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中医与科幻续——对“限号”问题的道歉、如何“指名道姓”和对“酷爱星辰”、 “QSY”的回复 水巢 我在《中医与科幻》里对于“限号”问题表达过不满,现摘录如下: “第1-2段,介绍小说主人公“史白”,此公作为正面形象,不过“四十出头”, 就“走在大街上,总有人冲到他面前,‘通’的一声跪在地上,感谢哪年哪月史 大夫的救命之恩”,然而后面紧接着又说“每天只上半天班,每班只挂八个号, 据说在黑市上已经炒到三千块一个号,就这还供不应求”,前者说此人虽然年轻, 却活人无数,后者反而说他工作量小,而且被“号贩子”借来敛财?!且先不说 “史白”医术如何,医德就有问题,为何“每天只上半天班,每班只挂八个号”? 在家里修行气功,打坐吗?而且大家应该对火车票的票贩子深有体会,固然他们 做的是缺德事,然而铁路售票系统体制的不完善才是源头!在文中这位“史白” 不但没有试图解决高价号的问题,作者已经为他洋洋自得起来:看看,史中医多 么医术高明,这样被重视,连黑心贩子也拿他来敛财!” 我对于“限号”问题的认识,主要来自几个朋友的言谈。他们对于我附近医院的 某些“专家”不满,因为这些专家在工作半天之后,就“神秘失踪”,不知做什 么去了。于是,我在评论小说《中医故事》里所犯的错误时,想当然地表达了上 述不成熟的意见。 当我在《科幻世界》论坛里展开讨论时,网友“查无这个人”等人表明应该慎重 对待专家“限号”问题,我在思考后,发现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意见确实太草率, 在此向大家道歉,并收回我对“限号”问题的意见。但是,我仍认为“挂号”制 度存在弊端,无论是文中所说的“三千块一个号”,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号贩子” 和“专家号”并不能满足需求等问题,都说明“挂号”制度需要更进一步完善。 不过限于所知,我对此没有更多的认识。希望“新语丝”里的有识之士,能对此 解惑答疑。 接下来感谢“酷爱星辰”、“QSY”阅读了那篇评论,并认真进行回复。下面我 就谈一下我对两位朋友回复的感想。 首先感谢“酷爱星辰”,我对您提出的“科幻小说想的出格一点并无大碍”表示 同意,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影射现实和虚构创作有着不同。既是影射现实,就是 对当前社会所存在的问题用文学创作的手法,勾勒出来并提出自己的观点。那么 这就不仅仅是一个硬伤的问题,还要涉及到读者的导向。 《中医故事》的全文可以在这里 (http://www.cnhonker.com/bbs/read.php?tid=3387)看到。 看过全文,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篇小说只不过将“鼓吹中医”者的主要谬论,变 相复述一下罢了。作者并没有对中医的根源、现状进行认真思考,仅凭着对传统 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医的片面也是表面的了解,就贸然创作出这篇小说。那么我们 应该就此思考一下,影射现实的文学创作,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说要创作自由,怎样影射现实也无所谓,有偏差也可以。那我是万万不 能接受的。比如以前的王洪成发明的“水变油”,如果当时有人也写一个“水变 油”的科幻,再把王洪成改头换面,当作正面人物煞有介事地正面描写一下,会 怎么样?我这样说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我很无聊,但是请注意,这是个极端例子。 其实“气功科幻”以前很多的,还好都只是虚构,没有影射到现实,如果将“超 人”张宝胜和沈昌之流变相复述,比如“可以从身体中施放出气,即‘宇宙能量 场’,能够在2000公里以外改变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能够与外星人交流和治疗疾 病”,其实这些都是某些媒体的新闻报道,写这样的科幻小说实在容易,只要把 人名改改就成。但是即使像美国这样的科幻大国,那里的科幻作家对中国的气功 现象也不陌生(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在畅销书《魔鬼出没的世界》里就谈到中国 气功),但他们并没有就中国气功进行影射现实的创作。事实上,美国科幻作家 在进行影射现实的科幻创作时,都非常谨慎。有些科幻作家在创作时涉及到“上 帝”、“灵魂”等等时,就会聪明地在敏感点上,尽量不让它与现实发生重叠, 或者尽可能客观不掺杂作者态度的描述。这样不喜欢的人,顶多在“硬伤”上进 行指责,而不会说它歪曲了事实。(赫赫有名的“轮子”就不说了,说了有人就 指责我扣大帽子) 我们也可以从电影电视的发行监督上看到这一点,现在几乎每部历史题材的 国产电视连续剧都有“硬伤”,不过审查机关也都通过去了,但是以现代社会为 背景的电影及电视剧,无论国产还是引进,只要审查机关认为对于当前社会的刻 画不够客观,就不会让它公开发行。虽然具体到某些作品(最近的《三体》其实 也是个例子),我也有意见,认为处理失当。