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科技炒作找不着北 王力 有关“基因皇后”的报道“大规模”见诸媒体之后不久,一位社会科学工作 者就打来电话,问此事是否当真。我说,有什么破绽?回答,如果这是全世界仅 有的一个或几个基因库,美国政府是否会“放行”?他认为不会,他说他是从法 律上看这件事的。 后来披露的真相果然应验了他的预言。 但是这种只追求“轰动效应”的报道似乎仍然我行我素,关于中国已准备实 施“登月计划”的报道又铺天盖地袭来,尽管后来发表了“更正”,但给老百姓 留下了这样深刻的印象,即,只要国家想做,只要有钱,中国的科技人员什么都 能做出来。 虽然很多人认识到这只是“炒作”,不必认真,然而这种行为却在损害着我 们科技事业。以上面的“印象”为例,假设真有那两个前提条件,我们的科技就 能无所不为了吗?以我们的经验看,有三种结果可能在等待着我们: 第一种,国家想做,也有一定的资金保证,但是结果却总是不尽人意。比如, 大型干线民机、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等,全国人民,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关注 的。结果是什么?说穿了,我们的科技人员还不能掌握这些技术。只能靠引进, 靠联合研发,主动权在人家手里。由此“诞生”了无数的只交学费不见成果的故 事。 第二种,国家想做,但不能给与资金支持。这里所说的资金其实是不讲回报的 资金,也就是拨款。一些很有难度的项目,科技人员承担后进展不大或不能实现商 品化时总喜欢打“没有资金或资金不够”这块牌子。好像真有那么回事。可是今 年以来,一些大型科技企业通过上市筹集到了几千万到十几亿元的资金,却依然 难以腾飞。什么原因?以某一家转制科技企业为例,手上攥有7亿元后,他们选 择了数个认为自己有优势的项目作为投资对象,但深入调研后发现,除了市场问 题,最关键的还是对自己掌握的技术没有“底”,而这个“底”所带来的“风险” 又几乎无限大,所以迟迟不敢敲板。这种事在当前已不是少数。这说明了,科技 界今天最摸不清底细的还是自己。 第三种,国家想做,并能提供相当数量的有偿资金。比如,国民经济结构的 大调整和产业升级,这是当前国家抓的一等大事,对科技界也是一件大好事,因 为它为高新技术打入传统产业提供了一个庞大的市场空间。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 观,最新的技术装备仍然从外边引进,科技含量很少的低档产品仍然占据着国内 外的主要市场。有一种意见认为,问题在于找不到切入点,简单地说,就是不知 道怎样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另一种意见则一针见血,国内科技能力较弱, 很难推出令现今传统产业升级的技术装备来。 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结果都涉及到这样一点,即,我们的科技能力真得很 有限,并不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换句话说,我们目前的科技能力与 发达国家相比,因领域不同而仍存在着5—20年的差距。虽然中国人在科技上的 确有很大潜力,连发达国家都不敢轻视,但这潜力是否能挖掘出来则是另一回事。 对这个结论完全不必有其他想法,中国本来就是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成工 业化,还需要努力改革才能把潜力挖掘出来。至于中国为什么能参加“国际基因 组计划”,除了中国确有一定能力外,观察家普遍认为的是,就和没有中国参加 的WTO不代表世界一样,没有“地球上每5个人就有一个”的中国人参加,他们完 成的基因组计划能代表人类吗?而特别应当指出的,或者是炒作者往往要一笔带 过的是,在这之后,还有更多的艰巨十倍、百倍、千倍的难题将挑战着我们,没 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没有对科技水平差距的客观认识并由此产生追赶的动力, 以及一步一步的长征,解读基因的秘密光靠一个雄心大志是完不成的。 从这点上看,炒作科技不仅不能代替科学技术上的大胆探索,而且还会损害 科学技术的严肃性,以至于让“水变油”、“酒精变油”、“节能插座”这一类 伪科学轻易得逞。 (科技日报2000年10月25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