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我和易中天”系列   作者:饶原生   http://blog.sina.com.cn/u/1243124512   我和易中天   ——也可以不说的故事   易中天,也许比“超女”还红。随他一道“品三国”,据说是今天人们文化 生活里的一件“In”事呢。之前,有十多家出版社争着要出版他的书,版税也给 到了十几个点。   几年前,我说过,希望找个时间去厦门大学找一找易中天教授。厦门我一直 没有去成,希望就仍保留在希望阶段。听说他最近到深圳来了,来广州恐怕也就 这些日子里的事情。可是,我已全然没有去找他的冲动了。我又不是“易粉”, 不想把自己混同在狂热的“品三国”、索签名的人群中。   我与易中天,其实有过那么一些瓜葛。今年以来,我已接过好几个电话,说 易中天提到我的名字。事情缘于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经典大家论广东的选本 《广东九章》,其第九章《世纪的鲇鱼行》选取了易中天的《读城记》,易文则 频频引用了我曾经撰写的《粤港口头禅趣解》。这一点,几年前我“读城”已注 意到了,当时除了希望去厦门与“读城爱好者”(他当时没有今天那么火)交交 朋友,绝不会有其他想法。   有朋友读《广东九章》后提醒我,某人所为,在著作权方面会不会有一些值 得探讨的地方呢?这是一个新问题。我把《读城记》再翻了出来,确确实实,整 个读广州的章节,有太多似曾相识的东西。我想,要学好著作权法本身就是不容 易的事情,真要为此维权更是得耗费个人不知多少时间和精力。我所发表一些作 品,被侵权的例子还少吗?回到《读城记》的话题上,那是我非常喜爱的一本书,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易中天此说,甚至让我几乎 有了读遍广东诸城续写《新读城记》的冲动。   易中天在《读城记》中大段大段引用了我的文字,但也不忘提及“正如饶原 生所说:‘爱的奉献最需要爱的回报。’(《粤港口头禅趣解》)”,这起码在署 名权上对我给予了重视,我还能要求一些什么呢?!   易中天,人如其名,如今名气正如日中天。倘若我偏要在这个时候去找他, 人家又会有些什么想法?反正,我和易中天……这是一个也可以不说的故事。   再说我和易中天   ——不得不说的故事   博客上写了篇《我和易中天——也可以不说的故事》,无非是想发泄一下自 己不想凑热闹去见易中天的情绪,顺带陈述了两人作品之中曾经出现的一些事情。 没料到,开博不到一个月的我,短文一度窜升新浪广东头条。众多的访问者中, 无疑有不少“易粉”。责备、质疑、不满和激愤,没有才怪。   看来,“我和易中天”,这故事是由不得我不说的了。我不想由此被误读。 我想向“易粉”公开表明下述几个观点。   第一,我不想当葛红兵,没有向易中天叫板的任何想法。对于享有“学术超 男”“学术明星”等美誉的易中天,我是很尊重的。对于由“品三国”而形成的 新一轮文化畅销书现象,对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是很有启迪的。但人无完人,人偶 尔会犯点小错误,也是正常的。我的这一态度,大家只要再认真仔细地读一遍短 文(可点击http://blog.sina.com.cn/u/1243124512),便知其详。   第二,我不是“易粉”,但有可能是“亚易粉”。对于易中天的作品,我是 极钟爱的。偶然读到《闲话中国人》,就爱上他的作品了,只要见这个署名就买。 读到《读城记》,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书中发现了自己的名字和作品,我既没有 窃喜(那时候没“超女”缺“粉丝”,易中天也不会“比超女还红”),也不至 于由此激愤。我是这样替他寻找理由的:出版社催稿催得急,难免见素材就用。   第三,我不反对我的文章被引用,但对于被大量借用难免会有想法。想法之 一:用了那么多的素材,是否要打个招呼?想法之二:上面是提了我的名字,但 多说一句“我是谁”就不行吗?想法之三:虽则提及我所撰写的《粤港口头禅趣 解》,但说明一下是哪里出版(不想让读者找到这本书?)的总属于常识性问题 吧?想法之四:《读城记》出来后,总可以寄一本过来,以此告知一声,难道就 做不到(那时他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忙)?可以猜测的原因是,易中天用了我作品 中的不少内容后,耍了点小心眼,存心不想让作者本人知道。   