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郭世佑涉嫌抄袭事件”中的剽窃者是怎样消失的?   杨曾宪   在见到光明日报记者“曹建文”的信后,又在世纪中国学堂中见到他的帖子: 《“杨曾宪揭露中国政法大学博导郭世佑抄袭”是个误会》。我依然假设这是真 实的曹记者在发言,但他的发言内容使我难以理解。   1、该文的中心,是说此次抄袭只是“重大的技术性失误”:“在《“学术 泡沫”:学术难以承受之“轻”》一文的采写过程中,由于文章内容和主题的关 系,我对采访对象的文本进行了一些技术性处理,写成的草稿经过责任编辑和领 导的修订后又进行了局部的较大改动,使定稿的文字与采访对象的回答出现了较 大的差别,而这一差别正是杨曾宪老师对郭世佑教授产生误会的根源所在。”   记者当然可以对文稿进行技术性处理。问题是,曹记者并没采访我,怎样技 术性处理,也不会张冠李戴,把我的话变成郭教授的话。更令人难解的是,明显 抄袭的不是在一段答问,而是在两段答问中。我的两段话,都因为“责任编辑和 领导”的修订,变成了郭教授的话,这可信吗?反正我绝不相信拙见能被光明日 报“编辑、领导”熟悉到拿来就用的程度。   2、据曹记者解释,我的话原本是作为学者共识运用的:   “因为学术批评事业已经过一大批人的共同努力,达成了许多共识,再加上 因联系不便的原因我只好将这些人取得共识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处理。这些人中 既包括杨曾宪老师,同时也包括另外一些知名学者如邓正来、贺卫方、杨玉圣、 郭世佑等”。   记者当然可以综述他人观点。问题是,改头换面地抄袭,并不是综合处理。 在“有人认为”、“有人说”名义下,大段搬运别人现成论述,这正是当下流行 的典型性“剽窃术”。如果曹记者所说属实,也只是抄袭主体由学者变成记者而 已,性质是一样的。至于“联系不便”等等,更无法自辩。我虽是中国当代的边 缘学者,但依然食人间烟火,拿国家俸禄。中国只一个青岛、青岛只一个社科院、 社科院只一个杨曾宪——有什么“联系不便”的呢?   3、曹文中附有郭教授的“原文”。如这同样属实的话,我认为郭教授有些 话说得太好了。这样好的文字弃而不用,却非把我的话强加给郭教授,这实在有 些匪夷所思(附带说一句,我不会去查证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   4、曹记者在文中强调自己无辜:“编辑进行改动后没有通知我更没有最后 请郭世佑教授审订!”。问题是,有人曾以“曹建文”名义在网上贴出过这篇文 章。这是两个“曹建文”所为吗?在该文发表如此长时间内,原作者曹建文就没 时间通知郭教授,并主动纠错吗?(我搜索过,恰恰是被抄袭“处理”过的那段 话作为郭教授的见解被人引用。幸亏这次我发现了,否则日后岂不惹麻烦!)   5、曹记者提及他多年来为“维护学术尊严和学术共同体的集体利益”所从 事的工作,我甚为感佩。但目的崇高与手段拙劣是不能混淆的两回事——所有抄 袭者从事的学术研究主题,都是崇高的。警察用偷来的武器消灭了坏人,不等于 他的偷枪行为是正当的。郭教授说:“……私德的自律式微。在古代的读书人中, 习惯与自己过不去、不懂得原谅自己的人很多,现在的读书人中,‘善待’自己 的却越来越多。”好像就预见要发生这事件似的。因此,该如何做,长期从事学 术打假的曹记者应当明白。   杨曾宪   2006年3月21日 附:   杨曾宪揭露中国政法大学博导郭世佑抄袭”是个误会   杨曾宪老师在其博客上发表《“学术警察”不能用偷来的武器执法》,专门 就《“学术泡沫”:学术难以承受之“轻”》(《光明日报》 2005-12-12)一 文中涉及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郭世佑教授的两段访谈进行 批评。文章在杨先生的博客发表后,世纪中国系列论坛进行了转载。作为《“学 术泡沫”:学术难以承受之“轻”》的采写记者,也是文章的主要责任人,我认 为杨曾宪老师对郭世佑教授的批评是个误会,而导致这个误会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我和文章的责任编辑在文章的处理上出现了重大的技术性失误。   在《“学术泡沫”:学术难以承受之“轻”》一文的采写过程中,由于文章 内容和主题的关系,我对采访对象的文本进行了一些技术性处理,写成的草稿经 过责任编辑和领导的修订后又进行了局部的较大改动,使定稿的文字与采访对象 的回答出现了较大的差别,而这一差别正是杨曾宪老师对郭世佑教授产生误会的 根源所在。   譬如,有关杨曾宪老师批评郭世佑教授抄袭的“论据”:   郭世佑教授认为,“学术‘剽窃’与学术腐败虽然危害大,但并不可怕,因为 我们有相应的学术批评与学术规范予以校正。而真正危及学术事业且难以根除的 痼疾,却是学术泡沫。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学术泡沫是用生产学术‘垃圾’的 方式制造学术虚假繁荣,是举着学术旗号扼杀学术活力,打着学术规范的幌子践踏 学术准则。