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评院士,看论文还是讲贡献(文化观察) 透过新任院士“论文风波”看科研评价 本报记者 朱竞若 江宝章 《人民日报》 ( 2008-01-18 第11版 )   很多人知道袁隆平,却不一定知道谢华安。这回,谢华安出了大名。因为涉 嫌论文抄袭,他最近被推进了舆论漩涡。   就在他刚被评为中科院院士之后,有人举报,他的论文是别人做的。   有人对他的学术水平提出质疑:认为他不会做学术,不配当院士。   谢华安到底有没有抄袭?他能不能当院士?对于像他这样的科研人员,到底 应该用怎样的标准评价?   中专学历当选院士   令人称道,也引来重重非议   2007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福建农科院研究员谢华安 榜上有名。同一天,两名福建农科院的退休研究员向一家网站举报,称谢华安的 一篇论文抄袭了他人的研究成果,他的著作侵占了他人的成果。   谢华安何许人?有人认为,他和袁隆平院士一样,奠定了中国人养活自己的 科技基础。1981年,他培育出杂交水稻“汕优63”。1986年,“汕优63”成为全 国杂交水稻播种面积最广的水稻品种,并在此后16年连续稳居首位。因此,有人 将袁隆平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将谢华安称为“杂交水稻之母”。但是,很多 人想不到,谢华安只有福建龙岩市农业学校的中专学历。   一个中专学历的人能做出这么大的成就,并当选中科院院士,这本该令人称 道。但是,谢华安的当选却引来了非议。   举报人称,谢华安发表在《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7年第二期上的一篇论述 “汕优63”光合特性的论文抄袭了同行的研究成果,其中引用的一些数据已在此 前由其他研究人员公开发表。而《汕优63选育理论与实践》一书,谢华安虽然主 持编写,但只参加了讨论,具体工作是由福建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几十位研究人 员集体完成的,但出版时只署了谢华安的名字。   “谢华安学术不端?”、“新任院士抄袭他人论文?”……举报人的意见经 过媒体曝光后,立即引发轰动效应,无数网站转载,评论铺天盖地,谢华安被放 到了聚光灯下。   三人调查组独立调查   院士会上也有不同声音   据了解,此次院士增选,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有6位院士联合推荐了 谢华安,他们分别是: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病毒研究所所长谢联辉院士,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中科院遗传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声院 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卢永根院士,云南大学教授张亚平院士,同济大学校长裴 钢院士。   在此之前,谢华安已经先后5次被提名参评中国工程院院士,但都未能当选。 “主要是因为理论水平低,理论成果少。”知情人这样说。   实际上,就在这次院士增选之前,中科院已经接到了谢华安涉嫌抄袭的实名 举报。中科院高度重视,派出了三人调查组赶赴福建,围绕举报中列举的问题进 行了独立调查。据三人调查组成员、中科院院士方荣祥介绍,在福建调查期间, 他们分别找了举报人、福建农科院相关研究人员和谢华安本人了解情况。   据介绍,院士大会上,方荣祥院士代表调查组宣读了调查报告,院士们就此 进行了充分讨论,“当时的气氛还是很热烈的。”   有院士认为,谢华安的论文中引用了别人的数据却没有标明出处,署名著作 由别人编写却没有按章节写明编者,这是不符合学术规范的,是不妥当的。   有院士提出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谢的论文发表在10多年前,那时,在中国 学术界,对标注引用出处等学术规范并没有太明确的规定。因此,用现在的眼光 看,谢华安的行为的确不妥当,但考虑到当时的具体情况,是可以理解的。   在随后进行的无记名投票中,谢华安的票数超过了2/3,当选院士。   评选过程中,有没有受到外力干扰或来自上层的示意?针对一些人的质疑, 当时参加投票的一位院士回答说没有,“就是有,院士的选票也不是那么好左右 的。”   那么,到底怎样解释谢华安的“不妥行为”?1月15日,在以水稻育种闻名 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专家王乌齐介绍说:谢华安把别人研究他培育出的 “汕优63”的数据引用到了自己的论文中,作为参考文献,别人的研究文章是列 在了文后的。“我们认为是引用。也许正因为如此,被引论文的原作者并未提出 异议。”   至于著作,农科院有关负责人解释说,《汕优63选育理论与实践》一书的成 书,有很多人的心血,29位同志帮助完成了资料收集、打印和文稿校对等工作, 福建农林大学的7位教授和省农科院17人参与了阅审和修改,谢安华自己在序言 中,把成书的过程做了详细的交待,参与者的名字也一一列举,谢华安署的是 “编著”。   