我书柜里收藏的《读城记》,是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印数标明 “8001—18000册”,那时广州的书店上架不是太多。据询问,好多人通过这本 书知道“易中天品读广州市”,是在今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广东九章》 上。恰好,易中天也在今年火了起来。   有“易粉”在帖子里紧追不放,“引用不是看多少,是看该不该引用”。该, 找到《读城记》连同《粤港口头禅趣解》(岭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读了再说话,行吗?   三说我和易中天   ——还得再说的故事   我和易中天,这话题还得再说下去。这是原先写博时所始料未及的。当博友 们觉得我有话不好好说、有话要说却说得含糊时,“还得再说”已是别无选择。 譬如说,我承认自己是“亚易粉”,但有博友认为这显得态度暧昧。   ——干脆点,没有中间道路可走,你这个人到底是不是“易粉”?   ——“是”或“不是”,这是个问题。   讲讲自己这些天干了什么吧。上一个双休日,我逛书店买书去了,买的是 《品三国》。一旦翻开就放不下,只想一口气品完,其间毋忘替自己沏上一杯好 普洱。我得承认,能有一本好书、一杯香茗可品的日子,是神仙过的日子。这样 的日子,你拿什么来跟我交换,我都坚决不干。只是,好茶易觅,好书难寻。如 今虽说新出的书琳琅满目,但书跟书是不一样的。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易中天的 《品三国》,版税是14%、起印数是55万,这就体现了好书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品罢《品三国》,我再上书店去找易中天另一本好书《帝国的惆怅》。货架 上横竖翻不着,我问售书的靓女,“能通过电脑查书找到它吗?”靓女笑了, “现在,凡易中天的书都抢手!”要找的书已是销售一空,“帝国”有没有惆怅 我无法知晓,读书人的惆怅则已横亘心头了。刚被易中天吊了一下胃口,接下来 又没好书可品,以后的漫长日子真不知该怎么打发?   (这里插播15秒寻书广告:谁发现有如《品三国》《品人录》《读城记》那 样堪值一“品”的好书,请尽快给我发帖子,以让我重过神仙日子)   行文至此,我到底是不是“易粉”,其实已经图穷匕首见。但是,最后仍有 一个问题必须自辩:既为“易粉”,或曰“疑似易粉”,你自己真的不想找易中 天本人签个名吗?想,也不想。不想的理由,在《我和易中天——也可以不说的 故事》(http://blog.sina.com.cn/u/1243124512)中已有交待。   想索取签名,这活儿我有时在干。我不爱歌星爱“书星”,遇上自己喜欢的 书作者,总想让人家留下点什么,弄得家里的藏书里混杂着林林总总的不同签名。 当然了,签名和签名也是不一样的。那一年全国书市在广州举行,蔡志忠先生给 我签名时实际上是在“签画”,竟用心描绘了一幅庄子“TO:饶原生先生”面授 禅机的漫画,好玩极了。见到金庸先生更好玩,我索要签名时打的是“儿子牌”, “小儿是个大侠迷,给我签名时把儿子的名字也捎带提一下吧。”我及时递上 《笑傲江湖》,金大侠辨明书非盗版后(大侠是坚决不给盗版书签名的),于是 欣然命笔,把我一家子的名字一个不能少地逐一写下,我的阴谋得呈了。   不必絮说了。真见到易中天,我会不索要签名吗?总之,我做人是有点矛盾。 最矛盾的事情,发生在《我和易中天——也可以不说的故事》中。“也可以不 说”,却又说了出来,而且说的是易中天的不是,不管怎么说,事实上已对深爱 易中天的“易粉”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灵创伤。但我觉得,大多数“易粉”还是挺 中肯的。有博友留言道,“易中天自己好像也表示过这样的意思,无论曹操、刘 备还是今天的各色人等,无性本恶或性本善的绝对之分,都符合二元原则。请博 友对易中天曾经有过的小错误持更多的宽容态度吧”。   其实真的没有什么。人无完人。有点小错误的易中天,其实更真实客观、更 有血有肉,也显得更可爱。   四说我和易中天   ——也许漏说的故事   我和易中天的故事,一说二说连三说……   仲尼传媒人发来帖子,说易中天上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时谈到两种人, 一种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还有一种是“走别人的路,让自己去说”, 易中天表明自己属于前一种人。