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谈谈苏联反“资产阶级(伪)科学”运动   飞蠓   最近一个时期,不断有人提及所谓“苏联时期反‘伪科学’运动”及其失败, 以此作为中国不可反伪科学的例证。作为一个科学史业余爱好者,我最近恰巧在 阅读关于苏联(俄国)科学史方面的著作,自认为对这段并不是尽人皆知的历史 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就相关历史简述如下。   首先说明的是,写作此文我的主要参考读物是苏联科学史专家洛伦·R·格 雷厄姆的专著《俄罗斯和苏联科学简史》(中译本)和孙慕天先生的新著《跋涉 的理性》。当然,除直接引语之外的一切行文错误由我负责。   关于苏联的诞生、发展以及最终崩溃的历史,对于1980年之前出生的人来讲, 多少都会有些了解,而“80后”们则要陌生一些。简单的说,1917年3月,被第 一次世界大战拖的精疲力竭的俄国人民在布尔什维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多数派) 的领导下发动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当年11月,布尔什维克 又领导人民发动“十月革命”,推翻“二月革命”后成立的“临时政府”,建立 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政府。1922年12月30日,前沙皇俄国领土上建立起来的若干 苏维埃共和国组成一个新的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在 此后的几十年里,苏联各族人民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 业的辉煌成就,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盟国合作击败德、意、日法西斯势 力,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苏联政治经济等体制存 在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纠正和改革,所以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苏联社会日趋 动荡,终于于1991年12月解体,原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告独立,时至今日,这片土 地上依然有一些地区处于动荡和血腥之中。   从30年代开始,苏联先后发动了三次规模较大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 30年代初期以“大转变”为中心在各个学术领域全面展开的批判运动;30年代后 期以批判“遗传学唯心主义”为契机的思想运动;以及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以 “世界主义”为主要批判目标的意识形态斗争。这些意识形态斗争的发动和进行, 与斯大林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苏联成立初期,建设国家急需的科学技术知 识主要掌握在旧社会培养的知识分子手中,而这些知识分子中的相当一部分又因 为种种原因或多或少地对革命政权存在一定的疑虑和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以 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将这种思想上的问题错误地估计为阶级斗争的新形势, 因此展开了过火斗争,其主要手段是采用政治迫害、组织清洗、人身监禁等措施 “粉碎”知识分子的“反抗”。例如,1936年-1938年之间的“大清洗”时期, 苏联中央气体液体力学研究所几乎所有的研究人员都被逮捕入狱,在此期间约有 20%天文学家被捕,此外,整个航空科学的几乎所有学术骨干都被监禁,为此不 得不在监狱中建立以图波列夫为首的“中央设计局第29号研究所”。苏联的很多 世界级学术大师被判刑、迫/害/致/死或枪决,这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郎道,非 线性振荡苏联学派创始人维特,莫斯科数学学派奠基人鲁金,列宁农学院院长、 苏联科学院院士瓦维洛夫等。   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严重后果和苏联“反资产阶级科学”运动交织在一起,很 容易让人产生“反伪科学”曾经造成巨大损失的印象。但只要我们仔细分析有关 的史实就能发现,苏联所反的“伪科学”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伪科学”并不是一 码事。首先,在斯大林领导苏联时期,始终没有明确地将科学本身和科学家对科 学问题的具体见解进行区分,从而有意无意地为将科学区分为无产阶级科学和资 产阶级(伪)科学留下了伏笔。顺便说一句,斯大林晚年曾经发表《马克思主义 与语言学问题》肯定语言没有阶级性,当时还是青年学生的何祚庥在参加一个会 议的时候据此提出是否也可以认为“科学也没有阶级性”,引起于光远先生的注 意,使得学物理学出身的何祚庥在毕业后有了一段在中宣部工作的经历。   正是由于在科学的阶级性问题上一直采取模糊政策,在斯大林领导苏联时期, 根据政治需要把一部分科学理论划为“资产阶级科学”的情形始终存在,而究竟 如何认定一个理论是否符合政治需要,则完全看斯大林本人的个人喜好。这当然 是非常荒谬的。明明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理论,仅仅因为其创立者或者其他人 对其所进行的哲学层面的阐释不符合个别人尤其是斯大林本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僵化理解,就被扣上“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或者“反动的”帽子。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的“反伪科学”本质上只是打着“反伪科学”旗号进行 的阶级斗争,与依据科学家共同体及其共识而进行的反伪科学毫无共同之处。换 句话说,苏联所进行的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反伪科学”,而是反“资产阶级 科学”。认清这个实质,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苏联的“反伪科学”反而造成伪 科学泛滥的可笑后果。   我们从苏联时期“反资产阶级科学”运动的恶果可以得到如下教训:   1,科学是真理,因此具有客观性,不能按照种族、阶级或者“东西方”等 等不相干的因素人为地将其划分成不同的科学。   2,对于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应该采取“百家争鸣”的态度,允许不同的理 论观点进行争鸣,但要避免将科学以外的其他势力,如大众舆论、高层领导的批 示等等,引入学术纷争。   3,对于与主流学术观点不一致的非主流观点,可以允许其存在,但要防止 它们利用科学之外的势力或者其他非学术手段压倒主流观点;为此应当对它们在 科学共同体以外的动向高度警惕,并予以及时地揭发和曝光。   去年年底,有一小撮人打着“捍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旗号为伪科学鸣冤 叫屈,诬指一些积极的反伪人士勾结反华势力;更早以前,还有人写文章说“反 伪科学”是什么“全盘西化”“破坏自主创新”,竭力将政治因素引入反伪科学 活动,这一意图是非常明显的,对此我们决不能因为这是个别人的闹剧就掉以轻 心,而要看到这一举动所隐含的危险的信号。 (XYS2007050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