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养生理论纷争又起 “刘太医”和“林博士”,信谁?   作者:唐灿   2007年04月19日湖南广播电视报   正当营养学家林光常博士的养生理论在三湘大地风靡一时之际,一对自称明 朝永乐太医承袭人的“刘太医”父子又在养生图书市场掀起了一场旋风。两者都 以惊世骇俗的观点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不同的是,前者的“排毒”理论收获了 众多粉丝,甚至一句话就可让红薯涨价,而后者则以“三分治七分养”吸引了众 多眼球,其 “肉块能吃死人”的话更让人毛骨悚然。   在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关注自身健康和营养问题的当下,面对“刘太医”和 “林博士”的迷魂阵,我们究竟该相信谁的话?或者是谁都不信?   由“刘太医”想到“林博士”   2007年2月14日,一个名叫刘弘章的人应邀走进中国最负盛名的新浪 网聊天室,与无数网民共聊他的“养生之道”。   能够被邀请到新浪聊天室讨论某个问题的人,要么是名人,要么是新闻人物, 要么是某个事件或者现象的舆论焦点。刘弘章也不例外,在此之前,他和儿子刘 氵孛自诩为“太医”,称自己是中国金朝医学家刘完素和明朝永乐太医刘纯的后 人。   如此称谓给这对父子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在2006年10月北京图书大 厦的畅销书排行榜上,父子俩的“刘太医谈养生”丛书名列第五名,并荣登生活 类分榜第一名。这套丛书共分六部:前三部《刘太医谈养生》、《病是自家生》 和《是药三分毒》已经出版,后续部分《一步错百步歪》、《有病早知道》和 《看病不求人》则正等待出版。   虽然在图书市场上大获成功,但这位自称“太医”的刘先生万万没有想到,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迎接他的不是赞许,而是一系列让他狼狈不堪的质疑。   “你在简历上称自己是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生,科学与医学双博士,这个 博士是什么博士呢?”一位网友的问题直击要害。   “说这个没什么必要,甭讨论那个。”刘弘章的回答不置可否。   ……   网友们质疑的话接踵而至,这让“刘太医”有些难以招架。看着这个场面, 湖南的不少网友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正风靡一时的台湾营养专家“林博士”。自 从做客湖南经济电视台著名栏目《越策越开心》之后,“林博士”在湖南电视观 众中声名鹊起,以至于他说“多吃红薯可防癌”,就让湖南的地瓜价钱一路上涨。 不过随着 “林博士”更多观点的抛出,人们也开始对这位“地瓜王子”有了怀 疑之声。   都是号称养生专家,都有惊世骇俗的营养理论,那么到底该相信谁呢?人们 有点迷糊了。   “刘太医”的观点肉块也能吃死人   “刘太医”是一对父子组合,父亲刘弘章,儿子刘氵孛,因为共同出版了关 于养生理论的系列图书,两人用故事谈养生,并提出“三分治七分养”的观点, 被称为“中国提出主动医疗模式第一人”。   在这些公开出版的图书上,有关作者的简介称其为“世界自然医学功勋奖获 得者。”   “刘太医”总结出的养生之道包括十个方面:第一,早上起来一定要喝水, 一人一天要喝四升水;第二,吃饭一定要先喝肉汤,吃素菜,吃粗粮;第三,吃 完饭要溜达溜达,中午一定要小睡;第四,一定要喝果汁;第五,吃完之后一定 要锻炼身体;第六,锻炼身体之后一定要饿着自己;然后不要吃晚饭;一定要烫 脚,防止夜间猝死;第八,人要有宗教信仰,不管信什么你一定要有信仰,有信 仰之后才知足长乐;第九,夫妻一定要分床睡;第十,每个月清一次肠。   如果说这些主张大部分尚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养生观念,那么“刘太医”另外 一些观点则让人大跌眼镜。“刘太医”说:“吃晚饭死得早”,“肉块能吃死 人”,“天下没有治不了的病,只有厌食最要命”,“小孩子坚决不能打针吃 药”。   方舟子批驳太医之后并不表明医术高明   “刘太医”的“高论”既赢得了一大群拥趸,也引发了坊间强烈的质疑。北 京协和医院营养专家和著名学术打假人士方舟子的公开批驳,让人们不得不对 “刘太医”的言论提高了警惕。   针对“刘太医”所称“只喝肉汤不吃肉”的观点,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专家 称:用肉炖汤可行,但不能只喝汤不吃肉。因为汤里的营养远不如肉本身含的营 养。如果长期只喝肉汤不吃肉,会导致营养不良。   针对“吃晚饭死得早”的说法,另一位营养专家则称:“过饱伤人”是对的, 但说“人吃晚饭死得早”则完全不对。营养学最讲究的是平衡膳食,晚上对营养 的摄取量和中午的一样才比较平衡。