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皇帝的“科学新衣” 王艳红   黄金落入骗子的腰包,被愚弄的皇帝光着身子走在街 上,夸耀他的新衣裳。然而皇帝身上毕竟并不曾穿什么,只 消视力正常的人都看得出。新派的皇帝们则往往兼演骗子一 角,衣裳也由空气换成了花花绿绿的纸,乍看上去颇为华 丽。如果衣裳上再大书“科学”二字,就更不容易一眼看 穿。不过,只要拿怀疑的放大镜照上一照,对那衣裳的质 地,心里就有谱了。   好,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使用放大镜的几个简单原则…… 有罪的新思想   写下这个小标题,只觉背后冷飕飕的,似乎看到一大堆 臭鸡蛋烂西红柿正准备向我飞来:“胡说!科学不是宽容新 思想的吗?没有创新哪来的科学?你的头脑是不是退回中世 纪了?你……”   诸位请稍安勿躁,这儿说的“有罪”并非是宗教裁判所 或法庭所认定的有罪。您尽管放心大胆地提出新假说,决不 会有上火刑柱的危险。不过,要让别人相信这假说,光像卖 菜一样自夸这思想何等的新鲜是无用的,得拿出证据来。在 有切实证据表明月亮上确有外星人之前,我们完全可以认为 这个假说是错误的——这就是科学中的“有罪推定”。   用一句老套的大实话来说,科研的过程就是“大胆假 设,小心求证”。提出新思想的行为是被鼓励、被宽容的, 无论这思想是来自对观察事物的总结,或逻辑推导,或美学 假设,或拍拍脑袋灵机一动——但新思想本身要遭受严厉考 验,其理论基础、逻辑推导过程、实验证据等,要被一一清 算过来,在这过程中,可绝对没有“宽容”这回事。   要强调的是,不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东西,并不是科 学。科学的理论能对事物规律作出确定的预测,并说明,发 生什么情况表明该理论正确、什么情况表示它错误。不能检 验的观点和无法证伪的断言实际上毫无价值。美国著名科普 作家卡尔·萨根的《魔鬼出没的世界》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 字:某人声称他的车库里有一条龙,别人就想出种种办法来 探测这条龙的存在,但都被此人以各种理由堵了回去。好 吧,硬要说这条龙是存在的,别人也无法证明它是错——但 是,“一条看不见的、无实体的、浮在空中的、喷着没有热 度的火的龙与根本没有龙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市面上“神秘考古”、“外星文明”之类的书一向卖得 很火,但小说家言,姑妄听之。如有作者居然认真地自我标 榜这些为“重大科学发现”,就有点不知羞耻。若读者当真 相信“人为外星人所造,进化论是错误的”,也实在过于天 真。英国书店里也有这种书,但都摆在“幻想”或“新时 代”架中,与“科学”隔得老远。(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则是 “神秘考古”与“院士科普书系”比邻而居,同属“科学普 及”,这种图书摆设方法一直令我耿耿于怀)。   要说自己是科学,就拿出证据,接受考验吧。而且是学 术界认同的严格检验,不是卖狗皮膏药的江湖把式。 媒体说的不算数   科学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特殊行当,某种意义上说, 这还真是“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小传媒的记者们 无法成为精通各学科的专家。媒体必须对科学——不是某个 科学家,不是某一科学理论,而是现有的科学知识体系以及 科学家共同体——表现出十二分的谦虚与尊敬,万不可拿着 无冕之王的架子,对科学指手划脚,或为了新闻效应轻率行 事。普通读者呢,在科学问题上也要对媒体苛刻一点,怀疑 地问一声“你有资格这样说话吗?”   论起科学素养,学术杂志的编辑记者要比普通媒体强得 多,譬如世界最权威学术杂志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 的编辑往往自己就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拥有博士或教授头 衔。即使是他们,也不敢且不能断定某篇论文就是有价值 的,仍需要与多位专业科学家进行商议,才能决定是否采 用。我们有一些大众媒体的记者未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甚至 一些科学的基本常识也不具备,却爱在新闻稿中指点江山, 越俎代疱替学术界肯定某一新理论的价值,甚至嚷嚷着科学 革命到来了。什么“水变油”啦,什么浅水船啦,什么特异 功能啦,虽未得到科学界承认,却被媒体炒得风风雨雨?那 些“破解哥德巴赫猜想”、“推翻相对论”之类没成“大气 候”的东西我就不说了。   在科研体系已经相对严密的今天,对新理论的检验,是 必须由学术界来完成的,媒体没有代为检验的资格。一篇论 文写好,提交到有影响的学术杂志,由杂志送交给该专业的 科学家们进行“同行评议”,确认文章值得发表,方能刊 出。到此,这篇论文的价值才算得到科学界的承认。这种过 程才算是科研的正道。未经同行公认,就自说自话地对新闻 界吹嘘,是不守规则的可笑行为,媒体报道再多,也不代表 其学术内容的正确性。此类事例,远的如10多年前美国科学 家声称实现室温下的受控核聚变,近的如英国科学家发现转 基因土豆损害老鼠免疫系统,再近的如中国某大学教授说他 研究疯牛病有重大发现、能够挑战诺贝尔化学奖等等。   对这些事件中的学术问题,我不发表意见,毕竟我啥专 家也不是。不过,我一直持这样一种态度:如有人出示证据 说“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我的学术论文”,我会对之刮 目相看;但如有人说“英国路透社报道了我的成果”,我是 不理他的。路透社是什么?一个新闻社而已。“欧美各大媒 体”终究也只是媒体,其科学记者未见得比我更高明,稿子 写得莫名其妙的时候多了。他们对科学理论的支持也好,反 对也好,终究是不算数的。   这当然不是说媒体不该沾科学的边,相反地,媒体必须 在“让公众了解科学”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媒体 说科学事的方式应该是,传播目前科学界公认为正确的知 识,客观地报道新理论、新发现。若有疑问,向该领域的科 学家们广泛请教。 都是传奇惹的祸    在这个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希望科技发达的急切 心情很可以理解,但主观愿望不能代替客观事实。这个时代 不会再有孤胆英雄式的传奇。要搞科研,必须拥有厚实的知 识基础,掌握严谨的研究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逐渐前进。 太眩目的传奇,总是可疑的。大师、神功、水变油……只是 浪费金钱制造混乱,并没有给中国科技竞争力作出任何贡 献,真正的贡献来自于踏踏实实默默工作的人们。   作为普通公众,我们没有能力在学术问题上下结论,但 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标尺来鉴定“皇帝的新衣”:   现有的科学知识体系是应当尊重的。   鼓励创新不等于鼓励瞎想,需要以知识和理性为基础。   不能被证伪、不能被重复、因人而异、心诚则灵的东西 不是科学。   发表在有影响的学术杂志上的文章才代表着科学界的认 可。新闻报道和科普文章在学术上是没有权威性可言的。   没得到科学家共同体认可,先向媒体吹嘘,是可疑的。   有些编辑记者的科学素养是很差的。   革命性的科学新理论不是那么容易产生的。   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是可疑的,而且个头越大就越可疑。   科学是美丽而且声望良好的,因此有许多东西想冒认是 它的亲戚,并非打着科学幌子的就是科学。   …… (《环球》2000年第22期)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