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不能以“是否有用”来理解学术研究的价值               罗集人   本人十分喜欢段建中老师的文章,还在博客上推荐转载过不止一篇。但是 对《文科的学问原来是如此无用》一文,本人不敢苟同。下面是我在一年前出 版的《逻辑修养与科研能力》(2006年8月出版)一书中的一段话,写出来供 段老师和其他网友参考。      其实我自己不喜欢做考证、训诂的文章,但是并不否认这类文章的价值。 有趣的是,这两篇文章(《“人不知而不愠”新诠》等http://vip.bokee. com/20070219240260.html)本来不是我引以为豪的成果,可是一些 传统的学问家以及一些读者,根据这样的文章断定我“有学问”,而思辨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准则的历史局限性》(http://vip.bokee. com/20070126229787.html)一文,反倒有人瞧不上眼。这大约是 因为对“什么是学问”、“什么叫水平”有不同的理解。   我自己认为,理论思辨性的文章更有学术价值。曾有人批评我国有的“国 学大师”级的学者并没有自己的明确的学术思想,指的就是他们只会考证,不 会思辨。有学问、无思想的学者在中国并不罕见,他们同样得到我的尊重和敬 仰。   不能用实用主义态度来理解科学研究,只有技术科学才能直接与物质生产 力挂钩。   人们从本能上希望搞清楚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精神世界的本来 样子,这属于人类的精神活动。正如哥德巴赫猜想、对遥远的天体的探索等可能 永远都没有使用价值一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以精神活动为对象的人文 学术研究,更不能用“研究它有什么用”的问题来否定其意义。   考证性的学问有价值,也需要有人来研究,但是,我自己不打算将主要精力 用于搞考证、训诂研究,也不鼓励其他人做这样的学问,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 的,值得研究的更有意义的问题太多了。 (摘自该书151~152页)      段建中老师批评文科的学问没有用,我自己也曾在课堂上批评过诸如“曹 雪芹究竟是死于除夕还是死于大年初一”的学问。但是后来有文科学生问我“哥 德巴赫猜想”研究有什么用,我同样答不出来。后来我仔细反思,发现理科也 有许多学问是“没有用”的,如天文学中的一些研究。如“四色定理”的证明 有什么实际价值?它能指导我们印刷地图吗?即使某杂志某一期上多少篇文 章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也不能推断文科学问没有用。试想,各大学学报的自然 科学版,不也存在大量的垃圾论文(新语丝揭露过不少)?能根据这推断“理 科的学问没有用”吗? (XYS2007062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