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freedns.us)(xys-reader.org)◇◇ 一个学者与剽窃者的十年较量 2007-09-19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林天宏文并摄 冯佐哲的书桌上,堆着一撂有关清朝大贪官和坤的书籍,近半人高,书名各 异:《和坤秘史》、《和坤秘传》、《和坤成败论》、《和坤的生存哲学》等等, 外皮包装精美,售价不菲,均在40元上下。 对比之下,旁边的一本薄书显得十分寒酸。这本名为《和坤评传》的书,于 1998年出版,包装颇为简陋,售价也仅为18元。该书作者,正是冯佐哲本人。 然而,这种视觉力量上的强弱对比,折射出的正是冯佐哲遭遇的尴尬现状。 多年来,那叠在图书市场上盛行的“和坤书籍”,都抄袭自冯佐哲所著的《和坤 评传》。为了讨还自己的权益,这个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的退休学者,耗费了无数 时间和精力,却一次又一次地撞上一面无形的墙。 冯佐哲是北京大学历史系1962届本科毕业生,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商鸿逵先生, 他自言,受商先生严谨学风影响极深。他至今记得,自己的毕业论文,商先生一 个字一个字地反复斟酌、修改,连“的”、“地”、“得”都不放过。 1960年,为了撰写当年的学年论文,冯佐哲接触到和坤的研究材料。他发现, 由于和坤失势倒台,关于他的史料,逐渐湮没在浩如烟海的档案中。于是,在随 后20年里,冯佐哲从第一历史档案馆的资料堆里,“大海捞针”般一点点把和坤 给“抠”了出来。直到1996年,他自觉思考成熟,才动笔花两年时间,写出《和 坤评传》,并在1998年出版。 学界评价,这本书“填补了史学界在清史研究方面的一项空白”。他本人也 被誉为“国内最早开始研究和坤与清朝官吏制度的专家之一”。 然而没过多久,冯佐哲就在书店发现了其他关于和坤的书,而且比自己的书 厚得多。冯佐哲顿时觉得“很惭愧”,“研究了那么多年和坤,材料都没有人家 多。”他马上掏钱买了几种,准备回去好好学习。 可回去仔细一看,冯佐哲差点“被气炸”。这些书中,有些请人补充了情节, 但重要的引用史料,都抄袭自《和坤评传》。有些是整段甚至几页、几十页地抄 袭,然后配上插图。其中一本书,除了换了个打眼的题目,其余一字不差。甚至 连他在引用史料时写的错别字,也都照抄不误。 冯佐哲“好几宿没睡”,他将《和坤评传》与市场上买回的书一页页对照, 然后划上红线。一根崭新的红色圆珠笔,没两天就用完了。抄袭处多得“数都数 不过来”,其中最少的一本,也抄袭了50多处。 较真的冯佐哲,在搜集了充分的证据之后,开始了自己的维权行动。 起初,他先是打电话给这些书的作者,要求对方给自己一个“说法”。“大 家都是圈子里的人,我要去找你们导师(领导)。”他这么“恐吓”对方。 这样的方式那时还确实奏效。冯佐哲从未像那些年那样,对自家周边的宾馆、 饭店和咖啡馆如此熟悉。前来找他“私了”的作者、出版社编辑和书商们,总会 请他到这些“高档场所”吃饭、喝咖啡,希望“冯老师”能对他们高抬贵手。 “冯老师,你误会了。这些档案都是公用的,是我自己去档案馆抄的。”有 耍赖的,会这么说。但当冯佐哲提出要去看看他们查档案时的登记记录,对方便 哑口无言。 “冯老师,我们没经验,也没全抄你的啊,我们也抄别人的,您看就您较 真。”有态度好的,会这么说。 甚至有些书商会向冯佐哲诉苦:那些抄袭的书,由于市场销路不错,竟也遭 遇了盗版和抄袭。这让冯佐哲哭笑不得:“这年头,连李鬼都会碰上假李鬼。” 冯佐哲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北京某著名高校历史系的3个博士生。因为冯佐 哲“吓唬”说要去找他们院领导,三人立刻拎着水果到冯家道歉,甚至痛哭流涕, 要让“冯老师”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他们二三十岁,年轻得很,路还很长。”他轻叹一声,“抄了也就抄了吧, 总不能就为这把人家给毁了。”于是,在三人留下一封签名悔过书后,他也就不 再计较。 当然,冯佐哲的每次“私了”,都伴有一定的经济补偿。他告诉记者,最多 的一次,他拿了对方两万多元,最少的一次,“大概五六千元”。甚至有出版社 为了不让冯佐哲“声张”,还掏钱为他出版了两本学术论文集。 “你这么较真,不怕人家说你贪财?”记者问。 “我觉得不过分啊。”冯佐哲解释,“我辛辛苦苦一本书做了20年,他们随 便拿来印个几万册就大卖赚钱,这怎么行?赔几千块钱算便宜他们了,我是在保 护我的劳动成果!” 