一语提醒,易中天不会反对别人去说自己,只要 不是恶意中伤,只要不是无理取闹。   “三说我和易中天”中,我已表明了自己的认识观:人无完人。有点小错误 的易中天,其实更真实、更客观也显得更可爱。喜爱他的作品,与并不认同他偶 一为之的“大段引用”,是对同一个人的不同认识。而正是这种认识,才构成了 “人无完人”的基本判断。故此,前面也许漏说的,这里就再谈几句。   我想说说《读城记》。那是很有意思的一本好书。就《读城记》的阅读快感 和人文价值来说,它一点都不亚于今天的《品三国》。好多人至今没有读过《读 城记》,只因为昨天的易中天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只因为该书出版时缺了像电 视媒体(而且是央视)介入这样的强势推动。优秀的作品不可以没有出色的商业 运作,有好的传播才谈得上有好的作品。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这是易中天在《读城记》 所强调的观点,“中国的城市极其可读,中国可读的城市又是何其之多!”据他 认为,“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有的粗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 温情”,“读城,也就是读人”,“可读的是他们的‘活法’”。他在书中娓娓 谈到,城市是有性别的,最男性化的城市只能出现在北方,而中国最女性化的城 市当然是在江南水乡。他表示,其中最典型的女性化城市似乎又是杭州,“杭州 这‘天堂’,似乎是由女人,而且是由‘名女人’和‘好女人’构筑的”,“杭 州的花情柳意、山容水貌,无不透视出女人味儿”,故此,美丽的爱情故事似乎 最适合在杭州这样一个地方上演。读到这里,生为大男人,我对杭州故事已是心 驰神往。   受《读城记》的指引,我相信自己对于“美女杭州”以及来自江南水乡的一 切,自此就有了十分美好的想法。但,仅此而已。投胎杭州是下辈子的事,这辈 子我自己要努力去做的,是用一枝拙笔去更多地描述广州、挖掘广州、品味广州。 毕竟,我,生在广州,活在广州,爱在广州。当我初次翻开易中天的书,写广州 的一开头,马上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广州是市。广州很活很活。广州的活力让 人惊讶。”   但是,当我一口气读下去,当我读到《“市态”种种》一节,发现这广州市 也实在太熟悉了——那些写广州“市态”的文字段落,那些被频频提及的粤语口 头禅。太熟悉的原因,缘自那熟悉的、亲切的、自己的文风,何其相似乃尔! 关于我曾经出现的不愉快的情绪及其理由,“再说我和易中天” (http://blog.sina.com.cn/u/1243124512)里已经谈过,这里不赘述了。事实 上,我这些年没有向任何人提及这些不愉快,毕竟,自己太喜欢《读城记》了; 事实上,我每去一城几乎都爱谈及“读城感觉”,顺便就向身边的人推荐易中天 所写的这一本好书。那时候,社会上还没出现“易粉”。   我在想,上海文艺出版社今天以版税14%、起印数55万册的大气魄去操作 《品三国》的出版,更重要的是由此盘活了《读城记》等一批易中天的好作品。 “一命二运三风水”(易中天在“鲁豫有约”中所感言),今天的易中天作品跟 昨天的易中天作品其实是一样,不同的是,今天有大把的“易粉”而昨天应者不 至于太多。   于我来说,无论昨天今天,对易中天作品的喜爱是保持一致的。喜爱就喜爱, 但不会摇晃荧光棒和心形牌,不会高声尖叫和欢呼雀跃,也不会挤进求索签名的 购书长龙中。借用《读城记》里的话稍改几字:易中天是一本打开的书,不同的 人有不同的读法。   五说我和易中天   ——兼说博客何以活力无限   水在流,人在走……事物动起来了,就生机勃勃、就活力无限。博客的无限 生命力,其实正是在于互动。谁在博客上或发表事态看法或展现内心世界,然后 就不断有帖子加入,思想在互相撞击中得到愉悦、舒畅、启迪以及顿悟,相信这 是为博者之所以乐此不疲的兴奋点所在。   得进入“我和易中天”的话题了。不到两个月前,身为博盲的我,纯为“脱 袄(袄为Out)”而开博、而写到“我和易中天”。当时的我,绝对不会预想到, 会很快受到热烈的网络追捧。这还不够,到8月26日,羊城晚报花地版B5版还以 《四品易中天》为题,辟出大半个版,让博文“落地”。纸媒与网媒的互动,一 下子就把网络内容盘活了。