如果晚上不吃饭,就不能维持足够的营养和 能量,最直接的影响可能因为饿得睡不着而影响睡眠,长期不吃晚饭也容易得胃 病。   身居美国的知名学术打假人士方舟子则公开宣称:“刘太医”的观点在科学 上很难站得住脚。“自称太医之后,并不表明其医术当然高明”。方舟子说,古 人养生的方法,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并没有经过科学的检测,现代人不应该盲 从古人养生之法。   在专家批驳“刘太医”观点的同时,更多的人则对“刘太医”自诩的身世和 资历提出了质疑。   有人查证,“刘太医”所称其祖先刘纯是明朝永乐太医,事实并非如此。   “刘太医”称自己家的“刘家药行”在香港注册并在美国备受推崇,并说F DA(美国联邦食品药物管理局,记者注)对其药品免检。有人立即质疑此话的 真实性,因为中医在美国尚未得到承认。   “刘太医”到处宣扬自己是“双博士”,在网友就此的追问下,“刘太医” 有些恼羞成怒地环顾左右而言他:“博士只是学习很多的意思,不是很有本事的 代名词。即便我们是乞丐,难道就不能写书吗?难道只有博士才能写书吗?”   “刘太医”又称自己是“世界名医奖获得者”,同样遭到网友质疑。“刘太 医”答道:“这是世界和平基金会发的,发也罢,不发也罢,我们在纽约有诊所, 不靠这个牌子吃饭。”马上有人追问这个颁奖机构的性质和评奖的标准,“刘太 医”的回答有些强词夺理:“不知道。可能我们在纽约很受欢迎。没用,发有什 么用?你发给我我地位就提高,不发给我地位不提高?”   质疑“林博士”:你其实不懂牛奶的组成   事实上,就在人们对“刘太医”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时,公众对此前风靡一 时的台湾营养专家“林博士”的怀疑也日渐增多。   早在2006年,一位名叫林光常的台湾博士做客湖南经济电视台《越策越 开心》节目,大谈其养生之道。和“刘太医”一身落伍装束不同的是,“林博士” 每次出现于公众视线前,总是戴着金边眼睛,一副满腹经纶的样子。   “林博士”有一本名为《无毒一身轻》的著作,这本设计精美,图文并茂的 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知识”集中于饮食方面,行文显得深入浅出。 这和“刘太医”著作的纸张粗糙和内容的故作高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林博士”有一个著名的观点,称“喝牛奶有害健康”。他的理由是喝牛奶 使蛋白质摄入过量,同时越喝越缺钙。此话一时使喝惯了牛奶的有钱人大为紧张。 对这位洋博士的观点,一位名叫“珊瑚”的“土博士”用大量科学常识进行了有 力的批驳。   即便如此,“林博士”的追捧者似乎越来越多。在某次电视节目中,他说 “多吃红薯可防癌”,这话让观众立马有了多吃红薯的冲动,以至于湖南的地瓜 涨价,让种植红薯的农民们莫名其妙地发了一笔小财,“林博士”也因此赢得了 “地瓜王子”的美称。   而在前不久,“林博士”又语出惊人,他在电视上大呼“吃玉米可以长寿”, 据说有人因此打算大量囤积玉米。一位网友在网上开玩笑地说,今后中国若要遇 到供给过剩,千万别忘了请“林博士”来表个态,只要他发了话,“石头也会有 人抢着吃”。   对于这位洋博士的言论,或许更多的普通民众无法判别真伪,但幸亏有专家 在一旁帮忙把关,也算是有个中立监督者。这正如那位名叫“珊瑚”的女博士所 批驳的那样,在牛奶问题上,“林博士”的常识性错误就在于其并不懂得牛奶的 组成,把这个碱性食品说成了酸性食品,自然会贻笑大方了。   记者手记   母鸡漂亮,就吃它的蛋?   著名学术大师钱钟书说过一句话:“喜欢鸡蛋,没必要非得看看母鸡长什么 样子。”   换句话说,我们绝不是因为看母鸡长得漂亮才选择吃它生的蛋。   这本应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但恰恰却被人们忽略了。“林博士”和“刘太医” 之所以受到追捧,盖因人们被他们所刻意渲染的身份迷惑,以至于不问其理论的 科学依据就盲目听从,“林博士”说吃红薯抗癌,我们就大肆买地瓜,“刘太医” 说吃晚饭会死人,有人就宁可饿肚子,这样的笑话,真不敢让人相信竟然发生在 当今的知识时代。   在讲究言论自由的今天,我们无权去阻止那些“博士”或者“太医”说什么 话,我们甚至很佩服他们炒作自己的能力。但对于公众而言,恐怕最需要保持的 仍然是理性而不是盲从。我们现在没病,却被病吓怕了,以至于演绎出另类心理 上的“病急乱投医”,别人说什么我们都言听计从。   在这里,我们不对“林博士”和“刘太医”的观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但我们相信科学,也相信时间。让“博士”和“太医”都在“时间”这位考官面 前露出真相吧,到那时,您自然会知道,到底是该相信“博士”还是“太医”, 抑或两者都不该相信。 (XYS2007042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