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科学在“3·15”发出声音 方舟子等众专家“炮轰”伪劣保健品 2007-03-15中国文化报 作者:卢毅然 3月10日上午,以“倡导科学精神,培养科学健康观,让科学为健康维权”为 主题的“科学为健康维权——3·15高级论坛”在位于北京中关村的中科院国家 科学图书馆举行。此次论坛由新华出版社和北京方略图书有限公司共同主办,虽 属“民间”性质,却召集到一大批科学界、医学界和法律界等领域的“重量级” 人士:何祚庥、方舟子、司马南——著名的“反伪铁三角”悉数到齐;年过八旬 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原校长顾方舟来了,中国军事医学 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陈宁庆来了;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 香港著名“抓鬼博士”、生物化学专家曹宏威,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清 华大学生物系教授王志新也在会议间隙抽空赶来……是什么使这次论坛具有如此 大的号召力?用与会专家的话来说,在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 之际,面对当下伪科学泛滥、谎言盛行、问题突出的医疗保健品市场,为了维护 人民的健康、社会的和谐和科学的尊严,是时候该真正的“科学”站出来发出自 己的声音了! 缘起方舟子一本书的出版 本次论坛的起因是因为一本书——著名“反伪”学者、科普作家方舟子新著 《科学成就健康》近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分五章,分别是“科学地 看待保健”“正确认识营养素”“常见保健品真相”“认识现代医学”“科学看 待中药毒副作用”。正如何祚庥院士在该书序言中所说,这是“一本大有益于人 民健康的书”,“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开列了一大批虚假保健品,开列了一 大批做夸大宣传的营养品。揭露‘陷阱’,点名道姓,不讲情面。这才是真正对 人民负责的科学精神”。 《科学成就健康》甫一推出,便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论坛主办方称,这 本书以“健康”为题,为广大读者开启了一扇“科学精神”之门,而倡导科学精 神,培养科学健康观,用科学为健康维权远非一本书、一个人之力所能及,需要 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这就是举办并诚邀各位专家学者参与本次论坛的初衷。 本次论坛始于《科学成就健康》,却不拘泥于评价一本书,而是围绕当前医疗保 健品市场的突出问题,请各位专家畅所欲言,以帮助和引导消费者认清医疗保健 品市场的种种骗局和陷阱,树立科学的保健观念。 众专家“炮轰”保健品市场“怪现状” “虚假、夸大的医疗保健品广告泛滥成灾,晚上11点以后的电视没法看了!” “对于如何保健,医学已经作出回答,不需要歪曲事实的保健品!”“要讲真话, 不要讲假话,骗人的话,害人的话!”“一滴血、一台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就能查 病?这‘伪科学’也玩得太拙劣了。”“保健不在吃保健品,在于科学的方法。” “健康靠人还是靠药?靠你自己!”……论坛由司马南主持,10多位与会者,无 论是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还是卓有成就的年轻学者,发言机会、时间均等,大家 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了各自最有力的“炮火”,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亲身见闻、 经历,对保健品市场的种种“怪现状”进行了揭露,对科学的保健观念作出了澄 清,对方舟子和《科学成就健康》一书的勇敢精神和科学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和 积极肯定。 事实确实令人触目惊心。正如本报记者在2月15日本刊以“易悟”笔名发表 的《科学成就产业健康》一文中所说,本应为大众带来健康的医疗保健品产业 (行业),现在却成了最不健康的产业之一,已是令人痛心又无奈的不争事实。 利用消费者的善良和缺乏科学知识以及法律、管理上的漏洞,伪科学在医疗保健 品领域肆意横行、为所欲为。由于事关“产业”发展和一些地方的GDP,一些 “骗子”企业还成了“明星”企业,在保护伞下迅速扩张,建立起庞大的营销网 络,牟取暴利。