我们知道,晚报读者多在中老年人这一个年龄段,网 媒读者则多为年轻的一代。资源的“二次使用”,以及有可能继续产生的“N次 使用”,无疑是会不断滚动出价值的。   说我吧,由于晚报对“我和易中天”的大篇幅报道,资源的“三次使用”说 来就来。闻名遐迩的唐宁书店迅速找到了我,希望让网媒、纸媒继续“落地”, “落到实处”,落到文化人荟萃的读书沙龙之中。接下来的事情,是从博客世界 中那心灵撞击的“看不见的战线”,转换到“面对面”节目。我未假思索,答应 了下来。人在社会中,好些时候是被某种机缘际遇、某种发展态势推着走的。   唐宁书店,位于环市中路地段,与花园酒店、世贸大厦等楼厦为伍。在又称 为“广州中环”的白领、粉领以及金领集聚地,有这样一方飘荡着书香墨香茶香 咖啡香的精神家园,应是精英商圈布局中的精英文化的韵味点缀。在唐宁书店中 与易中天一道“品三国”,这主意挺好的。博客与书屋、与读书沙龙结缘,在此 之前我真没有想到过。   一眨眼间,自己在媒体这一行里有20年以上的履历了,曾为做过的好些新闻 被“二次使用”而一次次兴奋不已。所谓“二次使用”,其实就是被文摘类报刊 转载而已,属于同一传播手段(同是纸媒)间的互动。不过,我的纸媒作品,也有被 电视媒介注意,进而转化成电视节目的情况。在上个世纪,有一回我甚至与广东 电视台的《社会纵横》节目搞起了互动,同一新闻话题在电视和期刊上同时发挥 起舆论监督的作用。今天的媒体,已进入分众时代和互动时代。不思互动的媒体, 其传播的通道是狭窄的,其传播的效果是不可知的(“不可知”意味着有可能是 无效传播,要知道,有效阅读与发行量之间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换言之,其 生命力是肯定靠不住的。   话说多了,也许有同行不认同我的观点,那就在博客上讨论、互动呗。我得 继续重复本博文的观点,博客的无限生命力在于互动,媒体的无限生命力同样在 于互动。   我是“非典型意粉”   ——六说我和易中天   最早写“我和易中天”的时候,不曾料到会遭遇“意粉”。   “别人火你很羡慕吗,说人是非者……你也要想想别人火难到靠的不是真才 实学吗?”这是所遇到的第一个“意粉”发来的帖子。接下来,陆续还有,“作 者写这篇文章明显是对易中天先生引用了自己的文字有点说法,可能认为如果没 引用更能突出易先生的文采!这样的话,对作者就不敢恭维了,我想说的是:引 用不是看多少,是看该不该引用。就这样了”,诸如此类。   应该说,由易中天而引发的“意粉”,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化 现象。过去人们爱读金庸、二月河、余秋雨,怎么就没听说过“金粉”“河粉” 以及“鱼蛋粉”?   “意粉”,又叫“乙醚”,七成以上的年龄在13岁-25岁之间,其中有人还 喊出了“嫁人就嫁易中天”的口号(类似的口号,好像只出现过“嫁人就嫁普 京”)。这些不计其数的“意粉”,或是易中天在央视节目录播过程中的忠实观 众;或在易中天的巡回签售现场中高声尖叫;或在易中天的博客上跟帖连连。博 客上的事情更好玩,当发现有哪个顶帖者斗胆对易老师出言不逊,“意粉”们就 会群起而攻之。   那么,对于我在博客上接连不断地“品易中天”(接下来又是纸媒、又是沙 龙,大有把“品易中天进行到底”的架势),“意粉”已是很不高兴,后果会不 会很严重?好在,情况比所担心的要好。除了难免会产生的一些责难,一般的顶 帖者多是保持了宽容、理解以及欣赏的态度。   “我和易中天”,这话题真的成为了话题,这是原先写博时确实所始料未及 的。日前登陆天涯社区,见署名“猪猪夜话”者发帖道:“真是难为饶兄了,不 好意思发难,还要保持高姿态,面对顶上了‘学术超男’、‘学术明星’光环下 的雅贼,饶的文字还在表示欣赏中透着淡淡的无奈。不由得不对饶兄的气量和风 度表示钦佩(不管人心里怎么想,最起码公开的态度不偏不倚,让人无话可说, 老道!)。”   毋庸置疑,“猪猪夜话”发帖,其动机是要“撑我”(粤语,意为大力支持 我)的。但,我可就被弄得无地自容了。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中同样会有一千个易中天。套 用易中天的表达模式,我非得强调“我的意粉观”不可。那么,我,自己,本人, 到底是不是“意粉”?我说过,我在十年前就爱上易中天的作品了。书架上翻出 《闲话中国人》,见是华龄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署名易中天,但没有介绍书作 者是何方人士。