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记者40天调查教授论文盗名始末 本报记者 谭江华 2008年01月07日春城晚报 ·去年10月28日,方舟子在其博客上贴出文章解答网友,对云南某高校教授 简历中,对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的5篇论文真实性提出质疑。 ·11月7日,本报介入报道,在云南高校中引起很大反响,读者希望校方调 查澄清真/相。 ·11月14日,本报公布记者越洋调查结果显示:当事教授简历上“近期发表 4篇论文”作者另有其人。 ·11月27日,本报记者得到另一重要消息,当事教授简历重点推荐的一篇论 文出自同名者,且为女性。 ·12月17日,4篇论文原作者回复本报记者,论文系其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 立大学攻读博士/博士后时的研究成果。 ·12月20日,论文原作者向本报记者发送签名传真。 “……如有需要,我会采取法律手段来捍卫属于我的尊严与成果。”去年12 月20日,云南某高校教授4篇论文的真正作者从美国给记者发来回信。随后,他 发来越洋传真确认,4篇论文系其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博士后时的研 究成果。并说:“实际上,这4篇论文的雏形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完成的,那个 时候与我同名的这位云南教授还没来美国留学,论文根本不可能出自他之手。” 去年11月7日本报连续报道“云南某高校知名教授身陷论文盗名漩涡”事件后, 本报记者持续1个多月调查,随着论文真正作者12月17日现身,讲述论文创作背 景及观点,该事件有了初步结果。记者调查还显示,当事教授在其简历中重点推 荐的一篇论文,作者系同名女性,现居美国。直至记者截稿,盗名风波的涉事教 授及其供职高校有关部门尚未做出正式回应。 网友 请方舟子调查引出质疑 去年10月28日,作家方舟子博客贴出《盗名者云南某高校副院长××》文章。 原因是网友“小锅米线”对云南某高校一名教授网上简历所提5篇学术论文的真 实性提出怀疑,称5篇发表在国际期刊的论文,研究方向与该教授专业背景大相 径庭,可能盗用同名作者。 方舟子调查后称:“当事教授在其简历中提及的论文全都是盗用同名者的, 其所谓的学术成果也全都是属于别人。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当事教授在其简历中所 述的留美经历的真实性。” 由于方舟子的调查结论均在网络发表,引起网友极大议论。基于网络言论往 往有不确定性,为了核实,11月7日,本报介入事件调查。 就在本报记者报道“论文盗名”事件后,原称要约见记者的当事教授电话不 通,随后,一封神秘邮件质疑方舟子并非权威人士。 谁可以证明当事教授简历的真实性呢?11月11日中午,记者通过电子邮件, 请在美国的一位友人联系涉及学历风波的论文的导师陈博士,查询方舟子指称涉 嫌盗名的4篇论文。 11月12日后,记者与论文第二作者——该论文指导老师C.Chen(全名 Chen-Loung Chen)取得联系。这位70多岁的教授证实,论文第一作者系其学生, 姓名与本报提供的当事教授同名。C.Chen称,他的学生当时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 立大学,而非南加尼福尼亚大学,现在上海一家公司,不在昆明。C.Chen还透露, “盗名风波”出现后,他曾收到几张当事教授照片,可以肯定当事教授不是他的 学生。 面对记者的初步调查,校方答复将作调查;当事教授则明确回绝记者采访。 简历中的重点论文 也涉嫌盗名 就在记者设法联系4篇论文的作者时,11月16日的7点09分,C.Chen收到一封 自称是当事教授妻子的来信,大意是:“借助于不合宜的互联网技术,有人正在 对我的家庭做毫无根据、恶/毒的诽谤,用所谓的(论文)作者之名诋毁我的家庭。 现在我们进行诉讼,我请求你现在不要理会那些心怀恶意的个人和团体,因为已 经进入了法律程序。这件讼案将通过公平的听证得到公平、公正的判决。”写信 人自称姓段。 C.Chen在给记者的回信中称,他不能理解此信的意思,“不管如何,我应该 让你知道我收到了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 记者正在调查4篇涉及“盗名风波”论文时,又一个重要信息出现:当事教 授一篇在其简历中重点介绍的论文也被指称盗名。 