伪科学、“伪”企业的种种行为对整个医疗保健品行业的形象造 成恶劣影响,对行业内正当经营的企业的利益造成损害,更对消费者的健康乃至 生命安全直接造成威胁。 “以人为本,这确实是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顾方舟老先生的一席话,引 起与会者的广泛共鸣。顾老从医学界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谈到最近的“郑筱萸 案件”,指出保健品市场的问题不只是一个医学或科学问题,要解决问题、维护 老百姓的健康权,必须把科学、法律、行政等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动员起来,从培 养提高公共卫生意识、维权意识,尊重公众知情权等方面切实采取行动。医学界 过去看到了问题,但没人站出来揭露;方舟子作为“隔行”的青年学者,首先站 出来呐喊,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健康知识的传播是科普的一个重要领域,科技 工作者、医学工作者、文学工作者、新闻工作者要联合起来!”李宗浩、陈宁庆、 纪小龙、李霖、王垂林等专家在发言中也阐述了类似的观点。 苦涩的“不敢出版”和“不点名批评”——谁来为科学维权 确实,科学、科普正是对付伪科学最有力的武器。然而,面对伪科学泛滥的 保健品市场,面对明显的谎言、赤裸裸的骗局,科学为何声音微弱,甚至一度失 声? 专业科学工作者“自命清高”、不重视科普是一方面的原因。曹宏威博士在 香港以揭露“特异功能”“灵异事件”等伪科学和迷信现象而赢得“抓鬼博士” 的“雅号”,现为香港科普协会会长,他以亲身经历用粤味浓重的普通话告诉大 家:“科学要打假,科普知识要好好宣传,科学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北京宣 武医院胸外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肺癌中心主任支修益介绍了自己参与科普工作 的经验,指出现在健康科普的“书太少,声音太小”,各学科的专业人士在科普 方面要放低姿态、加强合作,健康科普需要“扶正祛邪”,一方面揭露伪科学, 一方面宣扬正面的健康科普知识。 然而,科学的失声,也许还有更直接更现实的原因。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 长、协和医院院长助理袁钟用“最早我想出版,但不敢出版”表达了对未能由自 己的出版社出版《科学成就健康》一书的遗憾。他“心有余悸”地回顾了与方舟 子在一起因“学术打假”而引发的所谓“名誉权”官司中同成为被告的“遭遇”。 论坛发言中的一个现象也耐人寻味:尽管众位专家谈起保健品市场的种种问题时 群情激昂、深恶而痛绝之,但在举例说明时,却大都以“某企业”“某保健品” 取代具体名称。只有一向快人快语、“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方舟子直言不讳地 点名指出了最近注意到的某著名乳品企业(请恕记者在此也用“某”代替)新产 品涉嫌虚假宣传的问题——这样的“不敢出版”和“不点名批评”,带着几分莫 可言状的苦涩。 “科学为健康维权,谁为科学维权?”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赵南元的一句 话掷地有声。方舟子因“学术打假”而反成为被告的几起官司至今竟无一胜诉, 在座的一些专家也有类似的“惨痛”经历。造假、贩假的似乎没有什么风险,打 假的反而有风险——这样的反差令人深思。方舟子这样的“反伪斗士”可以不计 个人得失甚至安危,但整个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生态环境”不能不需要 法律的公平维护。与会的两位法律专家——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法律事务委员 会主任邱宝昌,中国政法大学卫生法学专家、《中国卫生法制》杂志副主编卓小 勤力所能及地为大家解释了有关法律问题,但仍不足以完全驱散人们心头的疑云。 邱宝昌提醒科学工作者在打假揭伪、维护公众权益的时候要注意在法律层面保护 好自己。卓小勤曾担任“胡万林案”和“龙胆泻肝丸案”受害者的法律顾问,他 讲述了受害者维权过程的艰辛,引起与会者的思索和共鸣。 《科学成就健康》一书的策划者、论坛主办方之一的北京方略图书有限公司 总经理庞青女士告诉记者,《科学成就健康》是“赛先生——科学与生活系列丛 书”中的第一本,该系列丛书以关注大众、关注科学为宗旨,将陆续推出。这样 的普及科学、倡导和宣扬科学精神的论坛今后也将继续举办,这也是与会专家和 一些因故未能到会的专家的共同心愿。 (XYS2007031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