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关于动物所孙江华等人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申报项目存在严重问题的举报信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政策研究处(督查处):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第38 号公布的林业专业组第20 号成果 “以信息素为核心的重大入侵害虫红脂大小蠹综合控制技术”(中国科学院), 存在严重不实问题,现予以举报。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布的该成果信息如下:   项目名称: 以信息素为核心的重大入侵害虫红脂大小蠹综合控制技术   推荐单位: 中国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 孙江华、苗振旺、王培新、邸济民、裴海潮、潘宏阳、张龙 娃、段自安、李有忠、尤德康、申富勇、段东红、关慧元、宋玉双、李孟楼   主要完成单位: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 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3. 陕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   4. 河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5. 河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6.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问题一、盗取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信息素为核心的技术,并不是中科院动 物所创立的,而是山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首创。2002年,山西省森林病虫 害防治检疫站的科研人员在《山东林业科技》发表了“大小蠹植物引诱剂对红脂 大小蠹诱引试验效果”(2002 年第1 期,23-25 页)【附件1】,已经报道了 2001 年在榆次区庆城林场的试验结果,里面没有中科院动物所孙江华任何关系。 然而,2003 年以中科院孙江华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的文章“强大小蠹植物源引诱 剂林间应用技术”,在更换了昆虫名称后,又将这些结果发表在《昆虫知识》杂 志【附件2】,其发表结果,甚至连同标点符号都没有改变,实验地点和数据完 全相同,这是他们盗取科研成果的第一步。   问题二、国外技术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发明专利。红脂大小蠹引诱剂,加拿 大PheroTech Inc 公司早已经商品化生产,其有效成份为:α-pinene β -pinene 和3-carene,比例为1:1:1。而中科院动物所该项技术的核心技术, 就是这种引诱剂,他们变换有效成分的比例(1-3∶1-3∶5-10)后,申请了发明 专利(专利申请号02160211.5)【附件3】。而事实上,关于这种配比的引诱剂, 他们自己(苗振旺、孙江华等)2004 年发表在《昆虫学报》第3 期360-360 页 的论文“外来入侵害虫红脂大小蠹对寄主挥发物的反映”已经予以明确【附件 4】。这样的研究成果,显然缺少自己的知识产权,一旦再作为国家成果奖励, 势必会在国际和国内知识产权盗取方面产生极坏的影响。   问题三、夸大技术效果,发表虚假成果。《科学时报》2007 年4 月5 日在 头版报道,“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国家林业局密切合作开展的“以信息素 为核心的红脂大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彻底扭转 了红脂大小蠹传入我国后迅速扩散蔓延、造成严重灾患的局面”【附件5】,而 事实上,我国红脂大小蠹危害程度下降,主要是大面积砍伐受害树木、而并非这 些技术发挥了实质性作用。该项成果主持人孙江华研究员在接受《科学时报》记 者采访的时候,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html/shownews.aspx?id=176563,附件6】 表示,“2000 年~2006 年,信息素诱杀技术在全国红脂大小蠹发生的4 个省区 得到大面积应用,还出台了红脂大小蠹信息素使用技术办法,取得了显著效果。 高峰期每个诱捕器日诱捕量达1000 头以上,平均几十至几百头,降低林间虫口 密度作用非常明显。山西榆次区2002 年60个诱捕器共诱到大小蠹成虫17 万余头, 2003 年共诱到近32 万头。通过信息素诱杀,发生区当年被害株率平均下降 54.4%”。上述每个诱捕器日诱捕量达1000 头以上,而他们的文章中,通常都在 30-40 头/诱捕器,并且他们做试验为了数据典型,是专门找到了发生严重的林 区,数据差异太离谱。榆次地区60 个诱捕器如何捕获17-32 万头红脂大小蠹? 就算是60 万个诱捕器,也就是应用60 万亩,又如何能够获得“截至2006 年, 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等4 省已累计开展防治作业面积2100 万亩(次),红 脂大小蠹发生面积也压缩至150 万亩,根除了15个县级疫点和18 个乡级疫点” 这样的成果?再分析最后一句,就有点近于荒唐,“通过信息素诱杀,发生区当 年被害株率平均下降54.4%”。如果确实有如此效果,从2001 年应用信息素技术 至今,山西省从受害松林60 万亩,枯死油松600 万株【附件2】,至今应该不会 有什么受害林地了。而孙江华研究员在其2005 年发表的论文中,认为我国红脂 大小蠹发生面积还有750 万亩(严争亮、孙江华等,The red turpentine beetle,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 (Scolytidae): an exotic invasive pest of pine in China.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14: 1735-1760, To date, it has been found in 62 counties, eight forestry Bureaus and two afforested minestands in four provinces (Shanxi, Shaanxi, Hebei, and Henan), and infested over half a million ha of pine stands.【附件 6】)。事实上,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明白,信息素诱杀可以消灭一部分成虫, 如果能够保持当年发生面积不增加,已经是超过理想状态的情况了,绝对不会出 现“被害株率平均下降”的情况,更何况“发生区当年被害株率平均下降 54.4%”,实为编造。   问题四、相同实验结果差异巨大,胁迫国家产业部门予以强行推广。孙江华 研究员等2004 年发表在美国Environ. Entomol 杂志的文章“Sun J.H. et al. 2004. Red turpentine beetle, 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Coleoptera: Scolytidae), response to host semiochemicals in China.. 33(2): 206-212”,发表了2002 年山西省榆次牛头山的研究结果【附件7】,几种引诱 剂的效果基本上为23-43 头/诱捕器;然而,2003 年相同的试验在关帝山数据 仅为6-11 头/诱捕器。仔细研究发现,2002 年结果的变异系数高于平均数,而 2003 年却变异不大。这似乎预示着他们的研究结果越来越稳定,而科学上,数 量少了变异大,难道真有这样矛盾的结果吗?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数据的真实性。 但是,就是这样的结果,中科院动物所的研究人员,竟然能够唆使国家林业局于 2007 年4 月4 日召开专门的新闻发布会,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司长魏殿生大 谈“我国林业重要外来有害生物防治成效显著”。众所周知,中科院孙江华研究 员与国家林业局主管官员关系非同一般,多年来在为数众多的林业害虫治理技术 方面,特别是红脂大小蠹和松墨天牛等引诱剂的推广工作中,国家林业局往往部 分好坏,坚持帮助中科院推销产品,而这推销过程中是否有利益问题,别人难以 知晓。而事实上各个有关省市对于国家林业局为什么不用有关省区研制的效果更 好、价格更低的好产品呢?这一直令很多省区感到不解,但国家林业局强行压制, 实在是无可奈何。   问题五、成果文章一稿两投形成事实,中科院研究人员剽窃他人成果。前面 已经讲过, “大小蠹植物引诱剂对红脂大小蠹诱引试验效果”2001 年研究结果 已经于2002 年在《山东林业科技》发表(2002 年第1期,23-25 页)【附件 1】,而2003 年以中科院孙江华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的文章“强大小蠹植物源引诱 剂林间应用技术”,在更换了昆虫名称后将这些数据再次发表在《昆虫知识》杂 志【附件2】,其发表结果,甚至连同标点符号都没有改变,实验地点和数据完 全相同。作为中科院的研究员(据说还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如此剽窃 他人科研成果占为己有,与科研道德极不相称。该问题,本人还要向中科院和国 家基金委等部分进一步反映。 (XYS20070520)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