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季羡林怎么就成了“历史罪人”   作者:盎山   昨天看到071208号新语丝,其中最引我注目的标题就是《为什么说季羡林是 历史罪人》,简直被吓了一跳,季先生是我尊敬的学者,怎么忽而被指为“历史 的罪人”。读过该文之后,觉得实在不能让我信服,于是提笔。   且不说那顶莫名其妙的“犬儒主义文人”的帽子,忽略那大批判式的语气, 也不去纠缠那些“接见丁祖诒”和“建议抬孔子像”的细端末节,我在文中找到 季羡林为“历史罪人”的唯一端倪就是:“目前我们奉行的所谓“以德治国”, 依据的就是这些国学大师的’研究成果’……季羡林之流的伪学者给民族带来的 灾难是无法统计的。他们的思想奴役着无数人的头脑,成了政府不当决策的依据, 或者说政府无能的托辞”。   我摸不着头脑的是:凭什么硬把“以德治国”和季羡林联系在一起。我知道 季先生曾经谈论过天人合一、曾经谈论过东方文明救世等等,但把这和那莫名其 妙的以德治国连在一起的话,那同样让人莫名其妙。季羡林的这些谈话,大部分 都是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谈的,你可以说是昏话,但这和“以德治国”扯不到一 起,也没看到政府根据“天人合一”理论作出过什么决策,不管当或是不当。退 一万步说,哪怕季羡林真地提出“以德治国”,也不过是老背晦了,而真正该承 担责任的还是那些决策者。除非季先生提出“亩产万斤论”或是“东方人种优于 西方人种”,而且当权者也真的根据这些谬论搞大跃进或是种族屠杀,这样担上 “历史罪人”的恶名,还有些根据。然而光凭说过“天人合一”“东方文明救世” 一类话,就要背负历史罪人的恶名,这一棒子打得也太狠了。   孔孟、亚里士多德的言论都曾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到后来也成为进步的 阻力,如作者所言,就是“他们的思想奴役着无数人的头脑”,但这不能就此说 孔子、亚里士多德是历史的罪人。相比他们来说,季羡林的言论更微不足道了, 天人合一既不是他提出的,也不是他第一个开始鼓吹的,而他的话究竟能不能 “奴役无数人的头脑”呢,我更表示怀疑。而且季先生本人对自己的言论也曾怀 疑,他在2000年《迎新怀旧》曾提到:“我过去很多年热心议论的一些问题,什 么东西方文化,什么环保,什么天人合一,什么分析的思维模式和综合的思维模 式等等,都从我心中隐去。过去侈谈21世纪,等到21世纪真正来到了眼前,心中 却是一个大空虚。中国古书上那个叶公好龙的故事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以上谈的是“历史罪人”这个帽子的荒谬,下面谈谈我对季先生的看法。如 果真的要评价一个人,总是要了解他的大致经历,还要读过其人的一些作品,才 有资格说话,否则仅听过他的只言片语,那么就最好仅限于对这只言片语的讨论, 而不要急于对其人定论。我压根不懂季先生的专业,读不了季先生的《糖史》, 也不知道《罗摩衍那》《弥勒会见记剧本》有什么价值,更对东方语言学没兴趣, 我仅读过季先生的《牛棚杂忆》和《感悟人生》两本书,读过张中行《负暄三话》 里季羡林印象记,还有其弟子钱文忠对老师的记述,于是也只能根据这些材料略 谈谈我对季先生的印象。(《季羡林为什么是历史罪人》一文说季是研究西方宗 教的,更是牛唇不对马嘴,研究佛教传播史和研究西方宗教完全是两回事。)   我认为季先生在政治上是天真的,这不仅表现在他在文革中主动跳出来,反 对权势熏天的“老佛爷”聂元梓,更表现在他承认:在文革被否定后,他本人才 认识到文革是一场错误的运动(《牛棚杂忆》)。这样政治上的后知后觉说明:季 先生在语言学上是一个学者,然而作为一个人文知识分子恐怕是不够格的。《季 羡林为什么是历史罪人》一文所列举的季的不当言行,在我看来都是小事,哪怕 天人合一这样的谈论我也一笑置之,而真正使我为之惋惜甚至痛心的是报上说的 季先生对“盛世”的歌颂,据报他在95岁生日时,曾说当下中国“人和政通,海 晏河清,灵犀一点,上下相通”。   然而哪怕是这样的季先生,也是让我尊敬的。他的《牛棚杂忆》和一些散文, 虽然文学上价值不大,然而能读得出他的感情是纯朴、真挚的,所以他辞三顶桂 冠,很多人说是炒作,然而看过他文章的人都会认为他是真心实意的。张中行在 《负暄三话》季羡林篇中说:“用评论性的话总而言之,不过两个字,是朴 厚......胡适之穿长袍能与人潇洒、高逸的印象。季先生不然,是朴实之外,什 么都没有”。当然光是朴厚还不足以让我肃然起敬,我虽不懂季先生的专业,但 他的研究工作还是让人钦佩的,在给女生宿舍看门时翻译《罗摩衍那》,尤其是 在晚年,在纷纭烦扰的社会活动中,还坚持研究、追补被耽搁的岁月更是让人觉 得老骥(季)伏坜、志在千里。   《季羡林为什么是历史罪人》一文说季羡林没有科学素养,其实在季羡林的 本行,他是严谨的学者。且看他在八十余岁时写《糖史》下的功夫:“《糖史》 虽不是一部纯粹的科技史,但是它仍然是一部在最严格意义上讲的科学著作。这 是因为季羡林在写作中采用了最严格的考证方法,言必有据,无征不信。季羡林 为了求真,在浩如烟海的中外书籍中,爬罗剔抉,像大海捞针一样地寻找证据。 仅在《国内篇》中,他选来使用的资料,其出处就包括:正史、杂史、辞书、类 书、科技书、农书、炼糖专著、本草和医书,还包括僧传及音义在内的佛典、敦 煌卷子、方志、笔记、中外游记、地理著作、私人日记、各种杂著,还包括梵文、 巴利文及英德等西文著作。”季的不严谨是当他跃出本行谈论天人合一和东西方 文明的时候,就像我们听牙医谈论股票时,完全可以姑妄听之,不过据我所知, 季并没有在这方面发表过什么正儿八经的专论,也就是说,他也不过是姑妄言之。   如果想准确了解季先生的研究领域,可以看看其弟子钱文忠《作为长者和学 者的季羡林先生》;如果想了解季先生作为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一面,可以参看 傅国涌《季羡林的摘帽意愿应得到尊重》。这些在网上都查得到,不再多引。唯 一还想多舌的就是,如果想讨论天人合一,那么就讨论天人合一,如果想讨论东 西方文化,那么就讨论东西方文化,但别拿这个当矛头来针对个别人,除非你对 这个人有相当的了解,同时你的陈述能公正、不以偏概全。 (XYS20071210)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