名。如果按照“功劳、苦劳、疲 劳、牢骚”的等级划分,对于科学诞生的贡献,穆斯林是功劳,印度人是苦劳, 中国人是疲劳,略高于非洲土著、澳洲土著、美洲土著的牢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能养科学的水土就那么一块。科学出现在西方有历史的 偶然性,不出现在中国或其它地区,却有历史的必然性,中国对此不必遗憾。有 人执着地追问,假如没有产生西方科学,中国本土能否孕育出现代科学呢?首先, 这一假设不成立。历史不是谈恋爱,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历史是生孩子,儿大不 由娘。其次,就算假设成立,估计也不行。中国奉行致用之学,而科学是求知之 学。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真正的求知,是为了求知而求知。中国的先哲们打破 头,估计也参不透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因为科学对于中国人来说,太怪了。   中国古代科学面面观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是指没有现代科学。如果理解 了科学的怪,中国古代科学的含金量可想而知。在历史的框架下,对中国古代文 献和实物,以及出土遗存,做资料整理,与现代科学知识体系有关联的内容做比 对、分析,考察古代社会的状况,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本是一项非常专业 的工作,但是以此为起点,几经变异,却在大众传播领域造成严重后果,形成以 下几个印象:1中国古代科学很先进,2中国古代科学对现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起 过重要作用,3中国古代科学可以独立发展成为现代科学,4中国古代科学对于未 来科学发展也会有直接帮助。如此一来,中国古代科学史成为伪史,有必要剖析 一下。   1、用技术冒充科学。进入工业社会,科学和技术高度结合,但是在农业社 会,二者关联度极差。借助中国古代技术史,经过技术→科技→科学的概念转换, 古代的技术成就被等同于科学成就,于是古代科学家多了起来。木匠鲁班、纺织 女工黄道婆等能混入古代科学界也不足为奇。在李约瑟问题的推波助澜之下,甚 至开始瞎编乱造。司南、地动仪都是现代臆造品,其中司南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科技的标志。   2、用玄学知识体系冒充科学知识体系。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医。中医的本质 还是巫医,对生理、病理、药理一窍不通。往好了说是行为艺术,从重体力表演 的跳大神进化为轻体力表演的望闻问切和抓药。对能够自愈的疾病是不治白不治, 对不能够自愈的疾病是治了也白治。没治好,就玩算命的小把戏,推说时运不济 或药引子没找对,反正中医没有错误。没有中医,中国人照样繁衍生息。这要感 谢伟大的母爱和辛勤劳动的农民伯伯,和中医一文钱关系也没有。标榜自己如何 科学,甚至污蔑现代医学不科学,又要靠中西医结合来拯救人类,还要申请成为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精神分裂的事情,只能是巫婆神汉所为。谁可曾听说, 英国人要为牛顿力学申遗。   3、用观察记录冒充科学发现。科学发现贯穿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包括观 察、假设、求证等许多环节。中国地大物博,气象万千,各种观察记录不绝于史。 以记录天文现象为例,中国有很多第一,可是也仅限于观察和记录,并不是科学 发现,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按照这种方式,再过几千年,也观察不到脚下这 颗星星。   4、用经验指导技术应用冒充科学指导技术应用。有生产史就有技术史,在 农业社会,依靠经验积累,能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简便方法,推广开来,提高 生产,在农学方面比较突出,也由此产生算学。中国古代数学多是为生产服务, 种田养猪,铸钱烧陶,水平不可能太高。到元明之际,才有纯数学的出现。另外 数学是否属于科学是有争议的。   5、用其它著作冒充科学著作。中国历史书籍浩如烟海,其中很多书现在被 称为科学著作。但这些书其实是生产手册、工艺大全、奇闻异事汇编、游记。如 果书中只要涉及有关科学的知识,就能被称为科学著作,那中国被湮没的科学著 作还有很多很多。   6、用诡辩冒充科学方法。西方的逻辑学引入中国后,有人发现与中国古代 的名辩学相似,所以将名辩学视为中国古代的逻辑学。例如庄子和惠施的对话。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如果了解过古 希腊的逻辑学,这种对话只能算是两个傻小子互相抬杠。当然,并不能因此否定 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美学价值。   7、用求知本能冒充科学精神。求知是人类的本能,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重 要一步。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仅有求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求知达到求 真。