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揭开《黄帝内经》的神秘面纱(33)   作者:王力微   第二篇:天人感应、阴阳、五行   第二章 阴阳   二、《黄帝内经》里的阴阳   《黄帝内经》里的阴阳,基本上继承了董仲舒的阴阳说,由于各篇出于不同 的人之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发挥改造,再加上不同的猜测和错别字, 汇编在《黄帝内经》里就显得杂乱、互相矛盾,就不足为奇了。   1.《素·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 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 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腹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按:如果理解为对立的统一,是宇宙一切事物的基本规律,是有道理的。这 只能是个原则。具体如何划分阴阳,就不那么容易了。比方说,什么是天?除了 地以外,都是天?月亮不也在天上吗?是阳是阴?又,太阳系的水、金、火、土、 木星,是阳还是阴?不都在天上吗?另外,地相对于月亮来说,是阳是阴?如果 是阳,为什么把它绝对化为阴?   又,春夏为阳,春生夏长,为什么又说阴长?秋冬为阴,秋收冬藏,秋主肃 杀,为什么说阳杀?这显然是互相矛盾的。   不过,诡辩家总是能找出理由为谬误、荒唐诡辩的。张志聪曰:“春夏者, 天之阴阳也,故主阳生阴长;秋冬者,地之阴阳也,故主阳杀阴藏。”怎么解释 怎么有理。   林亿曰:“坤者阴也,位西南隅,时在六七月之交,万物之所盛也,安谓阴 无长之理。乾者阳也,位戍亥之分,时在九十月之交,万物之所收杀也,孰谓阳 无杀之理。”这又从八卦的角度,解释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马莳曰:“然天虽主阳,而阳中有阴,故其于万物之生长也;地虽主阴,其 于万物之杀藏也。”用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就很好地把这句“经文”理解透了。   张介宾曰:“阳之和者为发生,阴之和者为成实,故曰阳生阴长;阳之亢者 为焦枯,阴之凝者为固闭,故曰阳杀阴藏。”   我个人认为,写这篇文章的人,和其他人并无沟通商量,也并不是按事物的 本来面目表述的,为了写文章,为了对偶,就这样写了。其中并无深意,也无道 理可言,更无实用价值,就是李柱国,也未必明白这些说法有什么道理。为其诡 辩,只能是越辩越糊涂。   《素·阴阳应象大论》: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 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 阴归六府。”   按:天气都是清的吗?如果没有尘埃微粒,水蒸气是不会变成雨,所以雨实 在是浊的。地气是浊的吗?水蒸气是很纯的,未经污染的泉水、地下水是很清的, 怎么能说是浊的呢?如果说地水捉,天水清,为什么要喝地下水、泉水,而不直 接接雨水喝?雨水不是不能喝,是要经过处理才能喝。   清阳出上窍,吐的痰,呕吐物,呼出来的气体,都从上窍而出,都是清阳, 都要收集起来再吃下去或吸进去。如果这样,人带上一个密不透气的面具,不要 呼吸新鲜空气,就能吸取清阳。这样的描述,显然是写文章对偶的需要,再加上 一点常识,是不需要尊重事实的。   《素·阴阳应象大论》: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 阳之阴。”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 阴胜则寒。”   按:味伤形,吃了有味的东西,对人体这个躯壳,肯定会有伤害吧?水是无 味的,只能喝水。根据《内经》的理论,水是咸的,也不能喝。气伤精,也不能 呼吸,精被伤了,人还能存在吗?精可以化为气,看起来就是不呼吸,也是要化 为气,来伤精的,这可怎么好?气伤于味,就是被味所伤吧?所以,有味的东西, 不但不能吃,连闻都不行。怎么办?就要象羽化的道人一样,不吃、不喝、不呼 吸,神羽化为仙,形留在人间,任凭其腐烂,或鸟兽琢食,此修身养道之术也。   《素·阴阳应象大论》: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 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 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 手足便也。故惧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 故邪居之。”   按:事实果然如此吗?左右眼、左右耳视力、听力有这样的差别,只有在这 里才可以知道。大多数人,左手不如右手有力,是事实;可左撇子又怎么说?这 也是写文章的人,根据一点显而易见的事实,胡乱发挥,作起对偶文章来了。   2.《金匮真言论》: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 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 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按:阴中有阴,阳中有阳。这个原则是不错的。哲学原则,没有绝对的界限。 把一天划分为四份,就机械化了。从阴变阳,从阳变阴,它们的交接点在哪里? 平旦、日中、黄昏、鸡鸣,各在什么时候?能具体化吗?只有日中,可以定位在 中午12时,这是个瞬间,以精确计,1秒都算多了。每天12时以后,太阳最厉害, 温度也逐渐上升(有太阳的天气),怎么能说是阳中之阴呢?这只是古人机械的 划分,今人不敢有丝毫的改变和质疑,就凭这个,中医的理论已经是一具尸体了!   《金匮真言论》: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 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 胆、胃、大肠、小肠、膀跳、三焦六府皆为阳。所以欲知明中之阴、阳中之阳者, 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 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 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按:这和“万物负阴以抱阳”的伟大理论就冲突了!既然是阴抱阳,一切事 物皆如此,难道是腹部抱背部吗?这又是没理解好老子理论的恶果,弄得博大精 深的国粹自相矛盾。不是阳尊阴卑吗?怎么脏为阴,府为阳呢?心,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难道君主可以是阴吗?大肠、膀胱,都是排泄阴浊的器官,为什么属 阳?这是有必然的道理,还是某个古人随心所欲的妄言?实在让人不能明白。此 外,上半身为阳,心也应该为阳;下半身为阴,肠胃、膀胱也应该为阴,否则是 不可理解的。   且慢,下面又说了,阳中之阳,心也,心不仅是阳,还是阳中之阳,这才是 君主至尊的地位,可是它属于脏呀,应该是不折不扣的阴。在逻辑上,实在是乱 成了一锅粥。不过不要紧,因为董仲舒老先生早就力下了规矩,历代皇帝都推崇 备至,就是阴要服从阳。谁是阳?经典,以及拉所谓经典做虎皮的所谓权威,他 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只能深刻理解,决不容有丝毫怀疑,否则,先打你个欺师灭 祖、民族虚无主义、不要祖宗的闷棍不可!   3.《生气通天论》: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 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 绝。”   按:这些话,类似于“大家要保持健康啊!”一类的废话,实质内容,怎样 保持,一句也没有。什么叫阴平?什么叫阳秘?具体状态是什么样子?怎样保持? 怎样具体操作?谁能解释清楚?就这么些昏话,被吹成了《黄帝内经》的精髓, 不亦可怜乎!   (待续) (XYS20080609)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