但那只是客观和公正性的不足,制 度的不完善,而并非审查机关不合理。任何国家都对文化产品审查的。 “酷爱星辰”认为“现在的青少年也许能分清小说和现实的区别吧”,不能 不说太乐观了,通过我在《科幻世界》的讨论来看,有些朋友还没对中医有正确 认识,于是我也糊里糊涂地当上了为了满足“批判瘾”,玩弄“噱头”的“李森 科”式的“宗教警察”,不过这些朋友还要苦口婆心地挽救我这失足青年,劝我 “不要被方舟子等居心叵测的偏狭狂带坏了”,明确指出“所谓的‘方舟子’等 人要打倒中医学容易,但日后的有志的炎黄子孙要把被打倒的中医学扶起来,那 会是万分的艰巨”,“古方在方舟子等人敬畏的现代西方医学眼中也许是错误的, 但方舟子的视点就一定经得起历史的考量?!” 虽然又好气又好笑,但我也没太多想法。我的评论是出于爱护《科幻世界》 杂志之心,不理解无所谓,但既然认准就要尽力。至于我对中医的认识,那是我 长年累月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是被谁带坏的。中医只是自己要倒,没有人打倒, 至于该推倒还是扶起,那应该看地基是怎样打的!!!还有“古方是否错误”跟 “方舟子经不经得起历史的考量”其实是两码事,我们说古方错,那是因为目前 的观测事实证明是错误的,方舟子经不经得起历史的考量,那得由将来的发展事 实证明。两者扯不上。不过我倒是建议方先生搞个广告宣传:想当李森科吗?想 当宗教警察吗?请来新语丝一日游!呵呵呵呵呵呵呵。 不过这也确实值得我们警惕,受到这么大的抵触,固然是因为错误观念的根 深蒂固,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批评的方法。这也正是我所要说的,如何 “指名道姓”?新语丝的朋友大多年轻气盛,在抨击错误时不留情面,直接就当 事人展开。但是我认为,对于有些现象,在开头说明当事人的身份、姓名,跟事 件有什么关系就可以了,没必要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揪着当事人讨论不放。破而后 立,我们之所以批判,是为了现有机制的正常运转和新生事物的有益发展。有时 批判不讲究方式方法,其实会对后续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做出贡 献的人,我们在讨论时应该保持应有的敬意,指出错误即可。因为一个人所犯的 错误,就对这个人进行简单武断的抨击,其实并没有对这个人进行深入了解,那 这不止不科学,有失客观和公正,还会使新的错误产生。 我只对“类似错误如何不出现”感兴趣,对于“当事者是否承认错误”不感 兴趣。“从善如流”虽说是美德,但不是义务。 这也是通过“酷爱星辰”朋友引述王晋康先生的《生死平衡》所想到的,我 认为这篇文章有硬伤。但是王老师的这篇作品仍然只是虚拟创作,对现实没有太 多影射。王老师对于中国科幻更是做了极大的贡献。尽管后来王老师对现代医学 的意见未必正确,但我们只要讨论他的作品和思想即可,没必要再把王老师这个 人牵扯进来。同理,我觉得新语丝众友讨论某些现象时,只要介绍一下当事人就 行,没必要揪住不放了。 接下来对“QSY”朋友回复,虽然十分感谢您对我评论的支持,但是我对于 您的评论却不赞同。 首先,您“不看《科幻世界》的原因就很清楚了,其一是因为02年6月号 《科幻世界》的一篇小说:《天使时代》,其二是卡尔.萨根的一本书:《魔鬼 出没的世界》。” 但在我看来,这两个原因都太偏激了。 首先先谈《天使时代》那篇小说,我也认为那篇小说有硬伤,“QSY”朋友 对这硬伤的论述没有错,不过仅仅因为文章的硬伤,而对杂志产生抵触情绪,我 认为太偏激了。毕竟文学创作不是论文,难免出现硬伤,只要不会对读者进行错 误的引导,那么我们直接抨击这篇文章的错误即可,对杂志不该因噎废食,毕竟 《科幻世界》是中国影响最大的科幻杂志,应该予以扶植和支持,指正错误而并 非排斥。 再谈广告问题。“QSY”朋友所引述卡尔·萨根的言论,是出自《魔鬼出没 的世界》第六章开头。原本卡尔·萨根用《UFO世界》杂志登载的广告来说明这 本杂志的水准。“QSY”朋友对《科幻世界》登过的“狗皮膏药式”广告不满, 以至对杂志也有意见。在我看来是不必要的。第一,那些广告我也知道,不过那 是很久以前的事。至少我翻开2005年的杂志,这些广告都没有了(05年以前的杂 志我也有,不过实在懒得找)。第二,杂志的发展离不开广告。我认为以前《科 幻世界》苦于发展,不得不登一些“狗皮膏药式”广告。这也正说明以前在中国, 科幻的发展并不轻松。我想相信那些的读者应该比相信中医的读者少吧?!事实 上,当年中科院办的《世界科学技术》这本杂志,也曾经有位台湾气功师宋七力 花了10万块钱,买了版面登些“宇宙、生命的真实意义”等等一类的东东,院领 导知道了大怒,狠批了一回,呵呵呵呵。其实“广告商必须了解自己的观众”, 这话说得没错。以前《科幻世界》为了生存,登些乌七八糟的广告也是可以理解 的。现在《科幻世界》发展得不错,就没有再委曲求全。我们就没有必要翻这些 旧账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啊”。 破而后立,大家努力吧。 (XYS200703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