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中国学者的“大国小民”心态   ——写在北京《世界汉学大会2007》上   肖鹰   题记:陈平原过敏地用民族文化对立的眼光来看待顾彬的讲话,实在是因为 他完全被一种“大国小民”的心态支配着。   3月26日晚,在《世界汉学大学2007》的《汉学视野下的20世纪中国文学》 圆桌会上,作为主角的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再次表达了他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看 法。他说,1949年以前的中国文学是五粮液,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是二锅头。 会饮酒的中国朋友知道,五粮液是中国酒中精品,不仅口感美妙而且余味远思, 而二锅头只是粗酿的大众酒,劲猛但无余味。顾彬用它们作比喻,显然表明了他 对49年前的中国文学和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的不同感受。   顾彬的讲话出人意料地激怒了在场的北大教授陈平原。他厉声指责顾彬对中 国文学做这样的评价,是海外汉学家对中国学术问题的越界,是不严肃的,是搞 娱乐,哗众取宠,蓄意引起媒体的兴趣,迎合中国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心 态。未了,他还质问顾彬:“你知道吗,当你的声音转向中国后,给当代作家造 成了多大的压力?”   去年12月,由一家中国小报的“恶搞”发端,在中国媒体上顾彬被蒙上“炮 轰中国文学,称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的不白之冤,招致许多著名中国学者和作 家的横加指责,至今未得到中国学术界公允的澄清。本来,这次圆桌会的主题就 是要通过顾彬与中国学者的当面学术对话,澄清事实,并将相关问题引向学术讨 论的轨迹。关于顾彬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评价,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探讨:第 一,顾彬对中国文学的评价的真实内容是什么?第二,他的评价是不是正确的, 或有道理的?第三,我们应当怎样对待西方学者的批评,尤其是被我们视作错误 的批评?   陈平原对顾彬的斥责,在充满怒意的涛涛话语中,并没有针对顾彬的主要观 点本身作质询和批驳,而是非常粗暴地予以彻底否定,并且进而“取消”了顾彬 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言权,即所谓“这不是学者的发言”。然而,陈平原的话 语表明,他至少在三个方面严重误解了顾彬:第一,他对顾彬的基本观点的理解 是受媒体的影响而先入为主的,从其愤怒可见他显然将顾彬说的“当代文学是二 锅头”视作“当代文学是垃圾”了;第二,他没有分清哪些观点是顾彬自己的, 哪些观点是顾彬做“替罪羊”转述他人的,而是一概都算在顾彬账上;第三,他 没有注意顾彬讲话中特有的幽默风格,将顾彬反讽的话语作字面理解。由此可见, 陈平原并没有认真倾听和理解顾彬的讲话,而是意气用事地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对 顾彬的“不客气的回击”上。   同时,陈平原斥责顾彬,还对人对己使用双重标准。究竟怎样评价49年前后 的中国文学?从学术方法上讲,有没有可能将20世纪中国文学以50年为一个单元 作对比研究?对此,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内部就是有争论的,也是应当 继续探讨的。实际上,任何方法都是有局限的,因此,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认识 和评价,应当采取多种方法,多种视野。陈平原指责顾彬对20世纪中国文学前后 两个50年分别作整体评价,是哗众取宠,而且犯了“整体主义”的错误。然而, 陈平原是否忘记了他有今天的学术声名,不正是开始于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与钱 理群和黄子平共同提出了“打通现代当代”、以100年为一个单元、整体地审视 中国文学的“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呢?他之于顾彬,为何要以自己一百步而笑 他人之五十步呢?他指责顾彬搞文化霸权,他自己却又对西方学者如此蛮横武断。   显然,陈平原对顾彬的回应采取了完全非学术的态度,不是学术批评,而是 以中国20世纪文学研究的权威专家身份,“不客气地”与顾彬进行他所谓的“中 西话语权之争”。从陈平原的讲话,听众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不仅外来的和尚 不会念经,而且外来的和尚不准念经。他武断地把一个学术争议问题转化为民族 文化对立问题。正由于他的武断转向,这次圆桌会的主题落空,而且被演变为去 年12月的“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事件的后续节目,用他的话说“娱乐化了”。   坦率地说,陈平原教授这次是失态了,他是面对包括顾彬在内的十数位国外 汉学家失态了!陈平原是中国学术界有口皆碑的北大名牌教授。就我既往对他的 了解,在面对国内学者的时候,他总是从容四方、刚柔有度,呈现出为一代学人 风范的气象。我相信,参加这次圆桌会的近百位中外学者、研究生及媒体人士, 都对陈平原的与会抱有很大的希望,期待他的理性深刻的分析将问题的探讨引向 深入。而他这次的表现,不仅令不少在场的中外学者腹诽,而且使许多慕名而来 的学生失望。为什么陈平原会如此内外有别,判若两人?   我以为,陈平原教授这次的失态,不是判断力的错误所致,而是其心态错误 所致。他过敏地用民族文化对立的眼光来看待顾彬的讲话,实在是因为他完全被 一种“大国小民”的心态支配着。多数中国学者骨子里是有“大国”心态的,虽 然在20世纪后期一度被中国经济落后的现实压抑了,现在中国经济势力增强了, 这种“大国”心态又在多数中国学者的脸上扬眉吐气了。然而,恰恰是这些怀着 “大国”心态的中国学者又患着“小民”心态的暗疾。   当今中国学者的“大国小民”心态,出自两个原因:第一,由于20世纪以来 持续不断的“文化革命”(现在时常以“创新”的面目出现),实际上完成了对 中国文化的彻底破坏,因此,今天的中国学者的内心普遍是没有真正的母族文化 认同感的;第二,在面对国际学术界,尤其是西方学术界的时候,当今中国学者 自我创造力的匮乏和学术话语力量的微弱,使之也缺少个人自我认同感。因为缺 少母族文化认同感,在诸多中国学者的心中,所谓“大国”,只是一个残存的脆 弱的历史幻象,现在被眼下的经济增长孤立支撑起来,并没有扎实可靠的文化根 底。然而,又因为面对国际学术界缺少个人自我认同,对于这些中国学者,“大 国”不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避风港,而且还是其攻城掠地的根据地。   我以为中国学者的“大国小民”心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凡关于这个“大国” 的看法都极力寻求西方学者的认同和首肯,只要西方学者点头了、欣赏了,就是 镀了金身、得了真经;另一种是视“大国”为“民族家俬”,西方学者不得“说 不”,“说不”就是越界,就是霸权,就必须坚决予以“不客气的回击”。陈平 原这次的失态, 实在是因为“大国小民”心态在他心中作崇,属于这种心态的 第二种表现。的确,以陈平原素有的见解和气度,本来是不当有这样的失态表现 的。由此足见,面对西方学者时,尤其是面对西方学者“越界”批评自己治下的 学术领地时,“大国小民”心态是会颠覆学者的心智的。   这次世界汉学大会的主题是“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毫无疑问,如果中国 学者继续以这种“大国小民”的心态面对西方学者,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文明对 话”的,也不可能对创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自从去年12月以来,中国绝大 多数学者(包括反对者和支持者),都没有倾听和理解顾彬,顾彬至今仍然被严 重误解。准确讲,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学者,“顾彬”至今仍然只是由媒体误导产 生的一个诡异的幻影——这个“顾彬”只属于中国媒体。这次陈平原教授的失态 表现,不过是“迎战”这个幻影时用力过度却又用心不够。   (本文原载2007年4月3日《新京报》,发表时有删节) (XYS200704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