贡献突出论文一般   科研评价何去何从   “不在稻田里,就是在去稻田的路上。”有人用这样的语言形容袁隆平院士。 其实,这样描述谢华安也同样恰当。由于面容黧黑,他被育种基地的老乡亲热地 叫作“非洲人”。   杂交水稻被世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20世纪世界农业的伟大创举、中国对 全球“粮食工程”和“种子工程”的重大贡献和人类遗传育种科学研究的一次伟 大飞跃,作为参与这项伟大创造的科技领军人物之一,谢华安的贡献突出。   但是,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谢华安的论文成果的确不尽如人意。有人 认为,他理论水平低,写不出论文。有人替他鸣不平,认为只要他下功夫,写论 文、学英语不成问题,他只是没有时间。   实际贡献突出、理论水平一般的人,究竟能不能当选院士?   “在这个问题上,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在认识上均有所变化。”谢联辉院士 说。   据介绍,近年来,不断有人反映,院士评选太重视理论了,对实际应用重视 不够。由于这个原因,每届院士评选,总有一些实际贡献突出而学术论文一般的 人落选,其中以医学和农学领域尤为突出。就拿一个临床医生来说吧,他天天在 临床一线看病,拯救了无数生命,但他可能没有时间或者没有习惯写论文,因此 而落选的确让人感到惋惜。   考虑到这种意见,近两年的院士评选进行了调整,在坚持学术标准的同时, 也重视对国民经济的实际贡献。上一届的中科院院士评选中,就有两位临床医生 当选。   方荣祥院士说,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论文及其作者应该受到尊敬和褒奖,但 也应该反思,现在每年产生数不清的学术论文,有多少论文有实在的价值呢?有 的人也许所谓的“学术成果”一般,但他把论文写在了稻田里,写在了大地上。   “科研评价标准早应该改改了!”有专家这样说。 谁在“谢华安事件”中浮躁了(人民时评) 竞 若 《人民日报》 ( 2008-01-18 第05版 )   “中科院院士谢华安被指抄袭侵占他人研究成果”,近几天成为一大新闻热 点,各媒体热议纷纷,网上评论和转载迅速攀升,人们且惊且疑,评论、跟帖的 内容越来越丰富。   这一新闻之所以引起这么强烈的关注,在于它把“抄袭”“侵占”这样的词 汇,与一位一向声誉卓著的科学家联系在了一起,触动了学术腐败这根敏感的社 会神经。   谢华安,并不如袁隆平一样为人熟知,但在水稻育种界内,他的贡献却是无 人不晓。他带领的科研组,育出了“明恢63”、“汕优63”,前者被誉为我国杂 交水稻更新换代的里程碑,后者带来了再生稻生产上的突破,在1984年至2001年 间,为国家增产粮食700亿公斤,进入家家户户的米袋子,老百姓由此增收700亿 元……   这样一位望之弥高、对国家贡献巨大的科学家、新晋院士,如果与学术腐败 联系在了一起,难免会在人们的心中引动滚滚巨雷。   然而,在查阅了网上网下的各种报道之后,特别是在前往以杂交水稻育种闻 名中外的福建省农科院,前往中科院的相关单位,与科学家、研究人员上上下下 颇多接触以后(详见今日11版),却发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当舆论如此热 闹地展开,当人们口口相传地议论着,并赋予事情以更多象征“意义”时,却并 未见媒体到事件发生地求解,甚至连第一个报道的媒体记者都只采用了投诉者提 供的资料,而缺乏被诉者——同样重要的另一方“当事人”的声音。   接到同样的投诉,相比之下,中科院却要审慎得多。他们没有立即从候选名 单上拿下某人,而是派出三人专家组,就所反映问题,避开福建省农科院及推荐 者,进行了独立的、背靠背的深入细致核查。然后把核查的报告、说明,在需要 公开的范围内公开,让投票的院士自由裁量。   诚然,从常理来说,媒体不是职能部门,无力对事件进行是非判断,但却并 不意味着媒体不能接近真相。相反,通过不断深入的采访、认真严谨的调查,把 更为广泛、更为准确的信息告知公众,最大程度地呈现事实,是媒体的应尽责任。 具体到“谢华安事件”来说,作为媒体,不仅应对涉及这一事件的双方都有所追 问,更不能回避中科院作为“仲裁方”的调查结果。否则,任何一方的缺位和失 语,都难以向公众完整传递真实信息,最终会让原本简单的事迷雾重重。   令人遗憾的是,在中科院已经有了明确调查结论后,相对于“谢华安涉嫌抄 袭事件”连篇累牍的报道,读者却并未能从媒体上获知这样的信息:中科院调查 结果如何?专家是如何推断、认定的?“抄袭”究竟是否存在?谢华安因此也就 依然处在沸沸扬扬的指摘之中。   有时候,简单的工作方法固然快捷有效,却会带来部分信息的失真或变形, 从而导致整体事实真相的变形。作为信息的职业传播者,对社会、对公众,是承 担着一份责任的,对于会耸动视听的爆料,过分吸引眼球的爆料,甚至可能会引 起连锁反应给公共利益带来损害的爆料,是不是可以不要那么着急,是否可以多 做些调查的功课,再向公众交作业呢? (XYS2008011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