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魏于全事件:理解万岁 作者:游医 方先生:您好 最近在《新语丝》对四川大学魏于全院士的论文作假讨论的比较激烈,缺少人情 味。因此忍不住想借一席之地谈谈魏院士这件事的看法。自己有一段国内求职经 历,说来与大家共赏。 曾与国内某大学联系过,希望能弄个教授。结果,人事处以论文少,没有教学工 作量,没有培养过硕博,没有主持过国家科研项目或其他得奖项目而拒绝。都是 硬杠杠,心理有点不服,但也无奈,只能感叹自己天资不聪,时运不济。现在还 在国外流浪。 某日,与国内的同学(副局级干部)聊起来。 我说:国内也怪,怎么人事处掌控人才引进的大权?他们狗屁不懂,就看论文数。 有的人的名字藏在一串数不清的论文著者中,也算他的论文。去掉这些“杂文“, 看第一作者,我不比别人差。———— 同学:真想回来,————, 我有几个朋友在报社,你把你的简历给我,我让 他们给你吹一吹,只要你成了名人,我看他们敢不要你?!我保证抢着要你。 我愕然。同学:你想想,这世界,谁知谁?引进人才是人事处的工作,引进什么 人他们得负责任。报纸登了的人物引进错了,至少可以把大部分责任推给报纸。 另外报纸登的人物在报社肯定有路子,下次上报也容易。现在校名上报次数也是 学校的业绩,知名度嘛,当然这也成了学校有关部门的任务。 我说:但是,我的简历你也知道。 同学:论文,只是个数字问题,很简单。至于培养硕士,博士嘛---造呗!怕啥? 谁去查,再说吹牛又不犯法。 我说:其实,日本的实验室里都是前辈带后辈。我的实验室里的硕士生和后辈博 士都是我从仪器操作到怎样实验,下一步怎么做,论文怎么写,改,全是我手把 手教出来的。老师根本不管事。所以说他们都是我培养的,也差不离。 同学:这就是了。研究项目呢? 我说:老板的项目还不是全部我们做的,再说博士后就完全负责一个项目。项目 多少钱,从哪儿来,我全知道。 同学:那就全了。有没有得奖?没有?!那么你的专业日本有没有什么大奖?它 的名字写下来给我。 我很担心。 同学:怕什么?你又不是凭空捏造。再说,现在都在讲新闻要对准下面,宣传科 学家什么的。报社都有任务,能逮着你这么个要回国,爱国的大海龟,他们还不 是开心坏了。 我说:只是将来给同事知道了,不太好。 同学:你真蠢。你想想,国内的这帮土人,见到洋文就矮半截,自己恐怕从来没 有写过英文论文,你只要甩出你的几篇代表作,就足以震住他们了。再说,你成 了名就能搞到项目,搞到钱,他们还巴不得求你养活他呢。谁会把你怎样?谁又 能把你怎样?瞧瞧领导们的业绩就知道了,他们恐怕还希望能揪到你一点小尾巴 呢,有了小尾巴,大家都安心,谁也不怕谁揭黑。就这么定了,我给你找一个小 报先登一登,然后让大报再吹一吹。有用,你赚,没用,你也不亏一分钱。 我说:算了,算了。这样一来,我睡觉都出冷汗,见树影都当鬼。 同学:现在是市场经济,你上不去,什么都干不成,还天天看人脸色,经常成考 查解雇对象。只有上去了,你才能发挥你的才能,才能想做你想做的事,而且是 你来考查别人。这就叫马太效应,就是越有的人越有,越没有的人越没有。你得 先挤进这个圈,什么国家人才库,杰出青年之类的。———— 对魏院士的研究领域不懂,但看到有关“中国魏”的精彩报道以及魏院士来信表 达自己对这些报道的态度后,想起这段的经历,深有感触。人生是一场赌博。性 格决定命运。我一直在猜想魏院士是否有过相似的经历,只是选择的不同,所以 现在的命运不同。“中国魏”故事中,论文数42是假的,但是其他数据恐怕只能 用似有似无,似真似假来形容。 0就是一口井,从井中掘取多少泥土垫高自己,必然同时留下多深的窟窿。 魏院士日本苦读五年,发表了3篇论文(第四篇是第二作者),实际上不容 易。但是形势比人强。象我在上面说的,从博士到教授,长江学者,再到院士, “中国魏”的故事到底起了多大作用,魏院士心理一定很清楚,当然这个故事的 负面作用也清楚,而且随着魏院士地位的升高,负作用越大。川大宣传部的人在 此认错,很有意思。其实我认为他们的最大错误是没有认真领会校长魏院士的 “对报道的低调态度”上。没有预先让魏院士过目是小错,报道的主要业绩根本 就没有错。难道在整理魏院士的宣传资料时没有看到2004年以前的报道?或者更 直接地说,魏院士的升职(教授,博导,长江学者),申请项目(纵向和横向) 以及院士的申请材料中没有提供这些报道吗?实际上,魏院士若真想撤稿,一个 传真:“有关于我的所有报道,以前的以及现在贵报发表的全部内容,纯属捏造, 子无虚有,尤其在论文数以及在日本培养教授方面”,宣传部的人就知道出大事 了。