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从第十三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归来有感(之一)   史晓雷   7月5-6日在北京卧佛山庄(5日)和中国科技馆(6日)召开了第十三届全 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科普论坛,此次会议是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和中科院 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笔者有幸参与了会议的全程,由于会议日程安排十分紧凑, 提问时间非常有限,一些看法未能在会议上得以探讨,又觉得如梗在咽,现一吐 为快,求教于大方。   5日上午有一报告是中科院人文学院肖显静老师作的,他通过对中科院理工 科硕士研究生进行的200多份调查分析得出结论:“他们的科学主义是比较浓厚 的,而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人文素养欠缺”。(肖老师的论文摘要附后)   肖老师的论文全文我没能见到,但我可以针对其摘要提出几点质疑:   1、“科学主义”的概念能否移植?   科学主义的概念原本是哲学上一种思潮,就是生硬地套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运 用于人文社科领域的做法,比如20世纪初的逻辑经验主义试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改造哲学而欲构建“科学的哲学”。如果把这一概念移植到科学传播(普及)领 域,那么如何界定它应该是论文首先解决的问题。移植的最大危险在于把公众崇 尚科学的行为也一并作为了“科学主义”而待之。   2、论文是否有预设?   肖老师是中科院人文学院的教师,不知为什么论文对象只指“当代理工科硕 士研究生”?其实样本数据仅仅是中科院研究生院200多位理工科硕士生,然后 就推及我国全体科技工作者,再推及到全体公众。而且论文还得出结论:“(他 们在)科学研究及其应用相关的人文素养(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按这样的 逻辑,理工科学生便是天然的“科学主义”者,而人文社科类学生人文素养丰富, 因此他们的科学观自然没有问题,是用不着“研究”的。其实,肖老师在人文学 院任职,以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生作为样本的部分更为便利。(倘若能作一下对比 研究或许更有趣,人文社科类学生面对肖老师所谓的“科学主义”问题恐怕更 “科学主义”)   3、症结到底何在?   在肖老师的调查题目中有这样的一道题目:科学技术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其 实这样的问题本身就存在歧义,容易产生误导(在“所有”的理解上)。抛开这 一点不谈,我们可以从2003 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4年5月第一版P91)得出与肖老师现反的结论。“具备科学素养的群体对科学 技术发展的观点比较冷静和理性。对科学技术发展持过于乐观看法的群体中,具 备科学素养的人群比例低于不具备科学素养的人群比例,保守态度和消极态度的 比例也低于不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具备科学素养的 人群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度是:在热情支持的同时也能够看到科学技术发展过程 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副作用。”所以说,问题的关键不在公众人文素养的缺失, 而在科学素养的缺失。因此,肖老师反对的所谓“科学主义”的症结就在于科学 素养的贫乏上,试图以“人文素养”来挽救所谓的“科学主义”恐怕只会南辕北 辙。   附:当代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科学观调查报告及启发   (选自此次会议的论文摘要)   肖显静   在吸取自然观、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科技伦理、科学技术与 社会等对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置一系列与科学观念相关的问题,对 中科院研究生院理工科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调查统计数据表明,他们的许多科 学观是错误的和不恰当的,科学主义观念是比较浓厚的,与科学研究及其应用相 关的人文素养存在较大的缺陷。进一步地,通过对我国科学教育现状地简要分析 表明,这种状况也存在于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和中国的公众之中。为了改变这种状 况,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改进科学传播方向和方式,以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弥补传统科学普及的不足:   (1) 对于理工科硕士研究生,迫切需要我们吸取科学的发展与自然观 的变迁、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与 社会、科技伦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他们加以教育。而这些内容,从目前理工 科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看,典型地体现在“自然辩证法”(又叫科学技术哲学) 上。   (2) 对于我国的科技工作者,也要进行科学传播,只是这样的科学传 播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普及,即重点不是在甚至不需要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 法、甚至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教育,而是重点要放在科学发展与自然观的变迁、 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上,重点应该放在提高他们的与科学研究 以及科学应用相关的人文素质上。   对于中国的公众,在进行传统的科学普及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科学思想、方 法和精神的普及。而且进行了上述方面的普及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更进一步进行 自然观、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传播。随着科技的社会应用日益广泛和 深入,科技对自然、社会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让公众(当然 包括科技工作者和人文工作者)比较确实地知道这样的影响到底怎样,应该成为 科学传播的一项重要内容。 (XYS2006071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