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关于中科院院士候选人陈家骅学术水平的几个例子   作者:八闽   近日我们浏览了中科院院士候选人陈家骅的几篇论著, 发现号称系统研究茧 蜂分类40多年的陈家骅教授,居然连一些基本的昆虫分类学和形态学常识都没搞 清楚。以下略举几例:   (1)在昆虫分类学的常识中,严格规定只有首次用于描述发表新种的标本, 才可以称为模式标本,其它后来用于研究的所有标本一律只能称为“研究标本” 或“观察标本”,可是陈家骅(1986)在“中国蚜茧蜂的研究IV.Fovephedrus新 属与四新种记述”(详见《福建农学院学报》,15(2):91-100)中,对一个中 国新纪录种(已知种)-- 钝鞘蚜茧蜂Fovephedrus palaestinensis (Mackauer), 也给指定1个正模、2个副模。把对已知种的“研究标本”称为“模式标本”,真 让人笑掉大牙!   (2)昆虫足上的“距”都是长在胫节后侧下端、可以活动的一个特殊构造, 这也是昆虫分类学者的常识问题,可是在他的代表作《中国矛茧蜂》第8页上的 图中却将“距”画在足胫节的前侧下端,如此等等,遗笑四方!连这么基本的昆 虫形态特征都没搞清楚,不知道他相关著作和论文中的鉴定物种和确定新种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有多大?!   (3)描述新种应是对世界科学界而言,英文表述是“new to science”,而 他(1986)“中国蚜茧蜂的研究IV.Fovephedrus新属与四新种记述”(《福建农 学院学报》,15(2):91-100)的英文摘要却将四个新种描述写成“new to China”。仅仅对中国是新的,那只能是新纪录种,怎么可以用于“新种”呢?   (4)昆虫的翅脉名称在分类学上有其特定的命名规则,如:“臀脉”,为 了与其它翅脉的区别,规定“臀脉”应该标注为“1A、 2A…”,这是昆虫分类学 上的常识!可是他不仅在1979《昆虫知识》p.266中将臀脉标注为“An”,而且 在他2001年的代表作《中国蚜茧蜂》第11页“蚜茧蜂的前翅图”中,仍将臀脉A 标注成“A1、A2”,又是一个笑话!   (5)1994年他在《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3(1):51-57]发表了革腹茧蜂 属2新种和6新纪录种,同年Tang & Marsh(陈在美进修时的导师)曾经逐个给予 评论和质疑(见Tang, Y. Q. and P. M. Marsh, 1994. A taxonomic study of the genus Ascogaster in China (Hymenoptera: Braconidae: Cheloninae). Journal of Hymenoptera Research, 3: 279-302)。可是陈家骅在2003年出版 的《中国甲腹茧蜂》中,除了仅仅承认Tang & Marsh(1994)指出的一个同物异名 外,其它7种完全避而不提Tang & Marsh(1994)的评述。这种既不提出有效特征 证明自己1994描述的7个革腹茧蜂种类的有效性、又不能解释他人质疑的做法, 在分类学研究中实属罕见,也不符合分类学家的道德规范。   以上几个例子仅涉及一些基本的昆虫分类学和形态学常识,至于陈家骅的著 作和相关论文中其他的学术问题,我们呼吁更多的昆虫分类学家(特别是我国年 轻一代昆虫分类学者)积极参与评议。我们绝不能眼睁睁看着这样一个不学无术、 擅长造假的人登上我国中科院院士和国家科技奖的“宝座”,确保我国昆虫分类 学工作者在国际昆虫学界的声誉,维护我国中科院院士和国家科技奖的崇高荣誉! (XYS2007081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