不过以科学精神来要求中国古人,实在是强人所难。   综上所述,所谓的中国古代科学,既没有构建科学知识体系,也没有掌握科 学方法,更谈不上具有科学精神。相反,却充斥着很多无法进行科学解释的神奇 故事。没有科学知识,却有很多科学家,没有科学发现,却有很多科学著作。这 就是一直过着世外桃源般生活的中国古代科学。   社会需求催生的伪史   出现这种状况,当然是事在人为的结果。人是高等动物,受道德约束,对自 己的不同经历会产生荣誉感和羞耻感,并且形成记忆,影响以后的行为。同时人 又是复杂的社会动物,遵循趋利避害原则,在对外交往中,会不断重复宣传好事, 同时拒绝展示坏事。这是最简单的情况,也很正常。但是人有本事将其高度复杂 化,就会有些不正常。先回顾一小段往事。   在陈独秀等人倡导新文化的同时,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却沉湎于旧文化。当时 袁世凯的威望和权势如日中天,欲登基称帝,碰到一个小障碍,祖上没有名人。 袁家兴起于道光年间,名望不低,但对于做皇帝还远远不够。这当然难不倒袁大 总统,更有愿意帮忙的文痞。经过甄选比较,看中了明代惨遭冤杀的抗清名将袁 崇焕。但是袁崇焕无子,于是将袁世凯的先人认定为袁崇焕的弟弟袁崇煜。另外 袁崇焕的家乡在广东东莞,而袁世凯的家在河南项城,于是又编造袁崇煜从东莞 迁至项城,养育后代。经过一系列运作,袁世凯的身世镀上了厚厚的一层金,当 皇帝的自信心也就愈发膨胀。   袁世凯攀附袁崇焕当年闹出的动静不小,但是与中国古代科学伪史的出炉相 比,只能算是小小巫见大大巫。因为后者是在一个较长的特殊历史阶段,全民族 在爱国热情的指引下,由政府、学界、民众以及外国友好人士,共同完成的一项 伟业。目的是增强国家民族的荣誉感,掩盖羞耻感,减轻历史包袱,便于开创未 来。   民国期间,就有人开始搜集相关史料,制造古代仪器。名为复制,真相如何, 只有天知道。建国后,百废待兴,通过宣传伟大的祖国来激发干劲,古代科技是 宣传重点之一。1954年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在英国出版,引起 轰动,国内更是亢奋。古人的聪明才智如此之高,对今人既是鼓励又是鞭策。第 一、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完成建设的许多重点工程,令中国有了全新的面貌。古代 科技很辉煌,超越古代,是对新时代的肯定。随着文献整理和文物考古工作的开 展,更多的古代高科技被挖掘出来,受到广泛宣传。进入文革,封资修全被打倒, 但是由勤劳的人民创造的古代科技却受到保护。尤其是中医还得到广泛推广,赤 脚医生一根银针走天下,针灸无痛分娩也被大书特书。如果考虑到当时国家贫困, 基础医疗条件之差,在政府层面搞些心理暗示的精神疗法,也不奇怪。改革开放 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更迎来了伪科学的春天。一时间中华大地乌烟瘴气。在 市场经济的帮助下,一切向钱看。科学伪史成为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慢慢演化 成今天的局面。   中国古代科学伪史的诞生有特殊的历史背景,更有广大的社会需求。去年当 大家揭露一个骗子集团的同时,熟悉了一个词“消费政治”,而消费历史也有相 似的作用。在经济学中,需求创造供给,供给满足需求。很多人对韩偶出炉的社 会背景做过分析,13年,半代人,前因后果还好梳理。可是科学伪史历经几代, 很多概念已经根植于教育界和科学界。国人习以为常,吸毒成瘾,在精神鸦片的 作用下不能自拔。   有人说,就算是伪史,那伪史多了,给祖宗吹吹牛,不算大错。再说了,科 学是科学家的事,与老百姓何干,我更关心民主。当今中国,民主的议题远多于 科学。关心民主,当然是好事,也预示着中国迎接民主社会的必然性。民主是个 好东西,但不容易一帆风顺。所有初尝民主春风的国家,无一例外,要经历一段 劣质民主的阵痛期。而阵痛期的长短,归根结底取决于国家整体的科学素养,尤 其是精英阶层的科学素养。劣质民主如果效率过低,延续时间过长,社会将拒绝 提供其继续运转的成本,重回集权时代也毫不奇怪。民主和科学被视为驱动现代 社会的双轮,重要性不分伯仲。但是如果按照程序正义的原则来考察历史,不难 发现,科学的重要性还要在民主之前。所以如果一个人只谈民主,回避科学,甚 至反对科学,那么他的水平或动机非常值得怀疑。   写到这里,希望国人对方舟子的科普和打假给予更深的理解。方舟子在干着 最累、最苦,最不讨好的工作。一些人读了几本关于西方民主的书,就来嘲笑方 舟子没有大格局。以这些人的水平,哪里知道什么是历史的大格局。当有些人效 仿袁世凯认祖袁崇焕,攀附民主,掩盖无耻行径的时候,方舟子却在遭受各种谩 骂。功到雄奇即罪名,袁崇焕的悲剧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在中国上演。幸亏方舟子 不惧诽谤,并未退缩,为了阻止更大的悲剧上演,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真学当立,伪史当破,在认识上不是一个困难的选择,但是执行起来就像戒 除毒瘾一样,谈何容易。科学伪史的危害还未清除,民主伪史的编纂已经开始动 工。近百年前,先驱们欢迎德赛二先生来到中国。如果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后代 看到中国古代民主和科学双伪史后,认定这就是德赛二先生的真身,今人情何以 堪?呜呼哀哉,天毁我中华也。 (XYS20130101) ◇◇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