它不仅严重耗费稀缺的学术资源,使学术成果鱼龙混杂,而且容易导致 ‘劣币驱良币’,产生恶性循环。最终败坏学术风气,摧残学术尊严,破坏学术声 誉。”   事实上,我写成的初稿是这样表述的:郭世佑教授认为,“学术‘剽窃’与 学术腐败虽然危害大,但并不可怕,因为我们有相应的学术批评与学术规范予以校 正。而真正危及学术事业且难以根除的痼疾,却是学术泡沫。”   一些学者也认为,学术泡沫之所以泛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术泡沫是用生产 学术“垃圾”的方式制造学术虚假繁荣,是举着学术旗号扼杀学术活力,打着学术 规范的幌子践踏学术准则。它不仅严重耗费稀缺的学术资源,使学术成果鱼龙混杂, 而且容易导致“劣币驱良币”,产生恶性循环。最终败坏学术风气,摧残学术尊严, 破坏学术声誉。   但这一初稿交给编辑处理后,可能是因为在拼版时要删减文字的缘故,就将 两段文字进行了合并。编辑进行改动后没有通知我更没有最后请郭世佑教授审订! (具体原因明天上班后我将与他们进行沟通)而我之所以在第二段中用“一些学 者也认为”,是因为学术批评事业已经过一大批人的共同努力,达成了许多共识, 再加上因联系不便的原因我只好将这些人取得共识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处理。这 些人中既包括杨曾宪老师,同时也包括另外一些知名学者如邓正来、贺卫方、杨 玉圣、郭世佑等。   无论如何,误会已经造成。作为文章的主要责任人,我除了向杨曾宪老师和 郭世佑教授进行解释以消除他们之间的误会外(我已经在杨曾宪老师的博客上留 言,希望能联系上杨老师说明误会产生的经过,同时我也已给郭先生发了邮件希 望能尽快联系上他),我还要向杨先生和郭先生致以诚挚的歉意!我同时也会与 编辑们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事实上,进行学术批评、维护学术尊严和学术共同体的集体利益,为学术事 业的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直是本报和本人长期致力于从事的工作。近 些年来,我采访了大批专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如《学术研究:从“失范”到 “规范”》(光明日报2004年9月17日)、《惩戒学术不端 维护学术尊严》 (光明日报2004年10月14日)、《学术研究拒绝平庸》(光明日报2004年11月4 日)等等,我也希望在我仍将从事的这项工作中能继续得到杨曾宪老师和郭世佑 老师的指点和帮助。   最后,再次诚挚的向杨曾宪老师和郭世佑老师致以深深的歉意。同时也希望 由于我们工作的严重失误而使你们之间产生的误会能早日得到“消除”。为了再 次证明杨曾宪老师对郭世佑先生的批评是个“误会”,特在文章后面附上郭世佑 教授发给我的书面采访回答全文。这一原文目前仍保留在我的邮箱里,如果杨老 师需要查证,学生将随时提供便利。   光明日报记者 曹建文   2006年3月19日   以下所附是郭世佑先生发给我的书面采访回答原文:   1、学术泡沫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什么?   2、这种现象对于我们进一步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将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3、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怎样的具体举措来加以遏制?   郭世佑(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原因:   1、就主观因素而言,学者的私德意识与公德意识均有待加强。我国传统文 明中不乏私德的传统,讲究个人修养与自律,但自近代以来,特别是近半个世纪 以来,经过“破四旧”等历次政治运动的扫荡,私德的自律式微。在古代的读书 人中,习惯与自己过不去、不懂得原谅自己的人很多,现在的读书人中, “善 待”自己的却越来越多。至于公德,包括有别于家族伦理的社会伦理与国家伦理, 却有些先天不足。尽管我们也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诚之者,人之道也” “天下为公”之类古训,但最能扎根于脑际的,还是 “事亲为大”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之类血缘本位主义与 “山中有直树, 世上无直人”、 “难得糊涂”、“灵机变者为英豪”之类“国粹”,我国公民 的职业道德水准亟待提升,从事学术研究的职业道德也不例外。   