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三鹿背后有玄机   作者:笑笑君   昨晚到超市,超市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奶粉部门了。众多母亲们手拿着一张 张报纸在对照检查哪一个品牌的奶粉才能够买。另外就是国外品牌的奶粉涨价了。 看来中国品牌奶粉的倒掉成全了外国品牌的占领市场。国内品牌还能不能站立起 来,什么时候能站立起来,这还是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要对此次三鹿 奶粉事件进行全面的反思,找出三鹿背后的问题,才有可能对症下药,从而解决 奶粉危机。那么三鹿事件背后到底有什么问题呢?   胡适前辈教导我们说,对问题要"大胆设问,小心求证"。   今天我们就来置疑和求证三鹿奶粉事件的背后到底有没有什么其它玄机。   一问,三鹿奶粉问题是经济问题、利益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如果说真的像有些知情人揭发出来的那样,由于鲜奶和其它原材料涨价,引 起生产成本上升,而政府又不给生产厂家涨价,生产得越多亏本得就越多,故而 直接导致奶粉生产厂家在鲜奶中添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这一说法成立的话。 这可能就是体制上的问题,或至少有体制上的因素影响。   国家质监总局对全国生产奶粉的“109家产品生产企业的491批次婴幼 儿奶粉进行了检验,其中22家企业69批次检出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占这些 企业的20.18%。”   如果说是一个品牌发生这样的问题还情有可原,你总有某些生产厂家在成本 上控制不严,最后落单,被淘汰出局。但现在是被检出二十二家品牌在奶粉中同 时添加同一种化工原料三聚氰胺,这就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一个行业的普 遍现象,可能是一种大家彼此之间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在这样一个行业潜规则下,受益的是奶粉生产厂家,是税收增加的局部地区, 而受害的则是全国甚至于出口外销国的老百姓,尤其是婴幼儿。   表面上看是经济和利益问题,是局部利益与大局利益之争。撤掉三鹿集团所 在地石家庄市副书记、市长的职和拘捕三鹿集团董事长是应该的,但事情又偏偏 没有这么简单。   大家看看被检出奶粉中含三聚氰胺的品牌之多就可以知道这肯定不是某个地 方某个厂家的个体行为,而是一种集体犯罪,是无数的官商之间相互勾结的利益 链条关系。   所以,三鹿奶粉事件不仅是经济或利益问题,更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政治问题。 它影响之大,危害之烈,涉及面之广,闻所未闻,前所未有。可以说在它的影响 下,中国奶制品行业的诚信轰然倒塌,荡然无存。政府的权威性也受到相当严重 的损害。   成文之时,中央台又播出新闻称在数个品牌的液体奶的检测中也发现了三聚 氰胺。   二问,三鹿奶粉问题生产厂家到底知不知情?什么时候知道的?   三鹿集团说,三聚氰胺的添加是奶农所为。意思是与我生产厂家无关。事实 果真如此吗?   奶粉检测标准中无三聚氰胺一项固然是事实,但添加三聚氰胺化工原料的奶 粉无香味,无油脂,吃了会造成肾脏排泄不良,直到造成肾结石。你生产厂家一 直都不知道,你骗谁啊?!如果说一天不知道,我相信;如果说一个星期不知道, 我也相信,但几个月都不知道,我绝对不相信。   笔者曾学过化学分析知识,做过食品分析工作。   在一个食品企业,它的产品除了日常分析之外,还有特别分析。也就是说, 在正常情况下,只有日常分析就足以应付生产检验了,不必搞特别分析。每一天 都做有一张日常分析表,供生产管理分析之用。但在特殊情况下,比如说原料变 化、改变生产工艺和更换设备等引起的产品出现不正常的情况,都要及时地作一 些特殊分析进行查定,寻找出产品质量变化的原因,用以指导生产。有时甚至气 候和季节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产品质量的变化,这种质量不稳定的情况都要经过 特别分析和检验,以便改变生产工艺适应生产要求。   从大面积发生多种品牌掺假以混淆蛋白质项目分析的事实判断,这决不是偶 然发生的事件。供奶站有可能添加,但更可能主动和大量添加的是在生产工艺环 节中,因为三聚氰胺在鲜奶中不易溶解,而在奶粉中掺入就容易得多。   种种情况表明,生产厂家是知道的。不但知道,而且是有意为之。不但是一 个厂知道,而是很多厂家知道,至少那些被检出产品中含有三聚氰胺的厂家是知 道的。不但是八月一日后才知道,而是早就知道。明知故犯,知法犯法,显然这 是一种行业集体犯罪行为。   现在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制定更严格的行业奶制品标准,可能主要是增加检测 三聚氰胺这一项指标。当然这一修补标准的工作是必须的,但显然不是问题的关 键。   它生产厂家如果说要故意作乱,以抵消成本的冲击,这就不是一个技术标准 的问题就可以解决的事情,这可能是一个政治问题。   三问,三鹿奶粉问题质监局到底知不知情?什么时候知道的?   质监局知不知情?我想引用一位业内知情人士的话来说明这个问题可能更有 说服力。   这是业内某市质监局食品科的一个妈妈写的关于这次奶粉事件的日志。   “无疑,这个(职)位置是暴利的,因为太多食品企业相求。   我选择了离开,是在看清楚游戏规则之后……   这工作我做不了,心里很难受。企业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和监管部门的利 益该如何平衡,这是多大的一个矛盾啊,最终牺牲掉的总是消费者的利益,而消 费者同样包括了企业和监管部门(自己)。   所以还是一个因果报应的轮回。   ……   已经不再想听企业一遍一遍地诉苦,更不想再听政府信誓旦旦地口号,这一 切,只是个游戏,定规则的人在玩,输家只有消费者。   只是三鹿吗?我不信。   国产的奶粉企业大多以同样的工艺和模式(在)生产,他们在同样的体制下 被管理,还要互相竞争。一家企业要做大(就要做)广告,要添加进口奶粉拥有 的全部配方,价格要比进口的低,要比国内同行更低……这样的奶粉会好?促销 的小姐,你哄谁也不能哄我。   ……   然而进口奶粉就一定没问题吗?非也。   我能做的只是把风险尽可能降低,国产的绝对排除后,进口的也要研究清楚, 哪个牌子是出过事的,出过什么事,哪年出的事。   ……最后选定几个放心的,各阶段轮着吃,这样哪怕吃到了问题奶粉,孩子 也不会伤得太厉害。”   质监局不是不知情,而是知道了你又能如何?有良心的,不想受到良心的折 磨,退出另谋出路;没良心的,与不良厂家沆瀣一气,你好我好大家好。只要不 出事,没人说出来;只要不出大事,互相包庇,得过且过。这可能也是一条潜规 则。   三鹿事件可以折射出许多光怪陆离的问题来,举一反三,如果说我们的政府 能够正确对待,积极寻找问题的根源,从体制上进行改革,大力整治,才有可能 挽回政府的威信。   让我们大家拭目以待。 (XYS20080919)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