当事教授在简历中重点介绍称该论文发表在著名国际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简历在介绍了专业内容后强调:“……论文被国际权威刊物 专业论文单篇引用20多次……部分成果申请并获美国授权专利(美国专利US6, 730,826)。” 在一名读者帮助下,记者找到了论文摘要。从译文来看,论文的实验结果显 示了应用代谢工程方法有效修改天然产物化学组分和腺体渗出物与蚜虫相互作用 特性的可行性,是一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抗虫害转基因植物的论文。如方舟 子博客上所指,并未用到当事教授所说的“低温冷刷技术”。 通过美国友人的帮助,记者联系到论文第一作者Erming Wang的教授—— George J. Wagner。据George J. Wagner介绍,和当事教授同名的这篇论文的合 作者是女性,毕业于美国肯塔基大学,现居美国,已经结婚,有了孩子。 由于论文第一作者Erming Wang地址有变动,记者尚未与其联系上。 作者传真 确认是自己研究成果 一个月后,12月17日,记者收到4篇论文真正作者的来信:“电邮收悉。下 附4篇论文的确系我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博士后时的研究成果,隶属 美国农业部开发署的两个研究项目。作者是本人和我的两个导师C.Chen博士及 Josef Gratzl博士(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功勋教授)。非常遗憾类似的剽窃事件不 断发生。如有需要,我会采取一定的法律手段来捍卫属于我的尊严与成果。多谢 您的知照。” 真正的作者说,他因为很少用邮箱,才没有及时回信。目前,他在美国开会 并随后度假,预计今年1月下旬才能回上海。“如有必要,我可预约同您见面详 谈有关事宜。”落款是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木材造纸科学系博士/博士后,目前 作为美国一家公司亚太区技术经理长驻上海。 12月17日晚11点43分,记者再次收到对方邮件:“我已跟恩师C.Chen通了电 话。他对此事也是深恶痛绝。”20日上午11时,他将亲笔签名传真发至本报: 春城晚报记者,收悉通报后也上网浏览了您所说的与我同名之教授的简历。 现声明如下—— 由其人简历中摘出的近期发表的论文部分,所列的4篇文章经确认均为我与 我的博士生导师陈振隆博士(C.Chen)和Josef Gratzl教授共同发表。文章的电 子版已发送到您的电子邮箱……作为高级主管工艺师,经常与公司研发中心技术 人员合作,并未听说公司内有另外一位与我同名的同事。特此声明。如有疑问可 随时同我联系。联系方式已另送至您的电子邮箱。 原作者又给记者发来邮件:“附上我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名录。这 些都和本盗名事件涉及的4篇论文有关,或者说是该4篇论文的雏形。它们分别在 1990,1991,1992,和1993在不同的国际会议上宣读……” 邮件附有论文发表时的证据,以确认论文为他所写。“从同名者简历上来看, 他应该还没有来美国留学。” 当事教授 并未在美获博士学位 方舟子在网络公布的另一个信息是,当事教授指称的——师从世界著名有机 合成和反应机理化学家、1994年诺贝尔奖得主George A.Olah教授来信:“据我 的回忆,××先生在90年代后期用中国提供的资助在我的研究所待了大约6个月。 他从未在这里获得博士学位,因此也不可能是博士后。” 记者委托美国友人核实当事教授简历注明:“1997年4月—2003年12月留学 美国南加尼福尼亚大学化学系和洛克有机化学研究所”。去年11月26日,记者几 经周折联系上洛克有机化学研究所George A.Olah教授的学生胡先生。他在回信 中称:Olah教授是关于当事教授学位问题的最好回答者,而且Olah教授已经给方 舟子回了信,这已经是很明白的了。 第二天,胡先生又在回信中说:“其实事实已经很清楚了,我和南加大方面 经常有联系,Olah教授给对方回过信。我觉得没有比这更有力的证据了。我也给 方舟子先生回过邮件,从我的经历基本上说明了同样的事实:我读书时,××先 生作为国家公派的访问学者在1998年前后在那里呆过一段时间(6个月左右), 然后就离开了。所以你要我给你详细的答复,其实也就这么简单的一个情况。事 实就是事实,篡改这个事实真的不应该。” (XYS2008010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