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按:一位科盲在全国性报纸的科普版上大义凛然批科盲,也算是一 奇。我给中国科普报刊编辑的忠告是:一,不要把“科普”办成了 “伪科学宣传”、“猎奇”。请尊重学术界的意见。对科学问题的是 非,你们不具有辨别的能力。如果还自认为是“大报”而不是哗众取 宠的小报,那么就请与科学界的主流保持一致。而不要有意无意煽动 读者对科学界的怀疑。二,明里暗里鼓励这种走火入魔的“业余科学 爱好者”,是害了他--自然,如果“业余科学家”动机不纯借研究 科学之名骗名骗财,那是在为虎作伥了。中国民间想必有无数的“朱 海军”,也不难找到“科普”报刊为他们提供发表的园地,只不过这 位“乡村医生”还没象朱海军那样发现互联网“创造巨额无形资产” 的妙用而已。(方舟子)) (下文原载《中国青年报》2000.3.8“发现”版) 一位乡村医生对古地球的玄思 北京大兴县 刘士忠   我的科学研究充满了辛酸和困惑,因为我是一个业余科学爱好者。 我是一个医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钻进了地球科学研究里,至今拔 不出腿。    地球被撞出上千平方公里的大坑   那是在1986年的夏天。假日闲得无聊,信手拿起《地球是怎样演 变的》一书,随便翻看,三叠纪(2.3亿年前)时的古潘加亚大陆的 形态引起我格外注意,整个古大陆呈马鞍形,很像是被一个强大的外 力在古大陆的东侧拦腰撞击过,撞成了马鞍形,各大洲的分界线可能 就是撞击造成的断裂带,因为各大洲分界线都是分布在以特提斯海为 地震中心的强地震带附近。这个偶然发现使我苦苦探索了13年。   我首先想到的是,有一颗其直径起码在10公里以上的较大的小行 星撞在了特提斯海的位置上,撞击处形成了一个直径上千公里以上的 大坑,太平洋水灌入,形成特提斯海。地球被撞击得走了形,变成了 桃形,特提斯海为桃的底部,而冈瓦那古陆的东南端凸出来,成为桃 的顶部。   为证明三叠纪曾有一颗大型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我开始寻找撞 击资料。多次进城跑新华书店,几乎跑遍了所有书店,就如同海底捞 针一般。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买到一本有关的书《地球变化》,书 中介绍了地质层铱含量异常可作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依据,并说地球 在历史上有三次铱含量异常时期,第一次是5亿年前,第二次是2.3亿 年前,第三次是0.65亿年前,看来2.3亿年前地球确实被撞击过。其 他资料也介绍,在2.3亿年前发生过大量物种(约90%)的灭绝,古 气候发生剧变,地球转速以及地球磁极均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那以 后,全球大规模的板块漂移开始了,各大洲分离开来。    差点产生不了人类   我再进一步分析,小行星是从哪个方向飞过来的呢?这个问题最 终也找到了答案。因为地壳及地核是固态的,两者之间的地幔层是液 态的,外力撞击地壳,一定会造成地壳与地核的相对位置发生位移, 从而造成地磁极的位置漂移。《地球变化》一书中介绍了2.3亿年前 地磁极向东北方向漂移了;同时地球的转速也变慢了。地球自转是自 西向东转,转速减慢只能说明外力是从东向西撞击地球。从地磁极漂 移及地球转速减慢综合分析,可以断定小行星是从东北的天宇飞来向 西南撞击在特提斯海的位置上,这次撞击把地球撞成了桃形,假如小 行星再大一点,地球就会被撞碎,万物(包括人类)也就不会存在和 产生了。   既然有这么大规模的撞击,地球上一定会留下一个特大的陨石坑, 现在的地球为什么找不到这个坑呢?坑的消失也找到了答案:假如偌 大的特提斯海是被撞击而凹陷下去的,而地球的另一端一定会凸出来。 