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针对Science论文被撤销及瑞典科学家所谓的指控作出的澄清和解释   方舟子先生:   您好!   我写这封信主要是针对Science 论文被撤销及瑞典科学家所谓的指控作出的 澄清和解释。   首先,我必须对我从前的研究做一个简介,以便大家初步了解这项研究。我 们主要研究模式植物拟南芥开花过程中成花信号从叶片向茎端的转运机理。自从 70年前开花素概念被提出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和证明这种可以从叶片 向茎端移动的神秘的信号物质。最近的研究表明FT基因在光周期诱导植物开花过 程中非常重要。我们的研究思路是通过在拟南芥叶片中热击诱导FT基因的表达, 然后检测茎端的FT mRNA来证明叶片中的FT mRNA可以转运到茎端而诱导开花。我 们当时用一个金属板来热击叶片,金属板下焊接的一个U型金属管同恒温水浴锅 相连。当特定温度的水流经金属管时会加热金属板,而固定在金属板上的叶片就 会被热击诱导FT基因的表达。问题是当水流入金属管时的温度比较高,而当绕 金属板一周经过热交换再流出金属管时,其温度就降低了很多。因此金属板表面 的温度不均匀,在金属板温度较低区域的一部分植株的热击诱导效果并不好。当 时对这部分植株也取了样并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如同预料的一样,不能检测到 FT mRNA的转运。因此,当时我将这部分样品的结果明显标出并排除在统计之外 (我若想造假只需将这部分数据删去,没有人会知道曾经有过这些数据),并且 这些原始数据也经过该文的其他作者之手并作出最后的图表,当时他们也没有提 出异议。另外需要一提的是,尼尔森打乱我们本来的计划,要求突击做这些实验 来追赶据说即将发表的另外两篇有关FD基因的论文。在实验结束后我就按原计划 去挪威度假,所有的原始数据转交其他作者来完成最后的图表,当我度完假再回 到瑞典时该文已经投给Science了。如果说当初那些共同作者不能明白这些数据 的含义,他们为什么要在这篇论文上署名呢?又何至于在论文发表两年后一起来 指控第一作者?作为通讯作者的尼尔森在发表论文前难道就没有看过那些数据吗? 接手这项工作的新的研究人员就可以一眼看出那些被特别标明的排除在统计之外 的数据,难道他们当初视而不见,两年后的今天才恍然明白过来并在媒体上发表 言论说很高兴发现错误。还有,我从来就没有向尼尔森承认过作假,一开始我就 明明白白的给他解释为什么将那些数据排除在统计之外,不知尼尔森此说有何用 意?   在该文发表后,我又继续了有关FT mRNA转运机理的工作。我在不同突变体 背景中均检测到FT mRNA的转运(做这项研究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可以影响FT mRNA转运的基因),但fd突变体除外,因此当时我们都认为是FD基因控制FT mRNA的转运。在2006年9月份我回到中国,然后由一个新的研究人员来接手我的 工作。她在重复两次没有得到预期结果的情况下,对我们以前的数据处理方法提 出质疑。如果那些热击效果不好的样品的结果也加入计算的话,会影响到该次实 验的结果。我提出是金属板的问题,并在中国重新设计和做了一个新的金属板邮 寄给他们,但不知为何他们并没有使用。   我认为在仅有的两次重复而没有得到预期结果的情况下就匆匆撤稿,未免太 草率了(我推测可能跟最近发表的一个研究结果有关,该研究结果不支持我们的 结论。但由于试验体系的不同,我认为该结果并不能否定我们的研究。)。我前 后共做了很多成功的试验,但尼尔森对这么多独立的实验结果视而不见。同时尼 尔森为了保护他自己,在撤稿申明中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第一作者身上,因此 我鄙视他这种懦夫的行为。当初由于该研究结果被Science评为2005年度世界十 大科技进展之一,所以我才得到目前国内的职位。在撤稿的一个月前,我就已经 因为该事件向我目前所在的学校当局提出辞职申请,我绝不回避我的责任。如果 尼尔森认为该项研究的结果错了,他会向他所在的学校当局辞职吗?我想不会, 因为他已经推脱掉全部责任,摇身变为受害者甚至是揭假英雄。想当初该论文发 表后尼尔森频繁在报纸、电视上公开亮相,在他风光之余不知有没有想过再去看 看原始数据?   我还同时参与了另外一项研究,该项研究证明了杨树中的FT类似基因和拟南 芥中的FT基因功能相同,同样在杨树的开花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结果也发表 在Science上,并且是对第一篇Science论文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和论证。尼尔森在 初始的撤稿申明中说第二篇文章不受影响是因为我没有参与计算,在我指出其荒 唐之处之后,才修改为目前发表的文本,轻描淡写地抹杀我的工作的重要性。   尼尔森声称成立了一个调查组调查此事,奇怪的是,该调查组从来没有跟我 有过任何沟通和联系。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调查组如何能做出一个客观公正的 结论呢?Science 杂志的Edyta Zielinska 女士(Associate Editor)在4月19 号晚(撤稿的几小时之前)同我电话联系,借此机会我表明了我的观点并已经把 相关的原始数据提供给了Edyta Zielinska女士,希望她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 了解这个事件的始末原委。   以上讨论的研究工作均在瑞典完成,同厦门大学没有任何关系。特此声明!   黄涛   2007.4.20   参考文献:   1.Huang T, Bohlenius H, Eriksson S, Parcy F, Nilsson O (2005)The mRNA of the Arabidopsis gene FT moves from leaf to shoot apex and induces flowering. Science 309:1694-1696; published online 11 August 2005 [DOI: 10.1126/science.1117768](Research Article)   2.Bohlenius H, Huang T, Charbonnel-Campaa L, Brunner AM, Jansson S, Strauss SH, Nilsson O (2006) CO/FT Regulatory Module Controls Timing of Flowering and Seasonal Growth Cessation in Trees. Science 312:1040-1043. published online 4 May 2006 [DOI:10.1126/science.1126038] (XYS20070420)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