虽不知作者是谁,但那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以及个性化的写作风格, 一下子就抓住了我。自此以后,但凡见到有这个署名的作品,都愿意掏钱购买。 本世纪初购到《读城记》,读到封面折页上的介绍,才知道作者是在厦门大学工 作的教授。对于我这一类易中天作品的爱好者,我以为可以使用一个概念叫做 “非典型意粉”。这种“非典型意粉”的症状,正如我在“四说我和易中天”中 所谈到的:无论昨天今天,对易中天作品的喜爱是保持一致的。喜爱就喜爱,但 不会摇晃荧光棒和心形牌,不会高声尖叫和欢呼雀跃,也不会挤进求索签名的购 书长龙中。   身为“非典型意粉”,对于易中天,自是有着一些非典型的追捧方式。我想 我对易中天的所作出的最大贡献,是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他的小毛病——由此还他 一个更可爱可信的草根教授的真实形象。这是好事情。我们知道,易中天在《我 的历史观》中以受欢迎的美国总统为话题,表明有毛病的总统更抢手。他先是说 到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连莱温斯基这样的女人爱都来一腿,美国的公民会想, 品味连自己都不如,这样的总统太可爱了。这之后的美国总统大选,小布什PK戈 尔:戈尔长得一表人才,小布什却像个加油站里的加油工。偏偏,美国的老百姓 更爱加油工,据认为,没有缺点的总统让人捉摸不透,肚里藏的不知什么弯弯绕。 结果,PK中,加油工小布什胜出了。   回看我们的“学术超男”易中天,在早期的写作中爱大段引用人家的作品, 而且还不跟人家打招呼。这些情况,“意粉”们过去不知道,我在博客上一说再 说,大家知道了,于是就更喜欢我们的有毛病的“学术超男”了。大家想想看, 我无非是用了“非典型手段”,去让我们的“学术明星”显得血肉丰满。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意粉”弃沟渠?!   易中天,你为什么不吭声   ——七说“我和易中天”   博客上见有署名“黄守愚助手”的留言,于是读到了红网论坛上 “我和易 中天”的一系列帖子。   令我惊讶的是,《重庆晚报》几天前以《易中天旧作惹风波》为题,披露了 “黄守愚状告易中天涉嫌抄袭一事刚刚引起轩然大波,昨日(博主注:此处估计 为笔误),一位名叫饶原生的学者又在博客中透露易中天旧作《读城记》侵犯了 其作品《粤港口头禅趣解》的著作权”。好家伙,又提到了我。新闻写到,“记 者昨日连线上海文艺出版社主编兼该书责编郏宗培,他对此事不愿回应。记者委 托同行接通易中天本人电话时,他称采访需要预约,挂掉电话。”   易中天,你什么总是避开我,为什么总是不吭声?细细想来,我以为不碍三 种原因:一是他要加紧《品三国》(下)的书稿最后冲剌,趁热打铁,顺势而上, 一心要为畅销书市场做出更大的贡献;二是他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不想与一个 普通的广东人长一般见识;三是他历史确实读得好,早已看透当今人情世态,不 愿意按照大家设计好了的套路走;是不是还有第四、第五,我就不好揣测了。   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福分,会听到易中天的回应。没有回应,问题其实也不 大。相逢一笑,握手言书,这种奢望还是有的。昨日上午我参加市里的“书香羊 城——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工作会议,其中有一项是“请与会同志发言”的。我 当时已打好腹稿,想就“推动并用活博客,因为博客是互动的、有趣的阅读”、 “学习百家讲坛好榜样,让电视更多更活地介入读书生活”、“要大树读书界的 明星并培育‘粉丝’氛围,最好把易中天请到11月中旬正式启动的‘书香羊城’ 暨羊城书展开幕式中来”等话题提点小建议。无奈,会议留给这一发言的时间段 很短,我又不愿意当“出头鸟”,正犹豫之间,主持人已宣布请领导讲话了 (“请与会同志发言”结果为零)。   不妨就借我的博客,向易中天,发出诚意的邀请!我真心希望,这一位超级 读书明星能及时来到羊城书展现场,为即将启动的“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搞一搞 气氛,给众多热爱读书的羊城人一个意外惊喜。 (XYS2006102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