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对季良俊先生就拙文提出“几个科学错误”的答复   作者:旁观者   首先,谢谢季先生对拙文“从四倍太阳光伏发电装置是‘小发明’谈起”的 关注,但不能同意季先生说有“几个科学错误”的意见。尽管“新语丝”并非讨 论具体科技问题的恰当的场所,不过为澄清某些事实,特作简单答复。   一、理论所展出的光伏发电装置的基本单元,是将数面平面反射镜制成一个 “光漏斗”,并和光伏电池固定在一起。这一组合能得到数倍的均匀的光的增强, 并有效地简化了跟踪系统和大幅地降低跟踪成本。理论上的分析表明:这类“光 漏斗”的最大增强是17倍,这就是“理论上限”的含意。   二、这一装置所用光伏电池,是市场上销售的普通光伏电池,并非可承受高 聚光达几百倍的聚光电池,但价格要比聚光电池低得多。   由于已做到一块普通光电池可发出四倍的电力,而这一“光漏斗”和“跟踪 系统”的成本却低于一块光电池的价格,所以就能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三、季良俊先生认为:   “光伏电池成本下降并不一定带来系统经济上的利益。聚光光伏系统要有自 动跟踪太阳的控制系统,其代价应该记入系统总价。跟踪系统的光学或电子定位 及机械传动的可靠性与价格曾经是聚光光伏系统发展的瓶颈,拖了该技术十多年 的后腿(与平板光伏系统比)。国际上多家公司,如 PVI (已倒闭),ENTECH (www.entechsolar.com),SUNPOWER(www.sunpowercorp.com),在八十年代 末、九十年代初都研发过十倍左右的聚光光伏系统,现在不是倒闭,就是转型。 目前国际上两大实际商用的系统,一个是前面提及的Amonix(250倍),另一个 是澳大利亚的Solar Systems (500倍),其总装机容量也达到 1 MW 以上 (solarsystems.com.au)。”   应该说,季先生对国外正在流行的聚光光伏系统的批评是正确的。但是,用 国外的“失败”的案例,来批评中国“成功”的案例,就未免有点文不对题。   四、季良俊先生还认为:   “聚光系统只用了阳光中的直射光,漫射光用得很少(高倍聚光时更是仅用 直射光)。因此,在天空晴朗无云时,自动跟踪系统的发电量会比平板固定式的 增加,如在美国西南地区,它的实际增加达到30%。但在多云地区,或空气污染 严重的地区(如中国有些工业发达的城市),聚光跟踪系统的发电量很可能比平 板固定式的发电量还要少得多。”   应该说,这一论述不甚正确。在多云地区,或空气污染地区,太阳光的直射 要受到云层或污染空气的阻挡,但大体上仍以直射为主。在高倍聚光的条件下, 这一受阻拦后的太阳光仍能得到有效的增强。这一“4倍太阳光光伏发电装置” 已证明,在有较厚多云层覆盖的条件下,仍能发出约2倍左右的电力。如能将“4 倍”上升到7~8倍,这一放大7~8倍的发电装置在多云地区,仍可能发出约3~5倍 的电力。   最后,对季先生提三点希望:   1)请更多了解国内的工作情况,中国人的工作并不都是照抄国外已有的方 案的。   2)请多关注太阳能应用领域内的理论工作。据我们了解,陈应天教授提出 了一种新型的包括跟踪系统在内聚光镜面及其理论,是近年来太阳能聚光理论的 重要进展。这一“4倍”聚光,只是这一理论的最简单的应用。   3)季良俊先生说:   “笔者专职从事太阳能平板和聚光光伏工作近二十年。在聚光光伏方面,本 人主笔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开出版的聚光光伏系统标准 IEEE 1513。该标准于2001 年出版,可在网页 www.ieee.org 上查到,(IEEE,即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 会)。笔者目前正在主笔起草第一部国际性的太阳能聚光光伏标准 IEC 62108, 估计2007年初可出版。IEC 的网页见 www.iec.ch (IEC,即国际电工委员会)。 笔者还参与主办了历届世界太阳能聚光光伏大会,并向中科院等多家单位发了邀 请,但由于经费或签证等原因,国内出席人数很少。由于工作关系,本人对世界 太阳能聚光光伏行业的历史和现状有较多的了解,如有读者确实有志于太阳能聚 光光伏技术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在中国国内),欢迎合作。”   从季良俊先生这些“自述”来看,不能不认为季先生是“聚光光伏”领域内 的一位专家,而且可能是一位“国际性”学者。但是,真正的“国际性”学者, 就必须熟悉和了解中国,因为中国也是“国际”的一部分!至于陈应天教授—— 据我们所知,是在国外工作达20多年,并在太阳能聚光领域内有所建树的国际知 名学者。陈应天教授所发明的新型镜面,已被某些人称为陈氏镜面。2004年,陈 教授毅然决然回国服务。陈教授在他的理论指导下,制作了两个聚光达300倍的, 输出电能为600瓦的聚光光伏装置,一个设置在国外,一个设置在安徽省的中国 科技大学,并已持续安全运转一年多之久!现在,陈氏镜面正在有效地应用于太 阳的热发电领域。一位“国际性”学者不应对这些极重要工作表现出惊人的疏漏!   但是,我们却高度认同季先生的声明:“由于工作关系,本人对世界太阳能 聚光光伏行业的历史和现状有较多的了解,如有读者确实有志于太阳能聚光光伏 技术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在中国国内),欢迎合作。”   关于数聚光光伏发电的介绍,可以参看王亦楠的文章(中国能源,2005,12, P7),亦可从网上查看:   www.cn-solar.net/solar/2005/12-15/144810.html (XYS2006012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