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人民时评:“学术不端”应追惩 邓建胜 2006年03月31日人民日报   学术造假几乎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除了震惊世界的韩国首尔大学 教授黄禹锡编造人类胚胎干细胞论文案外,近来国内大学、科研机构一些知名学 者的造假传闻也不绝于耳。不过,与受到严惩的黄禹锡有所不同,国内这些传闻 的当事人少有被追究责任的。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的是,近日清华大学以“学术不 端”为理由,撤消了一位院长助理的教授职称。   从报道看,“学术不端”的理由很简单:刘某自2004年6月起在清华大学医 学院任教,校方认定他申请清华大学职位、职务以及个人网页中提供的个人履历、 学术成果的材料存在严重不实。证据之一,就是其宣称自己在美国《普通病毒学 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权威论文”,压根儿就跟他没关系。   这起“学术不端”只是近年来学术造假的新案例。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 抄袭和剽窃几乎成了一些高校、科研机构教学科研人员谋生立命的法宝,甚至泛 滥到了法不责众的地步。这些行为严重败坏了学风文风,导致学术道德沦丧,贻 误人才培养。因此,在性质的认定上,最近有人把论文剽窃、学术造假上升到 “学术犯罪”的高度。   学术造假屡禁不止甚至在个别领域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有人说是因为“现 在最大的问题是大家都没有羞耻感了”。这其实只是一个方面,与此相关的,还 有知识产权观念薄弱、相关法规缺失、编辑出版制度松懈、评审机制漏洞、成果 鉴定主体错位、学位授予机制不严密等原因。因此,日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明确 指出“要依靠三种力量”解决学术造假问题:其一是道德力量,让“羞耻之心人 皆有之”;其二是行政力量,清华大学刘某被查处撤职是也;其三是法律力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从各地出现的学术造假情况看,很难说我们目前的 法律法规对学术造假就没有立过“规矩”,一些规章制度应当说还是健全的。为 何这些“规矩”杜绝不了学术造假,一些铤而走险者仍能投机得逞,根子恐怕还 在“本校保护主义”,在于一些学校碍于脸面,因此落实不力、追惩不够。哪怕 是东窗事发,依然“家丑不可外扬”,千方百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大学担负着传承知识、接续文化、弘扬道义的职责。尽管多数时候,诚信是 个人的道德问题,但是学术诚信已经超越了个体道德,具备广泛的社会意义。为 人师表者的道德缺失、荣耻不分,不仅是对学术尊严的亵渎和危害,也会对社会 风气产生恶劣影响。在对待刘某的问题上,清华大学的举措之所以值得称道,在 于清华大学没有因“家丑外扬”的顾虑而不了了之,而是旗帜鲜明、措施坚决。 这为今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处理类似的“学术不端”开了个好头。 (XYS2006040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