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公民与何士刚之争随感   胡州   看了公民先生和何士刚先生关于科研体制问题的争论,颇有感触。二位先生 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前中国从事科研工作者的两种极端心态。如果把每年各类 科研项目的申请(尤其是国家级的)比喻成旧时代的科举考试,那么何士刚先生 代表的无疑是高中进士的幸运儿,而公民先生等则代表广大落第举子。从二位的 文章明显看出公民先生哀怨愤懑之情和何士刚先生得意猖狂之态。   本人无能,也是落第举子之一,多次申请国家级项目不中,更谈不上还给别 人评审。评审人员是否如公民先生所述那般腐败贪婪,还是如何士刚先生般大义 凛然,本人一概不知。因本人天生迂腐,既无攀附权贵之厚颜,亦无拉帮结党之 无耻,在当今“不管白教授黑教授,拉回经费就是好教授”的大好形势下,深感 生存危机。对公民先生所表义愤之情颇有同感,只是一种情绪发泄而已,并不以 为是严谨科学的阐述。而何士刚先生认认真真地把公民先生的话语当作科学命题 来考据,让我等愕然,不知说什么才好。如果公民先生说“当今科研体制把我气 死了”,何士刚先生会不会一脸真诚地说“你死了怎么还会说话呢?一点都不科 学严谨!”我想也许是因为何士刚先生现在志得意满,心态极好,才会闲来无事, 把别人一眼就看出是夸张的气话当成语言逻辑测试,认真地做起了三段论的分析。   依本人被评审的经验,感觉申请项目成功与否确实和申请书写得怎样关联不 大,有时看评审人的意见真怀疑他(她)是否认真地把申请书看过,他(她)训 斥的东西实际上申请书中提都没提过,也许是根据题目想当然地就开训了。从何 士刚先生的文章中也可见评审者的随意性,你可以因为申请人送红包打招呼冒犯 了你而枪毙他,那是不是同样也可以因为他不送红包不打招呼而枪毙他呢?   事实上,当前对中国大多数科研工作者来说,科研生存环境的恶劣是有目共 睹的。我把现在对科研申请的评审比喻为科举考试实际上是极不恰当的。因为封 建时代的科举考试从总体上还是能保证公平性的,当局部发生较严重腐败时,最 高管理者会采取严厉措施制止,如康熙时浙江督学因泄题而被腰斩。而现在多起 重大科研腐败案件发生,如陈进、张阳德等,却全无查办迹象,怎能说是仅仅存 在一些问题? (XYS2007122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