进入2003年,抄袭冯佐哲著作的书籍在市面上越来越多,他也逐渐厌烦了那 种“你一万,我八千”的“私了”过程。有一次,他在电视上看新闻,称侵犯知 识产权也是违法行为,便萌发了打官司的念头。 “我一辈子没打过官司,打一次看看会怎么样。就当是吃螃蟹了吧。”冯佐 哲觉得自己“铁证如山”,实在很有把握,甚至有研究法律的学者朋友告诉他, 胜诉的可能性,是90%以上。 但事实并不像他想象得那么简单。先是法院告知,得先在法院所在的区买到 涉嫌抄袭的书,并出示购书发票,才可以起诉。随后,他顶着大太阳花数百元打 车费几次往返于法院,又交了3800元起诉费用,等了足足两周,法院终于开庭。 法庭上,法官又提出让冯佐哲交纳3万元,由法院找人比对抄袭处。冯佐哲拒绝 交纳,最终庭外调解,被告承认抄袭,并愿赔偿两万元。但直到现在,冯佐哲也 没有收到这笔钱。他再也不愿为此费时费力,这成了他唯一的一场维权官司。 他的好友、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87岁的退休教授何兆武,见证了他这些 年的维权过程。然而,何兆武并不赞同冯的做法。 何兆武也曾是抄袭的受害者,他早年翻译的《社会契约论》,已重印20多次, 却也遭到明目张胆的抄袭。对方是天津的一家出版社,何兆武打电话去反映情况, 得到的回答却是:“这本书的译者,是中国驻某国的大使,我们惹不起,您也一 样。” 何兆武回忆,当时自己的血压一下子升到200。“耗时耗力,还落不了好。” 他无奈地说,“我也劝老冯,人老了,实在没这种精力,还是保命要紧啊。” 的确,在数年来旷日持久的维权过程中,冯佐哲落下一身病。先是头发数夜 间气得发白,然后又得了严重的糖尿病,双耳的听力也日渐衰竭,旁人说话小声 些,他得侧着头凑近了才能听清。 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让冯佐哲真正“感到心寒”的是,前些年,抄归抄, 当事人还会感到害怕和羞耻,而如今,人们“最起码”的畏惧心理,正在渐渐消 失。 某高校一位教授,曾通过中间人介绍,与冯佐哲“私了”,赔了几千元。此 事逐渐在北京的学术圈子里传开。随后,冯佐哲收到一封匿名来信,信里这样写 道: “我们的导师刚升了副校长,正如日中天……希望你不要再破坏他的声誉, 快些和他道歉……”在信的署名处,写着“一群研究生”。 “哈,可他们导师的悔过书还在我手里呢。”冯佐哲无奈地笑道。 最近,冯佐哲与一家文化公司的书商商量“私了”的事,不料对方在电话里 放出话来:“冯老师,杀人不过头点地,你究竟想怎么样啊?”话音刚落,电话 挂断,他被吓得够呛。 一家正规出版社的副总编,甚至在办公室当着冯佐哲和其下属的面,干笑道: “冯老师,我们是抄了,和您说声对不起。赔钱不可能,您想上哪告,那就告去 吧。” 而北京某出版社一位资深编辑也对记者说:“冯佐哲?我知道。现在几乎没 出版社搭理他了。因为他破坏了潜规则。那老头太较真了。” 眼下,冯佐哲的手上还有着两家出版社的约稿,合同已经签了,但断断续续 地“整”了三年,还是没把东西交出去。 “我现在只想种种花,散散步,偶尔写点小文章。”冯佐哲轻叹一声,说, “灰心得很,还写什么书呢,你费了半辈子心血,人家半个月就能给你弄下来, 没劲透了。” 已经67岁的冯佐哲,和老伴蜗居在一个70平方米不到的小两居中。在这座位 于北京市北四环繁华路段边的老楼里陪伴他的,除了一个近20平方米种满鲜花的 阳光棚,还有一身的疾病,当然,也少不了那撂垒起来近半人高的抄袭作品。 尽管不愿再为这些“破事”伤神,但冯佐哲有时还是会被“气得头晕”。平 日里,他经常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这些写信人都称,又在某家书店看到 抄袭他的书。冯佐哲依然会感到愤愤不平,同时,又夹杂着另一种颓丧的情绪。 “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心里很难过。”他神情黯然地说,“谁想 抄就抄吧,我再也不较真了。” 但这种复杂的情绪显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当记者与冯佐哲的一位旧交聊 天时,这位同为历史学者的大学教授,反应却截然不同。 “我也向老冯学习,一辈子就写上一本好书。”他扑哧一笑,“然后到处和 人打官司去,光靠赔偿的钱,我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XYS2007091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freedns.us)(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