为什么不呢?困境就在此:否定过去,意味着质疑声在身边响起。不让报道, 作为院士为学校扬名的任务完成不了。继续张扬下去,牛皮总有破的一天。于是, 魏院士只能向报社发一个乖巧的撤稿信“报道不实”“未亲自采访本人”“于事 实多处不符”:从个人的角度看,反映了事实和内心的真实要求,但从报社和报 道者的角度看,反映了魏院士低调,谦虚,认真的伟大人格,因为由校宣传部提 供的材料总体来讲主要事实没问题,报道嘛,总要添油加醋,小问题。宣传部的 人十有八九认为是魏院士担心“一稿多投”。 川大对魏院士事件的处理,似乎很多人有意见。其实理所当然。除了宣传部, 还有多少川大人和川大以外的人靠魏院士养活着,诸位不会不知道。魏院士笑谈 记者会,我们可以看到魏院士也深知这些。一艘重金打造的大船载满许多同命人, 谁承认有洞,谁就会被塞进去堵洞。魏院士也深知这艘船行驶一条在“污染”严 重的河上,水浅泥深,船肯定沉不了,最多踩点泥。而且自己一直踩在泥里,知 道浪头迟早会来临,但是浪头过后,只要不翻船,就洗干净了。现在正逢浪头上, 又到毫赌的时候了。上次赌成了。这次过了关, “中国魏” 故事的包袱将被彻 底丢掉,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崭新“中国魏”的诞生。 回放魏院士事件的全过程,魏院士犯的唯一错误就是没有让司教授在评完院 士后立即发表他的评论文章。那么一张豆腐块文章,有问有答,除了同方向研究 者,没有多少人在意。即使问与答文不对题,司教授不满,再次质疑时,杂志社 的人可能也烦了,没完没了的,不予发表。毕竟有白纸黑字,从此后,魏院士: “对我的意见及我的答复,请看XXX杂志XXX页”一句堂堂正正的话,足以了结一 切质疑。或者评完院士后,干脆花100万为司教授买张票,让他上你的船,永绝 后患。从目前网上透露的消息看,司教授还是个很“识时务的俊杰”,是个比较 容易被“感动”的人。可惜!错失了良机。现在魏院士不得不选择《新语丝》网 站来搞学术讨论。我很佩服魏院士的勇气,或许这正是你的性格。本人也做过杂 志审稿人。审稿纯属义务,没钱没名,有的杂志社年终想起来,来张明信片,有 的杂志啥都没有。所以,大多数教授不愿干,至少不积极,有时干脆让学生干。 当然,可能国情不同,我也看到国内的有些教授在自己的网页上把“XX杂志的审 稿人”称为“荣誉”的。但是,这个网站可不同,都是没事找事的人造访这里, 有院士,教授,更有前线苦战的工兵,个个如狼似虎,每天24小时连轴转。所以 不用说你魏院士的论文,就是把全世界的所有论文拿到这里,没有几个能活着回 去的。竟然到此地步,要逃也难,我倒建议你干脆让NM文章的共同作者们(文章 里有一长串名字)一个一个出来把自己的工作介绍一下,让大家看看问题出在哪 里,免得这里的好事者竟然为了怎么从小老鼠身上抽血这点小事也争吵半天。天 掉下来由你高个顶着,一个人背黑锅。说不过去:评职称时,这篇文章共同作者 们都有份,出问题时,大家都溜了。对比丘小庆教授的共同作者们,魏院士让他 们出来还算很仁慈的。川大宣传部的人也一样,光道歉不行,也要说明那2004年 报道的具体数据到底是哪儿来的? 这里的很多人大概都在科研圈子里混。魏院士让他们把东西都摆出来,可能 很多东西大家都能理解。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就象在评院士的关键时刻,不惜 用重金和重兵阻止司教授发表那篇评论文章一样,我认为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 的。一时说不清的东西,暂时压下来,等事过再处理,这是正确的。因此如果魏 院士坦诚交代,得到更多的或许是理解和同情。可惜,魏院士撒慌诿过。在那样 特定的时空下,100元与1000元的礼物在本质上没有区别。见面解决学术纠纷更 是谎言。公开发表才是解决学术争议的最佳途径。不让司教授发表是关心爱护司 教授和中国科学界的声誉简直是儿语!之所以这样,恰恰反映了中国的教育问题: 大学教授竟然说不好中国话,也写不好中文信。杨教授的说情信写得唐突而直露, 与其说是求情不如说是恐吓。把自己捧得高高的爱徒在一个普通的教授面前扁贬 如此之低,表达的是愤怒,提到博士点的事表达的是谴责和恐吓,言下之意,将 来还有求到我的时候。实际上,如果说求情,信中只有一个词重要——杨教授的 名字。能否求到情,全凭司教授看到杨教授名字后的反应:如何对待这事,这样 闹僵了以后,将来怎么办。