而现在的非洲、南美洲及印度三大板块其形状都是倒三角形,说明潘 加亚大陆东南端是凸出来的,形成桃的顶部,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和 漫长岁月的大陆板块漂移,地貌被改变了,桃形最终演变成球形,整 个陨石坑(特提斯海)被夷平了,再也找不着痕迹了。    青藏高原是被撞出来的   从现在的世界地图上看,三叠纪撞击地点是在哪个地方呢?这是 个颇费脑筋的问题,为了寻找答案,我绞尽脑汁,废寝忘食。单位领 导说我不务正业,同事们说我异想天开,后来院方竟然规定:上班时 间只许看业务书及报纸,看其他书按违反劳动纪律处置。这增加了我 继续钻研的风险度。白天上班,夜间翻阅资料,总归功夫不负有心人, 答案找到了:撞击处竟然是地壳最厚,海拔最高的世界屋脊——我国 的西藏及其周围地区。这颇使人惊奇,但下面的资料可以证明:   ——板块漂移必定是从高处向凹处移动。根据资料,首先是劳亚 古陆(包括北美、欧、亚三大洲)向东并作顺时针扭转移动,亚洲部 分滑向特提斯海(陨石坑),太平洋板块由西向东,印度洋板块由南 向北均滑向特提斯海,为什么三大板块均向一个地方漂移呢?说明这 个地方当时是地球的最凹处——桃底部,而桃的顶部因为地势高出, 板块必然是散开的趋势。有关资料也证明了这点:冈瓦那大陆的澳洲 板块向东北、南极板块向东南、南美板块向西、非洲板块稍向东北相 互漂散离去。   经过板块漂移,桃底夷平,桃顶消失,地球又恢复成球形,这是 一个上亿年的缓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海底扩张、造山运动及 海沟形成(注意:先有板块漂移,后有海底扩张,这个意义重大)。   ——再看看洋底:太平洋底锰矿结核密集区呈条索状,条索状的 方向指向西藏地区,全球各洋底均分布有断裂线,其断裂线均指向西 藏地区,这绝不是偶然的,这是各板块向西藏迁移的轨迹。   ——《西藏地层》和《地球变化》两书记载,三叠纪开始以后的 3000万年间,其海平面低于现在的海平面,这时古大陆发生海退,可 是这时的西藏地区不但没有发生海退,反而发生了海浸,这说明西藏 板块的海拔高度下降了,这证明西藏地区正滑入陨石坑(特提斯海)。   侏罗纪晚期(1.4亿年前)古大陆被海水浸没,但西藏地区偏偏 发生了海退,这证明西藏海拔高度逐渐增高,地势隆起,其原因是由 于劳亚古陆、太平洋及印度三大板块互相冲撞挤压的结果。    中国科盲太多了   十年寒窗苦。用心血写出了论文,希望能够得到亲朋好友的支持, 但一位朋友说:“你应当在论文上标明‘此故事纯属虚构’。”科盲 的话虽然不可听,但这种冷嘲热讽实在让人寒心。1996年首次把论文 投向《地球科学》,未被采用,说明这篇文章还不成熟。经修改,于 1997年投向《地球》,又未被采用。心想,是不是应该找权威人士去 面谈为好。抱着这个想法去北京地质博物馆找馆长,可是传达室值班 员把我拒之门外,说馆长工作太忙,没时间接见外人,死说活说就是 不放入。吃了闭门羹,我不死心,再次修改,于1998年投向《大自然 探索》,稿件如同石沉大海。这时我感到无比的惆怅、沮丧。1999年 抱最后一线希望,把稿件投向海南省《大科技》,万幸,文章在《大 科技》第6期上刊登了。我欣喜若狂,花上百多元请同事们撮了一顿。   我的文章虽然被《大科技》刊登了,遗憾的是还没有得到地质学 权威们的认可,我知道直接的证据还没有,可是我作为一个工薪族实 在没有力量去索马里和阿曼寻找直接的证据(地球上只有这两个国家 也许还保留有证据)。   十几年走过的艰难道路使我颇为感慨:我感觉到我国12亿人中科 盲太多,我是在众多的冷嘲热讽中写出了一篇论文。另外,我期望各 方专家能够给业余科学爱好者指点迷津,让更多的人爱科学是他们的 职责。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