2、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某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学风的冲 击颇大,加重了学风的浮躁,乃至选题重复,立论平庸,形同无病呻吟,自讨自 论,甚至大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3、高等教育的“大跃进”带来学术研究的大跃进,专科升本科,单科性大 学办综合性大学,为了人为地展示名实相符的学术性,只好层层加指标,个个写 论著。近年来,硕士生与博士生的快速扩招,也影响了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有 的高校还一反欧美国家的培养规矩,明文规定,硕士生与博士生在校期间,必须 发在“核心期刊”甚至更高的刊物发表两篇或两篇以上的论文,否则不能毕业, 或不能获得学位,却放松对学位论文的要求,逼得许多硕士生与博士生不去认真 对付学位论文,却忙于先拼命赶制和发表其他论文。   4、行政力量对学术的干预过多,不是遵循学术发展的规律与规划、激励和 评判学术,而是盛行功利主义,不是为学术而学术,而是把学术当敲门砖,为评 职称而学术,为评奖、争课题、争学位点、争研究中心、基地、重点学科而学术, 层层评比,多如牛毛。就个人而言,不少高校将发表论著的数量、“等级”与岗 位津贴直接挂钩,职称与工资、住房直接挂钩;就单位而言,许多高校与科研院 所还普遍以评职称、争得奖励与学位点、研究中心、基地、重点学科的等级与数 量,来营造行政任期内的政绩,搞所谓形象工程。年年评定高校教师的职称,连 高校的行政人员、中学与小学教师、幼儿园的工作人员都要评职称,都要写论文 甚至“专著”,好像谁都可以作学术研究,写学术论文,不会写论文者甚至还可 以写书。梁启超就强调过:“学问之为物,实应离‘致用’之意味而独立”, “就纯粹的学者之见地论之,只当问成为学不成为学,不必问有用与无用,非如 此则学问不能独立,不能发达”。为评职称、评奖而写论文、写书,职称的泛化 就决定了学术论文与“专著”的滥化,以及论著发表环节的乌烟瘴气。与欧美学 术大国相比,我国的学术刊物已经够多的了,但对庞大的职称后备军的来说,总 是供不应求,学术泡沫应运而生。   5、既缺乏货真价实的学术批评与惩罚机制,也缺乏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 在各项评比中,只图易于操作,重表格,重统计数据,轻质量,使人情主义、本 位主义与平均主义见缝插针,十分盛行,所谓“同行专家评议”,却变成了同事 评议与师友评议。在国外行之有效的某些学术制度,包括 “引用率”、“匿名 评审”、“核心期刊”等,一到中国就变样了,许多匿名评审形同虚设。   二、危害:   1、严重耗费学术资源,不仅使学术成果鱼龙混杂,而且容易导致“劣币驱 良币”,产生恶性循环;   2、败坏学风,滋长投机取巧和弄虚作假,摧残学术的尊严,影响高等教育 质量与学术人才的培养,破坏我国的学术声誉;   3、扰乱学术评价体系,掣肘我国科学创新能力的提升,最终削弱综合国力 的积累;   三、措施:   总的来说,需要综合治理,   1、加强学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建立学术道德 的任务既不是朝夕之功,却又刻不容缓。   2、杜绝高等教育“大跃进”,限制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招生规模,不要 逼迫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之前就发表论文,以便为所在学校争取排行榜上的好 名次做出什么贡献,应当明确一个基本的认识:授予学位的主要依据甚至惟一依 据就是学位论文本身。   3、切实反思工科管理模式对于学术管理的利弊,杜绝比论文篇数、专著本 数、成果字数之类数字竞赛活动,强化质量意识,以作者的代表作定为主要依据 确认作者的学术水准,逐步建立脱离行政性的学术评审机制,减少评比活动的数 量,延长学术成果接受学界与社会实践检验的时间。   4、加强学术批评与社会舆论监督,加大惩治抄袭、剽窃的力度,维护学术 的尊严。建议由教育部或有志之士牵头,参照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专门打击 剽窃的Turnitin网站的成功经验,创建并逐步完善一个具有检测与监控功能的中 文网站,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加强对研究生的作业、学年论文、学位论 文乃至学界学术成果的技术检测,切实倡导学术规范,杜绝剽窃行为。 (XYS20060320)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