当然,不能否定,杨教授的本意就是写一封恐吓信或 者措辞强烈的“求情信”。如果这样,没必要先贬爱徒,直接象魏院士一样,开 门见山,“100万。不然————”。 零终究是零,我希望魏院士与我等能够相互理解,你不能从零中掘走这么多, 升到了院士,副校长,副部级干部,而让全国人民来填补你留下的窟窿,即“谁 诚实谁倒霉”。站在我个人的角度,其实和魏院士的心情一样,对“新语丝”很 反感。我来这里只希望能学习各位教授回国成功的经验,找到自己回国的路。比 如说知道安徽师大的刘登义副校长和清华的刘辉院长助理的事,我就可以花10 分钟造个百篇〈SCIENCE〉文章的简历送到他的桌上,至少他不敢用论文 少,论文质量低以及其他客观条件来拒绝我。或许他会说编制已满,但至少我们 可以有机会在酒馆见面谈谈:“编制满了。你的位置能不能让我,因为我的条件 比你好。理解万岁!我可是正而八经地花了10分钟,难得很。你那剪贴只要3 秒钟时间。”其实只要他给我弄个校长助理或者院长助理的助理就行了。位置比 他低,他照顾我,他出事早,概率高。我比他高,我得小心他,关照他,我作校 长,还非得给他个常务副校长。可惜刘助理毁了。所以,如果魏院士在这件事上 倒下了,不光是川大全体教师员工和魏院士课题组的师生,本人在此也表示坚决 反对,希望〈新语丝〉网站对魏院士事件的追究到此为止。本人反对的理由不仅 仅如上所述。将心比心,站在魏院士的立场想想:“中国魏”的故事的出发点也 是真心地想回国做而且能做一番事业,为中国和平崛起做贡献。本来只是想试试 手气,没想到竟然会成功,这又不全是魏院士的错。诸位也知道,在国内一旦上 了这个台阶,各种压力,周围的期待,尤其是华西迄今尚一个院士的压力,在校 领导看来一直是个心病,只要是好苗子,学校将全力支持,魏院士被选中也不是 他的错。获得这么多支持,出不了成果,怎么向领导交代?支持的领导都说了, 希望在退休前能看到自己培养的成绩,于是他们硬将魏院士的材料上报科学院, 魏院士也无奈。领导们在上面都打点好了,偏偏司教授出来捣蛋,魏院士去解决 何错之有?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在这么多忙中,论文难免出点错。但是除 了这篇NM文章,还有三十多篇高档次的。因此总体来看,横向比较,作为院士魏 院士还是够格的。再说魏院士比诸位知道得更多中国科学界高层的内幕,申请课 题分赃的内幕等等。如果说为这点小事将他打倒,那么实在是冤枉,比之更黑的 事多得很,全部揭露出来,在此的诸位可能也会觉得今天错打了魏院士。他可能 是比较清白的一个。难道诸位觉得刘登义教授的顶头上司,堂堂的中国教育部部 长比他更有正义感?更有勇气?没造过“中国XX”“优秀XX”之类的文章吗?如 果没干过这档子事,部长大人何不腰杆子挺挺的,早早地出来将安师大领导班子 的脑袋给揪下来了?还轮到诸位在此〈立此存照〉?!刘副校长的事是和尚头上 的虱子,又不是牵涉到学术问题的疑难杂症。 现在归零,客观上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唯一的希望就是魏院士能够以深刻反 省的语调,憔悴,泪流满面的神情公告全国人民:“中国魏”是如何诞生的?这 些报道给我带来多少好处?公开坦诚的主要好处:第一,你掘这么深的窟窿只有 你这个大个能够填平,小处讲拯救中国,大处讲拯救人类。否则的话,大家前赴 后继地来掘,地球不被挖穿才怪呢。第二,客观上,对肇事者〈新语丝〉也是个 报复,让 “学术打假站”变成“各种行业造假辅导站”。因为光顾该站的人造 假水平肯定比呆在站里的人高,而且将来水平会越来越高,高到真假难辩。最后 〈新语丝〉诉讼不断,方舟子去讨饭。公开坦诚的害处:魏院士“可能”成为魏 老师或者老魏。损失确实很大,但是丢掉的是包袱,得到是轻松。现在还年轻, 而且基础设施都有了,轻装前进,从一个普通的老师开始重新崛起到院士,演义 出一幕波澜壮阔的,跌荡起伏的人生剧。这是大实话。那时,不管是你作报告或 者拍电视剧,“中国魏”的故事都要比现在的版本更充实,更感人。当然,如果 你在坦诚公告时,突然想到那些只有3,4篇文章的同年教授,副教授在为孩子上 学,老婆工作,住房补贴,科研经费等等象狗一样终日颠簸,自己虽然降为普通 老师,但是,别墅已有,存款不少,人间幸福尽皆享受过,于是发自内心地哈哈 大笑起来————。??诸位,散伙!! (XYS2006050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