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也谈清城子vs乔博导   作者:Zach   坦率的讲,乔博导的事并不算是很恶劣的学术道德问题,所以大多数xys的 读者或许跟我持一样的态度,并没有太关注此事。而近日随着寻博导和乔博导的 两篇长文,事件似乎越来越热闹了。作为一名理科生,俺也来扯两句自己的看法。   1、说乔博导劣迹斑斑,显然过分了,清城子同学这样扣大帽子的行为无疑 是不恰当的。但要照乔博导所说并无问题,却也欠了点。崔一稿两投是事实,乔 博导说自己事先知道崔同学先投稿后要求撤稿一事,“此文系崔岩先期独立投稿, 没有回音,后崔岩决定请我修改合作发表,投寄另一刊物,同时通知她原先投寄 扬州的刊物撤销。但该刊没有撤下,反而也发表,造成此误。” (XYS20080629),个中详情我们外人无法得知,工作失误也好,根本就没有要 求撤稿也罢,仅根据两稿均发之事实,我们只能得出一稿两投的结论。读了乔博 导解释之后,似乎堂堂博导及南开博士无在《扬州大学学报》这样非核心刊物上 一稿多投的动机,但经我检索,《河北学刊》却属核心期刊(搜索得来,俺一理 科生不了解文科的核心期刊)。鉴于《河北学刊》是后投的,因此乔博导所说 “动机论”并不成立,假设崔博士为了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而一稿多投并非不合理。 (此言建立在河北学刊属核心期刊之基础上)   2、关于合作写作,乔博导说是崔岩独立投稿后无回音,请乔博导修改后合 作投往河北学刊。我特地下载了两篇论文进行对照阅读,两文区别如下:   a.第一节中第一段引文,先投之文短而后投之文长   b.第一节中列举试题,先投之文为一段论述,后投之文为分点论述,内容同。   c.第二节中白居易一例基本相同,后投之文仅删去了先投之文“白居易言不 由衷 迎合社会需要……”数十字。   d.先投之文单列第四节作为结论,后投之文将第四节并入第三节,并删去了 “要靠社会暴动加以调剂……”数十字。   可以看出,两文仅仅是在布局和个别用词上略作修改,从立意、思想上根本 没有区别和创新,我看不出来这两篇文章有经过乔博导“修改合作”的痕迹(当 然可能是我一理科生见识粗浅,欢迎各位网友指正。)。而令人费解的是,从崔 博士独立投稿到乔博导“合作修改”,而修改之处仅仅是以上细枝末节,第一作 者就变成了乔博导,这一怪现象实在让人想不通。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在检 索这两篇文章的时候,发现了崔博士当年的硕士论文:   “山西大学2004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论唐代科举制的匡时济俗功能   姓名:崔岩   导师:王振芳副教授   专业:中国古代史   研究方向:隋唐五代史   学院(中心、所):历史与旅游学院   学习年限:2001年9月一2004年7月”   此文很长,我时间有限没有通读。但在结论部分的表述与这两篇文章基本相 同(有很多一模一样的文字)。对崔博士从自己硕士论文中抠一块出来发表我不 作评论,但这说明乔博导所述“我培养研究生,是将合作撰写论文作为锻炼学员 的方法之一,选题、主要观点、直至写作提纲多是由我确定,资料也是大多我早 掌握。这种方法没有什么不妥,今后还会坚持,因为我积累合发现太多应当论述 的问题,合作才能早些完成。”(XYS20080629)有出入,至少在崔博士、唐代 科举一文中不是。不难判断出这篇文章应该没有乔博导的贡献(或贡献极少)。 请乔博导解释为何自己能变成第一作者。   其实关于署名,关于合作写作,前面已经有网友讨论过了,文科理科、不同 老师情况都不相同,有的愿打有的愿挨,有的导师要署名,有的导师不屑于署名, 这都属于当事人的自由,外人无权置喙,但对于这篇崔博士硕士期间就写成,让 人找不到乔博导身影的文章,而且一稿两发的文章,情况不同,乔博导署第一作 者是否合适?   3、关于学霸,年轻博士后是否能见惯学霸垄断资源,似乎不存在疑问。并 非如乔博导所述,必须到了40 50岁没有希望了,才会忿忿。见过很难见么?学 校就这么点圈子,谁霸没霸似乎不需要几十年才能看出来,就算难以亲眼所见, 听说也不行么?网上也揭露了不少学霸,从这方面获取不行么?至于乔博导说 “30岁的学者,还有希望获得“学界资源”,甚至自己成为“清城子”眼中的 “学阀”,五、六十岁开外还没拿到这些“资源”,就无望了,这才会忿忿不 平,”,与年轻博士后能否见惯学霸并无关系,反倒显得乔导有些....   4、寻正没有看文章就发表观点,无疑让别人抓了小辫子,希望寻博导以后 注意。从您与白衣的辩论中可以看出您是善于利用资料的,这次为什么阴沟翻船 (有些夸张的说法),希望寻博导以后加油,不要给别人抓小辫子的机会。   5、之前华理野猫文中的参考文献有一字之差,请大家检索时注意。正确的 应该是   乔治忠、崔岩:《论唐代科举制策试的匡时济俗功能》,《河北学刊》, 2006年第3期。   崔岩:《论唐代科举策试的匡时济俗功能》,《扬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 4期。   最后,总结一下。首先乔博导一稿多投的指控不成立,劣迹斑斑一说有点狠 毒;其次,崔博士一稿多投的事实存在,希望能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既然是扬 州大学或崔博士的失误,不妨发表一个道歉声明,这样更令大家信服,承认错误 并不可耻;最后,希望乔博导能就他如何修改、如何成为第一作者作出解释(虽 然这并不是严重的学术腐败,但可以看出乔博导很爱惜自己的羽毛,我也更愿意 相信乔博导道德上的优秀,因此希望能看到您的解释。) (XYS20080714)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